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收银员360度绩效考核指标有哪些
目标考核法,即按一定的指标或评价标准来衡量员工完成既定目标和执行工作标准的情况,根据衡量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它是在整个组织实行“目标管理”的制度下,对员工进行的考核方法。 行为考核法,即以员工的行为作为衡量的基础,评价哪种行为是正确的或是有效的,对于错误的或者无效的行为,进行指导改进。行为考核法的假设是企业的绩效是由员工的行为和外界环境决定的。由于外界环境很难去界定,所以抛开环境来说,员工好的行为必然带来好的绩效。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方法是企业常用的一种考核方法。KPI不重视行为,重视结果绩效,通过KPI体系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 平衡计分卡(Basic Standard Card)是美国学者开普兰和诺顿在1992年提出来的一种企业绩效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特定化的目标考核法,其目标定位于四个方面:财务、客户、内部经营过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它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平衡来发挥作用,将企业制定的战略与实际运营整合起来。平衡计分卡以组织战略为导向,寻找能够驱动战略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建立与之密切相关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战略实施状态,并根据衡量结果采取措施以维持战略的成功实施。
2. 收银员的四大指标是什么
超市收银员考核指标有营业额、差错率等。每个收银员考核指标所占权重要根据超市管理要求来定。
收银员考核指标一:营业额
1、此指标权重:25%
2、评分标准:(实际收款额/计划收款额)×25
收银员考核指标二:差错率
1、此指标权重:25%
2、评分标准:出现收银误差(正负误差超过??)或备用金管理误差一次扣1分。
收银员考核指标三:耗材控制
1、此指标权重:5%
2、塑料袋、收银纸等耗材核定一个额度(如占销售额的比例),控制在额度内合格,每超过?%扣1分。
收银员考核指标四: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评价
1、此指标权重:45%
2、评分标准:
(1)业务技能:占30%。扫描速度、输入速度等操作技能达到标准(如每分钟分别达到多少商品);且日常收银工作中未出现速度太慢。
(2)工作标准:占40%。严格按照收银、客服工作操作流程进行;每发现一次违规操作扣?分。
(2)服务意识:占20%。服务意识强,接待客户积极主动、耐心热情;对顾客服务态度恶劣或被顾客投诉经确认存在,发现一次扣?分。
(3)内部沟通与协调:占10%。服从工作安排;加强内部沟通,提高部门凝聚力
收银员考核指标五:合理建议
1、此指标权重:10%
2、评分标准:提出合理建议并被超市采纳加分
3. 关键业绩指标的如何选择
关键指标的选取,不同类型的岗位KPI指标选取的重点有所不同 上山型岗位一般考核指标较少,且存在主流业绩指标,比如业务员的销售指标、生产工人的生产件数指标,这些主流业绩指标允许占权重达到40%以上。
上山型岗位KPI指标选取顺序为:1、业绩生产类指标;2、能力指标;3、职能类指标。 平路型岗位工作内容较多,权重较为平均,所以考核指标也较多,单个指标权重较少超过30%以上。
平路型岗位KPI指标选取顺序为:1)职责、职能类指标;2)胜任力指标;3)工作业绩指标。 下山型岗位指标往往存在大指标和小指标,大指标内有包含若干个小指标,分类较细。如会计报税指标又可细化为报税及时性、报税完整性、报税差错率等
4. 简述确定关键业绩指标时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目标一致性原则
绩效指标应与绩效管理的目的和考核对象的系统运行目标保持一致。这一点是我们在选择绩效考核指标时应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种一致性不仅包括内容上的一致性,同时还包括了完整性的含义,考核指标应该能够完整地反映考核对象系统运行总目标的各个方面。
2.绩效指标要使员工能够控制
如前所述,绩效具有多因性,造成绩效结果的既有个人因素,又有组织因素,而作为组织因素,个人是无法控制的,因而在绩效标准的设定中,就应该避免这些个人不能控制的因素,尽量使指标体系建立在个人控制的基础之上。
3.绩效考核的指标应不冗余、不缺失
在考核的过程中,既不能漏掉重要的考核指标,又不能添加多余的、与员工工作无关的绩效指标。能够表明一个岗位绩效状况的绩效指标是很多的。从绩效考核的成本、效率、效果和效益方面考虑,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包括在绩效考核之中。绩效指标只要能够反映考核的目的,就是合理的,也就是说,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应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复杂化,结构简单的考核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降低考核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考核者能够比较容易地了解绩效考核系统,掌握相应的考核方法和技术,提高考核工作的质量。同时简单的考核系统比较容易让被考核者接受,简化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交流问题,大大提高绩效考核的工作效果。
