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年度铜材价格趋势

年度铜材价格趋势

发布时间:2021-05-02 06:50:29

Ⅰ 铜的价格现在的趋势

铜不愧为领涨品种!多头近期轻松推高价格,用V型反转重回大的上升通道。本轮涨势强劲,将很快创出近期新高。可以预计,突破历史最高点也只是时间问题。下图是LME铜周k线走势图:
上图k线时间:2005年2月—2010年2月19日
2010年2月19日收盘价:7411.5美元/吨
沪铜2010年2月12日(春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
沪铜1003:期铜3月合约价(以次类推)

Ⅱ 能告诉我铜将来的价格趋势是什么样的

判断铜价格走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 铜的供需。判断铜价变动最主要的就是掌握其供需变动状况。
需求:铜的工业用途很广,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铜需求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经济运行状况——经济进入扩张期,铜需求增加,价格上涨;经济进入衰退期,铜需求减少,价格下跌,把握经济运行周期是判断铜价至关重要的一点。

通过经济把握铜价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可按照地理位置将全球经济重点分为美洲、欧洲、亚洲,而美国、欧元区、日本、中国等又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国家,通过分析这些国家定期公布的经济统计数据和国事进展可以直接掌握世界经济主流,影响经济的因素和消息都会造成铜价波动。在了解经济整体运行基础上可划分出电气业、建筑业等,从行业发展对铜消费加以关注。如此层层抽丝拨茧,可比较全面、细致的掌握铜消费情况。(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供应:世界铜资源集中在智利、美国、赞比亚和秘鲁等国,如智利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1/4,国家财政收入主要来自铜产品出口。因此, 关注这些主要产铜国的经济、政治动向能很好的把握铜供应量变化。缩小范围,对世界前10大铜生产商进行追踪,辨察其生产经营状况也可了解铜供求状况,如去年11月时铜价的爆涨就是由世界前4大铜产商减产声明引起。另外,诸如ICSG (国际铜研究组织)等机构会定期对世界铜供需调查结果也是一个了解铜供求状况的途径。

二、我国铜市概况。我国有色金属消费中铜消费仅次于铝。近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等活跃度提高,各主要铜消费行业,如电线电缆、家用电器、建筑、汽车等快速发展使得我国铜消费保持快速增长。2000年-2001年我国铜消费量仅次于美国,为世界第二大铜消费国。生产方面,我国生产厂矿数量多、规模小,年产量低,铜矿供应量少,铜业生产结构存在缺陷,需大量进口铜精矿予以补充, 2001年-2002年我国是仅次于智利、美国、日本的世界第四大铜生产国。

我国经济发展对铜需求旺盛,而铜生产模效益低下,因此我国铜存在着供应缺口,国家对铜的进出口政策也一直是“宽进严出”,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精炼铜产量为149.2万吨,而精炼铜消费量为200.2万吨,短缺状况可见一斑。因此在判断国内铜价具体时点的走势时,我国铜进出口状况和政策必须关注。

三、 其他因素。虽然期货交易对象是铜, 但期货市场毕竟不同于现货市场,期货市场构成因素也会对铜价造成中短期的影响。比如价格技术图表走势,交易所库存变化,LME和COMEX价格变化等等。另外在进行实际操作时还需要有实战经验的经纪人能提供建议,这样才可对铜价变动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面把握。

Ⅲ 急求,在哪能查到近几年黄铜和紫铜的价格走势

去一些有色协会的相关网站,想矿业秘书网就不错,可以查到很多报价,且免费不用注册

Ⅳ 2020年铜的价格是多少

3月9日,铜价已经跌破了底部支撑位5500美元/吨,并且还有继续探底的趋势。

(4)年度铜材价格趋势扩展阅读:

