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达信行业指数公式_手机版
这是因为通达信手机版不能引用数据的原因,这个公式是需要引用该行业指数数据才能显示的。目前手机版没这个功能。
㈡ HHI指数的计算方法
HHI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一种测量产业集中度的综合指数,是产业市场集中度测量指标中较好的,是经济学界和政府管制部门使用较多的指标。赫芬达尔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1、取得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可忽略过小的竞争对手。
2、将市场占有率平方。
3、将这些平方值加总。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是用某特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来表示,其公式为:式中:
· X——市场的总规模
· Xi——i企业的规模
· Si = Xi / X——第i个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 n——该产业内的企业数
赫芬达尔一赫希曼指数是计算某一市场上50家最大企业(如果少于50家企业就是所有企业)每家企业市场占有份额(取百分之的分子)的平方之和。显然,HHI越大,表示市场集中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高。
该指数不仅能反映市场内大企业的市场份额,而且能反映大企业之外的市场结构,因此,能更准确地反映大企业对市场的影响程度。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1-1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㈢ 求上证指数的公式,就是把上证指数做为一个指标,对比各股走势
A1:INDEXC,LINETHICK0; 该周期大盘收盘价,线宽0(下同
A2:IFINDEXC=INDEXO,REFINDEXC,1),INDEXO),LINETHICK0;
如果开盘等于收盘,取上一个周期收盘,反之取开盘价。
A3:INDEXH,LINETHICK0; 大盘最高价
A4:INDEXL,LINETHICK0; 大盘最低价
㈣ 我刚找了一个通达信的板块指数对比指标公式,请问怎样下载板块的历史数据
点“系统”,再点“盘后数据下载”就可以。
㈤ 上证指数/深成指数 计算公式
以样本股的发行股本数为权数进行加权计算,计算公式为: 报告期指数=(报告期成份股的总市值/基期)×基期指数 其中,总市值= ∑(股价×发行股数)。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上证B股指数时,价格采用美元计算。 成份股中的B股在计算其他指数时,价格按适用汇率(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兑美元的中间价)折算成人民币。
上证指数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盘。其样本股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价格的变动情况,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发布。
深证成指是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过去6个月内在平均流通市值、平均成交金额等方面排名前500 的股票作为初始样本。
股市指数的意思就是,就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数字。
通过指数,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当前各个股票市场的涨跌情况。
股票指数的编排原理事实上还是很繁琐的,这里就不展开讲了,点击下方链接,教你快速看懂指数:新手小白必备的股市基础知识大全
一、国内常见的指数有哪些?
根据股票指数的编制方法和性质来有针对性的分类,股票指数有这五种形式的分类:规模指数、行业指数、主题指数、风格指数和策略指数。
在这当中,规模指数是最经常见到的,譬如大家都知道的“沪深300”指数,反映的是300家大型企业的股票交易活跃度很好,且在沪深市场中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流动性。
再譬如说,“上证50 ”指数从本质来说也是规模指数,也就是说其意味着上海证券市场代表性好、规模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的整体情况。
行业指数它其实是某一行业整体状况的一个代表。比如说“沪深300医药”就算是一个行业指数,由沪深300中的17个医药卫生行业股票所构成,同时也反映出了该行业公司股票的整体表现。
像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这些主题的整体状况就是通过主题指数来反映,以下是相关指数:“科技龙头”、“新能源车”等。
想了解更多的指数分类,可以通过下载下方的几个炒股神器来获取详细的分析:炒股的九大神器免费领取(附分享码)
二、股票指数有什么用?
