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及有关经济指标评判
(一)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评判
前面已对山东半岛城市群水-土资源进行了综合承载力评判,作出相应的排序。参考国家统计局有关公报资料,在能源、矿产资源及生物资源上,也可作出相应的排序。其中,能源主要是油气和煤炭能源,两者可一并评判,见表37。
表37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能源-矿产资源综合评判排序
有关生物资源情况的评判,主要根据2005年的农林牧渔等总产值进行,见表38。
表38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物资源产值评判
大农业生产的总产值,反映了山东半岛8个城市的农、林、牧、渔生物资源的开发条件,其排序为:潍坊;烟台;青岛;济南;威海;日照;淄博;东营。
据国土资源部门对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地质灾害的评判(表39),灾害排名(灾害由少到多)为:济南;潍坊;青岛和淄博;日照;威海;东营;烟台。
表39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灾害综合评判略表
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评判,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以及地质灾害等因素,由下式计算: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AE———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Ai———地质灾害各因素评判值;pi———i因子的权值,通常取1,对水资源和灾害均取2。
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评判结果列于表40。
表40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总质量评判
如果强调水资源和灾害因子,则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总评判值AE为:潍坊,7.8;烟台,7.6;济南,7.2;淄博,6.6;青岛,6.4;威海,5.6;日照,5.0;东营,4.8。
如果不强调水资源和灾害因子,则AE值为:潍坊,6;烟台,5.8;济南,4.8;青岛和淄博,4.4;东营,4;威海,3.6;日照,3。
在地质-生态环境的总质量评判基础上,再考虑目前已发展的经济状况及地质-生态环境可支撑的能力,以进行多因素评判。多因素评判有以下一些指标:
Z1:包括水资源利用率、人均GDP值、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消费品零售额数、千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电话数、科技支出占财政收入比重、城镇化水平等。
Z2:包括人均生态指标,涉及人均粮食产量、人均绿地面积、人均用水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SO4排放量。
Z3:反映人口、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保有量之间的关系,化学需氧量(COD)浓度,森林覆盖率等,以及环境对人口的承载力。
Z4: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指标。
山东半岛城市群运用上述指标评判的结果见表41。
表41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有关可支撑能力的评判
续表
在上述评判的基础上进而考虑地质灾害(Z5)情况进行评判,结果见表42。
表42 山东半岛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因子综合评判排序
根据上述结果再进行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综合评判,见表43。
表43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判
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判,采用下式计算:
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地质-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式中:ST———地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判数值;
Ai———地质-生态环境主要i因子;
Ej———环境可支撑的j因子组;
pi———i因子组的权重。
通过评判表明,烟台、潍坊、淄博、济南、青岛居于可持续发展的前列,当然,这几个城市,也有重要的不良条件存在,因而,仍然需要分别予以考虑其最佳发展途径与应采取的措施。其他城市也有可持续发展的前景,由于有的自然条件差、灾害多,或者目前已发展的基础条件还差些,因而评判分值低。整个山东半岛城市群间,需要联合协作,这样才能相互取长补短,以共同取得可持续发展。
(二)山东半岛地区主要城市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下面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几个重要城市地质-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些概略讨论。
1.济南市
济南市(全市面积8227km2,人口642.88万人(2005年底))是山东省省会,主要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与商业的重要城市,济南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及地下空间开拓问题。
(1)水资源问题
有关济南市水资源的情况见表44。
表44 济南市和山东省水资源总量对比
济南市水资源量占全省比例是比较少的。地下水资源主要是碳酸盐岩中的岩溶裂隙水。济南市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涉及鲁中南山地的岩溶水资源问题(图25)。
鲁中南岩溶水富水地段的面积为3062.90km2,占全区碳酸盐岩分布范围的13.9%,而其中的岩溶水开采资源量占全区岩溶水开采资源量的75.6%。岩溶水富水地段多位于人口密集和工农业发达地区,为满足当地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求,鲁中南岩溶水被大量开发。
在20世纪50年代,鲁中南岩溶水以泉水排泄为主。那时,流量在10000m3/d的岩溶大泉就有36处,泉水流量(30~35)×104m3/d,大的达50×104m3/d。7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的增加,岩溶水人工开采量逐年增多。1972年枯水期,泉水出现了断流。
近年来,鲁中南岩溶水开采量已超过17×108m3/a,占全区岩溶水开采资源总量的60%以上。可见,岩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非常高,而全部岩溶水资源量的75%左右的实际开采资源量集中在岩溶水富水地段内。也就是说,鲁中南岩溶水富水地段,人为集中了近80%的岩溶水开采资源量。
图25 山东济南岩溶泉分布及剖面示意图(据山东省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资料)
济南是以岩溶泉著名的泉城,由于大量开采岩溶水资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发生过岩溶泉水断流的现象。80年代初,曾在济南市召开全国水文地质学术会议,重点讨论济南泉水断流问题。当时专家们的一致意见是,应当节省与减少在泉水所在地城市区内直接开采岩溶水资源,可在济南西部地区勘探研究以作开辟新开采的水源地,也可使抽降地下水形成的漏斗西移。至于目前济南市和西部岩溶含水层是否为不同泉域,或一个大泉域具有一些分支流域,需要作进一步调查研究,也可为合理开发利用济南岩溶泉水资源提供有力的论证依据。但此项建议一直未能很好开展。因此,气候干旱时期,济南泉水不断出现断流现象,最长断流达926d。要使济南泉水不断流,据多年地下水监测资料,应当使济南市泉水排出地带的岩溶水头值,保持在27.9m高程以上,因此,保证泉水的不断流,需要综合管理济南岩溶泉水的开发与利用。济南岩溶泉水与水位、降水量的关系见图26。
图26 济南市有关岩溶泉水资源变化(据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院)
1999~2001年,中国工程院担负国务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战略研究”,也曾在研究岩溶水资源中初步研究了济南水资源问题,研究结果提出以下意见(卢耀如等,2002):
