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基金 > 依托黄金水道

依托黄金水道

发布时间:2021-07-15 11:34:59

❶ 长三角征文是什么意思

长江三角洲地区,又称长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或简称长三角,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发展程度较高的经济区域、中国第一大经济圈以及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制造业中心、跻身于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4年批准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规划中的亚洲最大城市群,并有望在2018年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 26 市,国土面积 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 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❷ 汉巴渝高铁的工程建设

2010年,中铁二院编制完成《新建铁路重庆至西安客运专线规划研究》,专家推荐重庆-广安-巴中-汉中的线路方案,自重庆枢纽站引出,向北经广安、巴中、汉中,接在建的西成客专。线路全长384.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估算工程总投资536.78亿元。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随《意见》还一并印发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汉中经巴中至重庆快速铁路。
意见中指出,要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独特作用,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沿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使长江经济带成为充分体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内河经济带。
《意见》提出了七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二是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三是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五是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新优势,六是建设绿色生态廊道,七是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
随《意见》还一并印发了《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该规划提出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要求,加快打造长江黄金水道,扩大交通网络规模,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强化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提升综合运输能力,到2020年,建成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年)》共分规划基础、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打造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城市群交通网络建设、保障措施、规划环评七大部分。
规划明确,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加快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通道建设,建成衔接高效、安全便捷、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增强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支撑力。
规划明确,强化铁路运输网络,加强快速铁路建设,重点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和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至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建设商丘经合肥至杭州、重庆至贵阳等南北向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汉中经巴中至重庆高速铁路与上海至南通、上海经江阴至南京等21条高速铁路被列入规划。
规划还明确,拓展航空运输网络,加快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强化重庆、成都、昆明、贵阳、长沙、武汉、南京、杭州等机场的区域枢纽功能,发挥南昌、合肥、宁波、温州、无锡、丽江、西双版纳等干线机场作用,完善支线机场布局,形成长江上、中、下游机场群。优化航线网络,科学论证,提高主要城市间航班密度,增加国际运输航线。深化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发展通用航空。依托空港资源,发展临空经济。巴中、阆中等19座机场被列入长江上游机场群。
2015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全省五大经济区2015年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川办函〔2015〕160号,其中的《川东北经济区2015年重点工作方案》关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铁路项目包括汉巴渝高铁,该方案明确表示争取汉巴渝快速铁路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
汉巴渝高铁
预估投资536.78亿
汉巴渝高铁南起重庆(与成渝、渝万和渝昆客专相连),途经广安、巴中,北接在建的西成客专汉中站,与郑西、兰西客专相通。该铁路全长384.6公里、重庆经广安至巴中全长226.7公里,巴中至汉中全长157.9公里,设计车速350公里/时,预估算总投资约536.78亿元。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开工建设。
据重庆市和巴中市发改委介绍,汉巴渝高铁路建成后,有利于挖掘长江中上游广阔腹地蕴含的巨大内需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城镇化布局;有利于建设陆海双向对外开放新走廊,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一旦汉巴渝快速铁路项目建成运行,必将成为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和区际铁路干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渝、川地区北向客运通道的主骨架和云贵、华南与陕蒙区际通道的重要纽带,是连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纽带和重大骨干工程,南接重庆,与成渝、渝万、渝昆客运专线相连;北接在建的西成客专汉中站,经西成客专至西安与郑西、兰西客专相通,是一条新的南北铁路大动脉。对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完善西部地区铁路运输网络,快速扩充渝、川、黔、昆通道运输能力,提高旅客服务水平,打造重庆、成都、西安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加快成渝都市圈、关中城市群和川东北城市群城镇化进程,整合沿线旅游资源,促进原川陕苏区振兴发展,推动沿线经济社会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兰渝高铁形成
甘肃省人民政府2015年3月26日印发《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6873”交通突破行动实施方案》甘政发〔2015〕29号,“兰州—天水—汉中”高速铁路明确列入。
《方案》指出,甘肃省将集中力量开展“6873”交通突破行动,即:从2015年起用6年时间,完成投资8000亿元以上(公路建设5000亿元、铁路建设3000亿元、民航建设400亿元),建成公路、铁路70000公里以上。在《方案》中,甘肃将积极推进兰州—天水—汉中等高速铁路的前期工作。兰州—天水—汉中(兰天汉高铁)和汉巴渝高铁形成“兰渝高铁”新格局,沟通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必将成为我国高铁网中连接大西南及长江经济带与大西北及中亚各国的重要干线。

