導航:首頁 > 理財攻略 > 2014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

2014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

發布時間:2022-04-02 21:05:27

Ⅰ 中國銀行理財產品中的參考凈值是什麼意思

如您是指理財產品中「參考市值」,顯示的是您當前持有「中銀理財」產品的總金額(摺合人民幣金額,不包含累計收益)。該數據僅供參考,具體市值以您的最新實際持倉為准。
如需進一步了解,請您詳詢中行當地網點理財經理。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Ⅱ 我國銀行理財投資能力有待提升嗎

自2004年我國首隻人民幣理財產品發行以來,商業銀行的資產管理業務依託渠道優勢獲得迅猛發展。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發布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7)》,截至2017年末,我國銀行業理財產品存續余額達29.54萬億元。

在業內看來,設立資管子公司將為銀行理財業務的獨立運作提供平台,一方面使得資管業務和傳統業務之間實現風險有效隔離,另一方面,也將促使銀行發力資管業務,在產品設計、風控、投研管理等方面更加專業化,資管業務的投資模式也將由被動投資管理向主動投資管理轉變。與此同時,客戶結構多元化趨勢也要求銀行理財業務更積極轉型。從理財客戶來看,投資者分層化趨勢正日益顯現。在資管產品配置上,也需要根據不同類型客戶的需求特點和客戶個體的不同投資目標,設置差異化、定製化策略方案。

Ⅲ 請問有關於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研究的書嗎

可以看一下《2012-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報告中的內容,主要分析了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業的市場規模、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供需求狀況、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競爭狀況和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市場主要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同時對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方面的有關內容,一定要時時關注經濟發展趨勢以及宏觀政策的變化,很多時候市場發展的方向,決定了投資收益的多少。
祝你成功!

Ⅳ 工商銀行保本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和非保本收益產品2021年募集金額分別是多少

中證網訊(記者 陳瑩瑩 歐陽劍環)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與中國銀行業協會日前聯合發布《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9年)》(以下簡稱《年報》)顯示,2019年為銀行理財業務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全年業務總體穩健運行、健康發展。《年報》總結2019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穩健增長。2019年末,非保本理財產品4.73萬只,存續余額23.40萬億元,同比增長6.15%。
二是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力度不斷加大。2019年,凈值型產品累計募集資金50.96萬億元,同比增幅67.49%。2019年末,凈值型產品存續余額10.13萬億元,同比增加4.12萬億元,增長68.61%。
三是理財產品募集形式以公募為主。從募集形式來看,2019年末,公募理財產品存續余額22.33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95.43%,體現了理財業務服務廣大個人投資者,促進居民財富保值增值的特點。
四是理財子公司初具規模。2019年末,共有17家理財子公司或理財公司獲批籌建,其中10家開業。5家國有大型銀行下設的理財子公司發行了理財產品,余額合計0.8萬億元,均為凈值型產品。
五是同業理財規模與佔比持續「雙降」。2019年末,同業理財余額0.84萬億元,同比減少0.38萬億元,降幅為31%。占理財產品余額的3.59%,同比下降1.67個百分點,較2017年初的高點23%下降逾19個百分點,有效降低了銀行同業間的風險傳遞。
六是新發行封閉式理財產品平均期限增加。2019年,新發行封閉式理財產品加權平均期限為186天,同比增加約25天,期限在3個月(含)以下累計募集資金2.43萬億元,同比下降53.36%。隨著理財產品平均期限的增加,理財產品的流動性風險進一步下降。
七是新發行理財產品以中低風險產品為主。2019年,風險等級為「二級(中低)」及以下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量為94.86萬億元,佔比85.02%。
八是債券等標准化資產是理財資金配置的主要資產。2019年末,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為18.27萬億元,佔全部非保本理財產品存續余額的78.06%。從穿透後來看,理財資金投向存款、債券(含同業存單,下同)及貨幣市場工具的余額佔全部投資余額的71.75% 。其中,債券資產占理財產品投資余額的59.72%。
九是理財產品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中國理財網·理財信息披露平台正式推出,銀行理財產品將擁有權威的第三方信息披露渠道。

