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中俄30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

中俄30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

发布时间:2021-07-10 19:49:54

A. 中俄原油管道的竣工

中俄石油管道竣工 两国元首出席开通仪式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2010年9月27日竣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时任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共同出席竣工仪式。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周一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展开中俄首脑会议,随后胡锦涛与梅德韦杰夫共同出席中俄石油管道开通仪式,这条石油管线是从东西伯利亚的斯克沃洛季诺一直延伸到中国东北部的大庆,也是目前中俄最大的双边合作专案。
胡锦涛与梅德韦杰夫共同按下手掌,开启中俄能源合作的全新时代。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中俄原油管道工程顺利建成,两国互利合作双赢的典范,两国能源合作新的里程碑。”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我也很赞成胡锦涛主席的高度评价,我强化—面向未来的工程,互利共赢的工程。”
该石油管道俄罗斯段是在上月完工,中国段也宣告全线竣工后,根据两国达成的“贷款换石油”协议,2011年1月到2030年,也就是未来二十年内,中国每天将接获30万桶石油,总供应量达到3亿吨。相应的,中国将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长期贷款。这条管道更使得俄罗斯,与沙特阿拉伯和安哥拉一道,成为中国的三大原油供应国。而为了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双方将在天津合资建立中俄东方石化炼油厂。
中俄原油管道工程竣工,标志着中俄能源合作进入新阶段。

B. 中国应该和俄罗斯用贷款换石油吗

首先俄罗斯没有太多的外汇储备
第二中国对石油的消耗越来越大而俄罗斯的石油储备很丰富
第三
中俄友好既然不能当真
为什么不能在表面做做文章呢

C. 中国和俄罗斯在石油方面的交流

中俄在能源合作方面主要是贷款换石油,中俄双方签署了长期原油贸易、中俄输油管道建设运营以及贷款协议。

据俄罗斯联邦政府新闻处向俄新社透露的消息,12月6日早晨中俄两国政府首脑出席了第二届俄中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此后将举行俄中总理第十二次定期会晤,晚间两国总理还出席了中国年闭幕式暨文艺演出。中俄两国总理将首次讨论向中国出口淡水鱼类和海产品的问题,这是有关问题第一次在这样高的级别上进行讨论。此外还将讨论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问题,包括关于田湾核电站二期工程建设问题。在历次政府首脑会晤中,俄中两国贸易问题已经成为例行磋商问题,双方计划在2010年将双边贸易额扩大到600亿美元,如果有可能则扩大到800亿美元。据俄罗斯联邦政府有关知情人士表示,这一目标完全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今年前9个月双方的贸易额已经接近350亿美元。在这场经贸盛宴中,能源无疑是其中的一道大餐。
2006年,中国自俄进口原油1597万吨,比2005年增长约25%,占我原油进口总量的11%左右。同时两国约定,自2006年起,俄方将通过铁路向中方提供每年不少于1500万吨的原油。 除传统的原油贸易外,双方还在积极探讨加强能源领域的上下游合作,包括共同开发油气田、开展炼油化工,以及铺设中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等。
2006年10月,第一家中俄能源合资公司―东方能源公司成立,其中51%的股份为俄罗斯石油公司持有,剩余49%的股份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持有。
2007年7月31日,东方能源公司首次通过拍卖方式获得了俄罗斯境内的油气资产。交易涉及的两个区块位于东西伯利亚,石油预测储量共计8000万吨,天然气预测储量共计1050亿立方米。
此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又与俄罗斯鲁克石油公司总裁瓦吉特?阿列克列洛夫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006年11月,中国石化和俄罗斯石油公司成立合资公司,收购了俄罗斯乌德穆尔特石油公司。根据协议,俄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别占有51%和49%的股权。
其后,中国石化又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签订协议,两家公司及其子公司将共同勘探和开发萨哈林-3号项目。为此双方共同出资建立一个全资的子公司,其中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占74.9%的股份,中国石化占25.1%的股份。
此外,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中国的项目也已经启动,公司与中国石油在中国成立从事炼油和成品油销售的合资企业―“中俄东方石化公司”。这家俄罗斯石油公司控股49%的公司将在中国建设一家年加工能力为1000万吨的炼油厂,还将开设合资加油站。
天然气东西双线,两国油气管道建设虽有波折,但亦在积极推进中。 2006年3月,经过两年的接触,中国石油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借普京访华的机会,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关于从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谅解备忘》。
根据计划,到2020年俄罗斯将会通过东西两条管道每年向中国出口天然气680亿立方米。 其中第一条管线(西线)位于西西伯利亚,经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自治共和国到中国,其依托是亚马尔半岛气田和西伯利亚的恰扬达气田。 这条管道设计总长度2700多公里,设计总造价约为50亿美元,将穿行俄罗斯的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州、汉特-曼西斯克自治区、托木斯克州、新西伯利亚州、阿尔泰边疆区和阿尔泰共和国,然后进入中国新疆境内,最终和中国的西气东输管道相连接。该管道建成后,俄罗斯可通过它每年对华供应300亿~400亿立方米天然气。 2006年6月13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副总裁亚历山大?阿纳年科夫对媒体表示,俄气公司已确定了俄罗斯通往中国天然气的第二条管线(东线)走向。该天然气管线具体走向是从萨哈林―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哈巴罗夫斯克进入中国。 2007年10月8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正式作出决定:从俄西西伯利亚地区向中国输气的阿尔泰天然气管道将于2008年正式动工。
东亚国家与俄罗斯的经济合作多是看重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石油需求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而且东北亚地区经济互补性强,也为俄罗斯参与当地经济合作提供了机遇。目前,远东和西伯利亚拥有俄罗斯石油资源的72%。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产油区经过长期的开采开发,已经到了中后期,不仅产量的提高有所限制,就是维持原油的产量也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这对与资金紧张的俄罗斯来说有很大的难度。相比较,与西伯利亚产油区对应的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也拥有相当丰富的油气资源储藏,开发潜力很大,而且该地区靠近能源需求大国日本、中国和韩国,具有与巨大需求市场相连接的地缘优势。更重要的是,俄罗斯可以通过能源地区合作加快其融入亚太市场的步伐。因此,俄罗斯会逐步加大对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油气资源开发的力度。对中、日、韩、朝等国来说,从俄远东地区进口能源距离短、成本低,而且相对稳定,是能源进口多元化的较优选择。

