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豆完整粒率定等标准
大豆完整粒率定等标准,见国家标准 GB 1352-2009 大豆。
㈡ 临储大豆三等是什么标准
不可以。有相关检测。下表为相关国家标准。大豆以三等为中等标准
质量标准
纯粮率% 杂质% 水分% 色泽、气味
等级 最低指标 东北、华北地区 其他地区
1 96.0 01.0 013.0 014.0 0正常
2 93.5
3 91.0
4 88.5
5 86.0
2.2 各类大豆以三等为中等标准,低于五等的为等外大豆。
㈢ 膨化大豆的验收标准要哪些指标
膨化大豆验收指标分为两个:营养指标和非营养指标
物理性状指标水分≤13%;
粗蛋白质≥35%;
粗脂肪≤20.0%;
粗纤维≤5.0%;
粗灰分≤5.0%;
尿素酶活性:0.05-0.2
蛋白溶解度:70.0-85.0%;
黄曲霉毒素≤50ppb酸价≤30mgKOH/g。
㈣ 国家大豆质量标准
加大度质量标准,这个就跟我们这边国家的那个食品安全部门有关系的,他们那边有一定的定的标准
㈤ 大豆品质主要看哪些指标
粗脂肪,粗蛋白,灰分。
㈥ 考察大豆油脂有哪些指标
物理指标:常温下呈液态,为半干性油,无确切熔点,黏度较高。
化学指标:酸价、皂化价、碘价、过氧化物值。
(1)酸价
酸价是指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氢氧化钾的毫克数,油脂的酸价越高,质量越差,越不新鲜,大豆油酸价为0.06。
(2)皂化价
是指皂化1克油脂所需的氢氧化钾毫克数,皂化价可以判断油脂的纯度,大豆油的皂化价为188~196。
(3)碘价
碘价就是指每100克脂肪或脂肪酸吸收碘的克数。大豆油的碘价为114~138。
(4)过氧化物值(POV值)是显示油脂自动氧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食用植物油规定POV值不得超过0.15%。
㈦ 大豆质量标准及检测方法
一、大豆的质量标准:
折光指数(n40): 1.466~1.470、相对密度(d2020): 0.919~0.925、碘值(I)/(g/100g): 124~139、皂化值(KOH)/(mg/g): 189~195、不皂化物/(g/kg): ≤15、十四碳以下脂肪酸 ND~0.1;
豆蔻酸 C14:0 ND~0.2、棕榈酸 C16:0 8.0~13.5、棕榈一烯酸 C16:1 ND~0.2、十七烷酸 C17:0 ND~0.1、十七碳一烯酸 C17:1 ND~0.1、硬脂酸 C18:0 2.5~5.4、油酸 C18:1 17.7~28.0、亚油酸 C18:2 49.8~59;
亚麻酸 C18:3 5.0~11.0、花生酸 C20:0 0.1~0.6、花生一烯酸 C20:1 ND~0.5、花生二烯酸 C20:2 ND~0.1、山嵛酸 C22:0 ND~0.7、芥酸 C22:1 ND~0.3、木焦油酸 C24:0 ND~0.5。
二、大豆的检测方法:
1、抽样:大豆油抽样方法按照GB/T 5524的要求执行;
2、 出厂检验;
3、应逐批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4、按本标准5.2的规定检验;
5、型式检验;
6、当原料、设备、工艺有较大变化或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均应进行型式检验;
7、按本标准第5章的规定检验;
8、判定规则;
9、产品未标注质量等级时,按不合格判定;
10、产品的各等级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7)大豆采购指标扩展阅读:
大豆适量检测的要求:
1、严格按照标准中规定的分析步骤进行检验,对实验中不安全因素(中毒、爆炸、腐蚀、烧伤等)应有防护措施。
2、理化检验实验室实行分析质量控制理化检验实验室在建立良好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测定方法应有检出限、精密度、准确度、绘制标准曲线的数据等技术参数。
3、一般样品在检验结束后,应保留一个月,以备需要时复检。易变质食品不予保留,保存时应加封并尽量保持原状。检验取样一般皆指取可食部分,以所检验的样品计算。
3、检验人员应填写好检验记录。
㈧ 大豆的各种含量百分比
营养素是指在体内吸收、有供给热量、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功能,为身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须的物质,以大豆(黄豆)为例,每100g含:水分12.0%、粗蛋白37.9%、缬氨酸1800mg、亮氨酸3631mg、异亮氨酸1607mg、苏氨酸1645mg、苯丙氨酸1800mg、色氨酸462mg、蛋氨酸409mg、赖氨酸1193mg、精氨酸3146mg、组氨酸1016mg、脂肪18.4g、碳水化合物25.3g、热量1724.22kj、粗纤维4.8g、钙367mg、磷571mg、铁11.0mg、胡萝卜素0.40mg、硫胺素0.79mg、核黄素0.25mg、尼克酸2.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