❸ 富得流油的长三角地区,放到国际上是个什么水平

世界级城市群并没有什么标准 长三角今后该怎么努力看

世界级城市群承载着国家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资源配置力及环境水平是衡量其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李杨 袁雪飞 闵琦

近日,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要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联手打造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级城市群承载着国家综合竞争力,创新能力、管理水平、资源配置力及环境水平是衡量其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

扩容

南通大学党委书记、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表示,《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安徽8个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成员。规划首次将安徽纳入长三角区域范围,对以上海为核心的三省一市,如何通过在更广地域融合互动,联手将长三角城市群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了新要求。

逗江浙沪原本就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扩容前的长三角也是我国比较成熟的城市群,但随着城市发展和转型,发展空间日趋饱和,安徽的‘加盟’,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撑。地陈耀说,逗从地理位置上看,安徽本身就毗邻长三角,尤其是近年来与南京经济圈往来密切,这对提升城市群的质量是有利的。地

安徽加入长三角的战略布局由来已久。2008年,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首次邀请安徽参加,这是长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中最重量级的会议,但彼时安徽受邀只是对逗泛长三角地合作的响应。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安徽为承接东部特别是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制定了专门的规划。此后,皖江示范区以逗飞地经济地为桥梁,不断探索与长三角的区域协作与利益共享机制。

逗近年来,马鞍山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与南京的对接,进一步打通连接南京、通往长三角的快速通道。地

安徽省马鞍山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焰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11年,马鞍山市调整行政区划,在对各项规划修编的过程中,结合《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纪要》进行了细致的衔接。同时,与南京、南通、泰州、扬州、镇江等城市进行规划对接,从发展思路、举措等方面积极融入长三角。近年引进了一批长三角地区知名企业,占马鞍山全市引进外来投资项目总量的一半,涉及机械制造、农产品(000061,股吧)加工、商贸流通、房地产、城市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

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芝明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苏南地区与上海接壤,历史上,苏南发展与上海有很大关联;而苏北地区和安徽搭界,但苏北相对欠发达,昆山、苏州等地的工业也都在向苏北转移。

逗江苏省人口密度很大,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承载了约8000万人口,土地资源压力非常大。虽然苏北还有一定发展空间,但总体上空间也不大,我们鼓励产业转移。地赵芝明说。

提质

当前,北京和上海都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陈耀认为,未来,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世界级城市群也都要在创新方面发力,提升国家竞争力。

逗长三角在科技创新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但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还很明显。地陈耀认为,虽然对于什么是世界级城市群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创新能力无疑代表发展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应该从这个角度寻找差距。

陈耀指出,中国目前的城市群与国际相比差距不在于规模,城市数量、人口集聚程度、城市硬件设施,相对来说差距并不大,甚至有一些在规模上比国际成熟城市群更大些,但其核心竞争力,例如专利数量、产业核心技术、成果转化效率、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创新、城市管理水平,以及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差距。

日前,上海市发布《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实施意见》,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和整体竞争力。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陈鸣波表示,上海虽然制造业基础较好,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如德国工业4.0和美国的制造业相比,在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上海工业进入后工业化时代,要防止二产空心化和关键核心零部件空心化,将在大飞机、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核心零部件布局。造业也有自己的特色,企业虽然不大,但门类齐全,产业配套能力很强,这吸引了一些企业留在江苏。下一步,我们想发展一批重点企业,从制造业大省转变为制造业强省。地

作为科技资源比较集中的江苏省,产业门类齐全,则意味着科技成果转化空间也比较大。逗上海的创新能力在华东地区最强,我们主动接受上海的创新辐射。地赵芝明说。

逗长三角的制造业还存在布局不合理、产业同构化问题。地陈耀认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科学认识经济结构演变规律,作为国际城市,应该把资源配置放在更大范围,将一般制造业向周边转移。

