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长三角征文是什么意思
长江三角洲地区,又称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或简称长三角,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区域、中国第一大经济圈以及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制造业中心、跻身于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年批准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规划中的亚洲最大城市群,并有望在201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 26 市,国土面积 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 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❷ 汉巴渝高铁的工程建设
2010年,中铁二院编制完成《新建铁路重庆至西安客运专线规划研究》,专家推荐重庆-广安-巴中-汉中的线路方案,自重庆枢纽站引出,向北经广安、巴中、汉中,接在建的西成客专。线路全长384.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估算工程总投资536.78亿元。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随《意见》还一并印发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汉中经巴中至重庆快速铁路。
意见中指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意见》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三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五是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六是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七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随《意见》还一并印发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扩大交通网络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提升综合运输能力,到2020年,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共分规划基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保障措施、规划环评七大部分。
规划明确,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通道建设,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规划明确,强化铁路运输网络,加强快速铁路建设,重点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和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至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建设商丘经合肥至杭州、重庆至贵阳等南北向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汉中经巴中至重庆高速铁路与上海至南通、上海经江阴至南京等21条高速铁路被列入规划。
规划还明确,拓展航空运输网络,加快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重庆、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南昌、合肥、宁波、温州、无锡、丽江、西双版纳等干线机场作用,完善支线机场布局,形成长江上、中、下游机场群。优化航线网络,科学论证,提高主要城市间航班密度,增加国际运输航线。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依托空港资源,发展临空经济。巴中、阆中等19座机场被列入长江上游机场群。
2015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全省五大经济区2015年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5〕160号,其中的《川东北经济区2015年重点工作方案》关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铁路项目包括汉巴渝高铁,该方案明确表示争取汉巴渝快速铁路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汉巴渝高铁
预估投资536.78亿
汉巴渝高铁南起重庆(与成渝、渝万和渝昆客专相连),途经广安、巴中,北接在建的西成客专汉中站,与郑西、兰西客专相通。该铁路全长384.6公里、重庆经广安至巴中全长226.7公里,巴中至汉中全长157.9公里,设计车速350公里/时,预估算总投资约536.78亿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据重庆市和巴中市发改委介绍,汉巴渝高铁路建成后,有利于挖掘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有利于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一旦汉巴渝快速铁路项目建成运行,必将成为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区际铁路干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渝、川地区北向客运通道的主骨架和云贵、华南与陕蒙区际通道的重要纽带,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纽带和重大骨干工程,南接重庆,与成渝、渝万、渝昆客运专线相连;北接在建的西成客专汉中站,经西成客专至西安与郑西、兰西客专相通,是一条新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对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完善西部地区铁路运输网络,快速扩充渝、川、黔、昆通道运输能力,提高旅客服务水平,打造重庆、成都、西安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成渝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城镇化进程,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促进原川陕苏区振兴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兰渝高铁形成
甘肃省人民政府2015年3月26日印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甘政发〔2015〕29号,“兰州—天水—汉中”高速铁路明确列入。
《方案》指出,甘肃省将集中力量开展“6873”交通突破行动,即: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建设5000亿元、铁路建设3000亿元、民航建设400亿元),建成公路、铁路70000公里以上。在《方案》中,甘肃将积极推进兰州—天水—汉中等高速铁路的前期工作。兰州—天水—汉中(兰天汉高铁)和汉巴渝高铁形成“兰渝高铁”新格局,沟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必将成为我国高铁网中连接大西南及长江经济带与大西北及中亚各国的重要干线。
❸ 富得流油的长三角地区,放到国际上是个什么水平
世界级城市群并没有什么标准 长三角今后该怎么努力看
世界级城市群承载着国家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资源配置力及环境水平是衡量其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李杨 袁雪飞 闵琦
近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联手打造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级城市群承载着国家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资源配置力及环境水平是衡量其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扩容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表示,《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安徽8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员。规划首次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区域范围,对以上海为核心的三省一市,如何通过在更广地域融合互动,联手将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了新要求。
逗江浙沪原本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扩容前的长三角也是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但随着城市发展和转型,发展空间日趋饱和,安徽的‘加盟’,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地陈耀说,逗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本身就毗邻长三角,尤其是近年来与南京经济圈往来密切,这对提升城市群的质量是有利的。地
安徽加入长三角的战略布局由来已久。2008年,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首次邀请安徽参加,这是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中最重量级的会议,但彼时安徽受邀只是对逗泛长三角地合作的响应。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为承接东部特别是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制定了专门的规划。此后,皖江示范区以逗飞地经济地为桥梁,不断探索与长三角的区域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
逗近年来,马鞍山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与南京的对接,进一步打通连接南京、通往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地