据以往调查成果分析,鲁中南地区2010年时,若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能够合理调配,尚可满足需求。但如遇枯水年份,一些重要城市如济南、淄博等均有供水缺口。203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高峰,人民生活水平亦大幅度提高,工业也将相当发达,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需水要求将是非常高的。就鲁中南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供水能力而言,要满足本地区2030年的需用水要求,是有很大难度的。为此,对鲁中南岩溶水今后合理开发利用途径提出如下建议:
1.挖掘岩溶水开发潜力,增大岩溶水供水量
前已述及,目前鲁中南岩溶地区岩溶水资源虽然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但在不同地区,开发利用程度却有很大差别。通过对有供水意义的富水地段进行水均衡计算可发现,有开发远景(剩余开采资源量大于2000×104m3/a)的富水地段仍有多处。
2.合理调整岩溶水开采布局和开采量,保护好岩溶水环境
岩溶地区的岩溶塌陷、泉水断流等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长期超量开采岩溶水所导致。因此,为防止岩溶地区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合理调整开采布局和开采量,是非常直接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下面,针对目前岩溶地区环境地质问题比较突出的济南市,就合理调整岩溶水开发的具体对策,作些探讨。
济南素以“泉城”闻名于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自然景观和“趵突腾空”的壮观景象,使济南成为北方重要旅游城市。但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泉水断流甚至干枯,严重损坏了济南市的美好形象。因此,进行济南保泉供水对策研究,对保护济南市旅游资源、发展本市经济,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建议:
(1)调整开采布局,压缩泉区附近地下水开采量
在泉区建设地下水供水水源地,是导致济南“四大泉群”出现断流现象的直接原因。自1959年至1981年,泉区地下水开采量由7.21×104m3/d增至31.22×104m3/d,地下水位从31m下降至26.73m,1997年泉区地下水开采量17.4×104m3/d。据分析,如保证泉水常年出流,泉区平均地下水位必须保证在27.9m以上,相应泉流量为14×104m3/d;如保证泉水常年“喷涌”的景观,则地下水位必须保证在28.3m以上,相应泉流量为17.49×104m3/d。目前泉区地下水开采量为17.48×104m3/d,如维持“喷涌”,在现状开采条件下,泉城内自来水厂必须全部停采。
(2)泉水“先观后用”
对于泉区泉水可以在观赏后,再抽取净化以继续开发利用。这条措施是比较经济可行的。因为在泉区内原本就有3家自来水厂,供水管理是现成的,只需稍加改造即可投入运营。
根据泉水排泄情况,在泉水汇集处兴建泉水处理厂,沿途要严禁污水排入。如果泉水可利用率达到80%,则每天可增加(10~14)×104m3/d的供水量,相当一个大型供水水源地。
(3)兴建地下调蓄水库
在济南单斜山前地带各个河流冲积扇区,分布有面积广、厚度大的粗砂及砂砾岩层,可充分利用其较大的储水空间及与岩溶水水力联系密切的特点进行人工回灌,将地表淡水及未被利用的地表水部分转入地下,增加地下水储量。
据分析,通过兴建地下水库,可增加1.54×104m3的开采资源量。同时,将地表水转入地下储存,可减少水面蒸发并有利于水资源保护;调蓄水库建成后可抬高区域地下水水位,对保泉供水非常有益。
(4)合理调配济南市各区县间水资源
济南市辖市内五区(市中、历下、天桥、槐荫、历城区)、四郊县(商河、济河、平阴、长清等县)及一市(章丘市),鉴于供水需求和可供水量分配不均,可以在各区县间合理地进行各种水资源调配,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5)污水利用资源化
污废水处理后分质供水,是扩大水资源量的又一途径。就济南市五区而言,目前污水年排放量为1.4×104m3/d,利用率仅为4%,故该区污水资源化大有可为。
3.地表水和地下水合理调蓄,联合调度
鲁中南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丰富,鉴于目前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而地表水利用率尚很低的情况,进行地下水和地下水合理调蓄,可以使本区水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对一些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已有初步调蓄,应进一步深入规划相应措施,以取得更好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调蓄效果,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这些地区包括:莱芜地区乔家店水库、杨家横水库和鹏山水源地和淄河的太河水库与大武水源地。
当然,需要强调,进一步开发利用岩溶水资源需要防治诱发不良的地质环境问题,如岩溶塌陷等。而目前,首先需要开展研究的,仍是济南市东西部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和相应的岩溶水资源的系统划分及合理开发途径问题。
济南市,除了岩溶水资源外,在济南市历城区东北部至章丘市中部的山前冲积平原,面积为453km2,第四系厚40~80m的砂砾石含水层,单井涌水量达100t/d以上,开采条件良好。但是,由于多年超采地下水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地下水埋深达30m,也引起地下水的污染。山前冲积扇砂砾石层中地下水,除了大气降水补给外,也与山区含水层中岩溶水动力条件与排泄关系密切相关。所以,山前砂卵石层地下水位的下降与山区岩溶含水层的水资源变化,也有密切关系,应统一分析与研究。
如玉符河冲积扇和山区岩溶含水层的关系见图27。
图27 玉符河冲积扇纵剖面示意图和石灰岩地下水补给关系分析(据济南市水利部门有关资料)
(2)地下空间开拓问题
济南市是闻名国内外的岩溶泉城,是必须予以很好地保护的。随着济南城市的发展,人口也不断增多,因此解决市区交通发展空间,也是济南市突出的问题。
根据城市有关交通部门的规划,济南市客流发展情况见表45。
表45 济南市中心区相应年限交通需求量
1999年济南市轨道交通筹建处根据济南的交通状况,提出了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初始方案。线网初始方案由3条线路组成。
当时,有关方面专家曾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从地质上看,我们认为(卢耀如,2000;贺可强,2005):
第一,济南市发展地下交通,应当深入调查地质-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城市今后发展的情况,认真地从地质条件上考虑地下空间的规划。
第二,济南市进行地下空间开拓,应当把保护济南市的岩溶泉作为首要的评价准则,线路的规划与工程的设置,必须密切根据岩溶条件考虑,需有深入研究的科学依据。
第三,济南地区修建地铁交通网,应当根据地质与保泉的要求,采用合理的适应当地岩溶情况的设计方案,合理地安排地下与地表轻轨连接的布局。
第四,济南市地下空间的开拓,应当根据长时间的工程地质环境效应,来决定建设的方案与有关措施,因为如不考虑长时间的效应,可能会在今后引起难以挽回的损失,特别要注意建成运行后对泉水的不良效应与诱发塌陷等灾害问题。
一方面,修建轨道交通,是建设地面轻轨,还是进行地下空间开拓,以地铁为主,或者地表轻轨与地铁相结合,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以地下空间开拓为主,必须研究对济南城市岩溶含水层中地下水的运动与补给途径及地下岩溶水的水质的影响。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对济南市各泉的流量与水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要解决交通问题,也需要发展轨道交通。
综合这两个有矛盾的因素,从保护岩溶泉城这一基本原则出发,为使今后济南市交通建设能够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特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控制泉水出露老城区的发展。老城区已封闭了二环路以内自备水井及自来水供水井,实行了统一管理。这对减少老城区乱开采岩溶水是有好处的。此外,老城区内不能再发展耗水企业,便于减少老城区对水资源的需求。
其次,老城区以发展地上轨道交通为主。在老城区,有人主张轨道交通埋深在8m以内。即使如此,也仍是会破坏岩溶水的排泄运动路线的,因为岩溶水是涌出济南市地表的有压水流,浅埋的隧道仍会对岩溶的排泄产生重要影响。其他城市已证明,深入含水层中的混凝土桩及地下建筑,对地下水的渗流及渗流量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也明显影响到地下水的水质。
