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质量指标有什么涵义
质量指标两种涵义:
质量指标反映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指标,通常采用相对数表示。质量指标有两种涵义:
一是指反映产品质量情况的指标,即企业在计划期内各种产品所应达到或实际达到的质量水平。企业不同、产品的用户不同,质量指标也不相同。产品质量指标是指反映产品本身质量情况的指标和反映产品外观形态的指标。企业为了反映某一时期或某批产品的总体质量状况,常用产品合格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总体指标。有的企业也常用产品品级构成指标来反映产品的总体质量状况。
二是指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或企事业单位工作效率或生产效果的指标。如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设备完好率、设备利用率、利润率等,都属质量指标。这种质量指标通常都用相对数字或平均数字来表示。计划、分析和考核这类质量指标,可以促使各单位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注意充分发挥本单位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无论哪种质量指标,都是反映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组织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单位、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质量指标是反映生产效果或工作质量的总量指标。它的数值是表明事物质的属性的量。如劳动生产率、单位面积产量、股票价格、单位产品成本等。通常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以反映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对比关系,对评估各部门、各单位工作中的成绩和发掘内部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② 产品能力数据包括哪些指标与销售指标有什么区别
③ 产品成本指标是什么意思
产品成本指标
成本分析(cost analysis),是利用成本核算及其他有关资料,分析成本水平与构成的变动情况,研究影响成本升降的各种因素及其变动原因,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的分析方法。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正确评价企业成本计划的执行结果,揭示成本升降变动的原因,为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④ 产品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产品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市场定位,即定位于什么样的市场;
2、产品定位,即产品来满足目标消费者或目标消费市场的需求;
3、产品定价,即多少钱一件,定位于什么收入水平的人群;
4、产品质量,即在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中,是否具有长期稳定的表现;
5、市场表现,即市场的认可程度,市场占有率、营收额等都是很好的指标;
6、可取代性,即是否很快被其他商家模仿,什么取代;
7、可持续性,即在市场中持续具有优良表现的能力以及可以此为基础进行二次开发延伸的可能性。
只是个人的一些理解,希望能帮到您。
from Joe
⑤ 质量指标有什么分类
质量指标分类:
质量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产品本身质量的指标,即产品适合一定用途、满足一定需要的特性,反映其使用效能的大小。它取决于产品的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内在质量表现在产品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上,外观质量表现在产品的美观、色泽等方面。常用的产品本身质量指标有:
(1)产品的使用寿命、效能。
(2)产品平均技术性能或有效成分的含量。
(3)产品的质量等级率。另一类是反映工作质量的指标。这类指标反映工作质量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常用的工作指标有:工作目标实现程度;耗费的时间多少;速度;成本费用;工作者之间的协调度和满意度等。在产品方面会反映在产品合格率、成品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等指标上。
质量指标是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质量上要达到的目标。它是反映企业的生产效果或工作质量以及对社会资源利用状况的指标。质量指标通常用相对数(即比例、比值、百分率)来表示。如反映生产或工作效率的劳动生产率;反映生产水平的单位面积产量;反映产品质量的产品一等品率;反映工作质量的产品返修率和漏验率;反映原材料利用情况的原料制成率和材料利用率;反映设备利用情况的设备利用率;反映成本水平的产品单位成本和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以及各种利润率等等。质量指标可以用来分析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成效,它不但有助于发现和推广先进,以利于挖掘企业各部门的潜力,还能发现数量指标所无法表明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
⑥ 产品的品质有那几个指标
