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勘单位“探采一体化”模式——以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为例
有色金属华东地勘局成立于1955年3月,曾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和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是我国专业从事固体找矿、能源勘探领域中一支重要的队伍,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既能进行地质勘查又能承担国家“973”等高端科研项目的队伍之一。改革开放的前30年,该局主要从事固体矿产资源的地质勘查工作,在华东地区探明和发现了包括金、银、铜、铅、锌、锑、钼、锗等有色金属、贵金属和铁、锰等黑色金属矿床、矿点160余处,资源储量价值达数千亿元。江苏省境内90%以上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都是该局地质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晶。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全国地勘事业曾一度陷入低谷,然而,身处于逆境中的华东地勘人始终坚信资源是人类的生存之基、社会的进步之本,在困境中谋求发展,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一方面继续发挥地质找矿的技术优势,保留精干队伍活跃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探找矿领域,加大地质找矿的力度;另一方面顺应改革开放的大潮,利用人才和技术优势,深入拓展油气资源勘探、工勘岩土和社会地质服务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该局的能源物探技术日臻成熟,专业的物化探队伍已成为全国石油物化探勘查领域的领先者,先后承担了国内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江苏油田等大油气田及蒙古国等100多个油气勘探项目。从事工勘岩土和社会地质服务的企业,也已成为全国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施工、工程检测和监理等领域的知名队伍。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现有职工4000多人,下属8个地质勘查单位,7个科研机构,22个矿山、工勘、钻探等企业。拥有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施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等14个甲级资质、8个乙级资质。拥有各类专业仪器设备200多台(套),专业软件30多套。
一、发挥优势、把握机遇、谋求发展
地质矿产业是华东有色地勘局的立局之本。该局依靠地质队伍的技术优势,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重点和方向,谋求快速发展。其中,华东有色地勘局814队就是一个典型。该队成立于1956年,是一支从事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探、测绘工程的专业队伍。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固体矿产勘查业走入低谷,金属矿找矿任务相对较少,814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利用物化探的专业优势,成功进入石油市场。自1986年首次承接青海油田柴达木盆地南冀山高精度重力勘探项目以来,814队在青海、新疆、东北三省、内蒙古、山西、陕甘、两湖、两广、云贵、皖赣、浙闽及江苏等二十多个省(区)的十多个油田开展了油气物化探勘查。物化探总施工面积数十万平方千米、剖面数万千米、油田地下管线探测面积55平方千米。提出了4个油气远景区,发现了16个较为可靠的有利圈闭与6个局部重力异常区。相继在云南东川、新疆沙泉子发现了中等以上规模的铜矿。2005年还第一次承接并圆满完成了境外工程——蒙古国塔木察格重磁勘探项目,为进一步拓展国外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内部机制完善,坚定不移地走“探采一体化”的路子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面对新形势,树立主动改革意识,向管理要效益,明确“探采一体化”的发展思路。全局上下牢固树立了“改革比不改革好,早改革比迟改革好,主动改革比被动改革好,内力驱动比外力推动改革好”的观念;坚持在地勘局内部实行企事分开。并分别建立适合事业机制和企业机制的考核和利益分配体系;推进队级单位体制和管理创新,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实行“企业化”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结合自身情况确立了“矿产开发先行,带动发挥勘查优势”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走出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的战略并取得可喜成效。福建省尤溪金东矿业有限公司为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控股的铅锌采选一体化企业。该公司建有完整的采矿、选矿生产系统,拥有独立的矿山、日处理矿石量400吨的选厂、设备完善的化验室、严格按规范建设和运行的尾矿库。公司年采选矿石16万吨以上,铅锌综合品位8~10度,金属回收率保持在88%以上,产值和利税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江苏华东建设有限公司是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开辟地质延伸产业,专业从事矿山工程设计与施工、地质工程、环境工程、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的企业集团,下属华建总公司、华都公司等7个建筑子公司。该公司连续15年被资信评估机构评为“AAA”资信等级,2006年被评为“江苏省建筑业最佳企业”。公司全面推行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其严格的管理,过硬的技术,优良的质量,赢得了顾客广泛赞誉。金鹰国际集团、香港新世界集团、台塑集团、新加坡泛亚集团等均为该公司顾客,双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06年以来,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提出“高层次提升地质业、加大矿业开发力度”的战略举措,稳步构建地矿产业链,大力开展“第二次创业”。在东部地区“攻深找盲”和中西部地区寻找资源上取得了新的进展。重点加大对溧水观山铜金矿深部、宁镇中段铜多金属矿深部、宁芜蒋门山金铜矿、梅仙地区铅锌矿外围找矿的广度,深入开展安徽池州、福建尤溪等地深部找矿勘查工作。高度重视现有矿权和新增矿权的开发和运作,对局现有的40多个矿权项目,逐个排出开发计划,明确专人开展工作。对能够较快产生较好经济效益的甘家巷、卧儿岗、王浩等项目,抢时间、抢进度,目前已取得实质性进展,部分矿点即将投入开发阶段。同时,该局依托自身地质找矿的技术优势,积极组织外围找矿,不断开拓矿业开发的新资源,新优势。目前该局在已开发的矿山——金东公司外围,已经找到了大量可接替资源,有效扩大了优质矿业资源的覆盖范围,巩固全局的效益源泉。以金东公司为主体改制上市,迅速打造矿业经济发展融资平台的工作已在进一步推进之中。