2020年,全球铜精矿市场供给格局将逐渐由紧向松过渡。据测算,2019年铜矿扩产计划预计共新增产量铜精矿37.5万吨,这些项目在2020年预计仍有30万吨左右的产能释放。2020年的扩产项目预计可新增铜精矿产量达69万金属吨左右。即使这些新增项目的达产情况可能会小于计划产量,但总体而言,在2020年铜矿端供给情况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尤其是下半年以后。

整体来看,不管是从供给层面还是需求层面,2020年铜价面临的压力都比较大。一季度的价格已经因为疫情的影响跌到了底部区间,3月初又遭遇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的事件,铜价再次探底。当前宏观面不确定,风险仍旧偏高。


三季度,铜市将迎来“金九银十”的旺季,如果房地产市场竣工速度如预期般回暖,同时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刺激下,铜终端消费有望得比较大幅度的提振,终端企业的库存压力也将得到缓解,铜价可能会开启反弹趋势。四季度,主要全年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若宏观环境在经济手段的刺激作用下逐渐改善,铜价还有继续向上的动力,但是预计难以达到去年的高点。

综合来看,我们预计铜价全年将呈现先抑后扬的震荡走势,沪铜主力年内高位在5万元/吨,低位4.2万元/吨,伦铜运行区间预计在5100美元~6400美元/吨。其中高位基本在年前已经达到,低位可能在近期也会出现。

Ⅳ 青铜价格走势分析

一提起周朝,首先想到的就是青铜器,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青铜时代。不得不说,即使是现代的人看到那来自于几千年前精美的青铜器也不禁会为古人精湛的工艺所折服。如今,青铜器大多作为古董被收藏,价值不菲。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青铜器价格的大致情况。



其实青铜器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例如古巴比伦以及苏美尔文明等,中国就是其中之一。青铜是在炼制的过程中纯铜中加入锡或是铅而成的一种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和稳定性。而青铜其实是现代人对青铜时代铜制品的叫法,因为那些青铜器在被埋进土里以前是黄红色的,只是因为在土里被氧化,所以才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青灰色。中国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青铜器中享有很高的美誉和艺术价值,而现在青铜器更多的是其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在2011年秋季拍卖会上,明成化年间的鎏金铜兽面游龙图交龙钮编钟是以32,685,200元成交;2014年春季拍卖会上,17世纪的钵盂炉拍出了20,125,00元;2012年春季拍卖会上的海兽葡萄镜以14,950,00元的价格成交。

以上价格可以看出,真正的青铜器市场价格还是很高的,但专家指出,青铜器市场的价格相较于十几年前呈不升反降之势。因为国家法律还有市场的原因。青铜器是“国之重器”,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加上国家法律对青铜器的拍卖有规定,所以青铜器在收藏市场上并不易流通。于此截然不同的是,国外市场对青铜器的需求反而大于国内市场,专家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外青铜器的收藏家意识到了青铜器的优点,所以他们要比国内藏家先一步进行青铜器的收藏。



让人欣慰的是,这几年来,国内藏家逐渐认识到了青铜器收藏的价值,所以后来拍卖会上出现的青铜器都以可观的价格成交,而且是全部成交。青铜器藏品的升值似乎值得期待。



专家还提醒说,青铜器很少有造假的情况,因为要仿制一件青铜器成本太高,并不划算,而且目前市场上青铜器的价格比不太高,与其造假的青铜器还不如造其他热门藏品更有利可图,所以青铜器的假货并不多。然而,不多不代表没有,而通常会买到假货的情况就是贪图小便宜,通过非正常渠道购买的。所以,如果有藏友打算入手青铜器的话,最好是到熟知的古玩店或是拍卖会上进行交易。

Ⅵ 今年铜价趋势

外盘走势:隔夜伦铜基本稳住亚洲市的涨幅,尾盘涨1.39%至9542。今日亚洲市伦铜在沪铜的带动下,再创历史新高,最高触及9631。目前铜价运行于均线组之上,上涨趋势良好。

