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的石油价格
由中油提交定价方案,国家发改委指导确定,返回中油执行。一般在国际油价加各种税费再延时处理和储备调整等,最终才反应到国内市场。
⑵ 中国应当如何应对石油价格的上涨呢
石油、棉花、铁矿石、粮食等都是国外垄断控制的资源,中国在定价权上一点发言权都没有。2009年石油涨到100多美元的时候中国政府、N多的企业都在顶峰大量储备原油,结果储备够了,油价一下子跌倒60多美元,亏损有多少个亿?就是欧美联盟玩中国呢。以后这样的事会越来越多,遏制中国增长的势头。
目前应对石油价格上涨的办法一点也没有。不过国内已经积极发展新能源,势头不错,逐步寻求解决的办法。
政府会在战斗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不过忧虑一个事:国内的年轻人压力太大,都不愿意在中国待了,看看咱们身边的国际大公司、垄断企业们,现在和他们联系都不用翻译了,全有中国优秀的人才给他们服务。因为待遇好、生活压力小。
⑶ 石油价格下调对中国有那么不利的影响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影响我国通货膨胀水平 由于我国国内原油价格已经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因此国内原油价 格水平受到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而影响我国与石油有关的行 业。目前我国石油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并没有直接的权重,主要是 通过动力燃料、燃气等能源消耗类因素影响CPI。因此国际石油价格的 波动并不会直接影响国内CPI 的水平,但会通过影响国内原油价格, 进而对国内燃料、燃气等石油消耗类行业成本价格造成影响,进而推 动相关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变动,由于下游消费品价格对上 游工业品价格变动的反应较为敏感,因此上游产品价格的变动必然会 通过产业链逐步向下游消费品延伸。当国际石油价格不断上涨时,很 容易产生“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从而推动CPI 的上涨,影响我 国通货膨胀水平。
(二)石油价格波波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随着我国石油进口量的不断增加,石油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占有 一定比重。国际原油价格的急剧上升,意味着我国进口石油的实际购 买力下降,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减少,使得石油贸易逆差急剧增加, 这对我国的贸易平衡带来不利影响。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必然会增加 我国与石油有关的出‘口产品的成本,制约该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 力。同时,油价上涨使发达国家消费需求下降,降低其进口量,从而 影响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油价的大幅度波动,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贸易,加大与贸易伙伴之 间的贸易不平衡,增加贸易摩擦。而且,由于我国石油进口来源还比 较单一,相当大的一部分原油是从中东地区进口,在油价大幅攀升、 能源短缺的情况下,将会与美国、日本、西欧等石油消费大国产生资 源争夺,从而影响正常的贸易关系,恶化我国的贸易环境。
(三)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GDP 增长的影响 石油成为我国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投入品,并且是重要的消费品,国 际油价上涨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 增加我国出口产品成本,抑制出口;二是提高了国内消费品价格,抑 制了国内消费;三是导致难以向下游产业转嫁成本的部分企业,无法 维持正常生产,只能减少生产甚至停产。由于受当前技术条件的限 制,石油与其它产品的替代弹性很低,因此油价上涨将会使生产可能 性曲线和消费可能性曲线向内收缩,即使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使经济恢复到潜在生产能力,与石油涨价前相比,实际GDP 会降低,最终使经济增长减缓。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其定价权基本为美国控制,使我国成为国际 石油价格的被动接受者。随着我国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石 油价格波动已经影响到中国GDP 的增长,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在石 油大量依靠进口的情况下,随着我国石油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油价上 涨必然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相当大的抑制作用。
(四)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 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全球化发展,石油金融化趋势的加强,石油类 金融衍生产品和金融工具的层出不穷,石油价格波动加剧金融市场的 动荡,对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 在国际石油定价中没有话语权,国内也没有石油期货市场。
⑷ 中国石油价格表
