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三大城市群,是嘛三个
中国三大城市群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群逐步增加,2018年国务院共先后批复了9个国家级城市群,分别是: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
(1)长江黄金水道城市群扩展阅读:
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20年,长三角的腹地将继续扩大,浙江大部、江苏大部、安徽一部分地区都将进入城市群的范围。
珠三角地区将和香港、澳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其优势更大,辐射力更强,珠江三角洲超越日本东京,成为世界人口和面积最大的城市带。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各大城市特色和优势十分明显,互补作用强。
北京具有政治、文化和高科技的优势、天津具有港口和制造业的优势,石家庄具有商贸业的优势。尤其是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成为国家战略,对城市群发展的影响更大。一旦突破行政的藩篱,发展的潜力就会迅速释放出来。可以肯定,三大城市群在未来20年仍将主导中国经济的发展。
2. 长三角的城市群16+1 是什么什么意思
长三角的城市群16+1 意思是长三角16个城市加上上海市。
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第一大经济区,中央政府定位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根据国务院2014年批准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区域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9%。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城镇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化地区。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仅占全国2.1%的国土面积,集中了全国1/4的经济总量和1/4以上的工业增加值,被视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是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并致力于在2018年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都市圈。
3. 三峡城市群三大核心城市
三峡城市群主要包括湖北宜昌、荆州、荆门、恩施和神农架,湖南张家界、岳阳和常德,重庆万州、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和开县等地,国土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0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
“宜昌地处鄂、渝、湘三省市交接处,西连重庆,东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主任徐顽强道出了宜昌的地理优势,“它是长江中上游结合部,也是全国承东启西、通江达海的要道。”宜昌是长江黄金水道的咽喉,拥有三峡大坝和葛洲坝,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水电之都”;宜昌也是“中三角”与“成渝”两大城市群重要的节点城市,在长江经济带特别是三峡区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徐顽强指出:“宜昌不仅要作国家的‘发电机’,更要为三峡城市群三省十二市的全面发展提供实际支撑,激活其旅游枢纽、交通枢纽和信息枢纽的潜能。”
4. 长江流域三大城市群
读图分析可知:
(1)三大城市群主要处在长江的中游,位于甲江西省(赣)、湖南省(湘)和乙湖北省(鄂)三省(区)内.
(2)三大城市群所在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壤肥沃,农业发展条件优越,有大面积的水田分布,是我国水稻、油菜的重要产区.
(3)区域内便利的交通非常利于经济发展,有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水运,沟通了东西联系,是沿江地区发展经济的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纵横的铁路干线如①京九线、京广线、浙赣线等拓宽了市场.
(4)图中乙地区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河流的落差大,水能丰富,②三峡水电站的建成,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短缺的问题,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水电站.
(5)该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的季节夏秋季节,易发生洪涝灾害,防治此灾害的措施有: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加固大堤,建立分洪工程,兴修水库等.
故答案为:(1)中;赣;(2)亚热带季风;水田;油菜;(3)黄金水道;京九;(4)二、三;②;(5)洪涝;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加固大堤,建立分洪工程,兴修水库等.
5.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特征
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沿江发达地带交汇部,区位优势突出,经济实力雄厚,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世界最大城市之一。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城镇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长三角率先进行区域一体化改革。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人口数量已接近北美、西欧、日本的世界级城市群,并已经突破2亿。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以至世界经济增长最迅速、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构造世界级城市群条件已基本具备。
中国要率先建设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能为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进行试验、积累经验,为我国城市群建设提供示范。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中国近1/4。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处在中国东部"黄金海岸"和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处,对内、对外经济联系都十分便利。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之一。2010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
6. 中国15个城市群是哪几个
1、长三角城市群2、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京津冀城市群4、中原城市群
5、长江中游城市群
6、成渝城市群
7、山东半岛城市群
8、海峡西岸城市群
9、辽中南城市群10、哈长城市群
11、关中城市群
12、江淮城市群
13、兰西城市群
14、北部湾城市群
15、天山北城市群
7. 何为长江经济带的一轴,两翼,三极,多点
“一轴”是指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发挥上海、武汉、重庆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镇为节点,构建沿江绿色发展轴。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推进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产业和城镇布局优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引导人口经济要素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集聚,推动经济由沿海溯江而上梯度发展,实现上中下游协调发展。
“两翼”是指发挥长江主轴线的辐射带动作用,向南北两侧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两翼支撑力。南翼以沪瑞运输通道为依托,北翼以沪蓉运输通道为依托,促进交通互联互通,加强长江重要支流保护,增强省会城市、重要节点城市人口和产业集聚能力,夯实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基础。
“三极”是指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长江经济带三大增长极。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增强武汉、长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三大城市组团之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分工协作、城市互动合作,加强湖泊、湿地和耕地保护,提升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成渝城市群。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国际化水平,发挥双引擎带动和支撑作用,推进资源整合与一体发展,推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多点”是指发挥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级城市的支撑作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发展优势产业,建设特色城市,加强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8. 长江中游城市群为啥是“中三角”而不是“中四角”
关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概念、范围,学术界一直有争论。长江中游城市群最初是湘鄂赣三省联手提出。2013年起,安徽加入。2014年2月,长沙、武汉、南昌、合肥四省会城市共同签署发布《长沙宣言》,携手冲刺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去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则明确把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纳入长三角城市群。刚刚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三圈融合”的思路,结束了整个争论。
长江中游城市群现阶段应以湘鄂赣三省为主,不应该把安徽纳入进来,理由如下:
从地理空间上看,长江中游是指湖北宜昌至江西湖口一带,安徽处于长江下游。
在四省范围内,武汉、长沙、南昌三个中心城市之间,以及鄂湘赣三省城市之间的联系强度,要远大于与合肥和安徽其他城市之间的联系。
在四省现有四个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环鄱阳湖城市群之间联系相对密切一些,而江淮城市群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其经济联系方向更倾向于长三角。
近年来,安徽省与长三角已有一定的合作基础。
因此,现阶段长江中游城市群应该是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城市,共同构建一个多中心、多城市、复合型、网络化的世界性特大城市群。而且,应该把宜荆荆城市圈纳入到武汉城市圈范围,加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共29个城市。
所以中三角 比中四角更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