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业农村部称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下跌走势吗
2018年7月17日,农业农村部就上半年重点农产品市场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表示,2018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供给总体充裕,多数农产品价格呈持续下跌走势。
四是生猪产能阶段性过剩,价格大幅下跌后反弹。受市场供需宽松的基本面影响,今年春节后猪价下跌快、跌幅大,5月底以来过剩局面有所缓和,价格止跌反弹。6月份,全国猪肉批发均价每公斤16.63元,比1月份跌20.6%,环比涨4.2%,同比跌16.6%。
五是“菜篮子”产品季节性波动,跌的多、涨的少。春节后蔬菜价格总体保持季节性下行态势,价格变化基本符合往年规律。6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每公斤3.48元,环比跌1.7%,同比涨9.4%。部分地区个别蔬菜品种出现滞销,大蒜受面积、单产增加影响,新蒜上市后价格出现跌幅较大情况。春节过后肉类总体处于消费淡季,牛羊肉、禽肉市场供需关系阶段性宽松,价格环比持平略跌,同比处于较高水平。原料奶收购价连续6个月环比小幅下跌。水果、鸡蛋、马铃薯等少数鲜活农产品受天气等因素影响,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但菠萝、荔枝等部分水果品种主产区出现了价格大幅下跌和滞销情况。
唐珂指出,从下半年走势看,受供需基本面、政策调整和国内外市场联动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产品市场走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夏秋季节是我国多数农产品的上市旺季,市场供给压力明显增大,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产销对接、信息引导和市场调控,多措并举促进农业生产和市场稳定,也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合理安排生产和农产品销售,有效防范市场风险。
② 最近农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表示,在接连调控之下,物价整体水平已经开始回落,对于一些农产品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价格波动,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国家发改委1称,近期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大幅下跌。据对国内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价格的监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国内、橡胶、棉花、豆油、白糖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跌幅均超过10%。棉花跌幅最大,跌幅达23.6%。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籼稻价格跌幅平均为6%左右。 国家发发改委分析称,大宗商品期货价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是连续的物价调控措施,抑制了市场的过度投机,市场预期对此作出了反映。二是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影响。三是前期市场存在过度炒作行为,价格脱离了供求基本面,资金获利回吐,快速撤离。 据了解,随着期货价格的下跌,棉花、白糖、豆油的全国现货市场价格整体下降,部分平稳。但整体看,现货价格下降态势并不如期货明显。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内,国内蔬菜、水果、鸡蛋、肉类等基本生活用品价格下降态势并不明显。中部地区部分大豆价格价格甚至出现了上涨的局面。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官员表示,此前开始的和目前的价格调控重点首先是要把投机和通胀预期打消掉,此后还将通过“菜篮子”、“米袋子”的政府负责制、增加供给的手段平抑物价水平。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承认,进一步降低一些生活必需品的物价水平并不容易,因为蔬菜等农产品的价格存在季节性波动、成本等诸多原因,因此,农产品的价格水平整体回落还需要一段时间。 农业部监测到的全国主要农产品价格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小麦、面粉、大豆、豆油、玉米等产品市场报价,均与昨天持平。部分小幅上涨的产品,被农业部监测报告评价为“成交清淡”或“市场观望浓厚”。 这意味,国家发改委的一系列物价干预政策,正在市场起到作用。国家发改委的物价督查小组目前正在全国各地展开农产品价格大检查
③ 大萧条粮食和农产品价格暴跌,难道人都不吃饭了吗还是吃不起饭
应该是市场供大于求,买方市场,价格下跌。
④ 经济学问题农民怎么应对农业大丰收了,但是农产品价格下降了
市场价格以供求关系为为基础上下波动,一般农产品丰收,会在局部造成供大于求,价格滑落,这时如果没有畅通的市场信息,物流,就很可能造成产品滞销、甚至烂市,所以农民很可能损失更大。
⑤ 经济学解释为什么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却带来价格下跌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
农户扩大种植面积就是在减少农作物的稀有性,所以导致农产品价格下降。
即供给增加,价格下降。
所谓供给是指个别厂商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对某一商品愿意并且有商品出售的数量。两个条件:一是厂商愿意出售;二是厂商有商品出售,二者缺一不可。
供给曲线是以几何图形表示商品的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供给曲线是根据供给表中的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在平面坐标图上所绘制的一条曲线。
一般而言,供给量与价格会呈正相关。影响供给的因素包含:相关财货的价格,生产因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⑥ 有人说近几年农村农产品价钱低迷,是不是供大于求
自去年以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我国农产品价格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几乎每个人都在喊着生意不能继续了。
农产品也是商品,但有一条商品规则,那就是,东西很少但很贵,价值越来越低。希望农民和朋友以市场为导向,理性种菜,而不是盲目跟风。
⑦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为何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
“疯狂的20年代”暗藏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另一方面,约60%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任。继威尔逊后的3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有美国史学家认为,“这3届政府在美国历史上构成了一个时代”,“在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连负责公众利益的影子也说不上了。”
“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意在讽刺胡佛总统。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细细看来竟然有点像中国现在在经历的呀
⑧ 经济大萧条为什么会使农产品价格下跌,是怎么样由银行倒闭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的
经济发展得快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农产品本身只要做好就行了,可人们现在喜欢追求时尚的脚步,而农产品对于很多富裕而且爱追潮流的人连看都不看,更喜欢进口的事物。
银行是取钱,储存钱的地方,倒闭后肯定带来种种不愉快的事,比如银行卡可看不可用,里面的钱不知道拿,办理一个个需要银行的业务那是不可能的,给人们生活带来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