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小学四年级奥数交易法

小学四年级奥数交易法

发布时间:2021-07-06 06:53:12

⑴ 小学四年级奥数 盈亏问题

盈亏问题
人们在分东西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剩余(盈)或不足(亏),根据分东西过程中的盈或亏所编成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例1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4粒则多9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分多少粒糖?
分析:由题目条件可以知道,小朋友的人数与糖的粒数是不变的。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就多9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就少6粒,两种不同的方案一多一少相差9+6=15(粒)。相差的原因在于两种方案的分配数不同,第一种方案每人分4粒,第二种方案每人分5粒,两次分配数之差为5-4=1(粒)。每人相差1粒,多少人相差15粒呢?由此求出小朋友的人数为15÷1=15(人),糖果的粒数为
4×15+9=69(粒)。
解:(9+6)÷(5-4)=15(人),
4×15+9=69(粒)。
答:有15个小朋友,分69粒糖。
例2 小朋友分糖果,若每人分3粒则剩2粒;若每人分5粒则少6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粒糖果?
分析:本题与例1基本相同,例1中两次分配数之差是5-4=1(粒),本题中两次分配数之差是5-3=2(粒)。例1中,两种分配方案的盈数与亏数之和为9+6=15(粒),本题中,两种分配方案的盈数与亏数之和为2+6=8(粒)。仿照例1的解法即可。
解:(6+2)÷(4——2)=4(人),
3×4+2=14(粒)。
答:有4个小朋友,14粒糖果。
由例1、例2看出,所谓盈亏问题,就是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分给一定数量的人,由两种分配方案产生不同的盈亏数,反过来求出分配的总人数与被分配东西的总数量。解题的关键在于确定两次分配数之差与盈亏总额(盈数+亏数),由此得到求解盈亏问题的公式:
分配总人数=盈亏总额÷两次分配数之差。
需要注意的是,两种分配方案的结果不一定总是一“盈”一“亏”,也会出现两“盈”、两“亏”、一“不盈不亏”一“盈”或“亏”等情况。
例3 小朋友分糖果,每人分10粒,正好分完;若每人分16粒,则有3个小朋友分不到糖果。问:有多少粒糖果?
分析与解:第一种方案是不盈不亏,第二种方案是亏16×3=48(粒),所以盈亏总额是0+48=48(粒),而两次分配数之差是16——10=6(粒)。由盈亏问题的公式得
有小朋友(0+16×3)÷(16——10)=8(人),
有 糖10×8=80(粒)。
下面的几道例题是购物中的盈亏问题。
例4 一批小朋友去买东西,若每人出10元则多8元;若每人出7元则少4元。问:有多少个小朋友?东西的价格是多少?
分析与解:两种购物方案的盈亏总额是8+4=12(元),两次分配数之差是10——7=3(元)。由公式得到
小朋友的人数(8+4)÷(10——7)=4(人),
东西的价格是10×4——8=32(元)。
例5 顾老师到新华书店去买书,若买5本则多3元;若买7本则少1.8元。这本书的单价是多少?顾老师共带了多少元钱?
分析与解:买5本多3元,买7本少1.8元。盈亏总额为3+1.8=4.8(元),这4.8元刚好可以买7——5=2(本)书,因此每本书4.8÷2=2.4(元),顾老师共带钱
2.4×5+3=15(元)。
例6 王老师去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差30元。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带了多少钱?
分析:本题在购物的两个方案中,每一个方案都出现钱不足的情况,买7把小提琴差110元,买5把小提琴差30元。从买7把变成买5把,少买了7——5=2(把)提琴,而钱的差额减少了110——30=80(元),即80元钱可以买2把小提琴,可见小提琴的单价为每把40元钱。
解:(110——30)÷(7——5)=40(元),
40×7——110=170(元)。
答:小提琴40元一把,王老师带了170元钱。
练习14
1.小朋友分糖果,每人3粒,余30粒;每人5粒,少4粒。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粒糖?
2.一个汽车队运输一批货物,如果每辆汽车运35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0千克;如果每辆汽车运4000千克,那么货物还剩下500千克。问:这个汽车队有多少辆汽车?要运的货物有多少千克?
3.学校买来一批图书。若每人发9本,则少25本;若每人发6本,则少7本。问:有多少个学生?买了多少本图书?
4.参加美术活动小组的同学,分配若干支彩色笔。如果每人分4支,那么多12支;如果每人分8支,那么恰有1人没分到笔。问:有多少同学?多少支彩色笔?
5.红星小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60人,那么有15人上不了车;如果每辆车多坐5人,那么恰好多出一辆车。问:有多少辆车?多少个学生?
6.某数的8倍减去153,比其5倍多66,求这个数。
7.某厂运来一批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那么比原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那么将比原计划多用一天。现在要求按原计划烧完,那么每天应烧煤多少千克?
8.同学们为学校搬砖,每人搬18块,还余2块;每人搬20块,就有一位同学没砖可搬。问:共有砖多少块?

