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中国主要是钢材出口国还是钢材进口国
有出有进,总的来说,进口是出口的 1/4---1/5左右。
㈡ 为何目前出口钢材价格如此低迷
欧美债务危机迟迟没见缓和迹象、国内外需求基本面也在危机的制约下不太可能得到放量,同时铁矿石价格因为中国市场需求大幅走低还将继续呈下降趋势等因素来看,四季度内国内钢材市场将以弱势运行为主,钢价将继续震荡筑底,但下探空间应当不大,大幅回升行情或将在年底冬储时节方能出现。
㈢ 出口到南美螺纹钢材价格大概是多少
从宏观方面来看,2013年国内钢价大幅下跌,中国钢产品价格将会大幅下跌,因为一直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而且主要原料铁矿价格也走低。中国经济增长放慢正抑制该国对钢材与铁矿石的需求,从而拖累两种商品的价格跌至数月低点,并且令全球铁矿石生产商的扩张计划面临风险。预期未来几个月的趋势不会发生改变,因为产能过多且行业整合速度太慢;与此同时铁矿石供应过剩问题也有所加重,预示其价格将继续走低。
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下调中国GDP增速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月29日上午十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与中国进行的2013年度第四条政策磋商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经济依然可以保持7.75%的年增率。
2013年,煤焦钢期货再度联手下跌,而股市稳定,钢材期货和股市走势分化加重。原因还是钢材产业链本身基本面供需矛盾激化所致。
现货价格进入消费淡季后连续下跌,商家竞相降价出货,但是还没有激起下游的购买欲望。上游原材料也是加速下跌,钢材市场再现了上下游轮番下跌的恶性循环。
消费淡季需求将逐渐萎缩,而粗钢产量维持高位,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恶化,宏观经济也无利好,螺纹钢后期走势堪忧。
㈣ 中国每年对美国出口钢材多少
围绕美国对钢铁和铝的进口限制,开始有观点担心此举会对亚洲钢材行情产生影响。包括日本市场在内,目前亚洲的钢材价格徘徊在高位。如果美国提高关税,导致此前向美国出口钢材的国家的产品涌向亚洲,或将构成价格下跌压力。
围绕美国对钢铁和铝的进口限制,开始有观点担心此举会对亚洲钢材行情产生影响。包括日本市场在内,目前亚洲的钢材价格徘徊在高位。如果美国提高关税,导致此前向美国出口钢材的国家的产品涌向亚洲,或将构成价格下跌压力。
多年来我国钢材出口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势头,尤其近几年出口增速更是强劲。钢材出口的快速增长不仅极大的缓解了国内钢材市场的压力、提升了钢材生产效益;而且对扩大中国钢铁产品参与世界经济发展、加强钢铁技术沟通和交流、提升中国钢铁工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
我国钢材出口传统上主要以东亚和美国为主,其中香港特区、美国、韩国长期占据中国出口目的地前三名,但近年来主要出口目的地所占比重开始调整。
美国一直是中国钢材出口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长期占据前三强,近年来,受美国国内市场影响,中国对美出口有所调整,2007年对美出口钢材414.4万吨,较2006年减少126万吨,降幅达23.3%。与此同时,对美出口占出口总量的比重也由2001年的15.7%,降到2007年的6.6%。
除上述部分特点以外,实际上我国钢材出口还呈现出钢材档次不断提高的特点,以不锈钢材、船板、冷轧涂镀材、高品质石油管材等为代表的高端钢材出口量持续扩大,而传统的低端钢材其生产标准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中国钢材大举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必要条件。另外,全球经济的多元化及快速发展,也为今后我国开拓对非洲、南美等地区的出口提供了更大便利,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我国钢材出口仍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当然,目前国家在对待钢铁出口的政策上相对偏紧,这需要国内相关企业继续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多角度、多层面的寻找高效益市场,以弥补出口关税带来的压力。
㈤ 钢材出口常用贸易术语
