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股票技术指标里,EMA和SMA 有什么区别。
MA是简单算术平均,MA(C,2)=(C1+C2)/2; MA(C,3)=(C1+C2+C3)/3;不分轻重,平均算;
EMA是指数平滑平均,它真正的公式表达是:当日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当日指数值-昨日指数平均值)+昨日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2/(周期单位+1);由以上公式推导开,得到:EMA(C,N)=2*C/(N+1)+(N-1)/(N+1)*昨天的指数收盘平均值;
仔细看:X=EMA(C,2)=2/3*C+1/3*REF(C,1); EMA(C,3)=2/4*C+2/4*X;所以,它在计算平均值时,考虑了前一日的平均值,平滑系数是定的,它是利用今日的值与前一日的平均值的差,再考虑平滑系数,计算出来的平均值,所以也有叫异同平均的。
因此,这两个平均算法是不同的,主要是对数组中的数据的权重侧重不同。理解了MA,EMA的含义后,就可以理解其用途了,简单的说,当要比较数值与均价的关系时,用MA就可以了,而要比较均价的趋势快慢时,用EMA更稳定;有时,在均价值不重要时,也用EMA来平滑和美观曲线。
理解了MA和EMA的含义和用途后,后面几个函数就好理解了;
因为EMA的平滑系数是定的,=2/(周期+1);如果要改变平滑系数咋办?这就用到了SMA;
SMA(C,N,M)与EMA的区别就是增加了全重参数M,也就是用M代替EMA平滑系数中的2,这样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当日数值在均价中的权重=M/N。(要求N>M);
大家注意,权重系数在EMA与SMA中都是用数值与周期计算出来的小数,假设有一个小数可以直接代表权重,如何办?这就有了DMA;
DMA(C,A) 中A为权重值,公式如下:X=DMA(C,A)=A*X+(1-A)*X'(A小于1),可以发现,DMA与SMA原理是一至的,只是用一个小数直接代替了M/N;
而在实用中,这个小数最有价值的就是换手率=V/CAPITAL;
DMA(C,V/CAPITAL)的直接含义是用换手率作为权重系数,利用当日收盘价在均价中的比重计算均价;
直观理解就是换手率越大,当日收盘价在均价中的作用越大。
Ⅱ EMA怎样计算
EMA(X,N)指数平滑移动平均:
求X的N日指数平滑移动平均,它真正的公式表达是:当日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当日指数值-昨日指数平均值)+昨日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2/(周期单位+1);
由以上公式推导开,得到:EMA(C,N)=2*C/(N+1)+(N-1)/(N+1)*昨天的指数收盘平均值;
算法是:若Y=EMA(X,N),则Y=〔2*X+(N-1)*Y’〕/(N+1),其中Y’表示上一周期的Y值
你说的最后一天
EMA(close,5)=2*21.99/6+4/6*EMA五月7号的
Ⅲ 期货均线ma ema1 ema2区别是什么,哪种更直观
区别为
1、适用指标不同。
MA均线是期货指标中的主图指标,指标是副图指标,而EMA1和EMA2是MACD指标中的。
2、计算方式不同。
MA由最近N个交易日收盘价的算术平均计算出来的。EMA1和EMA2分别是MACD指标中的快速和慢速移动平均线,以此两个数值,来作为测量两者(快慢速线)间的离差值(DIF)的依据,然后再求DIF的N周期的平滑移动平均线DEA(也叫MACD、DEM)线。
拓展资料:
MACD在应用上应先行计算出快速(一般选12日)移动平均值与慢速(一般选26日)移动平均值。以这两个数值作为测量两者(快速与慢速线)间的“差离值”依据。所谓“差离值”(DIF),即12日EMA数值减去26日EMA数值。
因此,在持续的涨势中,12日EMA在26日EMA之上。其间的正差离值(+DIF)会越来越大。反之在跌势中,差离值可能变负(-DIF),此时是绝对值越来越大。
MACD的反转信号界定为“差离值”的9日移动平均值(9日EMA)。 在MACD的异同移动平均线计算公式中,都分别加T+1交易日的分量权值,以现在流行的参数12和26为例,其公式如下:
