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价格弹性的实例
需求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⑴ 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例1、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197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1.4之间,问从1973年起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多少?
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百分率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价格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0.8=25%
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1.4=14.3%
所以,预其1973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4.3—25%之间。
⑵用于决策分析。
价格弹性对有些经济决策是很有用的。例如,怎样给出口物资定价?如果出口的目的在于增加外汇收入,那么对价格弹性大的物资应规定较低的价格,而对弹性小的物资应规定较高的价格。又例如,为了提高生产者的收入,人们往往对农产品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洗衣机、手表等高级消费品采取降价的办法,就是因为前者弹性小,后者弹性大。
⑶用于分析“谷贱伤农”这一经济现象。
案例: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谷物歉收,会减少农民的收入。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价格会上涨,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分析:评价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主要看农民的农业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一般来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的上升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由上述分析可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首先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及需求状况做出假定,而不能笼统地下判断。
『贰』 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价格管制的实例
抢盐事件发生后,福建省盐业公司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应对突发性事件保障食盐供应协调指挥部,并电告各分公司和碘盐厂每两小时汇报情况,并加班生产,保证库存,增加车辆调运,同时向政府和媒体反映情况,发公告辟谣,还将福州、宁德两市食盐调度权限收归指挥部。罗建强称,全省各地生产和库存均正常,该公司物流车队将加班配送。福州市物价部门表示,将对哄抬物价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叁』 举出一个价格上限的例子和一个价格下限的例子。
1、自己写个介绍稿,刚毕业的话重点突出自己在学校的实践经验,做过什么短期(除了从总体概括你的分析能力如何以外,尽量能再举出一个例子来实际证明你的
『肆』 体现价值规律的实例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
例:曾经一度由于市场上鸡蛋供不应求,鸡蛋的价格飞涨,农民看到有利可图,纷纷养鸡,使得当年下半年鸡蛋供过于求,鸡蛋价格急剧下降,农民的鸡蛋无人问津,纷纷忍痛杀鸡,这样市场上鸡蛋的供应量回落,价格又再度稳定下来。这个过程符合这样的图示:价格上涨—〉获利增加—〉生产扩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获利缩小—〉生产缩小—〉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现实例子:2007年因为油价上涨,用生物原料(如玉米、大豆等)生产生物柴油等生物燃料油盛行
2、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根据价值规律的要求,商品是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价值量进行交换的。而单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影响商品的价值量,却会影响单位时间生产的商品数量,而生产者看中的营业额,即价值总量=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价值量不变,生产的数量增加,就会使单个生产者获得额外的收入。
例:在大多数农民还采用人力耕种或牛耕的时候,某农民率先采用飞机播种和大型联合收割机等先进技术,并且采用先进的育种方式,这样他在会以更短的时间完成育种、耕种、收割等工作,并且有余力去承包更多的土地耕种,到年底计算收入时,他不仅会收获他原来本应收获的那部分的粮食收入,而且还会获得他额外承包的那本土地上的粮食收入。
『伍』 列举现实生活中商品价格变化的事例
宜昌热干面,前年3元,去年3.5元,今年4元...
『陆』 价格影响供给的例子
限制了他人思考价格机制是供求关系的信号传递机制,价格相对高了,我们就认为市场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反之亦然。我的观点倾向于认为价格只是一个信号,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所共同决定的,反映的是双方的地位。当然题主可以说价格影响了供给,但这只是表面现象,深究其因,还是供给需求双方的关系。此外价格机制作为信号能够高效的调节资源,自然的传递市场资源稀缺匮乏等信息,这也就是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的根源之所在。
『柒』 需求价格弹性的实例
需求价格弹性应用举例 例1、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197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1.4之间,问从1973年起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多少?
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百分率
∴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
当价格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0.8=25%
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1.4=14.3%
所以,预其1973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4.3—25%之间。 案例: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谷物歉收,会减少农民的收入。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反而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价格会上涨,农民因此而增加收入。试运用所学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分析:评价气候不好对农民是否有利,主要看农民的农业收入在气候不好的情况下如何变动。气候不好对农民的直接影响是农业歉收,即农产品的供给减少,这表现为农产品的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如果此时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状况不发生变化,即需求曲线保持不变,那么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将导致均衡价格的上升。
一般来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的上升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 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由上述分析可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首先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及需求状况做出假定,而不能笼统地下判断。
『捌』 介绍一些有关价格弹性理论进行价格决策的例子
就拿我们天天都吃的大米来说吧,因为大米是每个人每天生活的必需品,所以说其价格弹性很小,不管卖米商提多高的价格我们都还是要去买,因为要生存,要吃饭。
但是,如果产品换成是海参呢?因为海参不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我们不吃海参一样生活,所以这种非必需品价格弹性就很高,如果卖海参的忽然把海参提了很高的价格,我们肯定不会去买。所以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对价格影响因素有限,而弹性越大价格影响因素也越大。
拓展资料:
价格弹性可分为需求价格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预期价格弹性等各种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是需求变动率与引起其变动的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反映商品价格与市场消费容量的关系,表明价格升降时需求量的增减程度,通常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数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数的比率来表示,也可做图或列表示之;
供给价格弹性是供给变动率与引起其变动的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反映价格与生产量的关系,表明价格升降时供给量的增减程度,通常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数与价格变动百分数的比率衡量;
交叉价格弹性又称交错价格弹性,是需求的变动率与替代品或互补品价格变动率的比率,表明某商品价格变动对另一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程度;
预期价格弹性是价格预期变动率与引起这种变动的当前价格变动率的比率,反映未来价格变动对当前价格的影响,用预期的未来价格的相对变动与当前价格的相对变动的比例表示。
『玖』 现实生活中存在哪些限制价格的例子
从日常必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除柴、茶以外都是被限价了的。再到日常的必须用品像汽车,相信大多数人都知道在全国无论是在那你买同一辆车的价格都是一样的。接着像烟草、一些国家保密药品等等,只要是这些东西的价格能影响到国家政治的全部都有宏观限价措施!
限制价格,即是restriction的价格。是政府制定价格低于市场价格,一般来说是因为厂商有垄断地位所导致其价格过高,而限制其价格水平。会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
限制价格影响:
1、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使产品长期存在短缺现象
2、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
3、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尚败坏,会产生黑市交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
4、此外,生产者也可能粗制滥造,降低产品质量,形成变相涨价
『拾』 物价不稳定的例子
石油 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