4.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相结合
在绩效考核中,定量化的绩效指标,能提高绩效考核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但是定量指标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并不是绝对适用的,有的岗位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用定量指标反映其工作业绩是不现实的,员工的绩效考核除了工作业绩外,还包括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显然,用定量指标去评价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有时是片面的和不准确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5.合理确定不同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权重
对于不同的岗位来说,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区别,同一个评价指标所反映的内容对不同岗位的绩效影响程度不同。所以,有必要规定每个评价指标在整个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5. 关键业绩指标的操作流程
确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其具体的操作流程如下: (一)确定业务重点。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二)分解出部门级KPI。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解出各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三)分解出个人的KPI。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治理者的绩效治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五)审核关键绩效指标。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6. 关键业绩指标怎么写
1、关键业绩指标,是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考核指标围绕关键成果领域进行选取,MBA、CEO12篇及EMBA等常见企业管理教育均对关键业绩指标(KPI)的应用及其特点有所介绍。
2、指标概述:
最常见的关键业绩指标有三种:一是效益类指标,如资产盈利效率、盈利水平等;二是营运类指标,如部门管理费用控制、市场份额等;三是组织类指标,如满意度水平、服务效率等。
3、说明: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2-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7. 关键业绩指标的三大内容
关键业绩指标,是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考核指标围绕关键成果领域进行选取,MBA、CEO12篇及EMBA等常见企业管理教育均对关键业绩指标(KPI)的应用及其特点有所介绍。
三大内容:
关键指标的选取,不同类型的岗位KPI指标选取的重点有所不同
1、上山型岗位
上山型岗位一般考核指标较少,且存在主流业绩指标,比如业务员的销售指标、生产工人的生产件数指标,这些主流业绩指标允许占权重达到40%以上。
上山型岗位KPI指标选取顺序为:1、业绩生产类指标;2、能力指标;3、职能类指标。
2、平路型岗位
平路型岗位工作内容较多,权重较为平均,所以考核指标也较多,单个指标权重较少超过30%以上。
平路型岗位KPI指标选取顺序为:1)职责、职能类指标;2)胜任力指标;3)工作业绩指标。
3、下山型岗位
下山型岗位指标往往存在大指标和小指标,大指标内有包含若干个小指标,分类较细。如会计报税指标又可细化为报税及时性、报税完整性、报税差错率等
8. 超市收银员岗位考核绩效有哪几个主要指标
考评方法有:百分考评汇总成绩,顾客意见调查意见汇总,典型事件加减分,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评定,民主评议、销售完成率、工作计划完成和工作目标达成评定等。3、品行考评(占绩效考评总成绩的40%)
①行为品德(10% ):服务规范履行情况、顾客意见调查结果汇总考评员工服务行为,顾客表扬加分,顾客投诉扣分。满意加分,不满意减分
②工作态度(10% ):迟到、早退、事假、加班等考评员工出勤、加班情况;每一次扣一分或每请事假一天扣一分,病假不扣分。为更好地完成工作主动加班一次加分,任劳任怨服从计划外工作安排一次加分。具有合作精神,对各项工作协作配合。尤其是临时性工作主动积极承担加分,无故推卸减分
③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10% ):员工日常言行表现,如是否主动为公司声誉作正面宣传、是否正确理解并宣传公司政策考评员工、是否热爱公司,是否支持公司的各项政策方针。④员工的日常工作状态(10% ),对待同事的态度考评员工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针对典型事件加减分,或定期进行民主评议,要防止只扣分不加分,防止对不良行为过于敏感而对积极优良行为却感知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