再次,轨道交通线应以泉城西部新区为主。在新发展的济南西部地区,可较多考虑轨道交通,尽量建设在第四系及非碳酸盐岩地带,以和东部城区相连接,但深入地下深度也应当以不影响岩溶水排泄运动的规律为主。西部的轨道交通,也可尽量建在第四系与石灰岩界面以上地带。
总之,济南市城市建设需要轨道交通,但从保护济南岩溶泉水这一珍贵资源出发,应当更多深入地研究济南市地质-生态-环境以及地下空间开拓的综合效应。
2.青岛市
青岛市面积10655km2,人口819.55万(2005年底),主要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是水资源、镉污染和海平面上升。
(1)水资源问题
青岛市的水资源匮乏问题,20世纪60年代初就已存在,后来引黄入青,才缓解了供水困难的局面。青岛水资源情况见表46。
表46 青岛2005年水资源总量
青岛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91×108m3/a,P50%时为9.7×108m3/a,P95%时水资源量只有7478×104m3/a。2005年青岛市用水量已超过10×108m3/a,而当年水资源量达23.70×108m3/a,但考虑到生态水流量只应占当地水资源量的40%左右时,则2005年青岛市用水量已达当年水资源量的42.6%。如遇上旱年,青岛市的水资源将很紧张。
青岛市水资源的水质不是很好。青岛市评价河段数为915.2km,而全年超标河段长达660.2km,超标率为72.2%。青岛地区水库的水质,在10个水库中,有4个水库为Ⅱ类水,2个水库为Ⅲ类水,4个水库为Ⅳ类水。青岛不同季节水库水质列于表47。
表47 青岛地区水库水质类型
就地下水而言,青岛市潍弥白浪的平原区和胶莱大沽平原区,地下水水质为HCO-3-SO2-4-Na2+-Ca2+型水,作为饮用水,水质不好。
青岛市地下水污染情况见表48。
表48 青岛市地下水污染状况统计单位:km2
V类水在平原区占平原面积的21.6%。所以,从水资源数量及质量上看,青岛市水资源仍是制约青岛市发展的首要问题。
(2)镉污染问题
在环境污染中,需要提及毒性排名第三的镉(Cd)的污染问题,镉克拉克值为0.2×10-6,岩石中平均含量为0.058×10-6。
镉在工业上有重要经济价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正是这种原因,导致了镉的环境污染。对于人体而言,镉是一种仅次于黄曲霉素和砷的有害元素。人的体内本身不存在该元素,也就是说,镉不是人体内必须元素。它的存在无论多少,都是一种祸害,只不过是当摄入量少时,对人体影响小一些,摄入量多时,危害严重一些。镉对人体的危害表现在干扰人体对铜、钴、锌和钙等有益元素的代谢,抑制激活酶系统,从而造成对肾脏、骨骼及肺部的损害。所以,国家在对镉的环境问题上有严格要求,对大气和烟尘等的工业排放都有限定标准,特别是对人们每天的必需品(如食品、水、肉类和鱼类)含量有严格要求。青岛地区岩石、土壤及海水中镉的含量及国家标准(GB18668—2002)见表49。
表49 青岛地区岩石、土壤、海水中镉含量及国家标准
(据徐建民,2005)
由表49可见,岩石、土壤、海水中都含有镉,但含量并不是太高。检测发现,海洋贝类中镉的含量已较高,见表50。
表50 海洋生物镉含量及国家标准单位:10-6
注:*指菲律宾蛤。(据徐建民,2005)
已有研究表明,人体中镉含量相对较低,青岛市各水体中镉含量列于表51。表51说明,只有胶州湾内孔隙水镉含量较高,为0.023×10-6,其他都小于0.n×10-9。
表51 青岛地区水体中镉含量 单位:10-9
(据徐建民,2005)
青岛地区镉主要集中在胶州湾东部表层沉积物中,最大为1×10-6,高含量集中于大港口北侧、海泊河口北侧和李村河口南侧。
目前,青岛蔬菜中镉含量为(0.004~0.045)×10-6,相对在允许值之内。只是海洋贝壳、鱼类中镉含量较高,故食用海产品还是要有控制。海底沉积物中镉含量高,主要是污染物中镉的累积所致。
青岛地区含镉高的土壤———褐土,与形成土壤的母质———变质岩一样,分布范围小,其含量虽然还不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但也应引起重视。一是今后需提高精度进行调查,应在现有区调的基础上,在以人居环境为目的的重点地区开展详细调查,将含镉高的植物及农作物检析出来,将造成镉污染的化肥、农药、饲料查清,分门别类进行有效的治理;二是在已查明的镉高值(如褐土壤)区,禁止进行农垦、放牧和养殖,可人为地进行植物栽种,如种植加拿大杨、旱柳、白榆和桑等木本植物,在水量充沛的水田区可种植苎麻,让这些植物进行自身的土壤修复,可避免有毒的镉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三是在镉含量较高的地区进行封闭的酸碱调和沉淀,施用促进还原的有机物质使镉形成硫化物沉淀而降低土壤镉含量,例如,施有磷酸盐类物质可使镉形成难溶的磷酸盐沉淀。
(3)海平面上升问题
青岛是滨海的城市,有岩石海岸,也有平缓的滩涂与平原海岸带。
青岛海水入侵始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代最严重,由于采取控制开采滨海地带地下水资源措施,90年代相对稳定。
青岛市海水入侵总面积为159.64km2,占青岛市总面积的2%左右,主要是在人口集中、工业发达的滨海地带,如大沽河下游、白沙河—柳阳河下游、洋河下游、黄岛辛安等,因而危害极大。
全球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还会上升,将会对青岛市的发展构成重重危害。前已论述,第四纪末次冰期时,渤海以及黄河的海平面,比目前海平面要低百米以上,而在全新世暖期时(距今5千至7千年),海平面迅速上升,平均上升速度为0.02m/a。在21世纪,海平面可能由于温室效应而上升0.5~1m,21世纪末可能上升3m,有的人认为可达6m,这样将会对青岛的海港和滨海平地区的工农业都构造严重威胁。
在1880~1998年,全球温度变化有两个显著的增温期,1910~1942年全球温度上升0.4℃,1976~1998年全球温度上升了0.35℃。
1971~1975年,中国海平面从-3.9m上升到7.5m,上升了11.4m。
随着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风暴潮的灾害也将加剧。因此,应当未雨绸缪,在青岛今后的发展中,需考虑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影响。
此外,根据调查,青岛地区花岗岩体中x射线辐射水平基本上是正常的本底值,平均为9.36×10-8GY/h,人工放射性污染不明显,天然辐射为本底值。此外,在x射线辐射水平较高的燕山晚期花岗岩体上,全国x剂量率平均为6.2×10-8GY/h,山东省平均为(6~7)×10-8GY/h,偏高,但仍在天然辐射本底外辐射的变化范围内。
对青岛地区放射性地面核素(238U、232Th、40K)浓度的详细测量结果显示,238U浓度平均为28.60Bq/kg,略低于全国平均值33.0Bq/kg和全省平均值30.9Bq/kg。放射性232Th浓度平均为60.25Bq/kg,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41.0Bq/kg,是山东省平均值25.6Bq/kg的两倍多。放射性核素40K浓度平均值为1083Bq/kg,是全国平均值440Bq/kg和全省平均值599.2Bq/kg的两倍多。232Th放射性核素偏高与青岛-李村断裂带有关,而40K偏高与花岗岩体的钾化程度成正比,虽然数值偏高,但未形成放射性核素高浓度背景区。
3.淄博市
淄博市面积有5938km2,人口442.44万(2005年)。淄博市处于鲁中南山地,主要有煤炭资源,石化工业、陶瓷工业发展较好。淄博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
(1)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淄博地区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2.4×108m3/a,2005年径流深约190mm,比2004年的220mm低,但高于多年平均值130mm。2005年,地下水资源量有10×108m3,总水资源量约有15.55×108m3/a,而多年平均水资源量只有16×108m3/a左右,地下水资源多年平均也有7×108m3/a左右。因此,对淄博市的水资源而言,地下水资源,特别是岩溶水资源,还是主要的。据水利部门计算,2005年除了排入地表、为地表水重复计算量以外,淄博地区地下水资源量只有5.38×108m3/a。应当从地下岩溶水资源量有10×108m3/a这个数据,考虑其合理的开发利用问题。
2005年,淄博市供水也是以地下水为主,全市全年供水10.2×108m3/a,其中地下水占2/3。目前,淄博市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已经近于极限。以多年平均水资源量16×108m3/a,2005年供水量10.2×108m3/a计,2005年供水占多年平均水量的63%。从上下游生态需求上看,不能再增大开发量。通过地下调蓄,及增加利用雨水资源和地下水库储集量(前已论述),以应对旱年对水资源的需求。
淄博市评价污染河段长148.8km,超标率为100%。据环保部门调查,淄博地区3个水库,非汛期时水质为Ⅵ类水。
