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天然气降价对天然气销售行业是利好还是利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27日说,发展改革委决定自今年12月26日起,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改革试点总体上不会推高两省(区)天然气价格水平,其他地区天然气价格暂时不变。
“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放开天然气出厂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政府只对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价格进行管理。近期,选择在广东、广西开展改革试点,主要是探索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改革积累经验。”
问:为什么要推进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答:逐步建立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状况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是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方向。2005年以来,国家依据弥补成本并获得合理利润的原则,3次调整了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对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天然气生产和市场形势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价格形成机制已不能适应这种变化。
一是供气方式趋于复杂。随着西气东输一线、二线等多条管道相继投产,覆盖全国的天然气管道网络初步形成,供气方式逐步由单气源、单管道转变为多气源、多路径、网络化供应。终端用户难以区分天然气来源和流向,再按现行机制分别制定出厂和管输价格已不能适应形势变化,价格监管的难度增大。
二是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天然气需求增长很快,而国内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2006年我国已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且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随着近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攀升,进口天然气价格也不断上涨,形成国产气价格低、进口气价格高的格局。进口气价格按照国产气价格执行,造成企业进口气业务巨额亏损,不利于调动经营者进口天然气积极性。同时,国内天然气价格偏低又放大了不合理需求,一些地方盲目上马天然气加工项目。
三是约束企业成本的要求逐步增强。现行的“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使价格主要依据成本变化而调整,难以反映消费需求对价格的制约。
问:这次天然气价格改革试点,涨价对居民生活有什么影响?
答:试点总体不会增加居民用气负担。同时,为减少改革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国家还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省内管网和配气环节价格的监管。严格控制省内天然气管网加价,引导天然气直供,减少中间环节,减轻用气企业和居民负担。二是鼓励地方积极探索阶梯气价政策,研究对低收入居民实行相对较低价格,保障基本生活需要。三是要求各地逐步完善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等各项保障制度。
天然气行业将是未来几年重点的发展方向,过程中,上游的勘探开采的公司及相关设备与服务公司,中游的管道输送的设备与服务公司和LNG的整个产业链,下游的天然气利用设备公司等,都会得到大的发展机遇。
B.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天然气调价的最新文件有谁知道吗谢谢
燃气在线给您回答: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物价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决策部署,现就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提出如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必要性
天然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我国天然气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天然气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国内天然气产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居民用气实行低价政策,一方面,由于居民气价明显低于工商业等其他用户价格,交叉补贴现象严重,导致用气量越大的用户,享受的补贴越多,没有体现公平负担的原则;另一方面,造成部分居民用户过度消费天然气,特别是加大了冬季用气高峰时调峰保供的压力。
近年来,部分城市率先实施了阶梯气价政策,在保障居民基本用气需求、引导节约用气、缓解供气压力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政策效果。为进一步促进天然气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居民基本用气需求,同时引导居民合理用气、节约用气,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健全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