首先计算出快速移动平均线(即EMA1)和慢速移动平均线(即EMA2),以此两个数字,来作为测量两者(快慢速线)间的离差值(DIF)的依据,然后再求DIF的N周期的平滑移动平均线DEA(也叫MACD、DEM)线。
Ⅳ 如何创建,使用自己的ema指标
第一部分:如何创建、使用自己的EMA指标
我认为,很多人象我早期看盘一样,花费很多时间,看很多书籍,结果走了很多弯路。
我个人的体会是,如果你学会了“指数移动平滑移动均线”---EXPMA指标,又提高到我下面作的EXNA指标,就可以以最快的时间,进入速成操盘。
一般软件中,EXPMA只有2条均线,分别是EMA12和EMA50,经过多年实战经历,我认为不够精确和详细,我把他们增加到四条:短期、中期、长期、超短期。
第一步:找到“公式管理器”,打开后“新建”,公式名称建议使用“EXMA”
第二步:黏贴复制下列源码语句:
短线:EMA(CLOSE,12),LINETHICK2,COLOR00EEEE;
中线:EMA(CLOSE,25),COLOR8800EE;
长线:EMA(CLOSE,50),LINETHICK2,COLOR007FEE;
超短线:EMA(CLOSE,5);
第三步:然后选择右边的“主图叠加”,再点“确定”。
一个自己的EXMA公式就作好了。
以后你可以输入EXMA指标,放在主图。
=======================================================
第二部分:实战看盘操作使用原则
短线:EMA12日---多空、量价判断
中线:EMA25日---强弱、阻力判断
长线:EMA50日---牛熊、阶段判断
超短线:EMA5日---第一时间确认买进、卖出判断
--------------------------------------------
一、超短线EMA5使用
1,超短线EMA5 金叉 短线EMA12,为买入;
2,超短线EMA5 死叉 短线EMA12,为卖出;
二、短线EMA12使用
1,K线在短线之上,表示转强,可以持有;此时有分为2种状态,短线EMA12在长线EMA50 之上或之下。
2,如果短线EMA12在长线EMA50
之下,那么,第一次上碰长线EMA50,一定是压力,可以先退出,至少也不追涨。等待站上再次追加。
3,如果短线EMA12金叉长线EMA50,或在之上,则可以一路持有,直到再次跌破短线EMA12。或超短线EMA5 死叉
短线EMA12,卖出;
三,长线EMA50使用
1,当跌破短线EMA12后,不要补仓,直等到第一下探长线EMA50当日,要敢于大胆补仓,没有买过的人,也可以在这个位置买入,或抢反弹,或第2次长线买入。
2,如果有效跌破长线EMA50后,表示走熊,进入空头区域。就放弃该股,或只有等超跌反弹。
3,概率上讲,第一下探长线EMA50,90%是可以成功反弹或反抽的,第2、第3次后成功减弱,建议不要轻易再抢反弹。第3次多数是失败的。
四,中线EMA25使用
在牛市中,或一些牛股,往往第一浪、第三浪拉的特别凶狠,往往使得短线EMA12与长线EMA50之间的空间大于20%-30%以上,这个时候,就在中间插入一条中线EMA25。
其使用方法,是结合短线EMA12和长线EMA50。
也就是:
1,第一次跌到中线EMA25补仓,直到有效跌破才抛出。
实际上,操盘手软件就是使用这个类似线方法做B点、S点的。
2,超跌反弹途中,中线EMA25也象长线EMA50一样,具有反压作用。
五,上述EMA三线原则,可以在60、30、15分钟中一样使用做T+0短线,不用修改。
Ⅳ EMA在股票技术中的含义
EMA是一个加权平均,加权的目的在于使得某部分的收盘价的变化对趋势影响更大,区别于简单平均的一视同仁。
EMA(12),表示的是12天的加权移动平均。
W=2÷(12+1)=0.1538=2/13;
EMA(12)=(收盘价-昨日的EMA)×2/13+昨日的EMA(这个公式变化一下会更清晰)
=收盘价×2/13+昨日的EMA×(1-2/13)
=收盘价*2/13+昨日的EMA×11/13
这样意思很明显了,这个EMA(12)的计算值表示的是今天的收盘价的权重分配为2/13,之前的11天计算的EMA分配为11/13。
EMA与MA的作用相同,都是体现一段时间的趋势,区别在于EMA更注重当天收盘价对未来趋势的影响,分配权重大点,相对MA来看,就是反应快点。 但问题在于是不是反应快就是好呢?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就如成语,欲速则不达——个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