从目前水质情况看,淄博地区地下水质以Ⅰ—Ⅲ类为主,平原区有895km2为Ⅳ类(表52)。淄博市炼油化工厂,曾引起当地的地下水污染,后经处理,情况有些好转。张店污水处理厂可进行17×104t/a污水的三级处理。
表52 淄博地区地下水水质类型统计 单位:km2
淄博市还存在超采地下水的问题。
淄博—潍坊采区地下水漏斗,分布于沂蒙山北翼冲洪积平原,自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东至潍坊市东昌平县卜庄,涉及滨州、东营、淄博、潍坊4市,总面积42891km2。淄博—潍坊地下水超采等值区划见图28。
地下水漏斗区位于孝妇河、淄河、潍河、弥河、白浪河及其冲洪积扇上,含水砂层厚度大于10m,有砾石—细砂层变化,单井涌水量达500~1000m3/d,有的地带可大于3000m3/d。
由于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最大埋深达40m,滨海地带也出现海水入侵,海水入侵区面积达482km2。
(2)矿山环境与地质灾害
2000年淄博市开采固、液、气矿产资源的矿业产值达16.47亿元,排在以油气为主的东营市和以固体矿为主的烟台市之后,位列山东半岛地区的第三。2004年,矿产产值达31.94亿元,仍居第三位。
淄博煤田、坊子煤田和龙口煤田,矿区塌陷面积已达42.113km2,塌陷中心深达0.1~12m,淄博和坊子煤矿的复垦率达84.0%~99.3%,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淄博黑旺铁矿朱崖矿区庙子采空区,塌陷面长达310m,宽8~12m,深6~8m,曾陷入12家民房。今后这个铁矿区的塌陷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图28 淄博—潍坊地下水位超采等值区分图(据山东省地质环境检测院)
4.其他城市
其他几个城市,也都存在着重要的地质-生态环境问题。
东营,存在海水入侵、水资源不足、与存在有地下水漏斗,以及地面沉降、黄河变迁与风暴潮危害。
烟台,主要有海水入侵、风暴潮及地质灾害。
威海,存在海水入侵、地震灾害威胁及风暴潮灾害。
莱州湾南岸,风暴潮的危害会更加严重,特别是今后全球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对东营、烟台、威海3市,都会构成严重的危害。
2005年8月9日“麦莎”台风在大连旅顺口两次登陆。为应对台风灾害,山东省主要在莱州湾南岸转移人口5.6万(图29)。今后这种情况还会加剧,结合威海的地震活动,渤海及黄海产生地震-风暴潮的灾害是需要有力地防范的。虽然2005年山东沿海城市的台风及风暴潮没有造成大损失,但这种危险性是不可忽视的。
日照、潍坊,也都存在水资源的问题。日照的海水入侵,潍坊的地下水过量开采产生的大漏斗,以及今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都需要很好地考虑应对措施。
图29 2005年登陆我国大陆的台风登陆地点和受灾区分布(台湾资料暂缺)(据国家减灾委公报,2006)
Ⅱ 什么是用电指标
抽水蓄能电站的投资是指电站达到设计规模以前在勘测、设计、科研以及施工安装过程中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资金,用符号K表示,它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主体工程投资,包括上、下水库挡水、泄水和输水建筑物、发电厂房及机电设备等的投资;
(2) 水库淹没、浸没损失赔偿费用及移民安置等费用;
(3) 工程建筑单位的生产管理费用;
(4) 施工机械和工具的费用;
(5) 施工期间生活设施和临时建筑物的费用;
(6) 其他未能预先估计的费用。
在方案的比较中,对上述投资需进行修正:
1) 增加为保证工程生效所需的抽水用电和发供电必需的输变电工程投资K输;
2) 扣除工程竣工时可回收的那一部分施工建筑物和设备、工具等的资金K回。回收投资可按施工建筑物和设备的剩余价值计算。全部投资扣除回收部分后称为造价。
抽水蓄能电站的造价K抽可表示为:
K抽=K+K输-K回(元)
(二)抽水蓄能电站年费用
维持抽水蓄能电站正常运行而每年所需的各种费用的总和,称年费用,一般包括固定年费用和年运行费用两部分。
(1)
固定年费用。在静态经济分析中,一般指基本折旧费和大修提存费。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建筑物和机电设备都会逐渐损耗,所以每年应提存一定数量的款项,以便在建筑和设备的经济寿命终了时,用新的建筑物和设备来代替它们,使抽水蓄能电站能够继续正常运行。每年所提存的
这笔款项,称为折旧费U折,可根据建筑物或设备的投资原值K扣除寿命终了时的残余价值L后的余额,按经济寿命T确定:
U拆=(K-L)/T (元/年)
抽水蓄能电站的机电设备和建筑物,每隔一段时期要进行一次大修,包括修复或更换基本部件、整修建筑物,工作量大,资金耗费多,因此每年还要提存一部分大修费。
在动态经济分析中,固定年费用是指工程在经济寿命期内每年应支付的利息和应摊还的本金,按下式计算:
U固 =K[i(1+i)n/((1+I)n-1)]
方括号内的分式称为本利摊还因子。式中I为折现率,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按社会折现率计,当下可取值0.12,在财务评价中按贷款利率计;n为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寿命。当建筑物经济寿命与机电设备的经济寿命不同时,需分别计算其固定年费用,然后加总。
(2) 年运行费。指抽水蓄能电站在运行期内所需的经常性维护费。它包括职工工资及提取的福利基金,建筑物和发电设备的小修费、材料费、厂用电费、抽水电费、行政管理费、流动资金利息、库区维护基金及补水费等。其中大部分只与电站装机容量大小有关。
在年费用构成中,通常将折旧费与大修费合称为间接费用,而其它运行、管理、维修、电费等经常性支出合称为直接费用。
抽水蓄能电站年费用随水头、装机容量和蓄水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三) 火电站投资
我国各大型电力系统,目前多以火电为主要电源。因此,在抽水蓄能电站规划中,一般以抽水蓄能电站加基荷火电方案与能调峰50%的燃煤机组火电方案比较。
火电站的投资K火应包括电厂本身投资K厂、煤矿投资K煤、燃料运输系统的投资K运以及输变电工程投资K输,即
K火=K厂+ K煤+ K运 + K输(元)
由于我国煤炭供应很紧张,扩建或新建火电厂,必须同时考虑煤矿基地的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100万kW的火电厂,每年约需原煤300 - 350 万t。煤矿投资主要与当地开采条件有关,约占火电厂本身投资的40% - 60%左右。为了保证燃料及时供应,必须考虑燃煤运输系统的投资。
(四)火电站年费用
火电站的年费用主要包括固定年费用、固定年运行费和燃料费,前面两项只与火电厂的装机容量大小有关,而与年发电量数值无关,燃料费则与年发电费直接有关。固定年运行费与燃料费之和,构成火电厂的年运行费。
(1)固定年费用和年运行费,主要包括火电站的折旧费、大修费、职工工资、厂用电费、日常小修费、行政管理费等。火电站机电设备投资所占比重较大,其经济寿命又较短,所以折旧率和大修费率均较抽水蓄能电站的大,当进行静态经济分析时,火电站的固定年费用和固定年运行费可
以粗略地按总投资的7%-11%来估算。在动态经济分析中,与抽水蓄能电站一样,火电站的固定年费用按本利摊还值计算。
(3) 燃料费。一般地讲,燃料费U燃与年发电量E火、每度电的标准煤耗b(kg/kW‐h)以及折合标准煤的到厂成本费d(元/kg)等因素有关,即
U燃=E火×b×d
如果火电站的总投资中并未计入煤矿及运输系统的投资,则上式中的d应按到厂燃煤的影子价格计算(财务评价时按现行价格计算)。
严格地讲,上式只适用于基荷火电站,因为对于调峰火电站而言,发电煤耗随机组运行方式的改变而变化,对于采用开停方式调峰的火电机组,要计入机组启动所增加的煤耗。目前我国中低压机组(主要指单机容量在5。0万kW以下的机组)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根据日负荷的特点,有的每天
开停一次,有的开停2-3次。为提高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我国对有些高温高压机组(目前主要是单机容量为10。0万kW的机组)进行设备改造,也采用开停调峰,每天开停一次,两班制运行。
对于采用压负荷方式调峰的火电机组,在调峰运行时,锅炉、汽机的运行参数都将偏离设计工况,必将引起附加热损失,使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增加,发电单耗上升。燃料费用增加。
(五)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综合反映抽水蓄能电站的技术经济特性,便于对各方案进行比较或对所选方案进行评价,目前采用下列技术经济指标体系。
1. 技术指标
(1) 最大水头Hm,它反映电站枢纽,特别是机组投资的大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水头的增高,单位kW投资或造价逐渐变小。
(2) 地形指标L/H,即上、下水库水平距离与水头的比值,它反映输水隧洞的情况,以及上下调压井设置与否的条件。
(3) 电站调峰系数Np,它指电站最大出力加抽水功率之和与电力系统最大峰谷能力的打下,反映建站的主要目的。
(4) 地理位置指标L,它反映抽水蓄能电站距负荷中心和抽水电源的远近,即