有些问题初看似乎不像盈亏问题,但将题目条件适当转化,就露出了盈亏问题的“真相”。
例1 某班学生去划船,如果增加一条船,那么每条船正好坐6人;如果减少一条船,那么每条船就要坐9人。问:学生有多少人?
分析:本题也是盈亏问题,为清楚起见,我们将题中条件加以转化。假设船数固定不变,题目的条件“如果增加一条船……”表示“如果每船坐6人,那么有6人无船可坐”;“如果减少一条船……”表示“如果每船坐9人,那么就空出一条船”。这样,用盈亏问题来做,盈亏总额为6+9=15(人),两次分配的差为9——6=3(人)。
解:(6+9)÷(9——6)=5(条),
6×5+6=36(人)。
答:有36名学生。
例2 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坑,那么还有3个坑无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问:一共要挖几个坑?
分析:我们将“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转化为“每人都挖6个坑,就多挖了4个坑”。这样就变成了“典型”的盈亏问题。盈亏总额为4+3=7(个)坑,两次分配数之差为6——5=1(个)坑。
解:[3+(6-4)×2]÷(6-5)=7(人)
5×7+3=38(个)。
答:一共要挖38个坑。
例3在桥上用绳子测桥离水面的高度。若把绳子对折垂到水面,则余8米;若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则余2米。问:桥有多高?绳子有多长?
分析与解:因为把绳子对折余8米,所以是余了8×2=16(米);同样,把绳子三折余2米,就是余了3×2=6(米)。两种方案都是“盈”,故盈亏总额为16——6=10(米),两次分配数之差为3-2=1(折),所以
桥高(8×2-2×3)÷(3-2)=10(米),绳子的长度为2×10+8×2=36(米)。
例4有若干个苹果和若干个梨。如果按每1个苹果配2个梨分堆,那么梨分完时还剩2个苹果;如果按每3个苹果配5个梨分堆,那么苹果分完时还剩1个梨。问:苹果和梨各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容易看出这是一道盈亏应用题,但是盈亏总额与两次分配数之差很难找到。原因在于第一种方案是1个苹果“搭配”2个梨,第二种方案是3个苹果“搭配”5个梨。如果将这两种方案统一为1个苹果“搭配”若干个梨,那么问题就好解决了。将原题条件变为“1个苹果搭配2个梨,缺4个梨;



