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么是仓库指标
仓储标准化是对产品、工作、工程和服务等活动制订统一的标准并贯彻和实施标准的整个过程。
仓储标准化内容很多。如:全国性通用标准(仓库种类与基本条件标准、仓库技术经济指标以及考核办法标准、仓库储业标准体系
仓储业服务规范、仓库档案管理标准、仓库单证标准、仓储安全管理标准等),仓储技术通用标准(仓库建筑标准、货物出入库标准、储存货物保管标准、包装标准、货物装卸标准等),仓库设备标准,仓库信息管理标准和仓库人员标准等。
(1)库款保障水平指标扩展阅读:
意义
为了使物流系统内部各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协调地运作,必须保证物流系统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实现物流的标准化。仓储标准化是物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仓储标准化不仅是为了实现仓储环节与其他环节的密切配合,同时也是仓储内部提高作业效率、充分利用仓储设施和设备的有效手段,是开展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仓储的前提条件。
『贰』 仓库绩效考核指标
请查阅:
企业管理之绩效考核量化管理全案_网络文库——仓储部
http://wenku..com/view/2ffa4dfff705cc175527092e.html
『叁』 仓库核心考核指标值达到多少为正常
仓库指标考核标准
为提高仓储运作经济效益、技术、操作水平,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核算工作,进行核算就要有明确的经济技术指标体系。这里把仓储部门经济技术指标分为4大指标 仓储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1、货物存储量指标
存货周转期=月库存总量/平均日库存量
此指标反正货物在库内存放时间,也可作为对采购人员的考核指标。是影响库存量和租金的主要因素
仓容利用率=货物所占面积/整个仓库面积
这个指标谁都知道
2、货物质量指标(越低越好)
配货差错率=漏装、混箱次数/总车次
此项指标用于衡量收发货的准确性,以保证仓库工作质量
货物损耗率=报废金额/销售金额
通过损耗率与货物损耗限度相比较,反映仓库管理成效
帐货不符率=盘库账货不符品项数/操作品项总数
通过此指标,衡量仓库账面货物的真实程度,反映保管工作的管理水平。 3劳动生产率指标(越高越好)
职工人数=月内每日实际人数之和/30
劳动生产率=货物出入库总量/全员工时总数(工日数)
此指标反映平均每人每天完成的出入库货物,体现工作效率
4储存经济性指标(越低越好)
货物入库合理性=入江湾库箱数/总入库箱数
次指标直接关系到力资费,同时可看出仓库对货物存放上下库的合理性。为节约费用的最主要指标。
『肆』 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是什么样的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中国政府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主要特征是: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多个层次,逐步统一。
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国家强制建立的基本保障主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逐步覆盖全体公民;在基本保障之外,国家积极推动其他保障形式的发展,力争形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改革与发展,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4)库款保障水平指标扩展阅读:
制约因素特点:
1、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
一国或地区所能提供的经济资源总量,作为社会保障支出的最终来源,其规模必然从根本上制约着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
经济与社会保障的相互关系是十分复杂的,经济因素决定社会保障制度与水平;而社会保障制度一旦产生,就具有自身发展的规律,其发展也会反过来影响经济,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2、政治、社会结构。
政治因素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及社会保障水平会产生影响。西方国家多党竞争的政治制度,使得各党派为了争取选民的支持而承诺较高的社会保障水平,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保障水平攀升的“登台阶”效应。
社会结构对社会保障也产生影响,例如,我国的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造成社会保障制度的分割和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较大差异。
3、制度年龄和人口结构。制度年龄是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间长度。制度年龄越长,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反之,社会保障水平越低。
社会保障水平与一国的人口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伴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浪潮的来临,社会保障水平将不可避免地抬升。
『伍』 如何确定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高低
确定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水平的指标主要看如下:
人民生活成本中,用于保障生活的成本占总支出的比重,如医疗费用等
社会保障系统的发达程度和保障实际效果
保障人群占总人口的比重
CPI,PPI水平等
保障的范围是否全面
总之是综合保障力的体现,非一个两个指标能定义的
『陆』 库存管理水平的评价有哪些重要指标它们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比如:准时交货率、 完成时间、 交货差错率, 库存物资损毁率
考核库存管理的主要指标:是库存周转率。库存周转率是指一定时期库存周转的速度。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库存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意义上,企业的效益由库存周转率所左右。这是因为企业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由资金变为存货,经过销售又由存货变为资金,并从中获得利益的过程。
『柒』 衡量社会保险水平的指标有哪些
去年,新的养老金计发办法出台后,分不同的情况,我测算了十几人,约90%以上的人都收益。我单位2006年退休35人,除退职3人外(降低了),其余32人均有提高,尤其缴费年限长的人,提高幅度较大。由于你的缴费情况等资料我都不掌握,无法为你计算准确的养老金月领取额,所以,只能告诉你计算方法啦。各地情况有差异,但基本原则相同,从2006年1月起执行。因比较专业,你的慢慢学,才会计算。以下是计算方法,你自己算吧!
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 “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
(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见附件)执行。
三、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 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2009年以后退休的,基本养老金按新办法计算。过渡期满后按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仍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附:
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
一、统账结合时间
统账结合是指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统账结合时间,2005年12月31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按照缴费工资基数11%或12%计入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2006年1月1日后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从建立个人账户的时间算起。
二、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是指依据有关规定实行个人缴费至职工退休时,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实行个人缴费制度之前,按国家和自治区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可视同缴费年限。计发办法中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月数除以12换算,保留两位小数。
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计算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使用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以统计部门公布的盟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参加自治区统筹的原养老保险行业统筹企业、电力企业,以统计部门公布的自治区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准,其他企业要逐步过渡到自治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四、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005年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二)新办法中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以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工资、缴费年限和盟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1998年以前以职工平均工资为依据),按下列公式计算: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上式中,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按下列公式计算:
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职工退休当年、前一年,二年......n-1年的年缴费工资基数,年缴费工资基数等于每个月的缴费工资基数之和。
------ 职工退休前一年,前二年......前n年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实行个人缴费制度至职工退休前的缴费年限。不足整年的,按缴费月数除以12换算。
五、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按本人退休年龄所对应的下表所列标准执行。非整数年龄按月数除以12换算后四舍五入。
退休年龄/ 计发月数
40/ 233
50/ 195
60/ 139
41/ 230
51/ 190
61/ 132
42/ 226
52/ 185
62/ 125
43/ 223
53/ 180
63/ 117
44/ 220
54/ 175
64/ 109
45/ 216
55/ 170
65/ 101
46/ 212
56/ 164
66/ 93
47/ 208
57/ 158
67/ 84
48/ 204
58/ 152
68/ 75
49/ 199
59/ 145
69/ 65
70/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