Ⅳ 目前,中國銀行的理財產品的發展現狀,以及有什麼問題風險

資管新規實施滿月。在「破剛兌」「凈值化管理」等要求下,銀行「保本」理財發行量、收益率均呈明顯下降趨勢,向凈值化轉型效果還未充分顯現。

業內人士表示,凈值化轉型仍存在資產估值、投資者教育等諸多障礙待突破。當前,一些銀行已開始在產品方面作出嘗試性准備,但市場仍在等待理財產品監管細則落地,作為資管新規配套細則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將適時發布。

銀行理財市場的變與不變

資管新規中部分條款對銀行理財業務影響巨大。4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從發行數量、平均期限和預期收益率等方面均出現明顯變化。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銀行理財產品行業運營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自3月開始驟降,4月環比減少20.42%至10846款。進入5月後,產品發行數量持續走低,上周(5月18日-5月24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1938款,較5月11日-5月17日一周減少317款。

資管新規下保本理財將逐漸淡出市場,目前保本理財呈現明顯下降趨勢。4月保本理財發行量佔比為33.15%,與之前相比差別不大,但5月以來保本理財發行量有所收縮,佔比持續下滑。某城商行客戶經理表示:「我們會向客戶強調整改期截至2020年底,在此期間保本理財仍會繼續發售,但在銷售過程中不再承諾保本保收益。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按照約定收益給予客戶。但與去年相比,預期收益率下降得明顯,產品並不是特別好賣。

2017-2018年4月中國銀行理財發行數量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移動互聯等新興技術的發展,購買理財的渠道也逐漸由線下向線上轉移。手機銀行和網銀正成為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的主要渠道,佔比達到62.46%。在和銀行業內人士的訪談中也了解到,目前各家商業銀行都在加大以手機銀行為代表的移動金融資源的投入。

Ⅵ 如何看待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凈值波動

近期,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個別出現負收益,引發市場關注,也讓一些對銀行理財產品有著「保本」印象的投資者感到不太適應。對此應如何理性全面地看待?

市場變化必然導致凈值產品的波動,目前凈值型理財產品的佔比已達60%,這么大的規模,出現階段性浮虧是正常現象。

資產端看,隨著經濟恢復,資金利率短期波動引起債券二級市場價格波動;產品端看,理財子公司成立後,對固收類凈值型產品進行戰略布局,客觀上這些新產品的成立時間點較為集中於年初收益率曲線的低點。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回撤風險總體可控。除去少量產品外,絕大多數凈值型理財產品由於資產組合較為分散、成立期限多元,凈值波動有限。

,隨著以資管新規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監管文件的落地實施,「破剛兌、凈值化」成為銀行理財業務最重要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銀行理財產品凈值出現波動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也從側面反映出資管新規實施以來,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已取得積極進展。

《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2019年)》顯示,2019年凈值型理財產品累計募集資金50.96萬億元,同比增幅67.49%。2019年末,凈值型理財產品存續余額10.13萬億元,同比增加4.12萬億元,增長68.61%。

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與存量增幅均增長近70%,表明凈值型理財產品在銷售中逐漸為投資者所接受,理財產品打破剛兌也逐步為投資者所理解。

理財產品凈值化是對參與各方更加有利的選擇。對客戶來說,較之傳統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的收益不足客戶承擔、超額收益銀行全拿,凈值型理財產品雖然收益不足還是客戶承擔,但大部分超額收益歸投資者所有,風險和收益基本平衡。

需要看到的是,凈值波動是銀行理財業務發展轉型面臨的必然挑戰。

銀行理財客戶主要來自於銀行原有的存款客戶,相較其他資管產品的投資者,銀行理財的投資者整體風險偏好較低,對凈值波動的容忍度較小。

這需要在理財管理端不斷增強投研能力和風險管理能力,在市場端不斷加強投資者教育及適當性管理,引導投資者積極適應市場波動,關注資產配置的穩健性和可持續性,並通過長期投資來平滑凈值波動。

凈值化趨勢下,銀行理財業務要把保護投資者權益放在首要位置,以更加專業化的投研實力、更加完善的產品體系和更加全面的風險管理,提高理財產品凈值穩定性。

建議,投資者應充分考量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理性選擇與自身風險偏好相匹配的理財產品,同時逐步樹立起長期、理性的價值投資理念,避免因為過度關注個別產品局部時段的凈值變化,影響正常的投資決策。可以在投資之前到辨險識財查看銀行理財產品評價報告,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投資風險。