有梨15×2-4=26(个)。
例5乐乐家去学校上学,每分钟走50米,走了2分钟后,发觉按这样的速度走下去,到学校就会迟到8分钟。于是乐乐开始加快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走10米,结果到达学校时离上课还有5分钟。问:乐乐家离学校有多远?
分析与解:乐乐从改变速度的那一点到学校,若每分钟走50米,则要迟到8分钟,也就是到上课时间时,他离学校还有50×8=400(米);若每分钟多走10米,即每分钟走60米,则到达学校时离上课还有5分钟,如果一直走到上课时间,那么他将多走(50+10)×5=300(米)。所以盈亏总额,即总的路程相差
400+300=700(米)。
两种走法每分钟相差10米,因此所用时间为
700÷10=70(分),
也就是说,从乐乐改变速度起到上课时间有70分钟。所以乐乐家到学校的距离为
50×(2+70+8)=4000(米),
或 50×2+60×(70——5)=4000(米)。
例6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每天加工20个,可以提前1天完成。工作4天后,由于改进了技术,每天可多加工5个,结果提前3天完成。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分析与解:每天加工20个,如果一直加工到计划时间,那么将多加工20个零件;改进技术后,如果一直加工到计划时间,那么将多加工(20+5)×3=75(个)。盈亏总额为75——20=55(个)。两种加工的速度比较,每天相差5个。根据盈亏问题的公式,从改进技术时到计划完工的时间是55÷5=11(天),计划时间为11+4=15(天),这批零件共有20×(15——1)=280(个)。
练习15
1.筑路队计划每天筑路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筑80米,这样在完成规定任务的前三天,就只剩下1160米未筑。问:这条路共有多长?
2.小红家买来一篮桔子,分给全家人。如果其中二人每人分4只,其余每人分2只,那么多出4只;如果一人分6只,其余每人分4只,那么缺12只。问:小红家买来多少只桔子?小红家共有几人?
3.食堂采购员小李去买肉,如果买牛肉18千克,那么差4元;如果买猪肉20千克,那么多2元。已知牛肉、猪肉每千克差价8角,求牛肉、猪肉每千克各多少钱。
4.李老师给小朋友分苹果和桔子,苹果数是桔子数的2倍。桔子每人分3个,多4个;苹果每人分7个,少5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和桔子?
5.用绳子测量井深。如果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余7米;如果把绳子5折垂到水面,余1米。求绳长与井深。
6.老师给幼儿园小朋友分苹果。每两人三个苹果,多两个苹果;每三人五个苹果,少四个苹果。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
7.小明从家到学校去上学,如果每分钟走60米,那么将迟到5分钟;如果每分钟走80米,那么将提前3分钟。小明家距学校多远?

⑵ 小学数学 四年级 奥数题 求详细解法!

正在给你画图做分析答案,希望能给我个“最佳答案”:

图1中,蓝色与黄色的部分总面积就是260,将左下角的蓝色与黄色合起来,成为一个长方形,将右上角的蓝色部分与黄色部分合起来,成为另一个长方形,再将它们拼合,就将成成一个大长方形,面积就是(260+6*10)=320,这个大长方形的宽是(6+10)=16,长就是原正方形的边长,320/16=20

综合算式就是:

(260+6*10)/(6+10)=20

单位没写,希望别介意。

其他网友看到了我的答案,如果觉得还可以,请点击一下右下角的“小手”,以示赞成,谢谢!

⑶ 小学奥数题(用四年级的方法做)

其中一个猴子分到3只桃子,
90-3=87(只)
其它猴子分到的桃子个数不相同,且一个比一个多1
所以相当于6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87只。
所以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反运用)
(最小数 +最大数 )×6÷2=87
87×2÷6=29(只)
最小数 与最大数 之间差5,29-5=24(只)
所以其余6只猴子分得桃子数是:24、25、26、27、28、29.
分到最多的一个猴子分到( 29)个桃子。

2、四年级甲班有45个同学献爱心捐款活动,共计100元,其中11名同学每人捐1元,其他同学捐2元或5元,求捐2元和5元的同学各多少名?(写出过程)
解:设捐2元的有x人,则捐5元的有(45-11-x)人
11+2x+5(45-11-x)=100
11+2x+170-5x=100
x=27
45-11-27=7(人)
捐2元的有27人,捐5元的同学有7人。

3、有三箱梨,共重209斤,甲箱比乙箱少16斤,乙箱比丙箱少15斤,问甲、乙、丙箱各又多少斤梨?
以乙箱为标准,减去多的,加上少的,正好是3倍的乙箱的斤数。
209+16-15=210(斤)
210÷3=70(斤)----乙箱的斤数
70+15=85(斤)---丙箱的斤数
70-16=54(斤)----甲箱的斤数

4、甲乙两人的存款相等,后来甲取50元,乙又存入40元,结果乙存款是甲的2倍,问二人原来的存款各是多少元?
甲取50元,乙又存入40元,正好是1倍的关系
50+40=90(元)---相当于甲取50元后的钱数
甲原有存款:90+50=140(元)
乙原有存款:90×2-40=140(元)

⑷ 小学四年级奥数 假设法 如何讲解

假设两个量都是其中的一种量,这样可以求出总数,会比题目中的总数要少,用题目中的总数减去你求出来的总数,得到的差除以两种量本身的差就可以得到另一个量的数量。
例如:8只鸡和兔,共有20条腿,求几只鸡几只兔子?
假设全是鸡:8*2=16(条)
少:20-16=4(条)
兔:4/(4-2)=2(只)
鸡:8-2=6(只)