L=L1+L2
式中L1、L2--------电站距负荷中心和抽水电源的距离。一般L1以300-700m为宜。
(5) 装机容量和发电量指标,反映抽水蓄能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发电量指标中,一般应包括由于抽水蓄能电站调峰而使火电厂增发的电量。
2. 经济指标
(1) 电站单位kW投资KN:
KN=K/N装(元/kW)
式中 K -------------- 抽水蓄能电站投资原值;
N装 -------- 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
(2) 输变电单位kW投资,它反映输电距离、电能损失、电力潮流的合理性。
(3) 电力系统年节煤量,反映由于抽水蓄能电站的投入对火电机组运行特性的改善
(4) 电力系统总费用节约量。
(5) 施工工期,反映资金周转和资金积压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某一水平年系统对电源的要求。
(6) 单位kW土建工程量,反映施工难易程度。
在抽水蓄能电站站址初选阶段,可依据以上技术经济指标进行筛选
Ⅲ 煤炭股有哪些股票
煤炭股概念股板块详情:
1.名称:靖远煤电
代码:000552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生产和销售,并具备煤炭地质勘查与测绘服务、热电联产、瓦斯发电以及煤炭储运等业务能力,公司具备完整的煤炭产、供、销业务体系和煤电一体化产业链条。公司现开采王家山、大宝魏、红会三块煤田,拥有王家山煤矿、魏家地煤矿、大水头煤矿、红会第一煤矿、红会第四煤矿和宝积山煤矿6对矿井,下属四个全资、控股子公司,17个二级单位。
2.名称:*ST大洲
代码:000571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以煤炭、物流产业为主,利润来源以摩托车产业贡献的利润为主,新增牛肉食品经营业务,由于相关子公司设立及取得国家相关资质的时间较晚,食品业务收入占比较小。
3.名称:美锦能源
代码:000723
关联原因:公司主要从事焦炭及其制品、煤炭、天然气及煤层气等生产经营,拥有“煤-焦-气-化”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主要产品为:煤炭、焦炭及化产品、天然气等。
4.名称:*ST平能
代码:000780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开采销售,公司煤炭品种为老年褐煤,变质程度低,为低质动力煤,多用于发电、取暖及民用。
5.名称:冀中能源
代码:000937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业务是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及销售.公司所在地河北邢台煤炭资源丰富、煤质优良,主要煤炭产品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发热量高的特性.在煤炭生产和煤炭洗选加工方面,公司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公司先后取得国家专利10余项,有31项科技成果通过省级以上鉴定。
6.名称:西山煤电
代码:000983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集煤炭生产、电力生产及销售的大型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有煤炭销售、电力热力销售集焦化收入等.公司所属西山集团是全国最大的炼焦煤生产基地,特大型煤炭企业.拥有煤炭-电力-建材、煤炭-焦炭-化工两条循环产业链.西山集团与宝钢、鞍钢、华能国际等知名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煤炭产品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并出口日本、德国等国家。
7.名称:露天煤业
代码:002128
关联原因:公司主要从事煤炭产品生产、销售;土方工程;地质勘探;工程与地籍测绘测量,煤炭经营;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矿山设备、工程机械、发动机、电机、建材,化工产品(除专营),金属材料(除专营)销售.煤炭销售在东北褐煤企业中已经处于优势地位。
8.名称:郑州煤电
代码:600121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煤炭生产及销售、发电及输变电.拥有煤炭地质储量24157万吨,可采储量13302万吨.煤炭产品主要是无烟煤、贫煤以及主要用于发电、冶金及民用的优质工业动力煤.公司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从实际出发,制定了"以煤为本,煤电联营,多业并举"的经营发展战略,力争建成技术先进、机制灵活、管理完善、高效运转的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
9.名称:兰花科创
代码:600123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集煤炭、化肥、精细化工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在煤炭方面,通过对煤化工、田悦和清洁能源等单位生产系统和装置进行了节能降耗技改,增加煤炭资源储备,提高煤炭产能,煤炭产能有了明显提高,市场地位进一步提高.公司先后开展了12项技术开发和4项课题研究,完成五小科技成果64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10.名称:永泰能源
代码:600157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主营煤炭开采的企业,公司目前的煤炭产品全部为焦煤及其配煤。 2012年,公司成功收购银源煤焦公司和康伟集团,进一步加强了公司焦煤资源储备,巩固了市场地位。目前,公司焦煤及配焦煤总产能规模为1,080万吨/年,资源保有储量7.24亿吨,优质动力煤总产能规模为600万吨/年,资源保有储量11.44亿吨,具有较强的资源优势。
11.名称:兖州煤业
代码:600188
关联原因:公司成立于1997年9月25日,是一家主要经营煤炭、能源、铁路运输行业的公司,也是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生产商和中国最大的煤炭出口企业之一,还是国内唯一一家境内外三地上市煤炭公司,在国内煤炭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其煤炭产品销售主要集中于中国、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市场.公司本部目前拥有六座生产煤矿。
12.名称:阳泉煤业
代码:600348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煤炭生产、洗选加工、销售;电力生产、销售;热力生产、销售,主要用户有河北电力、山东电力、华能电力、鞍钢、首钢、唐钢以及中小化工化肥企业等。公司两个矿均为现代化矿井,采用先进的综采放顶煤采煤技术,采煤机械化程度高,采区探测、掘进、通风、运输等环节均使用先进的设备和工艺。
13.名称:盘江股份
代码:600395
关联原因:公司是目前(2011年)贵州省唯一一家煤炭业上市公司,也是贵州省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为江南地区最大的精煤生产企业.公司主营业务为原煤开采、洗选精煤、特殊加工煤、焦炭的销售、煤炭附产品的深加工等.公司煤种齐全,精煤是公司的主打产品,产品辐射至湖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缺煤省份及广东、福建等沿海发达地区,攀钢、柳钢、水钢等长江以南地区大型钢厂是公司的主要客户。
14.名称:安源煤业
代码:600397
关联原因:公司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9年12月由萍乡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制企业。2002年7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经营产业曾涉及煤炭开采、煤矸石综合利用、客车及客车空调制造、玻璃及玻璃深加工、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重工机械、水泥等。2012年1月,公司成功转型为江西省最大的煤炭开采、煤炭加工物流企业。
15.名称:大有能源
代码:600403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煤炭生产与经营。公司矿区储量丰富,煤种齐全,地跨三门峡市所辖的义马、渑池、陕县以及洛阳市所辖的宜阳、新安、孟津等县(市),现有11座生产矿井和7个生产辅助单位,职工和家属10万多人,所产优质长焰煤、焦煤、贫煤、洗精煤广泛应用于发电、造气、工业锅炉、炼焦、建材等行业,产品广销河南、湖北、华东等20个省区。
16.名称:ST安泰