Ⅶ 理財產品的收益如何計算

通常情況下,理財產品的收益是根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投入的資金以及實際理財天數來計專算的。屬一般理財產品計算公式為理財收益=投入資金×日利率×實際理財天數。其中利率又可分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在計算理財收益時要適當地進行轉換。當然這個計算公式一般是適用於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對於一些較為復雜的理財產品還需要考慮到其他風險因素。以上就是關於理財產品的收益計算的介紹,需要注意的是銀行理財產品的一年是按照360天計算的,而其他互聯網理財產品還是按照365天計算。除此之外,對於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還要分清到期收益率和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Ⅷ 2014年哪個銀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好

在2014年,華夏銀行將繼續打造「龍盈理財」品牌,樹立大眾理財銀行形象。華夏銀行在收集不同類型客戶對理財產品的需求,及對年初市場的分析後將推出一系列保本型理財產品。該類型產品本金安全,適合具有多種理財產品需求的客戶:一、追求長期投資和收益穩健的客戶;二、對未來理財產品收益不確定的客戶,該產品追求的是長期、可持續的回報,可以提前鎖定收益;三、僅做短期理財產品投資的客戶,建議該類型客戶配置適量的該類產品,以淡化短期產品對整體資金收益的稀釋。
華夏銀行重慶分行的理財能力在2013年中國最具權威的益普財富報告中一直以領先的發行能力,收益能力、風險控制能力在國內銀行理財能力排名中處於靠前的位置。
華夏銀行相信,每一位財富的主人都是理財專家,您對價值的創造讓我們尊重。我們和您共同發行和創造新的價值,你贏、我贏、共贏才是真贏。「龍盈理財」追求安全、穩健、可持續的回報。

Ⅸ 現在有好多理財產品,為啥還有很多人存定期

近期銀行理財市場平均收益率僅在4.2%左右,而相比較銀行定期儲蓄存款利率,三年期的定期存款上浮後的最高年化利率也可以達到4.2%以上,最主要的是本金安全,保證利息收入。因此銀行定期儲蓄存款仍然是「香餑餑」。

3、理財產品門檻依然較高。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申購起點須達到5萬元以上,雖然去年以來,部分銀行推出了部分低起點的理財產品,但是大部分仍需要萬元以上起購。

而銀行定期存款50元即可起存,對於當今大部分群體而言,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可能還背負著父母養老和孩子教育問題,沒有多少人能輕易拿出1萬元甚至5萬元的閑置資金去購買理財產品,很多時候心有餘而力不足!

4、很多人在銀行存款,看中的並不一定是利息收入。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雖然快捷支付已成為日常最便捷的支付手段,但是我們所使用的資金並不是憑空而來。都是需要以銀行作為依託,最根本的儲蓄還是存在銀行賬戶里的。並且很多人將錢存在銀行,更多的是為了心裡踏實,戶上有錢,心裡有底。想花就花,想存就存,非常便捷。

5、流動性考慮。對於理財產品而言,一旦買入,就會進入到一定期限的封閉期,到期之前很難提前支取。即使提前支取,又需要支付一定的違約費用,給本金造成損失。定期存款存取自願,提前支取頂多損失點利息,本金絕對安全。

綜上所述,市場上理財產品雖多,但不一定滿足大眾的訴求。大部分人買的是省心、放心,最好放那不要考慮會不會虧損,收益率高雖好,一旦發生風險也是得不償失。理財收益高,不如存款安心。

閱讀全文

與2014年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文華指標附圖 瀏覽:615
證監會區域股權交易中心 瀏覽:885
金融機構規范化服務培訓報告 瀏覽:109
通達信kd指標 瀏覽:155
傭金結清證明 瀏覽:37
哪些行業財務杠桿較低為什麼 瀏覽:969
西財公司金融資料 瀏覽:851
廣州拉卡拉金融公司 瀏覽:315
現在還需要做外匯核銷嗎 瀏覽:2
愛客外匯 瀏覽:956
基金公司理財顧問 瀏覽:851
大同證券不靠譜 瀏覽:905
金融服務費怎麼交的 瀏覽:911
貴金屬k線圖看不懂 瀏覽:542
中國的杠桿是什麼意思 瀏覽:263
2019年3月柴油價格預測 瀏覽:515
期貨哪個最好做 瀏覽:477
公式大智慧前十大股東 瀏覽:12
交通銀行貴金屬點差 瀏覽:163
期貨礦機什麼意思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