D. 贷款换石油

1.中俄为什么要进行这一举措? 当然是互惠互利咯,俄罗斯有油,中国有现金,在金融危机下,俄罗斯缺少现金来进行经济拯救计划,而中国趁着低油价大量屯油以应对未来油价的上涨。

2.有没有深意? 中国呢,为了获得能源,又可以减少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万一以后美国控制住了中东或者马六甲海峡,那么中国有俄罗斯的支持也不会被彻底堵死。而俄罗斯就是拉拢中国,以石油为诱饵加强与中国的联系,以期获得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事物上的支持,这样有利于增加俄罗斯在与美国,欧洲博弈中的筹码。

3.就发生在胡访问中东之后。说明了什么呐? 说明了中国的狡猾呗,两边加强,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给颗甜枣吃,一切为了本国的利益。哈哈。

4.250亿美元6%利率对三亿吨石油是赚了还是赔了啊?怎么说呢,首先6%的利率是低了一点,国际上正常的贴现利率在8%左右,美国国债的利率也在6%以上,所以说低了一点。但是我们的眼光也不能仅仅放在那点利息上,石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无论是工业也好军事也好,还是民用也好都离不开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国家领导人到处出访找能源正是这个因素,一旦我们国家被别人切断了石油供应,2个月后工业将陷入停顿,社会彻底乱掉,更别说是来统一台湾保家卫国了。

E. 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

还没有运营哈。最快也得11年吧

F. 中俄签250亿美元石油贷款中国将获3亿吨油

当前油价为35美元一桶,换算一下,1吨=7.33桶。
简略计算,3亿吨油的价格大约为770亿美元。
当然,贷款的机会成本比如利息额也很巨大,但总体来说我觉得中国还是比较占优势的。

G. 中俄石油大单是怎么回事

“中俄、石油、合作协议”,在近日的全球媒体上没有什么词汇能比这些词汇出现频率更高、更吸引人们的眼球了。

二月十七日,中俄签署了两国间有史以来最大的能源合作协议:俄罗斯承诺未来二十年向中国提供三亿吨石油,以换取中国向俄两家石油公司提供二百五十亿美元的贷款。该消息一经发布,世界各国媒体就此事件迅速展开热评。

石油大单令世界羡慕

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石油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面对日益加剧的资源争夺战,面对严峻的伊拉克形势及其对世界石油市场可能产生的后果,中国和俄罗斯都在构筑自身的多元化油气战略。与俄罗斯加强油气方面的合作,是中国油气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俄罗斯的利益需要。这种双赢战略显然令西方羡慕。

美联社十七日的报道称,俄罗斯和中国今天在北京签署了一项价值二百五十亿美元的大型能源协议。由此,中国将可确保未来二十年里来自莫斯科的石油供给。作为回报,俄罗斯获得了急需的贷款。

报道引述某石油问题分析家的观点说:“这项协议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来说至关重要。该协议让一些企业如释重负。在融资问题上

他们所面临的选择曾十分有限。”

也有媒体报道说,在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俄罗斯寻求扩大其在东亚市场的影响力之际,该国同意向中国提供二十年的石油,作为回报,中国将向其提供二百五十亿美元贷款。