⑸ 小学四年级奥数

1.现有1元、2元、5元的人民币50张,面值116远。已知1元比2元的多2张,求三种人民币各几张?
一、鸡兔同笼方法
既然1元的比2元的多2张,那么把这两张先给我保存,那么题目就变成48张,共114元了。
这时因为1元与2元一样多,所以把他们换成1.5元面值的。
题目又变了,变成了48张,114元,5元各1.5元的。
如果全是5元的,48张共48*5=240元。
每多一张1.5元的,金额少5-1.5=3.5元
共少240-114=126元。
说明有1.5元的张数为126/3.5=36张。
相当于1元的,2元的各18张,我把2个1元还给他,则1元为20张。
5元的的为50-20-18=12张。

二、用普通方程思想:
设2元的有X张,那么1元的有X+2张,5元的有50-X-(X+2)
总金额为:
X*2+(X+2)*1+[50-X-(X+2)]*5=116。
X=18,
再得1元的18+2=20张,5元的50-18-20=12张。

2.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两埠,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埠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天甲船从上埠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漂下,4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几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最佳答案检举 “此物浮于水面顺水漂下,4分钟后,与甲相距1千米.”甲在前,漂浮物在后,越来越远,是“追及问题”,甲和漂浮物的速度差就是:甲速+水速-漂浮物的速度(水速)=甲速,甲速是4分钟1千米,乙速也是1千米4分钟。
漂浮物和乙相距45千米,乙是逆流而上,是典型相遇问题,速度和就是:乙速-水速+漂浮物的速度(水速)=乙速,乙速也是1千米4分钟,45×4=180分钟=3小时。

3.1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10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今年父子各多少岁?

15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7倍,即年龄差是儿子年龄的7-1=6倍
10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的2倍,即年龄差是儿子年龄的2-1=1倍,也就是说即10年后儿子的年龄恰好等于年龄差,也就是10年后儿子的年龄相当于15年前儿子年龄的6倍
儿子这15+20=25年增加的年龄就相当于15年前儿子年龄的6-1=5倍
25/5=5岁(15年前)
5+15=20岁(现在)

1.从山下到山上的路程是1200米,小华上山时平均速度为每分钟60米,下山时平均每分钟走120米,则小华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
上山时间是
1200÷60=20分
下山时间是
1200÷120=10分
小华往返行程中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
1200×2÷(20+10)=80米

2.一辆卡车运矿石,晴天每天可运20次,雨天每天只能运12次,它一连运了112次,平均每天运14次,问几天当中有几个晴天?
共运了
112÷14=8天
假设8天全是雨天,应该运
12×8=96次
比实际少
112-96=16次
晴天每天比雨天每天多运
20-12=8次
晴天有
16÷8=2天

3.甲,乙两人轮流报数,从1报到20,每次每人可以报1个数或2个数,规定,谁先报到20,谁就获胜,如果要取胜,是先报还是后报?报几?以后怎样报?
两个人一轮可以报
1+2=3个数
20÷3=6……2
所以先报可以取胜
先报2,以后只要保证两个人报的和是3(对方报1个数,自己就报2个数,对方报2个数,自己就报1个数),就可以取胜

阅读全文

与小学四年级奥数交易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协议范本 浏览:404
浙商证券佣金万分之8 浏览:836
今日美棉期货价 浏览:148
中行visa英镑汇率查询 浏览:413
罗斯公司理财自学 浏览: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组的有哪些公司 浏览:495
10月7日日本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920
银行理财资金对接信托 浏览:219
佣金宝创业板深圳 浏览:150
小蚁币目前价格 浏览:741
人民币兑换乌吉亚汇率 浏览:380
2017熊猫普制金币价格 浏览:802
区县金融办改革成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853
口罩股票未来 浏览:341
调研拓展融资渠道 浏览:586
股指期货操盘手大赛 浏览:190
对公外汇拓户 浏览:239
广发证券草根 浏览:49
银行外汇英文单词 浏览:398
长江小金属网钒价格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