安徽省马鞍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1年,马鞍山市调整行政区划,在对各项规划修编的过程中,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纪要》进行了细致的衔接。同时,与南京、南通、泰州、扬州、镇江等城市进行规划对接,从发展思路、举措等方面积极融入长三角。近年引进了一批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占马鞍山全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总量的一半,涉及机械制造、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商贸流通、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芝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苏南地区与上海接壤,历史上,苏南发展与上海有很大关联;而苏北地区和安徽搭界,但苏北相对欠发达,昆山、苏州等地的工业也都在向苏北转移。
逗江苏省人口密度很大,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了约8000万人口,土地资源压力非常大。虽然苏北还有一定发展空间,但总体上空间也不大,我们鼓励产业转移。地赵芝明说。
提质
当前,北京和上海都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陈耀认为,未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世界级城市群也都要在创新方面发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逗长三角在科技创新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地陈耀认为,虽然对于什么是世界级城市群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创新能力无疑代表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应该从这个角度寻找差距。
陈耀指出,中国目前的城市群与国际相比差距不在于规模,城市数量、人口集聚程度、城市硬件设施,相对来说差距并不大,甚至有一些在规模上比国际成熟城市群更大些,但其核心竞争力,例如专利数量、产业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日前,上海市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和整体竞争力。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表示,上海虽然制造业基础较好,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如德国工业4.0和美国的制造业相比,在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上海工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要防止二产空心化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空心化,将在大飞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核心零部件布局。造业也有自己的特色,企业虽然不大,但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很强,这吸引了一些企业留在江苏。下一步,我们想发展一批重点企业,从制造业大省转变为制造业强省。地
作为科技资源比较集中的江苏省,产业门类齐全,则意味着科技成果转化空间也比较大。逗上海的创新能力在华东地区最强,我们主动接受上海的创新辐射。地赵芝明说。
逗长三角的制造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产业同构化问题。地陈耀认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科学认识经济结构演变规律,作为国际城市,应该把资源配置放在更大范围,将一般制造业向周边转移。
逗当然,制造业转移涉及地方财政、就业等问题,同时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依托。但国际上一些大都市之所以能将服务业比重提升到80%甚至更高,关键在于它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制造业,而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做不到这一点,往往限制了很多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地陈耀说。
保护
在陈耀看来,安徽加入长三角,可谓心想事成。不过,包括安徽在内的整个长三角,也都将面临更为艰巨的环境保护重任。
按照《规划》,长三角将逗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地。实施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深化大气、土壤和水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治,建立地区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明确,将继续推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新安江水系,发源于安徽黄山休宁县,经浙江千岛湖汇入钱塘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全国首个跨地区、跨流域生态保护。
逗上海工业要提质增效,还要主动减量。地陈鸣波介绍说,逗十三五地期间,上海将启动50个左右重点区域结构调整,把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成本过高难以生存的企业调整出去。
赵芝明介绍说,江苏省从逗十一五地开始注重先进制造业带动作用。今年一季度,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逗在制造业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没有‘拖后腿’,预计今年5月份,制造业还会有所复苏,这与我们一直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很大关系。地
不过,赵芝明坦言,江苏缺少像海尔、格力这样的大企业。逗但江苏制补偿试点分别处于流域上下游的浙皖两省,对于水资源和生态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不同的诉求和愿望。
以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为代表的跨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表面上看是经济利益之争,实质上则是过去不科学发展模式留下的转型之痛,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缺失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机制。
逗不仅仅是长三角,目前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模式已非常明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新的发展理念下,沿江城市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建设城市群。地陈耀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长江经济带上的城市群不需要再侧重体量和规模,不能一味逗铺摊子地。
由于环境问题很难逗独善其身地,作为逗中国经济脊梁地的长江经济带,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成为摆在沿江省市面前的重大课题。2016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指出,当前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赵芝明坦言,跨省产业转移涉及问题比较多,尤其是环保问题比较复杂。他以江苏与青海之间的产业转移为例解释说,逗也不是说江苏搞不下去的产业就都能向外转移,类似三江源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压力非常大。地
逗江苏也在调整生产力布局,特别是长江沿线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我们会从政策上提要求,比如要求环保做到什么程度,污染排放要达到什么标准,否则就不能在这里生产,从环境角度倒逼产业升级。地赵芝明说。
尽管转型会带来阵痛,但长三角沿江化工业布局仍需要调整。逗长江经济带应该是一条绿色走廊,是一条像密西西比河、莱茵河那样生态优美的河流,这也是世界级城市群在生态上应该具备的状态。地陈耀说。
联动
随着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发布,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三大主体城市群均已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
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以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优化空间布局。同时提出,要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按照《规划》,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要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更好服务于逗一带一路地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表示,长三角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体,经济效益高、要素流动快,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依托。而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广,则是最关键的制度层面的合作。
如今,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红利已开始向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逗外溢地。
逗长三角的区域合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合作,然后进一步走向制度的全面合作。建设长江经济带,可以借鉴长三角已有的合作机制,由原来的要素合作逐步转向制度合作。地郁鸿胜建议。
参考来源:https://..com/question/493424169716191252.html
❹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与长江三角洲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❺ (15分)打造长江经济带,让长江流域舞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依托黄金水道,横贯广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