一、E组贸易术语 按E组的EXW这一贸易术语达成的交易,在性质上类似于国内贸易。因为卖方是在本国的内地完成交货,其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也都局限于出口国内,卖方不必过问货物出境、入境及运输、保险等事项,由买方自己安排车辆或其他运输工具到约定的交货地点接运货物,所以,在卖方与买方达成的契约中可不涉及运输和保险的问题。而且,除非合同中有相反规定,卖方一般无义务提供出口包装,也不负责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运输工具。如果签约时已明确该货物是供出口的,并对包装的要求作出了规定,卖方则应按规定提供符合出口需要的包装。如果双方约定卖方要承担将货物装上买方安排的运输工具的义务,则应在合同中对此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国际商会在《2000通则》的引言中指出,人们认为理想的是仍然保留EXW条件下卖方义务最小的传统原则,其目的是适用于那些卖方不愿意承担任何装货义务的情况。 由于在EXW条件下,买方要承担过重的义务,所以对外成交时,买方不能仅仅考虑价格低廉,还应认真考虑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运输环节等问题,要权衡利弊,注意核算经济效益。另外,按这一术语成交,买方要承担办理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清关手续的义务,所以还应考虑在这方面有无困难。如果买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办理出口和进口手续,则不应采用这一术语成交。 二、F组贸易术语 F组中包括的三种贸易术语FCA、FAS和FOB,它们在交货地点、风险划分界限以及适用的运输方式等方面并不完全相同,然而它们也有相同之处,其共同点是按这些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按规定的时间运到双方约定的交货地点,并按约定的方式完成交货。从交货地点到目的地的运输事项由买方安排,运费由买方负担。买方要指定承运人,订立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输合同,并通知卖方。可见,按这些术语达成交易,卖方承担的费用在交货地点随着风险的转移而相应地转移给了买方。另外,按照《2000通则》的解释,采用这三种贸易术语成交时,均由卖方负责货物出口报关的手续和费用;由买方负责货物进口报关的手续和费用。 由于按F组术语成交时,卖方负责在交货地点提交货物,而由买方安排运输工具到交货地点接运货物,所以,如何做好船货的衔接工作至关重要。为了避免因货等船或船等货而造成当事人的损失,卖方和买方之间应加强联系,将备货和派船的情况及时通知对方,遇到问题加强协商,妥善解决。 三、C组贸易术语 C组贸易术语中的CFR和CIF是在装运港交货,风险划分均以船舷为界,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CPT和CIP则是在约定地点向承运人交货,风险划分以货交第一承运人为界,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但它们同为一组也具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卖方在约定的装运港(地)交货后,还要负责办理货物从装运港(地)到目的港(地)的运输事项,并承担相关费用,因按本组术语成交,货价构成因素中都包括运费,故国际商会在《2000通则》的引言中称本组术语项下“主要运费已付”。当然,其中的CIF和CIP下,卖方还要负责办理货运保险,并承担保险费用。由于卖方承担的风险仍然是在装运港(地)交货时转移,所以,不应将它们看作是到货合同。 C组术语下,风险划分和费用划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风险划分在装运港(地),费用划分则是在目的港(地)。就是说,卖方虽然承担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输责任,并负担相关费用,但是,他并不承担从交货地至目的地的运输途中货物发生损坏、灭失及延误的风险。 四、D组贸易术语 D组包括的五种贸易术语中,除了DAF是在两国边境指定地点交货外,其他四种术语都是在进口国的目的港或目的地交货,这就与前面各组术语有了明显的区别。按照D组术语成交的合同称到货合同(Arrival Contract),到货合同是与装运合同(Shipment Contract)相对而言的,按照F组、C组术语成交的合同称作装运合同,在装运合同下,卖方要支付将货物按照惯常航线和习惯方式运至约定地点所需的通常运输费用,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在货物以适当方式交付运输之后发生意外而导致的额外费用,则由买方承担。按D组术语成交时,卖方要负责将货物安全及时地运达指定地点,包括边境地点、目的港口以及进口国内地,实际交给买方处置,才算完成交货。卖方要承担货物运至该地点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 可见,D组术语条件下,卖方所承担的风险要大于前面各组,特别是按照DDP术语成交时,卖方负责将货物交到进口国内的约定地点,承担在此之前的一切风险、责任和费用,其中包括办理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手续以及相关费用。所以,作为卖方在对外成交时,一定要认真考虑该项业务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另外,在打算采用DDP条件对外成交时,卖方还应考虑办理进口手续有无困难,如果卖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取得进口许可证,则不应采用DDP条件成交。
㈥ 钢材出口如何报价
印尼 有form e 别忘了。
CIF 核算分三段相加
1,开票后的货值。(一般是 出厂价×1.17)
2,海运前陆地费用。
A.包装费(不知是否需要特殊包装)B.集装箱拖车费用 C.报关费 D.商检费(法定商检的需要) E.THC F.文件费 G.信用证银行费用
3.海上费用。cif的话,有 A.保险费,B. 海运费
最后注意,这些加起来后要减去退税。
然后用这个数字 除以 你的数量。。就能得出每吨的价格了。