现货方面:上海金属网铜现货报价为69300-69700,上涨1500元/克,贴水700,贴水进一步扩大,表现现货上涨意愿较弱;内外比价为7.41-7.46,比值继续回升,表明内盘表现强于外盘。
内盘走势:今日沪铜主力合约1103小幅低开190点至70610,盘中小幅下探之后大幅走高,尾盘收于71850为当日高点附近。今日沪铜持仓量在昨日大幅增加之后仅减少3098,表明投资者对节后铜价走势较乐观。

行情研判:今日伦铜在亚洲市,继续追随中国市场的涨势,大幅上涨,并再创历史新高。而沪铜强势上攻,其中1104合约一举创下72770的年内新高,完
美收官。2010年的最后两个交易日沪铜大涨,笔者认为主要是市场对铜投资性需求的增加,投资者基于对未来铜市乐观的预期,而纷纷入场做多,从今日的持仓
变化来看,沪铜持仓量并未出现大幅减少,表明大多投资者对节后行情依旧乐观,因此沪铜有望继续企稳于70000之上,其上升空间已经再度被打开。

以上信息来源于上海有色网(SMM.CN)铜专区-
原上海有色金属网,有色金属产业链专家,信息包括有色金属、有色金属上下游价格、行情、走势等信息。

Ⅶ 09年度铜价走势!

从铜的基本面看,目前全球各国分歧较大,中国由于消费回暖及供应问题显得供回不应求,但答其它国家仍为过剩。从宏观上看,目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是美国经济和美元汇率的走向,其中美国银行是否已经渡过最糟糕的情况仍需关注。另外本周有20国峰会和欧央行货币会议,还有大量经济数据出台,这将给铜市指引方向。从技术上看,铜价现受阻30周均线,这将成为铜的一大分界线,如上破此价位,铜价将向5000美元上行。但如下破10日均线,铜价涨势将暂告以短落,交易上可等铜价明朗后顺势而为。