代码:600408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集科工贸、产供销于一体,跨洗煤、焦化、冶炼、建材、发电等产业的公司,主要从事煤炭洗选、焦炭、生铁、水泥及其制品、电力的生产销售.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冶金焦、生铁,出口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国际市场.公司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获得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主导产品获得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17.名称:上海能源
代码:600508
关联原因:公司以煤电铝运为主导产业,主要产品为煤炭、铝锭、电力等.拥有四对煤炭生产矿井、四个选煤厂、一个发电厂、一个电解铝厂、一个铝加工厂和179.3公里的自营铁路专用线,还拥有机械制修、建筑安装、汽车运输以及后勤服务等单位.公司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全国煤炭工业质量奖、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十佳企业。
18.名称:山煤国际
代码:600546
关联原因:公司是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控股的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546),是在国内同行业中率先实现煤炭主营业务整体成功上市的企业,是山西省第28家A股上市公司、第10家煤焦能源类上市公司。2015年,公司完成煤炭产量1953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95.95亿元。
19.名称:金瑞矿业
代码:600714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煤炭和锶矿开采为主业的公司。公司主要从事煤矿开采、生产、销售,碳酸锶、硫磺等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公司海塔尔矿达到了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的标准。公司致力于青海大风山锶矿田勘探、采选和锶系列产品深加工研究开发,是专业从事青海锶矿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科工贸一体化的新型企业。
20.名称:山西焦化
代码:600740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个对煤进行深加工,集采煤、洗煤、炼焦、煤气加工、焦油加工等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工综合利用企业,是中国最大的冶金焦生产和出口企业之一.主营焦炭及相关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所生产的"山焦"牌优质冶金焦是中国国内的名牌产品,在中国钢铁企业享有盛誉。
21.名称:红阳能源
代码:600758
关联原因:公司主营业务为煤炭、电力的生产和销售,城市供暖及提供工业蒸汽。主要提供煤炭产品,发电业务,供暖业务,蒸汽业务,供暖工程等产品和服务。
22.名称:云煤能源
代码:600792
关联原因:公司目前为云南省最大的焦化企业之一,现拥有4.3米顶装焦炉2座、6米大型焦炉2座、4.3米捣固焦炉2座、5.5米捣固焦炉2座,3套与焦炉配套的煤气净化装置、一套15万吨焦油精制装置,5万吨苯加氢装置,140吨/小时、75吨/小时及90吨/小时的三套干熄焦装置,以及10万吨/年的甲醇装置,150万吨/年洗煤厂及四座煤矿。
23.名称:恒源煤电
代码:600971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煤炭开采、洗选、销售业务的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有贫瘦煤、1/3焦煤、气肥煤、无烟煤、主焦煤等;煤炭产品主要有混煤、洗末煤、冶炼精煤等.2001年3月获得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百强企业"、"全国煤炭行业科技进步双十佳矿井"、"全国文明煤矿"等称号,在市场中树立了"恒源煤"的品牌形象。
24.名称:开滦股份
代码:600997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进行煤炭开采和原煤洗选加工的企业.其产品包括原煤和精煤,此外还有相关的煤化焦化产品.公司是全国主要肥煤基地,8-12级肥精煤产量占全国肥煤产量的6%左右,可采储量约占全国肥煤经济可开发剩余储量(44亿吨)的10%左右。
25.名称:大同煤业
代码:601001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以煤炭采掘、洗选加工、销售为主业的公司.公司现开采的侏罗纪煤层属2号弱粘结煤,煤质稳定.以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等特点享誉世界,是国内少有的多用途优质烟煤.适用于火力发电、工业锅炉等,目前主要生产的"大友"牌煤炭品种有大友1#、大友2#、选中块等十多个品种,用户遍布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多个行业,并出口远销日本、韩国等多个海外国家和香港台湾等地区。
26.名称:宝泰隆
代码:601011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集煤炭开采、原煤洗选、炼焦、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加氢(试生产阶段)、干熄焦电厂、供热于一体的大型煤化工循环经济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焦炭、甲醇.公司在2006年黑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50强中排名第23位;2008年4月15日,公司被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7.名称:陕西黑猫
代码:601015
关联原因:公司是以煤焦、发电、化工、建材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公司被陕西省列入"循环经济重点示范企业",2009年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认证,"冶金机焦"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产品. 公司“焦炉煤气制甲醇”、“粉煤灰制砖”、“焦炉煤气、甲醇驰放气制液氨”生产工艺先后被陕西省发改委认定为国家鼓励类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并已享受资源综合利用有关优惠政策。
28.名称:中国神华
代码:601088
关联原因:公司是世界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一体化能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全球第二大煤炭上市公司,并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优质煤炭储量.主要业务包括煤炭生产、销售,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相关铁路、港口等运输服务.公司拥有由铁路和港口组成的一体化运输网络,有中国第二大煤炭下水港口。
29.名称:昊华能源
代码:601101
关联原因:公司主要经营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出口、销售等业务。目前下设三个生产矿、两个分公司、六个控股子公司,其中京西矿区年产优质无烟煤500万吨,年出口煤炭近200万吨,是国内五大无烟煤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无烟煤出口企业之一;2010年高家梁煤矿建成投产,生产优质动力煤205万吨。
30.名称:陕西煤业
代码:601225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煤炭开采、经营、销售、加工和综合利用等业务的企业.主要产品为优质动力、化工及冶金用煤.2011年公司煤炭地质储量合计将达到174.07亿吨,可采储量达105.10亿吨,与国内已上市煤炭企业相比位列第三位。
31.名称:平煤股份
代码:601666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煤炭开采、煤炭洗选和煤炭销售的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混煤、冶炼精煤等。
32.名称:潞安环能