逗当然,制造业转移涉及地方财政、就业等问题,同时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依托。但国际上一些大都市之所以能将服务业比重提升到80%甚至更高,关键在于它的服务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制造业,而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做不到这一点,往往限制了很多大城市的产业结构升级。地陈耀说。

保护

在陈耀看来,安徽加入长三角,可谓心想事成。不过,包括安徽在内的整个长三角,也都将面临更为艰巨的环境保护重任。

按照《规划》,长三角将逗以生态保护提供发展新支撑地。实施生态建设与修复工程,深化大气、土壤和水污染跨区域联防联治,建立地区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明确,将继续推进新安江水环境生态补偿试点,研究制定以地方补偿为主、中央财政给予支持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新安江水系,发源于安徽黄山休宁县,经浙江千岛湖汇入钱塘江,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全国首个跨地区、跨流域生态保护。

逗上海工业要提质增效,还要主动减量。地陈鸣波介绍说,逗十三五地期间,上海将启动50个左右重点区域结构调整,把不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成本过高难以生存的企业调整出去。

赵芝明介绍说,江苏省从逗十一五地开始注重先进制造业带动作用。今年一季度,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3%,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8.5%。逗在制造业下行压力较大的形势下没有‘拖后腿’,预计今年5月份,制造业还会有所复苏,这与我们一直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有很大关系。地

不过,赵芝明坦言,江苏缺少像海尔、格力这样的大企业。逗但江苏制补偿试点分别处于流域上下游的浙皖两省,对于水资源和生态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不同的诉求和愿望。

以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为代表的跨省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表面上看是经济利益之争,实质上则是过去不科学发展模式留下的转型之痛,包括地方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缺失的跨区域联动发展机制。

逗不仅仅是长三角,目前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模式已非常明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新的发展理念下,沿江城市都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建设城市群。地陈耀认为,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长江经济带上的城市群不需要再侧重体量和规模,不能一味逗铺摊子地。

由于环境问题很难逗独善其身地,作为逗中国经济脊梁地的长江经济带,如何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成为摆在沿江省市面前的重大课题。2016年全国两会记者会上,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就指出,当前长江流域开发和生态安全保护之间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赵芝明坦言,跨省产业转移涉及问题比较多,尤其是环保问题比较复杂。他以江苏与青海之间的产业转移为例解释说,逗也不是说江苏搞不下去的产业就都能向外转移,类似三江源这些地区的生态保护压力非常大。地

逗江苏也在调整生产力布局,特别是长江沿线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我们会从政策上提要求,比如要求环保做到什么程度,污染排放要达到什么标准,否则就不能在这里生产,从环境角度倒逼产业升级。地赵芝明说。

尽管转型会带来阵痛,但长三角沿江化工业布局仍需要调整。逗长江经济带应该是一条绿色走廊,是一条像密西西比河、莱茵河那样生态优美的河流,这也是世界级城市群在生态上应该具备的状态。地陈耀说。

联动

随着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发布,长江经济带沿线的三大主体城市群均已有了明确的发展思路。

2014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将以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优化空间布局。同时提出,要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按照《规划》,由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四省市26个城市组成的新长三角,要创造联动发展新模式,更好服务于逗一带一路地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

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所长郁鸿胜表示,长三角作为全国最大的城市群体,经济效益高、要素流动快,是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依托。而上海自贸区经验推广,则是最关键的制度层面的合作。

如今,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红利已开始向长三角和整个长江流域逗外溢地。

逗长三角的区域合作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技术流的合作,然后进一步走向制度的全面合作。建设长江经济带,可以借鉴长三角已有的合作机制,由原来的要素合作逐步转向制度合作。地郁鸿胜建议。
参考来源:https://..com/question/493424169716191252.html

❹ “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回答:与长江三角洲


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

❺ (15分)打造长江经济带,让长江流域舞起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卡片*依托黄金水道,横贯广袤


(3)坚持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交流与协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建设长江经济带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❻ 怎么看待荆门荆州的沪蓉高铁之争,更看好谁

“没有高铁,城镇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
--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明确指出: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发展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各种运输方式,重点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长江经济带上的成渝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圈以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将通过高铁连成一片。