二、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
实行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保障基本与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相结合。对于居民基本生活用气需求,实行相对较低价格;对超出基本生活用气需求的部分,要适当提高价格,以反映天然气资源稀缺程度。二是补偿成本与公平负担相结合。居民生活用气价格总体上要逐步反映用气成本,减少交叉补贴。同时,公平用气负担,用气多的居民多负担。三是统一政策与因地制宜相结合。国家制定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政策的总体框架和指导性意见,各地结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和居民用气特点,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主要内容
1、分档气量的确定。按照满足不同用气需求,将居民用气量分为三档,其中:
第一档用气量,按覆盖区域内80%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保障居民基本生活用气需求;
第二档用气量,按覆盖区域内95%居民家庭用户的月均用气量确定,体现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合理用气需求;
第三档用气量,为超出第二档的用气部分。
2、分档气价的安排。各档气量价格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其中:
第一档气价,按照基本补偿供气成本的原则确定,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第二档气价,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取得合理收益的原则制定,价格水平原则上与第一档气保持1.2倍左右的比价;
第三档气价,按照充分体现天然气资源稀缺程度、抑制过度消费的原则制定,价格水平原则上与第一档气保持1.5倍左右的比价。
3、关于独立采暖。各地可结合当地气候、采暖用气需求等实际情况,单独制定独立采暖用气阶梯价格制度,也可综合考虑采暖用气和非采暖用气情况,将独立采暖用气纳入统一阶梯价格制度。确定分档气量和气价时,应统筹考虑不同住房面积用气数量差异,以及天然气独立采暖与集中供热等不同方式(以煤炭为燃料集中供热的,应考虑煤炭的环境成本)、天然气与电力等不同能源的采暖成本衔接,着重保障基本住房面积的采暖需求。
4、实施范围。居民生活用气为通过城市燃气管网向居民家庭供应的所有燃气。居民用户原则上以住宅为单位,一个房产证明对应为一个居民户;没有房产证明的,以当地供气企业为居民安装的气表为单位。单个居民用户或单个气表对应家庭居民人数较多的,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妥善研究解决办法。
对学校、养老福利机构等执行居民气价的非居民用户,气价水平按当地居民第一档、第二档气价平均水平执行。
5、计价周期。阶梯气价可以月为周期执行,也可以季度或年为周期,具体由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用气量在周期之间不累计、不结转。
6、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各地可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生活用气变化等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各档气量和气价。
7、收入用途。实行阶梯气价后供气企业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一户一表”改造、弥补居民基本生活用气供应和储气调峰成本,以及减少与工商业交叉补贴等方面。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是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居民切身利益。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快工作步伐,2015年底前所有已通气城市均应建立起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制度。今后凡制定或调整居民生活用气销售价格的城市,要同步建立起阶梯价格制度;已实行阶梯气价的城市,要根据本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天然气销售价格管理权限已下放至市县的省份,省级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确保居民用气阶梯价格方案平稳实施。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地价格主管部门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组织专门力量,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用气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档气量、分档气价、计价周期等,尽快制定实行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的实施方案,妥善处理方案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三)做好价格论证和听证。各地在制定居民用气阶梯价格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对阶梯气价的实施范围、档次划分、价格安排等方面进行认真研究论证。方案形成后,应按《政府制定价格听证办法》的规定进行价格听证后实施。
