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各年月份中国房地产价格指数
[中国房地产]6月全国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分项数据表
发布:
2006-7-20
23:17
|
作者:
斑竹
|
来源:
|
查看:
51次
路透北京7月20日电---以下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6月全国大中城市房屋销
售价格指数分项数据表.
房屋销售价格
新建商品住房价格
二手住房价格
同比(%)
环比(%)
同比(%)
环比(%)
同比(%)
环比(%)
全国
5.8
0.7
6.6
0.8
4.9
0.6
北京
10.1
1.5
11.2
1.2
9.4
2.9
天津
6.9
0.7
7.4
0.6
6.3
1.0
呼和浩特
9.9
-0.2
10.4
0.0
9.5
-1.5
沈阳
6.0
-0.4
7.1
-0.7
5.3
0.2
大连
9.9
1.2
8.9
1.5
16.5
0.2
哈尔滨
3.5
0.4
3.8
0.3
3.8
0.4
上海
-2.6
0.1
-5.4
0.1
2.0
0.2
南京
2.8
-0.2
3.4
0.2
2.6
-0.7
杭州
2.6
0.0
2.2
0.0
1.6
0.5
福州
6.8
1.6
9.3
2.7
3.5
-0.7
青岛
6.7
0.5
7.0
0.5
5.9
0.6
广州
7.8
1.0
10.0
0.7
4.5
1.2
深圳
14.6
1.2
14.6
0.9
16.2
1.2
成都
6.4
0.8
8.2
1.0
3.3
0.8
兰州
4.4
-0.1
4.6
0.0
2.2
0.0
厦门
8.3
2.5
11.1
4.0
3.6
1.6
『贰』 2018年7月有几个城市房价下跌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8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新建商品住房环比上涨的城市有65个,下调的城市仅3个,刷新了70城房价统计数据最低记录。
分析师张波认为,从房价表现来看,7月楼市行情依然持续一定热度,但从7月末中央政治局会议和8月初住建部会议透传出的信息来看,房价在“金九银十”大面积上涨的趋势将会减弱,各地短期调控也将更加聚焦到对房价上涨的控制。
“从当下房地产市场走势看,普涨局面依然存在,部分城市上涨幅度较高,预计后续调控加码的可能性加大。”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分析道。
『叁』 7月房地产百城价格指数报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总体来看,在宏观经济不确定性增强、调控政策收紧预期减弱、需求保持平稳的大环境下,7月百城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在热点城市的带动下略有扩大:100个城市的住宅平均价格自2012年6月起连续第14个月环比上涨,上涨城市个数继续减少,但百城平均涨幅较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连续第8个月上涨,涨幅扩大至7.94%。
『肆』 2020年1-7月房企地产销售业绩排名
根据中指研究院近日发表的数据报告《2020年1-7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TOP100》来看,2020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622.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销售额破千亿房企18家,较去年同期(15家)增加3家;百亿房企125家,50亿以上房企156家。TOP100房企权益销售额均值为468.9亿元,权益销售面积均值为353.7万平方米。单月来看,7月TOP100房企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均值为25.8%,环比下降16.8%。
房企的销售业绩排名如下:
排名 企业名称 销售额 排名 企业名称 销售面积
(亿元) (万㎡)
1 碧桂园 4483 1 碧桂园 4894.9
2 中国恒大 4081.8 2 中国恒大 4594.8
3 万科 3775 3 万科 2330.3
4 保利发展 2730 4 保利发展 1826.3
5 融创中国 2473 5 融创中国 1778
6 中海地产 2036.6 6 绿地控股 1240
7 绿地控股 1490 7 中海地产 1129.9
8 世茂集团 1395.4 8 新城控股 1083
9 华润置地 1348 9 金科集团 1038.9
10 招商蛇口 1335.7 10 世茂集团 793.3
11 龙湖集团 1320.8 11 龙湖集团 778.2
12 中国金茂 1243 12 华润置地 775
13 金地集团 1225 13 阳光城 762.1
14 新城控股 1195.6 14 中南置地 737.8
15 绿城中国 1101.2 15 中国金茂 667.9
16 阳光城 1080 16 旭辉集团 646.7
17 金科集团 1027.6 17 蓝光发展 618.1
