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朝的时候一两黄金等于多少银子 一两银子等于多少铜钱
唐朝有稳定的货币政策,所有的货币折合成钱来算:进制都是10。
高祖武德年间621年铸行“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铢两定名的钱币体系,而开创了唐宋以后以“文”为单位的年号,宝文体系铜铸币。“开元”有创始,首创之意,“通宝”即流通的宝货。其在重量单位上有大突破,古代衡法二十四铢为一两。“开元通宝”开创十进位制,每枚重二铢四为一文钱,积十文钱重一两,即十钱一两“以钱代铢”。“开元通宝”有金、银、铜三种都以十位进制。即是铜币一个称为一文,100个铜币为一钱,十为一两银子,十两为一金。而从这时开始,我国的衡法两以下不再以铢为计算单位(唐以前是用铢,二十四铢为一两,是二十四进位),而是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其中一钱为3.73克,即指开元通宝一枚钱的重量,十钱开元通宝等于一两。
开元通宝在唐代铸行二百多年而使币制长期稳定。唐以“文”计数,以钱两为重量单位的宝文钱体系沿袭到清朝历时千年。另相传唐高祖铸行的“开元通宝”由初唐书法大家欧阳间所书的增文采,被誉书法币。
提供一些唐朝的物价资料吧:
唐朝建立初期,一枚足值五铢钱重4克,每斗米合今7.8市斤,以唐前期最低粮价米斗两钱计,每克铜币可购米0.98市斤,每文通宝可购米3.9市斤。
这是盛唐时期的物价:
米一斗:约20文钱
白面一斗: 37文
生绢一匹: 470文 [最常用的布料]
火麻布一匹: 400文 [常见中高档麻布]
细绵绸一匹: 1880文 [高级绵织物]
粗棉布一匹: 440文
紫熟绵绫一匹: 2640文 [高级丝织品,可能为三品以上官员官服的原料]
丝割一匹: 1440文 [中等丝织品]
棉鞋一双: 27文
细鞋一双: 100文 [估计是丝绵鞋]
锄一个: 50文 [铁或钢制的农具]
镔铁横刀一口 石铰:2000文 [贵重的镔铁刀器]
梓霸刀子一镔剑:200文 [含镔铁甚少的刀器]
普通钢或铁质刀:75文左右
波斯公骆驼一只:15510文
突厥敦马一匹: 9400文
普通母马一匹: 4320文
细健牛一头: 4200文 [高等公牛]
次健牛一头: 3200文 [次等公牛]
中等酒: 约为150~300文一斗
⑵ 超级QQ黄金一级每月领取多少黄金斗
楼主你好,超Q一级每月110个金豆。
诚心为你解答,谢谢你哈
⑶ 唐朝一斗米是多少一百钱,一文钱,一两银子、一两黄金的等价是多少
1、回答问题前,你需要先明白几个事情:唐朝历史其实很复杂。唐朝历史289年,但是我们说的“盛唐”,也就是相对稳定的时间也就100年左右。安史之乱之后,大唐就算是毁了。唐朝商业交易并不发达,商品买卖不多,实物交换是主要的交易方式。也就是说,钱,基本没用。唐朝就连政府收税,都不收钱,收粮食、丝绢。除了地方官员俸禄有一部分钱。京官,朝廷都不发工资的,只给你一块土地,叫“职分田”。政府机构也不给办公费用,也是给你这个部门一块土地,叫“公廨田”。自己耕种、请人耕种、或者出租收益。
2、粮食价格是跟气候、政局紧密关联的。唐贞观三年,斗米3钱《贞观政要》、开元十三年,斗米15钱《通典·食货志》,唐大中斗米50钱《太平广记》
3、一文钱,基本能当做现代一块钱用。银子,到明清才是合法货币。之前的时代并不能用来交易。而黄金,一直以来都不是中国的合法货币。不要被小说电视剧忽悠了。白银与铜钱的兑换率也是波动的,就像股票一样。唐朝一两白银一般可以当现代400块钱左右
⑷ 一钱等于几克怎么有多种答法到底准确的是什么
一钱等于3.125g。
建国初期,一斤等于16两,一两等于十钱。“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
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4)黄金一斗是多少克扩展阅读:
公制:
1斤 = 10两 = 100钱1钱 = 5克市制: 1斤 = 16两 = 160钱
两 是市制的重量单位。
1两 = 0.05千克(公斤) = 50克
1斤 = 10两 旧时,1斤等于16两,故有成语“半斤八两”,表示不分上下。
1斤 = 0.5千克(公斤) = 500克。
⑸ 一钱到底等于多少克
一钱究竟相当于多少克? 有人说一钱等于5克,这对不对?现在的重量和以前药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以前一斤等于16两,一钱不等于5克,应该是3.125克。我父亲生前是一名老中医,所以我对这些换算比较熟。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125克。 通常来说,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读者说的以前一斤等于十六两,也是对的,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那么,把“钱”换算成“克”究竟该怎么算? 一斤等于十六两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一钱相当于多少克?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跟昨天打进电话的读者的说法一致。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而此前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等。
⑹ 黄金圣斗士的圣衣是纯金的不一般一件有多重
看动画片哪儿有追究这个的啊
本来就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纯金的密度大,很重,但是金的硬度小,根本就不适合做战衣
动画片里用黄金是因为黄金贵重,取他高贵,至高无上的意思,哪里能管这些啊
⑺ 黄金一钱等于多少克
有人说一钱等于5克,这对不对?现在的重量和以前药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以前一斤等于16两,一钱不等于5克,应该是3.125克。我父亲生前是一名老中医,所以我对这些换算比较熟。一斤是十六两,一两是十钱,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钱=3.125克。
通常来说,一公斤等于两市斤,也就是说一斤等于500克,一两等于50克,一钱等于5克,查询《现代汉语词典》,“计量单位表”中,斤、两、钱的换算关系就是这样的。读者说的以前一斤等于十六两,也是对的,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那么,把“钱”换算成“克”究竟该怎么算?