(四)保障低收入群体利益。各地在建立居民用气阶梯价格制度工作中,要充分考虑低收入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对低收入家庭,要采取提高低保标准、增加补贴或设定减免优惠气量等方式,确保其基本生活水平不因气价调整而降低。
(五)加强宣传引导。各地要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宣传我国天然气资源现状、实行阶梯气价的重要意义,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和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争取社会各方理解和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4年3月20日
另,据燃气在线了解,《关于实施居民生活用气阶梯气价的指导意见》已完成并上报至国务院,有望在年内推出。
建议您随时关注燃气在线的政策法规栏目,该栏目及时更新国家最新燃气相关政策。
希望能够帮到您O(∩_∩)O
C. 2021年天然气涨价最新通知
D. 天然气的价格改革
我国天然气价改历史进程关键时点 相关文件 定价方式 主要内容 1987年以前 NA 政府定价 完全由政府制定国内天然气价格 1987年10月27日 《天然气商品量管理暂行办法》 a.中央政府定价;b.政府指导价;c.协议价 a.计划气:中央政府按不同用途、不同油田定价;b.计划外气和西气东输、忠武线、陕京线等新建管道项目:政府指导价;c.少数采用协议价 2005年12月23日 《关于改革天然气出厂价格形成机制及近期适当提高天然气出厂价格的通知》 价格双轨制下的政府指导价 a.一档气(实际执行价格接近计划内气价且差距不大的油田气的气量以及全部计划内气量,气量占全部的85%):政府指导价,用3-5年过渡到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b.二档气(一档气以外):980元为基准价,与可替代能源(原油、LPG、煤)价格挂钩。 2010年5月30日 《国家发改委关于提高国产陆上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的通知》 取消价格双轨制,实行政府指导价 各油气田(含西气东输、忠武线、陕京线、川气东送)出厂(或首站)基准价格每千立方米均提高230元。同时将大港、辽河和中原三个油气田一、二档出厂基准价格加权并轨,取消价格“双轨制”。国产陆上天然气一、二档气价并轨后,将出厂基准价格允许浮动的幅度统一改为上浮10%,下浮不限。 2011年12月26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在广东省、广西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的通知》 在两广地区试点,将成本加成定价改为按市场净回值定价 选取上海市场(中心市场)作为计价基准点,以进口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LPG)作为可替代能源品种,并分别按照60%和40%权重加权计算等热值的可替代能源价格,然后,按照0.9的折价系数,即把中心市场门站价格确定为等热值可替代能源价格的90%。 2013年6月28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的通知》 门站价施行基于市场净回值法的政府指导价 天然气价格管理由出厂环节调整为门站环节,门站价格为政府指导价,实行最高上限价格管理。区分存量气和增量气,增量气一步按“两广试点方案”调整到位,存量气逐步调整,争取在“十二五”末调整到位。 2015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015年4月1日采暖基本结束后将存量气和增量气门站价格并轨,全面理顺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试点放开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不作调整。
通知指出,2014年下半年以来,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可替代能源价格随国际市场油价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按照现行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将各省份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提高0.04元,实现价格并轨。同时,放开直供用户(化肥企业除外)用气门站价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记者从多方了解到,最新的天然气调价政策预计于2015年10月底发布,最快或于11月1日执行。此次各省天然气非居民门站降价幅度将不一,将根据目前各省的门站价分别调整。
据政策制定人士透露,此次各省门站价格下调幅度为20%-30%,目前门站价格较低的省份下调价格较小,反之较大。“目前门站价格较低的省份可能下降0.4元/立方米-0.5元/立方米,门站价格较高的省份可能下降0.7元/立方米-0.8元/立方米。”
“新的调价政策将明确提出由政府制定门站指导价格,设定上浮比例,不设下限价格。”相关人士表示,据了解,上浮比例可能为15%左右。
从2014年下半年起原油暴跌,天然气替代燃料价格随之下行,而由于天然气为政府指导定价,相对滞缓的定价模式导致天然气经济性严重丧失。2015年1月份-8月份,国内天然气消费量为1252亿立方米,同比仅增长3.55%。
E. 天然气气价预计在什么时候调整
近日,有关于气价消息在网上一度引起了市民的热议,不少地区的市民纷纷前往气站抢购。但是现在有消息传出气价不会在六月份作出调账,而气价预计8月底调整,让市民有充足时间购气。
通知一出,绵阳市民“闻风而动”,纷纷抢购天然气。今天(5.31)上午,记者走访了城区多家燃气公司营业厅,看到不少市民打着遮阳伞排着长队等待购气。在四川天新燃气园艺东街营业厅,长长的队伍排到了马路上。
“我排了一个多小时了,里面只有两个营业员在收钱来不赢。没办法,听说天然气马上要涨价了,我把今年的气都买完。”李阿姨说。