18 旭辉集团 1027.2 18 招商蛇口 613.9
19 中南置地 999.7 19 金地集团 603.4
20 正荣集团 730.3 20 奥园集团 603.2
21 融信集团 725 21 富力集团 539.5
22 龙光集团 704.3 22 绿城中国 527.6
23 滨江集团 685.3 23 荣盛发展 512.4
24 雅居乐 657.1 24 佳兆业集团 502.7
25 富力集团 647.4 25 正荣集团 499.7
26 奥园集团 604.2 26 美的置业 497.8
27 佳兆业集团 603.3 27 祥生集团 495.5
28 祥生集团 602.4 28 龙光集团 479.1
29 蓝光发展 601.1 29 雅居乐 472.9
30 荣盛发展 556.1 30 建业地产 418
31 新力控股 550.1 31 海伦堡 361.5
32 美的置业 546 32 中骏集团 351.3
33 禹洲集团 538.8 33 禹洲集团 328.7
34 新希望地产 529.9 34 新力控股 323.8
35 中骏集团 524.3 35 融信集团 318
36 华发股份 523.6 36 金辉集团 313.9
37 首开股份 520 37 华夏幸福 302
37 华夏幸福 520 38 中国铁建 292.5
39 远洋集团 508.6 39 时代中国 291.1
40 合景泰富集团 459.9 40 新希望地产 282.1
41 越秀地产 438 41 合景泰富集团 280
42 金辉集团 422.6 42 弘阳地产 279.3
43 佳源集团 420 43 佳源集团 278.4
44 弘阳地产 408 44 红星地产 268.4
45 大悦城控股 406.3 45 宝龙地产 254.8
46 海伦堡 405.6 46 远洋集团 254.3
47 时代中国 404.5 47 阳光大地 243.4
48 仁恒置地 400.2 48 龙记泰信 225.4
49 华宇集团 395.2 49 敏捷集团 222.7
50 东原集团 393.8 50 华宇集团 218.7
51 中国铁建 392.1 51 东原集团 218.3
52 宝龙地产 390.2 52 华发股份 215.7
53 首创置业 370.1 53 恒泰集团 210.1
54 建业地产 337.7 54 滨江集团 205.4
55 泰禾集团 326.1 55 力高集团 205.3
56 俊发集团 315.3 56 东投地产 198.5
57 德信地产 313.3 56 领地集团 198.5
58 中国中铁 296 58 三盛集团 194.6
59 红星地产 283.6 59 中国中铁 189.3
60 电建地产 275 60 正商集团 188.2
61 联发集团 270.8 61 恒信集团 187.6
62 中交地产 267.1 62 俊发集团 185.1
63 敏捷集团 260.4 63 首开股份 182
64 三盛集团 235.1 64 彰泰集团 177.2
65 保利置业 231.9 65 当代置业 176.6
66 花样年 223.1 66 越秀地产 175
67 石榴集团 214.1 67 花样年 166.2
68 正商集团 202.7 68 大悦城控股 162
69 大家房产 200.3 69 大唐地产 158.3
70 华鸿嘉信 198.6 70 康桥集团 157.8
71 康桥集团 194.4 71 联发集团 152.1
72 金隅集团 185.9 72 中奥地产 151.8
73 领地集团 185.7 73 云星集团 147.3
74 当代置业 182.2 74 德信地产 145.2
75 大华集团 181.4 75 泰禾集团 139.6
76 金融街控股 180 76 石榴集团 139.1
77 绿都地产集团 179.6 77 中建东孚 137.6
78 大唐地产 178.2 78 电建地产 137.5
79 海尔产城创 170.2 79 中交地产 135.8
80 中冶置业 169 80 华鸿嘉信 133.4
81 中建东孚 168 81 正黄集团 128.3
82 恒泰集团 163.4 82 山东儒辰集团 128
83 朗诗绿色地产 159.2 82 保利置业 128
84 信达地产 158.2 84 澳海集团 126.2
85 方直集团 158 85 昌建集团 123.6
86 龙记泰信 156.2 86 海尔产城创 119.7
87 时代集团 151.4 87 宁夏中房集团 116.9
88 鑫苑中国 151 88 实地地产集团 116.1
89 力高集团 150.7 89 和昌集团 113.5
90 上坤集团 150.4 90 仁恒置地 112.7
91 文一地产 149.8 91 文一地产 112.3
92 保亿置业 149.4 92 首创置业 110.5
93 东投地产 146 93 同信地产 107.6
94 阳光大地 145.8 94 绿都地产集团 104
95 星河控股 145 95 海成集团 103.3
96 实地地产集团 144.1 96 鑫苑中国 102.2
97 中奥地产 142.8 97 蓝润地产 101.2
98 彰泰集团 140.2 98 协信地产 99.8
98 方圆集团 140.2 98 方圆集团 99.8
100 和昌集团 139.9 100 邦泰集团 99.7
『伍』 一年12个月哪个月房价最低 抄底买房必看
你知道一年12个月中,房价在哪几个月是最低的或者涨幅最小的呢?你知道哪几个月房价涨幅最大吗?你知道12个月中哪价格月交易量最低吗?你知道哪几个月成交量最低吗?