三、注重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持续发展能力
“十五”期间,华东有色地勘局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制定激励政策,采取引进、培养、造就、提升等手段,努力构筑人才高地,取得较好效果。如对新引进的人才在住房补贴、岗位津贴方面享受特殊政策,引进高级人才,以提高自身科研和找矿理论水平,并分别与中科院和一些高等院校加强联合,培养骨干。重视队伍建设,提高了单位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与南京大学共建了深部找矿理论与技术研究院。该院通过申请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以及局地质科技攻关等项目,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地质等综合示踪手段,加强对研究区矿床地质、区域地质乃至全球地质的对比研究,掌握和了解研究区深部成矿过程和机制,建立相应成矿模型,为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找矿和勘探提供了强有力的地理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华东有色地勘局的发展实践,对地勘单位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一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树立大地质观念,充分发挥地质工作作为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和工程基础的多功能作用,融入地方经济,壮大地勘产业;二是坚持事企分开、因地制宜,注重转变内部经营机制,实行企业化管理;三是确立大力发展地质勘查主业的战略方向,积极到省外和境外开展地质找矿的工作,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矿产资源保障;四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抓住机遇,加大改革工作力度;五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努力构建和谐地勘队伍。
㈡ 河南惊天集资大案主犯被判多少年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靠非法集资买的香车宝马奢侈品,
也是要还的……
近日,一起金额超过433亿的集资案件,迎来一审判决。
据大河网报道,日前,河南省安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汤阴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对河南超越企业集团实际控制人杨清河集资诈骗、贷款诈骗一案公开宣判,杨清河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集资诈骗共计433亿元 涉及5万多人
5月22日下午3点30分,在汤阴县人民法院法庭内,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音,被告人杨清河被带进了法庭。
据中新网消息,1967年8月出生的杨清河曾担任过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河南省工商联副主席、安阳市十二届人大常委、安阳市工商联主席、安阳市总商会会长等多个职务。
1988年至2014年,杨清河自己或指使他人先后成立了安阳市读去读来读书社、安阳市超越置业中介有限公司、安阳市殷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河南省超越置业集团有限公司、超越实业有限公司等77家公司、团体,而杨清河是上述公司、团体的实际控制人。
经审理查明,1992年1月至2015年11月,杨清河未经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批准,先后以借书押金、诚信理财、投资房地产、投资煤矿、购房认筹、原煤预定、超越人基金等形式,通过发布广告、召开见面会等方式进行宣传,以月息1分至3.6分的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面向安阳市及周边地区吸收群众资金。
截至案发,超越集团共吸收集资群众本金共计433亿元,涉及51354人。其中,投资于煤矿、房地产、金矿的资金为10.05亿元,其他大量的集资款用于偿本付息,社会捐赠,购买房产、车辆、金币、文物、工艺品、字画,办理高尔夫会员等方面支出。
第三,底层资产不清晰
任何一种金融产品,不管包装得多复杂,也一定有一个底层的实体资产,否则这个产品就是无源之水。底层资产不清楚,一定是基础薄弱,上层产品随时都会坍塌。
然而,不少网贷产品经常把诸多底层资产打包成为一款新的产品,使得投资人无法直接了解底层资产究竟是什么;
其底层资产也往往是信用贷、消费金融、车贷、房贷、应收装款转让等,其基础较为薄弱且资金回收周期可能较长。更有甚者,不少投资机构不愿意给客户提供全部的底层资产清单,认为没有必要。
而规范的金融产品,尽管其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却有容易变现的底层资产作为保障。
第四,借新还旧、庞氏融资
很多投资陷阱往往初期回报还不错,但大部分骗局的背后是借新还旧、庞氏融资。
庞氏骗局意味着初期必须让资金先滚动起来,怎么办呢?
就要让初期投资者尝到甜头,让他们去宣传,去拉新人进来。等到进来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再卷款跑路,这对集资方是最有利的。
综观这些投资骗局,往往具有不断发行、募集规模在短时间内暴增的特点。
说了这么多,其实道理很简单,天下永远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觉得一个投资产品可以躺着赚钱的时候,你的钱袋子可能已经被人打开了。
苏苏再次提醒
天上没有掉馅饼
如果你还对那些虚假宣传、
高额返佣、
借新还旧的平台抱有幻想,
那么下一个受害人可能就是你。
相关部门的责任缺失。
消息来自网易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