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市公司:5%以上大股东减持,证券部的小伙伴们需要做什么
上市公司5%以上大股东减持,证券部需要做以下工作:
一、判断减持主体是否满足允许减持的前提条件
二、判断是否需要披露减持计划
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需披露减持计划。
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视情况看是否披露减持计划(如上市公司IPO时股东有明确承诺的,则需按承诺提前披露减持计划)。
需要注意的是,若持股5%以上股东的股份来源于非公开发行(2020年2月14日之后取得),则不适用2017年颁布的减持若干规定,无需披露减持计划。
三、充分提示减持比例、减持进度控制
当持股比例每减少1%时,应当在事实发生之日的次日通知上市公司,并公告。
通过大宗交易或集中竞价方式减持的,持股比例每减少5%(上下一手),需停下来、进行公告并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在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公告后3日内,禁止减持。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比例虽未达到5%,但减持后持股比例降至5%时点(上下一手),需要停下来,披露简式权益变动报告。
四、下单操作谨慎小心,避免短线交易
五、结合监管风向,做好风险提示
六、协助准备和提交相关文件和公告
七、与交易所保持沟通
八、记录和归档
以下是相关图片展示:
通过以上步骤,证券部可以确保上市公司5%以上大股东减持行为的合规性和顺利进行。
2. 新三板大股东减持有什么规定
关于新三板大股东减持的规定是减持达到1%的情况下需要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做出公告,不过公告期间股份还是可以继续出售的,持股5%以上的股东,减持以后的比例降到5%以下的话,需要在三天之内由上市公司做提示性报告,主要是股东要履行相关的披露义务。
一、新三板大股东减持有什么规定?
新三板股东减持限售股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已经完成股权分置改革、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有限售期安排的股份;二是新老划断后在沪深主板上市的公司于首次公开发行(IPO)前已发行的股份,减持主要的规章制度如下: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上市规则》;《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
二、在我国关于上新三板是什么意思?
新三板相对于主板来说是门槛低,主要适合中小企业的股权交易平台,新三板与主板的区别主要在于服务对象的不同;新三板在挂牌准入、发行融资、交易结算、并购重组和投资者准入方面也有一套量身定制的制度规则的不同;新三板定位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媒介等知识。
三、新三板和主板的区别
(一)服务对象不同
1、与沪深交易所服务于“大而壮”的企业不同,新三板服务的企业往往具有“小而美”的特征,这些企业可能没有厂房、设备等值钱的资产,只有几间办公室,几台电脑,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
2、而它们往往处于“砸钱抢市场”的创业阶段,也拿不出一张漂亮的报表,迈不进沪深交易所的大门。
但是它们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拥有成熟的盈利模式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新三板正是为了服务这些企业而存在的,让社会资本对创新体系的支持由企业的成熟期,前移到初创、成长期。
(二)正因新三板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它在挂牌准入、发行融资、交易结算、并购重组和投资者准入方面也有一套量身定制的制度规则。
比如,在挂牌准入上,新三板不设财务门槛,企业只要存续期满两年、股权清晰、业务明确,有主办券商推荐,即使尚未盈利,也可以挂牌。而且,新三板挂牌成本低、周期短。
1、交易制度方面,主板只有竞价交易一种方式,而新三板则提供协议、做市、竞价三种方式。
2、融资方面,新三板可自行选择融资对象及融资时点。主板、创业板市场只能选择IPO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发行新股融资,上市当时就要稀释原股东的股权,上市后再融资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而在新三板挂牌则可由企业自行决定是否融资,以及融资时点、融资对象。例如,紫光华宇由于股东看好企业前景普遍惜售,挂牌以来只发生过一笔交易。
3、信息披露方面,新三板实行“适度披露”原则。与主板、创业板相比,新三板对强制披露事项、流程进行简化。
(三)新三板定位是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媒介,主要是为企业发展、资本投入与退出服务,并不以交易为主要目的,这也是它和主板的一大区别。
新三板本来就是针对那些小型的股权交易平台的,所以大股东如果减持股份的话,肯定对企业及证券交易市场带来的波动都是比较大的,股东一次性减持比例太多的话,也容易给市场投资者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一般来说大股东大幅度减持的案例比较少。
3. 散户一天最多卖多少股
散户一天最多卖多少股并无固定统一答案,需分情况来看:
所以,投资者在交易前应该了解当地股票市场和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在进行大额卖出操作前,建议关注市场流动性和价格走势,分批逐步卖出更为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