俄罗斯目前正寻求通过修建输油管道、准许运输液化天然气、主办二0一二年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等来扩大其在东亚的影响。

西方担忧肥水东流

当中俄签署石油大单后,西方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某些报道明显流露出对中俄能源合作或将冲击西方利益表示担忧的情绪。

《参考消息》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说,位于莫斯科的乌拉尔西伯利亚投资银行首席策略师克里斯·威弗指出,如果不减少对西方的出口,俄罗斯现在无法向中国输送那么多石油。

对此,有分析人士警告,由于俄罗斯今年面临石油产量不断下降的问题,俄罗斯可能不得不把原本输往西方的原油转移给中国。

报道还说,该协议缓解了俄罗斯两大国营能源巨头的融资需求,并使中国这个世界上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获得了重要且有保障的石油供应来推动经济增长。

H. 中俄签定的货币换油计划内容有哪些

http://news.hexun.com/2009-02-19/114639869.html

中国250亿美元换来俄罗斯20年3亿吨原油供应

商报记者 刘连英

“250亿美元贷款换20年3亿吨原油供应”——原本预期在下个月可能达成的协议,最终因俄罗斯政府面临赤字危机和俄石油公司陷入融资困境而提前在本周二结束。这一消息成为昨天市场热议的重要话题。业内认为,从政治、经济、能源安全等诸多方面来看,这都是一项双赢的合作。而我国正以强大的外汇储备成为这场金融风暴中全球瞩目的能源资产最大买主。

签署协议

中俄能源对话达成正式协议

2月17日,中俄双方在北京举行的第三次能源对话就中俄“贷款换石油”的合同细节达成一致,并签署了正式协议。

中国石油(12.81,0.05,0.39%)天然气集团公司近日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分别签署了开展长期原油贸易的协议,并与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设计、建设和运营协议。国家开发银行也分别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了贷款协议。

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在官方网站公布的声明称,在俄方从中方获得贷款的基础上,俄罗斯将在未来20年每年向中国输出1500万吨石油。中石油有关人士向新华社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

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同时表示,从俄罗斯斯科沃罗季诺到中国边境的管道将于2009年开始建设,2010年投入运营。管线的建设将与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建设同步进行。

中俄原油管道协议的签署建立在去年中石油和俄罗斯国家石油管道运输公司签署的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中国支线原则协议的基础上。根据原则协议,双方将在俄罗斯远东原油管道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共同建设和运营从俄罗斯远东城市斯科沃罗季诺经中国边境城市漠河到中国大庆的中俄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在俄罗斯境内长约70公里,在中国境内长约960公里。

俄方利益

支撑经济振兴和能源战略

需大量资金稳定国家金融

此次签署的协议确定了诸多细节。此前阻碍谈判进行的利率问题最终确定为6%的固定利率;同时,俄罗斯以石油为抵押,以供油偿还贷款,从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通过管道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石油价格以俄石油运到纳霍特卡港口的价格为基准,随行就市。目前,俄方每年向中国通过铁路运输的石油供应不受该协议影响,未来并将增加至1500万吨。除此之外,作为中俄能源合作的组成部分,双方还签署了包括核能、电力、矿产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协议。

“显然,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将会给俄罗斯带来巨大的利好。”中投顾问公司指出,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大跌,俄罗斯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但是,国际金融危机之下俄罗斯也难以独善其身,此后外资大量从俄罗斯流出,使俄国际储备减少600亿美元,几大石油公司陷入债务危机,因此,需要有大量资金注入,以稳定俄罗斯国家金融形势,缓解大型油气公司的资金短缺困境。最近这两年,出于战略需要,俄罗斯几大石油公司在欧洲、非洲、东南亚、拉美到处抢占资源,扩张势头很猛。这种扩张缺少自有资金的支持,不得不向西方大量借贷短期债务,仅今年年底到期的债务就有800亿美元。另外,俄油气公司还面临扩大再生产的问题。这几年,他们在本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方面投入明显不足,而要保证同时向欧洲、亚洲的供油,必须扩大勘探开发,这也需要大量引进资金。

对欧洲市场依赖大大减轻

中投顾问公司指出,从另一方面来看,俄罗斯正在制定2030年前的能源战略。俄罗斯与欧洲在油气供给问题上相互依赖,既是欧洲的软肋,也是俄罗斯的软肋。如果开辟了东方市场,不但可以解决经济发展的资金问题,为俄罗斯经济振兴提供支撑,同时也有利于防范地区分离主义,维护俄罗斯的国家统一。而在能源出口方面,俄罗斯对欧洲市场的依赖可以大大减轻。如果远东油气管道已经开通,俄罗斯应对西方压力的姿态可能变得更为强硬。而中国的大市场正是他们所需要的。