代码:601699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煤炭的采掘、加工和销售业务的公司."十一五"以来,公司承担国家、省及行业高新技术开发计划20余项,开发重大科技项目5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16项,国家专利70余项,主持制定国家、行业技术标准5项。
33.名称:中煤能源
代码:601898
关联原因:公司是集煤炭生产和贸易、煤化工、煤矿装备制造、坑口发电、煤矿设计等相关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于一体的大型能源企业.公司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储量居全球煤炭上市公司第五位和中国第二位.2008年公司煤炭产量10037万吨,是中国第二大煤炭企业、中国最大的煤矿机械制造企业.公司还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出口企业和中国最大的独立炼焦企业之一。
34.名称:新集能源
代码:601918
关联原因:公司是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控股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是以煤炭采选为主、煤电并举的国家大型一档中央企业,是全国520家重点企业之一.公司拥有煤炭资源总储量101.5亿吨,主要从事煤炭采掘、洗选和销售.现有三对生产矿井、两座选煤厂、两座煤矸石电厂。随着新区建设的不断扩展,公司正在加快建设刘庄、板集、口孜东、杨村等8对矿井,到2012年公司煤炭的年生产规模将达到5000万吨。
35.名称:金能科技
代码:603113
关联原因:公司是一家从事煤焦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煤焦油深加工和炭黑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焦炭、炭黑、白炭黑、山梨酸及山梨酸钾、对甲基苯酚等。
内容仅供参考,不具备市场交易依据。
Ⅳ 谁有煤矿上用的全技术审批制度啊
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为了做好安全技术审批工作,保障矿井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一、凡用于施工生产的图纸、技术通知、安全措施、作业规程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审批,不经审批的图纸资料,不准用于施工,无措施的及图纸资料不全的工程严禁开工。
二、采区设计、区域设计、水平设计和图纸及资料必须进行会审。单项工程设计按程序进行审签。
三、重要检修、安装工程、通防措施、采掘作业规程都要进行会审签字。补充修改及临时措施可按规定进行审签后下发。
四、用于生产的各种资料、技术通知单、安全通知单、内业资料必须按程序传阅、审批后下发。
五、《煤矿安全规程》明文规定的审批要求,必须按规定审批,否则不准施工。
六、凡需上一级部门审批的必须报上一级部门审批,不经审批的不准施工。
详细资料如下:
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范安全技术审批行为,落实技术责任,依据《规程》和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审批制度。
一、下列情况之一,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审定后,按程序报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煤炭行业管理的部门审批
1.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开采时,必须经过试采;试采前,必须按建(构)筑物、铁路、水体的重要程度以及可能受到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并编制开采设计 (《规程》第79条)。
2.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总结报告(上报时包括开采煤层最短发火期和自燃倾向性、煤尘爆炸性的鉴定结果)(《规程》第133条)。
3.突出矿井及突出煤层的鉴定报告(《规程》第176条)。
4.矿井地质条件分类报告;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深补充勘探地质报告;闭坑地质报告。
二、下列技术文件,报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备案(能化公司报集团公司备案)
1.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总结报告(《规程》第133条)。
2.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规程》第151条)。
3.突出矿井及突出煤层的鉴定报告及审批意见(《规程》第176条)。
4.确认不再有突出危险的煤层或矿井,撤销突出危险的鉴定报告和审批文件(《规程》第176条)。
5.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结果(《规程》第228条)。
三、下列技术文件,由各专业公司(能化公司)组织编制,报集团公司审批。
1.矿井风量计算办法(《规程》第103条)。
2.矿井生产和通风能力核定报告(《规程》第104条)。
3.矿井初步设计和矿井安全专篇(注:矿井安全专篇经集团公司审查后,按程序报上级安全监查部门审批)。
4.煤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5.煤矿工人技术操作规程。
四、下列情况之一,由各单位(煤矿)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专业公司(能化公司)总经理审批。
1.开采三角煤、残留煤柱,不能保持2个以上安全出口时,必须制订安全技术措施(《规程》第50条)。
2.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或等于20m3/min、进回风巷道净断面8m2以上,经抽放瓦斯(抽放率25%以上)和增大风量已达到最高允许风速后,其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仍不符合《规程》规定时,采用专用排瓦斯巷,所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规程》第137条)。
3.突出矿井的年度防治突出措施计划(《规程》第177条)。
4.水淹区积水无法排除,在积水面以下的采掘设计(《规程》第262条)。
5.“带水压开采”安全措施(《规程》第269条)。
6.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的开采安全措施或防水措施(《规程》第270条)。
五、下列情况之一,由矿总工程师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专业公司(能化公司)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
1.试验涉及安全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所制定的安全措施(《规程》第7条)。
2.煤矿企业必须编制年度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规程》第9条)。
3.采区设计方案(《规程》第48条)。
4.综采(放)工作面的方案设计(《规程》第67、68、79、81条)。
5.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必须编制专门设计(《规程》第81条)。
6.冲击地压矿井的防治冲击地压实施细则、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
7.有冲击危险的边角煤、采区内残留煤柱、孤岛工作面等高应力集中区的开采设计及防冲措施。
8.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新水平,必须编制包括冲击地压防治措施的专门设计。
9.矿井制冷降温设计或改造方案。(《规程》第102条)。
10.改变全矿井通风系统时,所编制的通风设计及安全措施(《规程》第107条)。
11.矿井开拓新水平和准备新采区的回风,在未构成通风系统前,其回风引入生产水平的进风,所制定的安全措施(《规程》第112条)。
12.矿井反风演习计划(《规程》第122条)。
13.矿井地面永久抽放系统设计或改造方案。(《规程》第145、146、148条)。
14.采煤工作面不采取煤层注水措施的报告(《规程》第154条)。
15.瓦斯浓度超过3%,排放瓦斯路线长,影响范围大,排放瓦斯风流切断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出口时,所制定的排放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规程》第140、141条)。