希望有帮助
㈦ 怎样计算钢材方面的出口报价核算
兄弟,你先算个极限换汇比,也就是你的外汇款加退税恰好等于你的采购额的时候的换汇比:
6.8*1.17/(1.17-0.13)=7.65
所以你不赔不赚时的美金价格=6500/7.65=USD849.67。
剩下就是想赚多少了,如果想赚10%,就是849.67*1.1=USD934.68
别忘了把运杂加进去,就是USD934.68+150/6.8=USD956.74
最后取个整数,就USD960好了。
㈧ 中国哪些钢材出口美国
华盛顿时间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命令,认为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到美国国家安全,决定将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全面征税,税率分别为25%和10%,暂时排除加拿大和墨西哥的产品,而美国其他的安全及贸易伙伴则可通过谈判避免征收。本文借此浅谈该政策对我国钢材出口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
1)直接影响:2017年我国直接出口钢材至美国118万吨,仅占钢材出口总量1.57%
据美国商务部2018年2月公布的《》(以下简称“影响报告”)报告中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共进口钢材3593万吨,前20大钢材来源国占美国钢材进口总量的91%。其中,加拿大(580万吨)、巴西(468万吨)、韩国(365万吨)、墨西哥(325万吨)、俄罗斯(312万吨)为美国前5大钢铁产品进口国,合计占美国钢材进口总量的57%;进口中国钢材产品78.4万吨,位居第11位,仅占美国进口总量的2.2%。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出口钢材7524万吨,其中出口至美国118万吨,仅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1.57%。事实上,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量在近几年中占比都较低,2015年为2.16%,2016年为1.08%,而这一比例在2006年时为12.22%。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我国钢材出口总量同比增加19.9%,而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却同比下降了28.7%,2016年又继续同比大幅下降51.8%。
在“影响报告”中统计了截止2018年1月11日,美国对全球钢铁行业已生效的反倾销反补贴情况,其中有28项是针对进口自中国的钢材。2001-2017年期间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钢材“双反”呈逐年叠加形势,也就导致了我国钢材出口至美国的情况每况愈下。故而时至今日,美国新的关税政策对于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影响量也就非常有限了。
从当前我国直接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品种结构来看,我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主要为其他钢材(如钢丝、钢管接头等),2017年其他钢材占出口至美国钢材总量的45%。其次为管材、板材、棒线材等,其“双反”主要针对的品种为管材、板材、棒线材,如果说“双反”贸易救济举措对这类品种的出口影响已经体现,那么后期加征的25%关税或将更直接的体现在其他钢材出口品种类别上。
2)间接影响:美国主要钢材进口国是中国钢材主要出口目的地,或产生较大间接影响
美国作为全球钢铁进口大国,中国作为全球钢铁出口大国,不论美国自中国进口的钢材占其进口总量的比重还是中国出口至美国的钢材占中国出口总量的比重都明显过于偏低,加之美国钢价长期以来处于全球高位,国内钢材是具有明显价格优势的,市场上对出口数据是不信服的。普遍认为,中国钢材出口至美国的量被低估了,其转口贸易和加工成成品从其他国家出口的量或更大。而美国本次的全球钢铁25%的关税,也将对这部分的钢材出口情况造成影响。
在美国的前20进口国中,除了白俄罗斯和瑞士,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钢材出口的主要目的地,2017年我国合计出口到这些国家和地区3445万吨(不包括加拿大),占出口总量的46%;而美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合计进口2274万吨,占其进口总量的63%。美国主要钢材进口国和中国钢材主要出口国的高度重合,加大了我国间接出口至美国的可能性,也就更有可能对我国钢材出口产生较大不利影响。不过关税调整也有可能抬升整体国际出口报价,间接增加中国钢材出口机会。同时,“影响报告”中显示美国对全球钢铁行业已生效的164起贸易救济案件中,已经涉及了其主要进口国和主要进口品种,在美国需求较稳定的情况下,新关税对各国钢材现有的出口情况影响或相对有限。但,随着特朗普关于基建、制造业等下游用钢行业的相关政策出台,美国国内钢材需求有望提振,而国际市场或被当前的新关税政策拒之门外,当然更包括中国。
㈨ 中国钢材出口飙升 为什么全球这么多
呵呵,看了你提的这些问题,我才知道自己知识的缺乏,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