中国利益

每12美元贷款换来1桶原油供应

“这项协议更确切地说应该是‘石油换贷款’,这是谁更主动的问题,因为俄罗斯目前更加需要资金。”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中国就与俄罗斯有过石油贸易协议,上一次的协议期限是10年,即到2010年为止每年供应给中国1000万吨石油,因此,这次协议最大的不同是“我们以贷款的方式换取了长达20年期限的石油供应。”董秀成说。

有专家测算,按照1吨原油相当于7桶计算,250亿美元贷款换来21亿桶原油供应,平均每桶供应的贷款额约是12美元,或者说是每12美元贷款换来1桶原油供应。

抵御风险助力能源保障

根据这项协议,在未来20年中,中国将平均每天获得30万桶原油供应,而去年中国平均日进口原油约300多万桶,这意味着俄方供给中国的石油将占到目前日进口原油的10%左右。据了解,这份新的石油供应协议属于在原有其他途径(包括横穿蒙古的铁路)对华石油出口基础上的额外供应。俄罗斯2008年向中国出口原油1164万吨,相当于每天出口23.3万桶,较2007年减少将近两成。

“协议明确规定这20年对中国石油供应的价格随行就市,所以,中国并非以此获得了价格低廉的石油资源。但是,从能源安全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因此变得比现在从容一些。”董秀成认为,由于目前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库容严重不足,这一石油供应协议虽然无法控制价格,但是却在能源稀缺时代获得了一定数量的能源保障。

中投顾问也指出,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对于中国来说,通过贷款换石油,把部分美元资产转换成油气等资源性资产,比坐等美元贬值要强得多,此种方式对于解决外汇储备的多元化、抵御金融风险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石油管道铺顺意义重大

值得关注的是,这份协议还同时放行了俄罗斯通往我国的石油运输管道。

事实上,中国和俄罗斯关于跨境原油管道问题的谈判已经持续了长达10年之久,却始终没有结果。而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世界各国对俄罗斯石油需求旺盛,俄罗斯石油企业很容易获得信贷。然而,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需求的下滑令石油行业变成了买方市场。

业内评论人士指出,俄罗斯希望保证客源,以平衡对西欧市场的依赖。2008年俄罗斯的原油产量10年来首次出现下降。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将使俄石油公司可以在相对未开发的东西伯利亚油田和炼油厂进行投资,部分资金还会被用于修建西伯利亚油田至中国炼油厂的石油管道。作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一直迫切希望获取更多俄罗斯石油,以减轻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中国的石油消耗约有一半需要通过进口来满足,其中许多要经过在战略上脆弱的海运航路运输,这样一份输油管道协议将为中国提供更安全和稳定的石油供应渠道。

中投顾问认为,从能源战略看,中国能源需求增长旺盛,必须扩大境外能源供给。而将于今年完工的远东管道中国支线是中国第二条陆上石油运输管道,年输油达1000万吨,这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延伸分析

金融危机令中国成能源资产最大买主

“中国拥有充足的外汇储备,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两者的合作并不意外。”一位能源行业分析师说。值得关注的是,最近几周,我国签订了数份海外资源协议,先是中铝195亿美元注资力拓,随后五矿集团17亿美元欲收购澳矿资源。尽管均尚未获得最终批复,但是中国的这一系列举动已经开始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正当大部分其他主要经济体都陷入衰退之际,中国却利用自身相对较强的财力大举出击。毋庸置疑的是,这些举措有望提升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行业的地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绝佳的机会,也令各种有关能源资产的收购谈判进行得更快更顺利。

有外电评论指出,尽管目前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也冲击到了中国,但中国的经济仍在继续增长——去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9%,低于2007年的13%。在中国政府看来,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在这个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继续推进,这意味着中国的能源和原材料需求将大量增加。与许多其他国际性银行相比,中国金融机构受不良资产的毒害相对较小,因此能够为众多大规模交易提供资金支持。

I. 贷款换石油具体是什么意思(越详细越好,谢谢)

贷款换石油,就是你要借钱,我贷款给你,你欠我人情,用石油来还。。。

阅读全文

与中俄300亿美元贷款换石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融公司渠道合作协议范本 浏览:404
浙商证券佣金万分之8 浏览:836
今日美棉期货价 浏览:148
中行visa英镑汇率查询 浏览:413
罗斯公司理财自学 浏览: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组的有哪些公司 浏览:495
10月7日日本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920
银行理财资金对接信托 浏览:219
佣金宝创业板深圳 浏览:150
小蚁币目前价格 浏览:741
人民币兑换乌吉亚汇率 浏览:380
2017熊猫普制金币价格 浏览:802
区县金融办改革成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853
口罩股票未来 浏览:341
调研拓展融资渠道 浏览:586
股指期货操盘手大赛 浏览:190
对公外汇拓户 浏览:239
广发证券草根 浏览:49
银行外汇英文单词 浏览:398
长江小金属网钒价格 浏览: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