Ⅷ 2010年铜的价格趋势还有09年的增长情况

铜 -供应最为紧张的基本金属 一、供应紧张给铜价提供上涨空间 2010年精炼加工费谈判正在进行,目前BHP报价为45美元/4.5美分,中国和日本希望的目标是60美元/6.0美分,以达到生产的盈亏平衡点,这与09年75美元/吨和7.5美分/磅的水平相比已是大大降低,而目前的现货加工费为创纪录的低点5.5美元/吨和0.55美分/磅,预期最终的 价格 很可能仅略高于45美元水平。极端低的加工费反映了当前铜精矿市场供应异常紧张。矿石品位下降,罢工、能源、设备等短缺以及很多新近开发的大型矿山位于政治不稳定的地区造成各种意外停产事故、缺乏新的投资等等因素一直令近几年的矿产量低于预期。Brook Hunt预测,在假设2009~2013年 需求 年均增速3%~6%的前提下,矿产铜供应缺口将由100万吨增至300万吨以上。 虽然加工费本身反映的是矿产能与冶炼产能的对比关系,过低的加工费首先反映了冶炼产能相对于精矿产量的过剩,但矿山供应增加缓慢一直是造成铜市长期供应偏紧的重要原因。历史上看,来自源头的紧张往往伴随着铜供应的紧张,并带动铜价走高。例如由于精炼费跌至历史最低,加上运营和资本成本增加,Xstrata已表示将于明年5月关闭位于加拿大的一个冶炼厂。中国今年以来精铜产量连创新高,但由于精矿紧张令炼厂已转向对废铜的大量消费,从而造成废铜市场的紧张,拉动电铜价格的上涨。 麦格理预期2010年全球铜供应为短缺14万吨,2011年缺口扩大到22万吨,从来令铜价超过9千美元的历史峰值。 二、中国需求增长仍是主要推动力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铜消费国,2009年中国用铜占世界消费比重由08年的28%大幅提升至35%,OECD国家则由48%降至43%。据麦格理预测2010年,经济复苏将推动世界铜需求增长5.6%,中国精炼铜表观需求因消化今年的大量库存而增速放缓至8.3%,OECD国家铜需求在经济复苏的帮助下缓慢回升,预计增速为3.3%。 中国基建投资、电网改造以及家电、汽车消费持续支撑2010年铜需求。预计10年电网投资较09年增加22%。中国45%的铜下游需求来自电力行业。销售电价上调增加了电网实现3年1万亿元投资的确定性。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导向下,购车优惠政策明年将延续,考虑到当前汽车普及率仍然偏低,明年有望延续今年的大幅增长。家电下乡政策对消费的拉动具有持续性,优惠范围还将扩大。出口的好转也将带动空调行业整体销量增速由负转正。 三、中国有望在新年重启进口 国际铜价走势基本上跟随中国进口的节奏,今年初开始的大举进口令国内库存充足,8月以后由于中国进口大减,令国际铜库存转为回升,三大交易所库存重回年初的高位。市场谈论更多的是中国巨大的隐形库存,这个数量的估计从70万吨到120万吨不等,但是经过几个月的消化,至少从国内现货价格结构看,库存压力得到了极大的消化,供应重新开始转为紧张,表现为废铜与电铜价差收窄,进入12月份现货开始转为升水,隔月价差也收窄,比价明显回升,目前进口亏损已由8月时亏损近2000元收窄到亏损500元以内。考虑到新年过后新一轮备货开始,中国有望在新年后重启进口,从而推动国际铜价再次上涨。 结论:铜价重新回到06-09年高价区 综上所述,由于2010年全球金融体系仍然存在巨大的流动性过剩,包括铜在内的整体商品市场在通胀推动下仍然向好,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西方主要经济体进入实际性恢复也将进一步提升铜的消费,特别是占全球铜用量35%的中国明年仍将继续在主要用铜领域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全球铜市有望由过剩重回短缺,从而推动铜价在当前基础上继续上涨。 节奏上看,由于中国已开始显出现货紧张的迹象,加上新年过后新的贷款额度下发造成流动性的突然跳升,预期在春节前的备货期中国将重启进口,推动铜价进入春季上涨行情。关注可能由于宏观经济数据显示过热导致金融政策转向流动性突然收紧而带来的剧烈震荡的调整,时间点可能在二季度经济数据出台,经济形势明朗之际。下半年,美国经济恢复的程度以及加息预期等可能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技术上看,铜价自04年突破过去三十年区间后大幅上涨,以金融危机为契机,铜价对3000美元进行回试,目前重新回到06-08年的价格区间之内,铜价在8月份达到6500美元,到11月确认突破6500,这一技术位将不会再回试,因此笔者认为2010年铜价将运行在6500-9000这一区间内。对应沪铜位置在50000,而考虑到汇率因素等,沪铜高度在70000-75000元。

Ⅸ 2020年废铜价走势

废铜价格的走势要按照市场的波动来预测。

Ⅹ 请问废铜今后价格走势怎样

铜期货跟随外盘暴跌,美元继续走强,废铜价格难以企稳,后市以跌为主

阅读全文

与年度铜材价格趋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成都拜访大麦融资租赁 浏览:649
东方证券logo 浏览:739
长城信息金融设备有限公司工资待遇 浏览:744
并购贷款信托 浏览:279
杠杆开户杨方配资开户 浏览:94
58货运信托担保交易 浏览:633
典当行非法融资 浏览:999
金融服务收入的定义 浏览:816
中国金融资本市场 浏览:698
融资融券不产生利息 浏览:781
车e估融资 浏览:452
北京热电融资租赁 浏览:531
汇信融资担保公司 浏览:989
台州有无抵压贷款吗 浏览:153
重庆鼎域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262
曲江文投信托 浏览:891
信托业保障基金谁参与了 浏览:373
扬州比高集团 浏览:235
长安信托战略合作 浏览:348
贸易融资声誉风险管理 浏览: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