一斤等于十六两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秦始皇制定统一度量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一直沿用一斤十六两的计量方法。南宋杨辉有首“斤价化两价”的歌诀:“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记……”意思就是一两等于0.0625斤,二两等于0.125斤……
关于秦朝制定斤两的十六进位制,还有个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负责制定度量衡标准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顺利地制定了钱币、长度等方面的标准,但在重量方面没了主意,他实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两定为一斤才比较好,于是向秦始皇请示。秦始皇写下了四个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给出了制定的标准,但并没有确切的数目。李斯为了避免以后在实行中出问题而遭到罪责,决定把“天下公平”这四个字的笔画数作为标准,于是定出了一斤等于十六两。谁知这一标准在此后两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时十六两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禄寿三星组成十六两的秤星,告诫做买卖的人要诚实信用,不欺不瞒,否则,短一两无福,少二两少禄,缺三两折寿。
1959年开始
一斤等于十两
1959年6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米制为中国基本计量单位,在全国推广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两为一斤,因为折算麻烦,应当一律改为十两为一斤。”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
从1979年1月1日起,中药计量单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两、钱、分”等。
一钱相当于多少克?
“钱”换算为“克”,人们普遍采用的换算方式是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钱),一些中医院校教材中也是这样的,跟昨天打进电话的读者的说法一致。实际上,这个换算方法也是有纰漏的。
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明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还应特别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仍袭旧制不变。这样,从明代到1979年,钱换算为克的正确公式应为595÷16÷10,1钱约等于3.72克。
而此前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需要根据当时一斤等于多少克来换算,查看《历代度量衡简表》,如秦代至西汉1斤相当于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等。
⑻ 隋炀帝时期的一两黄金是现在的多少克呢当时京城名医出症一次100两黄金,换算下是多少人民币。
我们常常说的“金条”就是整整一斤,一克黄金价格在三百元钱、 《500克为一斤》100两就是十斤等于3000多元
⑼ 有一个成语“日进斗金” 斗金相当于人民币多少钱
“斗”其实是古代用来量谷物的量具,后来渐渐固化为体积的计量单位,所以这条成语的本意是“收钱和收稻子一样快”。
关于“斗”的定义,变化幅度比较大,汉朝约2000ml,唐朝分大、小量制2000ml、6000ml,明清时达到10000ml,也就是10L…先保守的用2000来计算,。
介于古代的金银少有纯品,先查了下唐朝“开元通宝”的大致成分(质量比):70%金、5%银、25%铜,粗略的算出体积比为:52%金、7%银、41%铜。所以密度也出来了:0.52×19.3+0.07×10.5+0.41×8.8=14.38(克/立方厘米)。
直接乘上2000ml似乎不太合适。毕竟钱币、元宝是有形状的,不能按照液体计算,所以在这里乘上个0.7的系数来减小堆叠密实度的影响。那么质量的最终结果就算出来了:2000×0.7×14.38=201320克,也就是20公斤的金元宝,400两折合成古代两便是640两“金子”。
按照牌价算价值肯定不对,那就做个假定“粮食的价值是古今一致的”。史书有载,开元二十八年(安史之乱扰乱了米价,故取之前的价格),“西京、东都米斛直钱不满二百(文)”。1斛=1石,1石=10斗=120斤,也就是200文钱换120斤大米——折合成今日的大米收购价,刚好也差不多在220元。所以,1文约等于1元。
640两金=6400两银=6400贯=640万文=64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