农产品品质因作物不同差异较大,总体评价时除应注意其诱人的外部形状等商业品质外,还必须重视包括营养价值的食用品质。农产品食用品质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它给人们提供多少有益物质,如决定瓜果品质的糖、酸、维生素等;二是含有何种有害物质,如蔬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重金属盐类、游离草酸等的含量;三是它能促使人体组织排泄什么有害物质,如蔬菜中的钾进入人体有助于从人体组织中排除水分,茶叶中的脂多糖和茶单宁能有效地溶解放射性元素,阻止其进入骨中,并促使其排出体外。
⑦ 商品数据分析三个常用指标是什么
商品数据分析三个常用指标有:
1、客流量、客单价分析:
主要指本月平均每天人流量、客单价情况,与去年同期对比情况。这组数据在分析门店客流量、客单价时特别要注重门店开始促销活动期间及促销活动前的对比分析,促销活动的开展是否对于提高门店客流量、客单价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7)产品指标是什么扩展阅读
商品间接数据的组合分析方法
1、销售综合分析
销售综合分析的分析指标是销售额、毛利额、毛利率、库销比、售罄率;分析条件是时间段(任意时间段、自然时间段)、经营方式;分析层次是总部,门店,大类,款式,价位带,单品。
2、关联分析(同比/环比分析)
将上一级分析的报表条件传递给同比分析,用同比分析的结构来检验我们对毛利调整策略的结果,看一下数据变化趋势,以便进行下一阶段的商品调整。
3、顾客数与客单价
有效提升销售额的两个途径是:提高实现消费的顾客人数、提高每位顾客购买的金额数。有效顾客(即实现消费的顾客)数高,说明你的商品、价格和服务能吸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客单价高,说明你的商品宽度能满足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心理、商品陈列的相关性和连贯性能不断地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⑧ app产品的技术指标是什么
1. 常规数据指标的监测,不在话下。如用户量,新用户量,UGC量(社交产品),销量,付费量,推广期间的各种数据等等。这些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同时也是boss们最关注的指标。你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第一任务就是把这些数据梳理好。
2. 渠道分析,或者说流量分析。对于一个在上升期得APP来说,你们会花资源去引流量、去别的渠道拉用户。 这时候就需要监测各个渠道的好坏,哪个效果好,哪个单价便宜,这都是需要渠道数据监测来完成。当然,你还需要跟踪监测不同渠道用户的后续表现,给每个渠道的用户进行打分,让BOSS知道哪个渠道值得投,哪个渠道是垃圾。 同时也可以监测iPhone和Android用户的质量区别,一般来说,iphone用户质量要略高于android用户。当然,有多余精力的话还可以监测不同机型之间用户的表现区别。 总之就是在不同的维度上监测不同用户的表现。
3. 用户的核心转化率。想想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然后去监测这个核心功能的转化率。在游戏APP里可能叫付费率,在电商APP里可能叫购买率。不同的行业都有相应的不同转化率,你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和行业平均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产品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通过长期的监测,你还可以更具这项数据评判APP不同版本的好坏。
4. 用户使用时长的监测。 一方面,这是一个监测用户活跃度的非常好的指标。用户使用时间长就意味这活跃度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想一想你的APP在设计的时候,当初预计一个正常的用户每天会用多少时间,上线后用户真正用的时间是否和你的预计相同? 如果这里面有很大的偏差,就说明用户对APP的认知和你当时设想是有不同的。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想想如何来调整你的产品,去迎合用户的认知。(这里说一个题外话,个人认为在对产品做修改的时候一定是想办法去迎合用户,而不是想办法改变用户让用户去适应产品。这里以微博作为例子,用户一直把微博看做是一款传媒产品,一款信息交流工具。而微博一直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社交平台,推出了微博会员,用户推荐,各种私信评论规则等,后台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用户对微博的认知,微博所作的一切都是无效的。所以当你苦恼于为什么用户没有按照我的设想去用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想着我该怎样变才能迎合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去想我该怎样变才能让用户认可产品的设计?)
5. 用户流失情况。 一方面需要监测用户的流失率,比如新用户进来后,第一、三、七、三十天还在使用产品的有多少人。流失率的变化可以直观的反应APP再朝好的方向发展还是不好的方向发展。行业中也有一些平均水平指标,你可以参考这些指标评判自己APP的好坏。另一方面需要找到用户流失的地方,看看用户在哪些地方流失了,然后有的放矢,进行相应的改动。如果有能力的话,建模将用户流失的各种情况都刻画出来,这样在产品的后续改动中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6. 活跃用户动态。密切关注APP活跃用户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声音。一旦发现异常立马组织人员商讨对策。活跃用户(或者说核心用户)是APP最宝贵的资源,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个重要性不需要多说了吧.