沪汉蓉沿江高铁由国务院提出,大部分行驶路线,和已经建成通车的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相似,但值得注意的是,该高铁不同于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设计速度为200~250公里/小时,并非高铁;而沪汉蓉沿江高铁设计时速是350公里,是真正意义上的高铁,是为减轻现有沪汉蓉铁路的运行压力和弥补速度不足而建设的。
----
铁路是工业的先驱。
从经济历史上看,交通红利可能持续百年千年,现代发展得好的城市多是交通便利之城,虽然交通便利不一定发展得好,但发展得好的必定交通便利,没路的深山之中很难有巨富。
现代世界速度是关键,互联网让信息以光速传播,但物流速度和信息速度相比还是非常非常的慢,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有了高速铁路可以让物流人流以更快的速度流动。
荆门现有焦柳铁路、长荆铁路和荆沙铁路三条铁路过境,铁路总里程278.2公里。三条线分别始建于1969年、1998年、1986年,现设计时速120公里、120公里、40公里,初步形成以荆门为中心,连接北京、上海、武汉、宜昌、襄阳等大中城市铁路网络,随着经济的发展,荆门发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这些老旧的铁路线,急盼高铁动车进荆门。
荆门至武汉的火车,走长荆线运行,243公里的距离,多数需要4个多小时,由于耗时长,对接大武汉的力度远远降低;荆门至北京,走焦柳线,1300公里的行程,最快17个半小时,慢则20多个小时。而荆州至北京的高铁只需7个半小时!

全省通动车计划只剩下荆门了!湖北省其它市州陆续建设高铁或城际铁路,荆门不通动车,逐渐成为300万荆门人民的心结。近几年来,荆门争取动车的脚步从未停止,从“荆沙线动车改造”到如今沪汉蓉沿江高铁走向的问题等等。
---
沪蓉高铁汉宜段 两个节点 武汉 ,宜昌肯定不会变。现在争议的是过荆州(南线)还是过荆门(北线)。
两地地位相当(都为地级市),人口、gdp等各个方面来看都是难分伯仲。线路长度相差无几,地质条件也基本相同。
由于选线对湖北省外的城市几乎没有任何影响,相争的两地难以分出高下,那么省府的意见就至关重要。

武汉向西有三个交通通道:(各通道高铁建设情况如下)
1.武汉-孝感-随州-襄阳-十堰(武襄十高铁,350km/h,2015年初开工);
2.武汉-天门-荆门-宜昌(无);
3.武汉-(天门、仙桃、潜江)-荆州-宜昌-恩施(汉宜高铁,2012年7月1日通车,250km/h);
对省府来说,站在完善路网的角度,在武汉宜昌间新修高铁多半会选择走荆门。如此一来湖北省所有地级市都通高铁,且能在2小时之内到达武汉。这一点对于湖北省来说政治意义是重大的。
作为为数不多的修建沪汉蓉二线,还需要自己贴身肉搏的城市,荆州是比较憋屈的。只是其地处江汉平原正中,而非必经要道,身边又有体量相同的城市,所以才会有这一争夺。
250km/h小时的汉宜高铁,无论是名字,还是在任何官方的定义中都是高铁,它只能跑动车,走不了货车。荆州75分钟进武汉---》60分钟进武汉对比荆门210分钟进武汉---》60分钟进武汉对两座城市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有了这个包袱在,荆州必败。
目前沪汉蓉第二双线湖北省府出的所有官方文件都是走荆门。

❼ 如何融入长江经济带与旅游产业发展

您好,以下是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的措施:
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通道建设是重点,大力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强化节点衔接,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实现通关一体化。同时,整合旅游资源共建黄金旅游区域。
加快连接长江上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港口的通道建设,推进长江经济带经贵州连接南亚、东南亚的通道建设,打通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经贵州连接海上丝绸之路的快捷通道。

乌江是我省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有效载体。早在2014年,贵州省就启动水运建设大会战。历经数年航道改造,乌江即将实现复航,将于近期迎来复航前的首次试航。
沪昆高铁的开通,贵州省与湖南、江西、浙江、上海等长江经济带省市的联系更加密切。贵州省还与湖南签署协议共建中西部首个“高铁经济带”,今年将进一步加快黔湘滇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建设。