对于购房者来说,买房都有一颗抄底的心,但是抄底楼市又谈何容易呢,稍有不慎,不仅没有抄底,反而被房价炒了。
1月份,虽然是一年的开头,但是1月份楼市供应量会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受12月份年底冲刺影响,市场成交量也会下降,房价会保持平稳。此时,虽然开发商“喊涨”声不断,但大部分是“雷声大雨点小”。
2月份,由于春节在2月,因此在春节之前,楼市会有一波优惠政策,成交量在春节之前会有所提高,但是受春节假期以及天气(此时全国大多数城市下雪,或者低温)影响,2月份楼市难有起色,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会较为低迷。
3月份,春节过后,楼市迎来了第一轮放量,此时楼市供应量会明显增加,同时购房者活跃度也会有所反弹,因此,3月份的成交量较前2个月会有明显的上涨趋势,同时房价也正处于触底反弹的过程。
4月份,是楼市政策出台密集的月份,本月受政策影响较大,如果政策利好,楼市量价齐升,如果政策收紧,楼市不容乐观。但总体而言,4月份不少楼市旺季,是一个相对的“空窗期”,房价要么涨幅不大,要么跌幅不大。
进入5月后,楼市经历了前一阵的集中放量后,买房需求开始增加,房地产开盘楼盘也会增加,是楼市的“突围”期,整体成交将会稳步回升,同时,成交价格也保持稳定。
6月份,气温会明显上升,也是房地产市场施工的重要月份,此时,开发商为回笼资金保证楼盘如期交付,一般会采取“以价换量”,楼市促销明显增多,房价会有所下跌。
7月份,由于正处于楼市相对的淡季,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处于观望状态,因此,7月房地产市场略显平淡,成交量会有所下跌,但是房价或许会有所上涨。
8月份来临,楼市也渐入佳境,此时楼市格局非常清晰,房价要么上涨,要么下跌。
9/10月份,楼市进入了销售旺季,观望已久的购房者会蠢蠢欲动,同时9/10月地方都会举行房交会,出台相应的“买房补贴”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会明显上涨,9/10月月份是房价涨幅最高的月份。
11月份,经历了“金九银十”楼市供应量会所有下降,同时在经历前期放量之后,成交量也会明显降低,房价涨幅或缩小,或者小幅下跌。
12月份是房价涨幅最低,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开发商特别是大的开发商都面临着回款任务,同时12月份是房地产市场促销最最多的月份。
如果房价持续上涨,买房越早越好,但是如果房价起伏较大,每一年的1月份,2月份、7月份以及12月份是最佳买房的时候。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12-09,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全面及时的楼盘信息,点击查看
『陆』 富力地产7月份销售业绩是多少,数据出来了吗
新浪商业地产网8月4日新闻。富力7月销售30.35亿 商业地产成关键。
8月3日,富力地产发布公告称,按照已签署的销售协定,2011年7月录得销售收入约人民币30.35亿元,销售面积约177600平方米,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2%和14%,与上月相比,分别上升19%和11%。
『柒』 7月多地楼市调控转向 房价上涨明显城市升级预期出现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6日讯 在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达到304次后,最近几天,包括杭州、东莞等房价明显上涨城市开始增加房地产约束性调控政策。业内人士认为,上半年房地产调控以宽松刺激为主,如各种人才政策、落户政策及一日游的松绑政策,从7月开始,部分房价明显上涨的城市则开始收紧。
7月2日,东莞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住房预(销)售管理的通知》,《通知》对商品住房销售价格、销售监管等作出了明确指导。
《通知》指出,2020年8月1日起,申请预售的商品住房项目(含前期已办过预售和首次办理预售的项目),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及以下的,须一次性申请预售;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以上但剔除地下室面积后不足30000平方米的,须一次性申请预售;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以上分期申请预售的,每期申请预售的建筑面积须不少于30000平方米,尾期建筑面积低于30000平方米的须一次性申请预售。此外,《通知》指出要加大力度打击捂盘惜售行为,严格规范商品住房认购行为。
