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再贴现率的变动与市场上长短期利率成反比吗为什么请详解,谢谢!
再贴现率提高,那么银行从央行贷款的成本提高,银行于是会减少从央行贷款,市场上货币供给减少,由宏观经济学传导路径可知市场利率提高
应该是这样的……
⑵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再贴现率是如何起作用的
商业银行在资金紧张时,可以拿未到期的票据找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比如票据的面值是100万,还有六个月到期,再假设这时候再贴现率是5%,那么可以凭借该票据从央行换来95.3万,这样商业银行就得到资金了。所以,提高再贴现率的话,商业银行进行贴现的成本就提高了,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不能低成本的获得再融资的资金了。那么,提高再贴现率就是一种紧缩的货币政策,反之则反是,这是书上讲的。现实生活中因为再贴现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里,另外再贴现市场的规模很小,所以,从能量上来说,再贴现本质上不能影响货币市场。不过,因为再贴现政策反映了央行的态度,可以改变银行和公众对货币政策导向的预期,所以还是有作用的,主要体现在改变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然后改变其当期行为。
⑶ “再贴现率”是什么意思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⑷ 为什么净现值与贴现率是呈反比的关系
当然,利息率为10%的可以得到更多的钱。
当然现在存入钱的话,那利息低的得到的利息少,所以要多存钱。因此利息率为5%的要多存入一些钱。
如果我们将一年后得到的钱看为终值,则利息率就是折现率,现在存入的钱就是现值。可见利息率(折现率)越小,则存入的钱(现值)越大。相反,如果利息率(折现率)越大,则存入的钱(现值)越小。
所以现值与折现率是反方向变化的。
(4)再贴现率是反指标吗扩展阅读:
贴现与贴现率的关系:
贴现率政策是西方国家的主要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息率,从而促使经济扩张或收缩。当需要控制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
当经济萧条时,银行就会增加向中央银行的借款,从而储备金增加,利息率下降,扩大了货币供给量,由此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但如果银行已经拥有可供贷款的充足的储备金,则降低贴现率对刺激放款和投资也许不太有效。
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确定了商业银行贷款利息的下限。贴现的比率就是贴现率(Discount Rate)。贴现指银行承兑汇票的持票人在汇票到期日前,为了取得资金,贴付一定利息将票据权利转让给银行的票据行为,是持票人向银行融通资金的一种方式。
贴现对持票人来说是出让票据,提前收回垫支于商业信用的货币资金;对贴现公司或银行来说则是向持票人提供银行信用。银行根据市场利率以及票据的信誉程度规定一个贴现率,计算出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票据面额×贴现率×票据到期期限。
⑸ 请问央行再贴现率是什么意思和其作用
楼上的好像没回答实质问题啊
先说“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对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前,以票据为抵押,向持有人提供贷款的一种方式。
那么“再贴现”就是:当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在到期前,需要资金周转时,可以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取得贷款,这种贴现称为再贴现。
中央银行根据一定的比率从现款中扣取自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利息,这一比率即为“再贴现率”。
央行可通过调低再贴现率,刺激商业银行通过贴现向央行借入资金,扩大信贷规模,增加市场的货币流通量,反之,就可以减少市场的货币流通量。
“再贴现”是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
⑹ 再贴现率是如何影响利率的为什么说再贴现率下降,市场利率必然下降希望能讲得简单易懂。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这是因为,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的再贴现成本,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成本增加,自然影响再贴现需求,反之亦然;另一方面,再贴现率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央银行的政策意向,因而具有一种告示作用:提高再贴现率,呈现紧缩意向,反之,呈现扩张意向,这特别对短期市场利率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再贴现率具有调节灵活的优点,但也不宜于频繁变动,否则给人以政策意向不明确印象,使商业银行无所适从。此外,再贴现率的调节空间有限,且贴现行为的主动权掌握在商业银行手中,如果商业银行出于其他原因对再贴现率缺乏敏感性,则再贴现率的调节作用将大打折扣,甚至失效。
⑺ 现值与贴现率的关系是反比例关系还是负相关关系
NPV=∑(CFt/(1+R)^t),这里CFt代表第t期的现金流,而R代表贴现率,那个∑是求和符号,是从第0期开始,求和到第t期为止。
那么你可以看出,NPV与贴现率呈现的是负相关的关系,但这种负相关关系不是线性的,也就是说NPV越大,在未来每一期现金流不变的情况下,贴现率应该越小,而NPV越小,在未来每一期现金流不变的情况下,贴现率应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