湖南作为长江中游的重要省份,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长江经济带新增长极。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依托黄金水道,发展长江经济带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湖南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交通设施不断建立和完善。目前,全省高铁建设车速达到每小时300至350公里以上的,已经建设完成了1296公里,在全国名列前茅。截至2015年,湖南高速公路达5700公里。此外,今年沪昆高铁即将开通。

江西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江西是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省份之一,处在长江流域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上。
长江经济带建设将给江西带来多重机遇——

长江经济带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有利于江西整合水运资源、重振赣鄱千年“黄金水道”,加快构建立体化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提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交通区位优势;
围绕对接长江沿江综合运输通道,江西以高等级航道和快速铁路建设为重点,打通联江通海战略通道,形成四通八达、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水运方面——重点实施长江干支线航道等级提升工程、港口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工程,打通鄱阳湖流域主要支流连通长江的出海通道,振兴千年赣鄱黄金水道;

陆运方面——建设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高铁干线,构建覆盖所有设区城市的“四纵四横”快速铁路网。积极对接沿江和周边省市高速路网,全面打通出省高速通道;
航空方面——加快推进干支线机场工程,加快完善机场布局,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省的航空服务能力,提升江西在长江经济带的航空枢纽地位。

贵州铜仁:生态资源是铜仁后发赶超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而生态文化是最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铜仁逐步摆脱了“边缘”地位。“十二五”期末,铜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28公里增加到596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实现全覆盖……一张初具规模的综合交通网,让这里迅速成为武陵山区的新兴交通枢纽,成为贵州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前沿区域”。“十三五”期间,铜仁将继续开建4条高速公路,到2020年,出省通道将增加到8个,通车里程可望达1000公里,高速公路密度高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且乌江三级航道建设将加快推进。铜仁作为贵州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前沿”地位将更加凸显。
大交通促进大流通,大生态带来大发展。当前,铜仁市黔东工业聚集区、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生态经济走廊“两区一走廊”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已基本成型。

四川广安:2014年9月,为推动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使得长江经济带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撑带。
《意见》的出台,为长江黄金旅游带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国家将更加重视整个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为政策突破提供基础;基础设施投入增加,设施将更加完善,互动流通将更加频繁;依托长江黄金旅游带,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将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区域层面,将有利于跳出区域看区域,从更大尺度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及国际化旅游线路;将有利于依托长江经济带平台,开展更大影响力的旅游市场营销。
广安作为川东门户和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的重要节点,面对巨大的发展机遇,应努力发挥其区位、资源及品牌优势,为长江经济带更好更快发展做出努力。
广安应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积极承接“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合作论坛”,积极响应旅游合作联盟的各项工作计划,积极对接其他区域旅游景区,形成世界级旅游产品及线路,积极开展红色体验旅游和生态康养旅游,更应该将自己纳入长江经济带市场营销范畴,借助长江经济带的宣传营销优势,大力提升自身知名度,积极拓展长江经济带内部旅游市场。同时,广安应对接好成都和重庆两大旅游集散地,在条件成熟时修建自己的机场,开通自己的高铁,从而更好地融入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去。

与依托黄金水道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浙商证券佣金万分之8 浏览:836
今日美棉期货价 浏览:148
中行visa英镑汇率查询 浏览:413
罗斯公司理财自学 浏览:977
2014上市公司有可能重组的有哪些公司 浏览:495
10月7日日本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920
银行理财资金对接信托 浏览:219
佣金宝创业板深圳 浏览:150
小蚁币目前价格 浏览:741
人民币兑换乌吉亚汇率 浏览:380
2017熊猫普制金币价格 浏览:802
区县金融办改革成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853
口罩股票未来 浏览:341
调研拓展融资渠道 浏览:586
股指期货操盘手大赛 浏览:190
对公外汇拓户 浏览:239
广发证券草根 浏览:49
银行外汇英文单词 浏览:398
长江小金属网钒价格 浏览:608
丝路硅谷综合金融服务中心 浏览:279
© Arrange www.beichengdai.net 2017-2021
京ICP备15053920号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