石油的价格是跟国际接轨的,被价格管制的是汽油、柴油等价格,由于去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太快太多,而国内在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通货膨胀的威胁很大,所以政府为了控制过快的CPI不得已采取了控制价格的手段,导致目前汽油、柴油价格没有成本高,相对低,而供应也比较紧张
6月19日,国家发改委作出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决定。其中汽、柴、煤油每吨分别上调1000元、1000元和1500元,上调幅度分别为16.7%、18.1%和25.2%。上调幅度创下成品油价格调整的最高纪录。表面看来,中国国内油价的上涨是“有形之手”调控的结果,但真正的驱动力量却并非如此。
⑸ 为什么国际油价一直下跌,中国的石油价格一直上涨
由于国内油价调整与国际油价调整的时间差,油价调整存在滞后现象。国内油价根据22个工作日内布伦特、迪拜和辛塔原油在国际市场的平均价格进行调整。如果这三个地方的原油平均价格上涨超过4%,可以考虑向上调整。如果下降超过4%,可以考虑向下调整,导致不同步调整。
汽车尾气是近年来中国雾霾天气等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纯化石能源消耗几乎无法避免空气污染。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降低到接近汽油汽车的水平。为了进一步鼓励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将通过提高汽油价格形成汽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巨大差价,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⑹ 中国未来的石油价格
现在国际油价下跌了,中国的油价还在涨!没办法,油价控制在极少数人手中,涨与跌,要看他们的心情!心情好,觉得赚的太多了,降个几分一毛钱,让天下人对他感恩戴德;心情不好,觉得赚得不够狠,就涨个几毛几块的,哪怕是天下人不活了也不会产生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可悲啊!中国
⑺ 什么是中国原油价格
中国原油价格是中国国内石油贸易中石油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计量单位常用“元/吨”表示。
中国原油价格定价机制经历了四个阶段:完全计划价格体制阶段、双轨制价格体制阶段、逐步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水平靠拢阶段、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接轨阶段。
1980年以前,是完全计划价格体制阶段。这段时间,中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由国家统一制定原油价格。在1973年以前,国内油价与国内物价水平相比一直处于低价位,但与当时国际油价相比却呈现高价位状态。比如,1960—1970年,中国原油价格为130元/吨,按当时汇率折算,价格水平高于同期国际油价。1971年国家适当调低了国内原油价格,1973年的油价水平仍然高于国际油价。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以后,国际油价大幅上涨,但中国原油价格变化不大,1974—1981年一直低于国际水平。
1981—1993年,是双轨制价格体制阶段。1981年国务院批准实行了1亿吨原油产量包干,允许超产原油按当时的国际油价出售,从此原油价格出现了包干内平价和包干外高价的双轨价格定价机制,综合水平由于价格双轨制的出现而逐步提高。
1994—1998年,是逐步向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水平靠拢阶段。1994年5月,鉴于国内石油市场秩序的混乱,国家对原油价格进行了重大改革。国家对国产陆上原油实行国家定价,并根据不同油田的情况将油价分为两档价格:一档价格为原计划内平价、高价原油“并轨”提价;二档价格为部分较困难的油田和计划外原油。这一改革改变了中国原油低价的历史,为油价水平逐步向国际油价接轨打下了基础。此时期的陆上原油价格,一档平均每吨946元,二档平均每吨1202元。一档、二档综合平均每吨1020元,合16.8美元/桶。海上原油按国际油价水平销售。
1998年以后,是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接轨阶段。1998年,中国石油市场受到了国际油市低迷、国内油市不振的双重打击,成品油走私又一次对国内油品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稳定国内市场,实现国内原油与国际市场的接轨,199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划委员会出台了“原油、成品油价格改革方案”。定价原则是,国内陆上原油运达炼油厂的成本与进口同质原油到厂成本基本相当。其具体作价公式为:原油结算价格=原油基准价+升贴水。确定原油基准价的机构是国家计划委员会(现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此,中国原油价格实现了与国际石油市场接轨的机制。
⑻ 为什么中国的石油价格上涨得这么快
国际油价高啊
油价要跟国际接轨,工资不能接轨
⑼ 中国石油价格
肯定会降
只是现在要考虑燃油税出台的问题,然后油价直接跟国际接轨,以后不再政府定价了,所以迟迟不见动静,但是应该在年底前就要明确,就算不出台燃油税,国际油价稳定在现在位置,国内油价也要将
⑽ 全球石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石油是利空吗
中石油是开采石油和进出口石油的,水涨船高,高价买来,高价卖出。国内开采的石油价格随着国际价格上涨,你自己判断一下是不是利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