7. 用户特征描述。这点和指标关系不大,有点建模的意思了。 将用户的各个指标特征进行描述,越详细越好。如性别,年龄,地域,手机型号,网络型号,职业收入,兴趣爱好等等。这些数据平时没什么用,但对于产品人员来说,有时候会给他们很大的灵感。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分以下维度:如活跃用户的特征是什么样的,较沉默的用户的特征是怎样的,流失用户的特征是怎样的。
8. 用户生命周期的监测。这个是专门针对那些社交、游戏类的APP来说的。当你的APP上线一段时间后(6-12个月),你可以回头看看一个正常的用户,完整的体验你的APP的流程是怎样的,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这个数据再结合一些其它数据可以大致的估算下你的产品能够到怎样的规模,让你的BOSS们知道这款产品最终能发展成什么样。 当然这个很难,产品的发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光靠你一个数据分析师来预测显然是不那么靠谱的。
⑨ 工业设计中 衡量产品好坏的指标是什么
工业设计中,产品设计的好坏评价是多维的,但是最终指向一点:产品的属性
网络可以搜到产品属性的定义及细分
产品的属性:品牌属性的匹配度、设计创新的角度、造型美学的角度、以人为本的角度甚至功能工程实现的角度都是考量的尺标。
产品的品牌属性匹配度,是评价一个产品的基础,举个夸张的例子QQ车的设计 无论如何进化都不能匹配到BMW的品牌诉求,BENZ的车子设计特好,但是不是VOLVO的属性,在VOLVO里面就是失败的。
设计创新的角度:升级换代的产品、全新的产品开发,都需要有其在上一代基础上的优化或提升,好的产品离不开好的创新点的支撑,不然就只是外观的更新,就从下一个角度考量。
造型美学的角度:造型是一切产品创意最终体现的载体,设计美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快速的发展,好的设计有共同的特点,现代的设计语言、完美的细节刻画;经典的设计作品自己会说话,不需要你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他,在设计作品面前,任何语言都显的苍白无力。设计语言的归纳与体现同样回归到第一点品牌的设计属性,产品设计的PI规划。
以人为本的角度:好的设计应该不存在人机关系的缺陷,再者需要更直观的体现产品的功能属性,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是干嘛用的,简单的例子就像各种各样的汽车,一看就知道是汽车哈,
以人为本大的方面体现在以自然为本,所谓环保。
工程实现的角度:本人回答的狭义工业设计也就是产品设计,定义都很清楚,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所以好的产品是需要满足批量工程生产的,同时考虑工艺、成本及售后各个方面,比如在产品中加装饰件,可能可有可无,那这就不是必须的,会增加模具成本、材料浪费、环境污染、增加成本,也就不能算好的设计。
-----------------------------------------分割线以下为引用--------------------------------------------------
Dieter Rams 是著名德国工业设计师,他总结的标准:
好的设计是革新的(Gutes Design ist innovativ.)
好的设计是实用的(Gutes Design macht ein Prokt brauchbar.)
好的设计是美观的(Gutes Design ist ästhetisch.)
好的设计使产品易于理解(Gutes Design macht ein Prokt verständlich.)
好的设计是谨慎克制的(Gutes Design ist unaufdringlich.)
好的设计是诚实的(Gutes Design ist ehrlich.)
好的设计是经久永恒的(Gutes Design ist langlebig.)
好的设计在细枝末节处也维持一致(Gutes Design ist konsequent bis ins letzte Detail.)
好的设计是环保的(Gutes Design ist umweltfreundlich.)
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Gutes Design ist so wenig Design wie möglich.)
以上供参考。
KOO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