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石油价格下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石油价格下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降低工业能源成本,促进工业增速企稳。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同时也是石油消费大国,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但因为供给扩张而导致的原油价格的急剧下跌,有助助于降低工业成本、改善工业生产。石油价格的暴跌,非能源部门的工业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其工业生产同比增速止跌企稳,并缓慢回升。
二,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扩大政府财政政策空间。原油价格下降,将能显著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提振消费。低油价同样有助于改善政府财政收入。作为主要石油进口国之一,油价下跌可以提振我国居民部门的实际收入和消费、降低生产成本,并通过促进全球经济增长间接提振我国出口需求。
B. 国际油价在下跌,中石油却日亏损2亿,利润去哪儿
中国石油昨日发布了上市以来“最惨”财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5年,中国石油实现营业额17254.28亿元,同比下降24.4%,是2009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55.17亿元,仅为2014年的三分之一,从日赚3亿变成日赚1亿,创2007年上市以来最惨。
中国石油最新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公司去年实现营业额人民币17254.2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55.1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6.9%,这个净利润也创下1999年以来17年间的最差表现
2015年年中,据媒体报道,2014年底中石油曾发文要求总部机关奖金减少20%,并取消一切福利。2015年5月,中石油集团公司再次发文要求降薪15%。对此中石油集团相关人士透露,总部机关确实有降薪措施,但是不会搞一刀切,大的方向是总部机关降得多,全力保障下属单位尤其是基层油田的员工薪酬标准。除了中石油之外,中石化在4月份被媒体曝出将裁员200万人,不过中石化官方迅速予以了否认。
油价下行是中石油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2015年,国际油价持续低位震荡运行,北海布伦特原油现货年平均价格为52.38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下降47.1%,其中12月22日达到36.11美元/桶,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新低。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现货年平均价格为48.70美元/桶,比上年同期下降47.8%。
今年日子将继续难过在国际油价徘徊在40美元上下,国内生产成本却远高于40美元的时代,世界石油市场整体供强需弱将致使2016年国际油价总体维持低迷,国内石油行业的日子将依然难过。
今年以来,中石油以及中国石油上游行业,纷纷在低油价持续的时代不断挣扎。辽河油田、延长油田、胜利油田等纷纷关停了效益不好的油田油井,降薪裁员的消息层出不穷。今年前两个月,大庆油田就亏损超过50亿元。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显示,2015年,全球GDP增长3.3%,世界石油消费相对上年小幅增长,达到9440万桶/日。石油供应却较上年大幅增长,达到9610万桶/日,呈现供强需弱局面。
新的一年,全球经济复苏形势仍不明朗,尤其是中国、巴西和俄罗斯等主要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将制约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欧佩克成员国石油供应稳定和美国页岩气革命持续繁荣,将进一步导致原油供应过剩,致使2016年国际油价总体维持低迷。
世界就是一个大舞台,在博弈中进步,在博弈中发展。在如今21世纪这个物资横飞的世界,已不再是守着财富就可以赚到钱的年代,要想赚钱,必须放开眼界,学习能够赚钱的知识。世界财富都掌握在投资家的手中,我们不指望像他们那样能够赚很多,但绝不想眼睁睁看着财富贬值,其实生活我们可以过得更好!