通过前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市场上有代表性的股票,是指数所选取的,所以,指数能够将市场整体涨跌的情况快速的反应给我们,从而可以更好的了解市场的热度,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走势是怎么样的。具体则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获取专业报告,学习分析的思路:最新行业研报免费分享
应答时间:2021-09-0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㈥ 请大侠写个 “个股对比本板块,本板块对比大盘”的副图指标公式,适合新浪通达信软件用的。感谢。
。。。 你这个要求得找通达信指标设计人员去做,现有指标里根本没有你所说数据函数。你可以把个股和大盘的k线叠加在一起就行了,根本不用谢指标。好好熟悉并学习使用,所用软件功能很重要。
㈦ 有人根据尼森的:“股票K线战法”的理论写了差异指数公式,请高手完善。
M1:=MA(CLOSE,N);
CY1:=(CLOSE-M1)/M1;
差异指数:CY1*100;
差异均线:MA(差异指数,M1);
A:10;
M:-8;
--------------------------------
注意:N值添加到参数栏内即可,N---1---100---13;M1---1---100---5。
㈧ 写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数的公式,并说明同度量因素固定时期的一般方法是什么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 第三章 统计整理 a) 组距=上限-下限 b) 组中值=(上限+下限)÷2 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第四章 综合指标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 5.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 =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ii. 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 抽样推断 1. 抽样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 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 指数分数 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 - )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 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积增长量 二、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㈨ 统计学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公式
统计学原理常用公式汇总
第三章 统计整理
a) 组距=上限-下限
b) 组中值=(上限+下限)÷2
c) 缺下限开口组组中值=上限-1/2邻组组距
d) 缺上限开口组组中值=下限+1/2邻组组距
第四章 综合指标
i. 相对指标
1. 结构相对指标=各组(或部分)总量/总体总量
2.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3. 比较相对指标=甲单位某指标值/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4. 强度相对指标=某种现象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
5.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数/计划数
=实际完成程度(%)/计划规定的完成程度(%)
ii. 平均指标
1.简单算术平均数:
2.加权算术平均数 或
iii. 变异指标
1. 全距=最大标志值-最小标志值
2.标准差: 简单σ= ; 加权 σ=
3.标准差系数:
第五章 抽样推断
1. 抽样平均误差:
重复抽样:
不重复抽样:
2.抽样极限误差
3.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成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平均数抽样时必要的样本数目
第七章 相关分析
1.相关系数
2.配合回归方程 y=a+bx
3.估计标准误:
第八章 指数分数
一、综合指数的计算与分析
(1)数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数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数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2)质量指标指数
此公式的计算结果说明复杂现象总体质量指标综合变动的方向和程度。
( - )
此差额说明由于质量指标的变动对价值量指标影响的绝对额。
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复杂现象总体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相对数变动分析:
= ×
绝对值变动分析:
- = ( - )×( - )
第九章 动态数列分析
一、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方法:
(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①由时期数列计算
②由时点数列计算
在间断时点数列的条件下计算:
若间断的间隔相等,则采用“首末折半法”计算。公式为:
若间断的间隔不等,则应以间隔数为权数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公式为:
(2)由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基本公式为:
式中: 代表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子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代表分母数列的序时平均数;
逐期增长量之和 累积增长量
二、平均增长量=—————————=—————————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为:
(2)平均增长速度的计算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00%)
㈩ 沪深300 指数计算公式
沪深300指数计算方法:
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
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
流通比例(%)
≤10
(10,20]
(20,30]
(30,40]
(40,50]
(50,60]
(60,70]
(70,80]
>80
加权比例(%)
流通比例
20
30
40
50
60
70
80
100
沪深300指数计算原则:
1、采取“实时逐笔”计算
具体做法是,在每一交易日集合竞价结束后,用集合竞价产生的股票开盘价(无成交者取昨收盘价)计算开盘指数,以后每有一笔新的成交,就重新计算一次指数,直至收盘,实时向外发布。其中各成份股的计算价位(X)根据以下原则确定:
若当日没有成交,则 X = 前日收盘价
若当日有成交,则 X = 最新成交价。
2、修正公式
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
成份股名单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结构发生变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现非交易因素的变动时,采用“除数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数,以保证指数的连续性。修正公式为:
修正前的市值 / 原除数 = 修正后的市值 / 新除数
其中,修正后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减)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数(即修正后的除数,又称新基期),并据此计算以后的指数。
3、需要修正的几种情况
新股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后第二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股改完成后复牌--股改完成复牌,复牌后第二个交易日计入指数。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红派息),指数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权--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权基准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除权报价×除权后的股本数 + 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权股票)。
停牌--当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时间内突然停牌,取其最后成交价计算即时指数,直至收盘。
暂停交易--当某一成份股暂停交易时,不作任何调整,用该股票暂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盘价直接计算指数。 若停牌时间超过两日以上,则予以撤权,待其复牌后再予复权。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终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进行指数修正。
股本变动--凡有成份股发生其他股本变动(如内部职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变动日前修正指数
修正后市值 = 收盘价×调整后的股本数 + 修正前市值(不含变动股票)。
停市--A 股或 B 股部分停市时,指数照常计算; A 股与 B 股全部停市时,指数停止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