7月2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有关要求的通知》,对公证摇号销售有关事项进行了明确。
《通知》进一步规范了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有关要求,明确在本市以高层次人才家庭优先购房方式购买的新建商品住房,自房屋网签之日起,5年内不得上市交易。《通知》进一步加大了新建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对“无房家庭”的倾斜力度,明确均价35000元/平方米以下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对“无房家庭”的房源保障比例一般不低于50%。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房地产调控政策累计达到304次,2019年上半年为251次,同比上涨21%,刷新了半年调控次数的历史记录。具体来看,在1-4月房地产调控238次高位的基础下,随着房地产市场的稳定,5月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明显减少,合计全国有35次房地产相关政策调控,6月只有31次。
从政策内容看,救企与救市成为两大特点,各地救企业的政策井喷,基本政策内容都是宽松土地出让金、加快预售。救市的政策目前来看,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降低首付的政策基本全部被叫停,松绑限购的政策也会收回,全国看已经累计超过12城市出现了政策一日游,但部分补贴购房的政策,对市场依然有所影响。
从全国市场看,目前活跃城市较多,特别是宁波、南京、成都、杭州等城市明显复苏,最值得关注的武汉市场也有明显企稳表现,环比上涨明显。
张大伟指出,到目前为止,以东莞、杭州为代表的收紧政策,更多只是挠痒楼市,因为没有只是针对摇号、限价政策做调整,没有影响市场的购房杠杆,所以预计效果有限。
『捌』 每年房地产成交量最高的月份
常言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年到头每月该做什么事都还是有最适合的时候的。那么一年12个月之中有没有哪个月最适合买房置业呢?大数据告诉你一年该在啥时候买房(仅供参考哦!)
1月份
虽然是一年的开头,但是1月份楼市供应量会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受12月份年底冲刺影响,市场成交量也会下降,房价会保持平稳。此时,虽然开发商“喊涨”声不断,但大部分是“雷声大雨点小”。
2月份
由于春节在2月,因此在春节之前,楼市会有一波优惠政策,成交量在春节之前会有所提高,但是受春节假期以及天气(此时全国大多数城市下雪,或者低温)影响,2月份楼市难有起色,无论是房价还是成交量都会较为低迷。
3月份
春节过后,楼市迎来了第一轮放量,此时楼市供应量会明显增加,同时购房者活跃度也会有所反弹,因此,3月份的成交量较前2个月会有明显的上涨趋势,同时房价也正处于触底反弹的过程。
4月份
是楼市政策出台密集的月份,本月受政策影响较大,如果政策利好,楼市量价齐升,如果政策收紧,楼市不容乐观。但总体而言,4月份不少楼市旺季,是一个相对的“空窗期”,房价要么涨幅不大,要么跌幅不大。
5月份
楼市经历了前一阵的集中放量后,买房需求开始增加,房地产开盘楼盘也会增加,是楼市的“突围”期,整体成交将会稳步回升,同时,成交价格也保持稳定。
6月份
气温会明显上升,也是房地产市场施工的重要月份,此时,开发商为回笼资金保证楼盘如期交付,一般会采取“以价换量”,楼市促销明显增多,房价会有所下跌。
7月份
由于正处于楼市相对的淡季,无论是购房者还是开发商都处于观望状态,因此,7月房地产市场略显平淡,成交量会有所下跌,但是房价或许会有所上涨。
8月份
楼市也渐入佳境,此时楼市格局非常清晰,房价要么上涨,要么下跌。
9/10月份
楼市进入了销售旺季,观望已久的购房者会蠢蠢欲动,同时9/10月地方都会举行房交会,出台相应的“买房补贴”政策刺激房地产市场,成交量会明显上涨,9/10月月份是房价涨幅最高的月份。
11月份
经历了“金九银十”楼市供应量会所有下降,同时在经历前期放量之后,成交量也会明显降低,房价涨幅或缩小,或者小幅下跌。
12月份
房价涨幅最低,这个时候绝大多数开发商特别是大的开发商都面临着回款任务,同时12月份是房地产市场促销最最多的月份。
当然,至于上述的数据只针对于某个城市,如果你想买房就应该先了解自己所在城市的一些楼市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在做定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