C. 石油价格下跌对新能源有什么影响
首当其冲的是影响国内边际成本较高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中国东部老油田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开发成本逐步提高,油价的持续下降会直接影响国内老油田生产与经营。而且,油价下跌压缩了石油企业利润空间。原油价格下滑,虽使石油企业炼油板块成本随之下降,不过由于原油勘探开发板块的利润受到压缩,终端油品需求疲弱,国内“两桶油”交出的三季报并不耀眼。而且,油价连跌让成品油批发市场陷入困局,民营加油站零售利润大幅缩水,市场看跌气氛浓重,业者缩短操作周期,快进快出以降低操作风险。
其次,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已成为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取向,但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面临成本高、国家补贴数额大等困境,加之稳定性差等,市场接受度还不高。中国页岩气资源赋存特点也决定了页岩气经济开发成本相对较高。如果油气价格持续下降,不利于国内页岩气产业向前推进,也不利于煤层气、油砂、深海石油、可燃冰等开发示范,会对可再生能源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再次,油价大幅下降还将动摇国际“石油美元体系”,原油出口国的“石油美元”若出现逆流,意味着全球流动性以及信贷评级问题会随之浮出水面,这将间接给中国外贸及货币政策等带来压力。
D. 石油价格下跌原因。
世界原油供过于求的局面令油价大跌。和2014年6月107美元的油价高点相比,美国石油价格至今已下跌60%,目前略低于每桶44美元。以下七大因素或推动油价进一步下跌。
1、供应过剩:美国能源署(EIA)数据显示,美国的单周能源产量相当于每天生产原油940万桶,几乎是32年来的最高水平。供过于求的局面将继续打压油价;
2、石油企业没有停产:美国的原油产量不仅处于几十年来的最高点,而且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3月6日的一周时间里,美国石油产量为940万桶,比上年同期的810万桶猛增14.5%。能源局预计,这种增速可能延续到2016年,届时美国原油日产量将超过960万桶。这将是1970年,或者说逾45年来的最高点。
3、全球经济温和增长:全球范围内,经济增长停滞不前——中国开始放缓,日本负增长,欧洲乏力,美国经济增速今年也可能下降。更重要的是,全球石油需求前景将在2017年触及 12年来的最低点,比一年前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测的数字少了60多万桶。一年来,国际能源署已四次下调石油需求预期,目前该机构预计,2015 年的石油日供给量过剩约40万桶。
4、沙特可以承受更低的油价: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在油价为每桶90美元时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然而,沙特拥有超过726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油价不断下跌期间,这笔资金足以用来弥补损失。
5、油田的应变能力超出想象:最新调查显示,油价为每桶40美元时,只有1.6%的油田出现了负现金流。
6、依赖石油的国家别无选择,只能生产:在俄罗斯等以石油为支柱的主要产油国,政府也许别无选择,只能按更低的价格生产原油。石油出口收入约占俄罗斯政府支出的42%。换言之,对俄罗斯政府来说,在油价暴跌后减产无异于经济自杀。
7、储油地的选择日益艰难:预计到2015年5、6月,库欣及其他美国油库都将达到饱和。目前美国石油总储量为4.489亿桶,同比增长23%,处于80年来的最高点。类似趋势也在 世界其他地区上演。截至2014年底,经合组织(OECD)商业原油总储量为27.41亿桶,创历史新高,相当于该组织成员国58天的消费量。此外,能源 局指出,经合组织的闲置产能集中在沙特,2014年这个数字平均为每天200万桶左右;预计2015年将增至230万桶,2016年达到270万桶。
E. 石油暴跌,对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
于是,政府又要面临两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是环保法规的考核期一到,对不满足要求的汽车企业进行处罚;另一方面,政府鼓励汽车消费,使消费回归正常,保证汽车企业正常维持。
那么,环保法规会在2020年对汽车企业开出罚单吗?
这个罚单会不会成为压垮汽车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中国还是欧洲。
在此之下,政府极有可能推迟环保法规的实施,重新制定相对宽松的汽车排放政策,待经济好转时,继续对汽车企业提出排放要求。我们乐观地估计,2020年的排放要求可能会推迟到2025年,这将大大缓解汽车企业在引擎研发、投入的压力,是汽车企业拥有一段喘息的时机。
表面上,石油暴跌对消费者是一件利好,实际上当下的利好和低成本,有可能是在透支我们的未来。它让我们在加油时少花20块,却可能让我们多花500块购买空气净化器,50块买衣服、10块买食物,以及未来把少花的这20块还回给更高的油价….
图|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的影响
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来说是不利,因为没有了持续暴利的理由。
G. 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对中国石化的影响
因为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左右,因此中石化都不得不依赖进口油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往往是两个月前就安排好未来的采购计划,因此现货市场的亏损已经是肯定的。
未来亏损大小,只是看在期货市场上如何操作了,但中国企业很少披露这方面信息,所以无法判断亏损的大小。
H. 全球油价下跌,我国石油开采成本多少钱
石油的成本组成比较复杂,目前在胜利油田的开采成本为49.5美元(2016年2月3日),而今天早上的销售价格为23.3美元一桶,这个具体价格还跟油品的质量有关,今天的国际原油价格是29.57美元。事实上很难以界定一个国家的石油价格,因为原油开采成本陆上和海上不同,老油田和新油田不同,常规油田和非常规油田的成本不同,此外有时还需要加上运输的成本。下面是一些查询到的资料,
巴西,
1桶原油的成本约49美元;加拿大,
1桶原油的成本约41美元;美国,1桶原油的成本约36美元;沙特阿拉伯,1桶原油的成本约3美元(加上运输后为7美元);科威特的原油开采成本很低,平均每桶低于10美元。伊拉克,1桶原油的成本约10.70美元;在英国,1桶原油的成本约52.50美元(含运输);俄罗斯1桶原油的成本约20美元(加上运输后为3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