在长虹大道绵阳燃气集团综合营业大厅,这里也排了100多人的队伍。但是记者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目前一阶气价仍然是1.98每方。“我们还没有接到任何涨价的文件和通知,或者绵阳发改委出台相关文件。居民们以为燃气会涨价就来排队了,很多都是把今年的气买完,1.98元每方可以买400多方。”某工作人员透露。
F. 国家为什么要对天然气的价格进行改革
国内外价差倒逼天然气价格改革
又一条天然气大动脉初步成型。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管线主体焊接工程昨天在甘肃瓜州县宣告完工,这标志着西气东输二线西段今年底将用上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而西气东输二线南抵广州、深圳等地,2012年全线通气,其中输送往泛珠三角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而作为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从土库曼斯坦而来的天然气终端销售价格将远高于西气东输一线(国内油气田)供气价格。那么,如何缩小国内外天然气价差,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这些正是目前推进的天然气价格改革的焦点议题。
年底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入华
昨日,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管线主体焊接完工仪式在甘肃省瓜州县举行,为西段年底建成投产、按期接收境外天然气打下基础。
“西气东输二线连接中亚进口气源和国内塔里木气田、吐哈气田、长庆气田等,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东达上海,南抵广州、深圳等地。”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副总经理廖永远表示,西段工程是指从新疆的霍尔果斯到宁夏的中卫,长2410公里;东段干线指中卫-广东、香港段,长2477公里。2012年全线通气,其中,输送往泛珠三角100亿立方米天然气。
廖永远介绍,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作为我国第一条引入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西端与在建的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途经14个省市自治区,南至广州,东至上海,1条主干线和8条支干线总长度近万公里,年输气量300亿立方米,总投资约1500亿元,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承建并运营。这是继西气东输一线、陕京二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我国又一条天然气大动脉。
但这仍赶不上中国天然气需求的增速。据社科院《能源蓝皮书》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将分别达到1500亿立方米和2400亿立方米。国内主要用气城市供需缺口也逐年扩大。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有望在2011年实现天然气管网化。
第三次天然气价格改革渐行渐近
随着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即将通过西气东输二线进入国内,缩小国内外天然气价差,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步理顺与可替代能源的比价关系,成为最近一次天然气价格改革面对的焦点议题。
据了解,目前西气东输一线的平均气价为0.79元/立方米,到达上海的门站价格只有1.4元/立方米,终端用户价格为2.5元/立方米。
与此相比,西气东输二线输送的天然气来自土库曼斯坦而非国内油气田,需要考虑到国内外的天然气价差。西气东输二线的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到达中国边境霍尔果斯首站时,其价格就已经超过了2元/立方米。西二线管输费在1.6元/立方米以上,到上海、广东等城市门站价格每立方米至少是3元。如果加上城市配气费,终端销售价格将远高于西气东输一线供气价格。
据了解,目前国内天然气生产企业单位完全成本已经由2004年的600元/千立方米增长到2008年的800元/千立方米。
“上游企业有了赢利空间,才能解决目前勘探开发不足、企业投资不足的问题,为整个市场供应奠定稳定基础。价格不仅是调节供需关系的杠杆,而且是增加探明可采储量和产量的基本动力。”中石油集团人士这样来评价正在推进的天然气价格改革。
中国政府网于5月25日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天然气价格改革草案已上报国务院。
市场普遍预测,此项改革旨在将国内天然气价格与进口天然气(管道天然气与液化天然气)价格更紧密挂钩的定价机制正在考虑当中。据业内人 士分析,尽 管目前尚无细节公布,但国家发改委对于价格正在研究中,会参照国际惯例,考虑国内实情,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也要体现其价值所在。
天然气价格改革,过去已经有过几次。2005年以前,国内实施计划内、计划外天然气双轨制价格。2005年以后,发改委将天然气出厂价格归并为两档,川渝气田、长庆、青海、新疆(不含西气东输天然气)油田的全部天然气,以及大港、辽河、中原等油田计划内天然气,实行计划一档价格,其余地区实行二档价格。这两档价格基本上参照了原来双轨制下的价格模式。
2007年1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调整天然气价格有关问题的通知》,表示为限制工业用天然气过快增长以及汽车用天然气的盲目发展,将针对工业用户的天然气出厂基准价格上调400元/千立方米。
G. 民用天然气和商业用天然气的价格有区别吗
有区别,价格不同。
2015年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4月1日起,中国天然气价格正式并轨。各省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