16.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或改造方案。(《规程》第158条)。
17.突出矿井的季度防治突出措施计划(《规程》第177条)。
18.防治突出煤层突出的设计(《规程》第179条)。
19.突出矿井对突出煤层区域突出危险预测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预测报告(《规程》第186条)。
20.预抽煤层瓦斯防治突出措施的有效性指标的审定(《规程》第190条)。
21.开采保护层,采空区内需留煤(岩)柱的请示(《规程》第197条)。
22.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所编制的设计和制定的综合防突措施(《规程》第199条)。
23.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在编制中长期生产规划和年度计划时,应编制相应的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规程》第251条)。
24.采区首采工作面、“三下”开采工作面、受水威胁的回采工作面、有冲击地压灾害倾向回采工作面采掘地质说明书;采区地质说明书;矿井补充勘查设计及勘查成果报告。
25.矿井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相差特大的矿井,对排水能力、水仓容量应编制专门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80条)。
26.在有水或未固结的灌浆区、有淤泥的废弃井巷、岩石洞穴附近采掘设计(《规程》第263条)。
27.水淹区域下废弃的防水煤柱开采安全措施(《规程》第264条)。
28.采区水文地质探查(物探、钻探、化探和水文地质实验)设计(《规程》第267条)。
29.重大探放水设计(邻矿老空积水区、强导水断层破碎带、岩溶陷落柱、强富水强承压含水层)、注浆堵水设计、疏放水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
30.井田内有与河流、湖泊、富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陷落柱时,经探查后依据其准确位置确定的防水煤柱尺寸。
31.销毁爆炸材料,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规程》第309条)。
32.新安装的矿井主要提升装置必须经公司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规程》第435条)。
33.涉及重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项目试验及推广的综采(放)工作面开采专项设计及有关安全措施。
34.矿井生产系统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改造方案。
35.矿井供水系统、注浆系统、束管监测系统设计或改造方案。
36.井筒治理方案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37.矿井摩擦轮式提升钢丝绳继续使用报告。
38.矿井停产检修计划。
39.矿井第一次施工或工艺有较大变化的重大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措施及安全技术措施。
40.如果必须在井下采区内部、矿井主要回风井巷和通风机房20米范围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所制定的安全措施。
41.设立专用爆破器材仓库、储存室的请示报告及设计。
六、下列情况之一,由矿有关单位(部门)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矿审批。
1.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规程,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5条)。
2.采区结束回撤设备时,必须编制专门措施,加强通风、瓦斯、防火管理,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4条)。
3.在坚硬和稳定的煤、岩层中,确定巷道不设支护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由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41条)。
4.掘进巷道在揭露老空前必须制定探查老空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45条)。
5.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必须编制作业规程。情况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修改作业规程或补充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49条)。
6.同一采煤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能的支柱。在地质条件复杂的采煤工作面中必须使用不同类型的支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53条)。
7.采煤工作面遇顶底板松软、过断层、过老空、过煤柱或冒顶区以及托伪顶开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对于软岩条件下,初撑力确实达不到要求的,要制定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54条)。
8.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57条)。
9.采煤工作面采用无密集支柱切顶时,必须有防止工作面冒顶和矸石窜入工作面的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58条)。
10.开采近距离煤层,上一煤层采用刀柱法、条带法或带状充填法控制顶板,下一煤层采用跨落法控制顶板时,必须制订控制顶板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并上报公司备案(《规程》第62条)。
11.综采(放)工作面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上报专业公司(能化公司)备案(《规程》第67、68条)。
12.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运送、安装和拆除液压支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工作面倾角大于15度时,液压支架必须采取防倒防滑措施,倾角大于25度时,必须有防止煤(矸)窜出刮板输送机伤人的措施;处理倒架、歪架、压架以及更换支架和拆修顶梁支柱、底箱等大型部件时的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爆破时,必须有保护支架和其它设备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67条)。
13.液压支架必须接顶。顶板破碎时必须超前支护。在处理液压支架上方冒顶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67条)。
14.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开采时,必须针对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和放顶煤开采工艺的特点,对防尘、防火、防瓦斯、放煤步距、放煤顺序、采放平行关系、顶板控制、支架选型、端头支护、切眼扩面、支架安装、初次放顶(煤)、工作面收尾及支架回撤等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68条)。
15.开采冲击地压煤层的煤矿应有专人负责地压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每次发生冲击后,必须组织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记录发生前的征兆、发生经过、有关数据及破坏情况,并制定恢复工作的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81条)。
16.冲击地压煤层掘进工作面临近大型地质构造、采空区,通过其他集中应力区以及回收煤柱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81条)。
17.冲击地压煤层进行采掘工作前,必须编制包括防治冲击地压内容的掘进与回采作业规程及专项措施的实施规程,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18.维修倾斜井巷,需要通车作业时,必须制定行车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92条)。
19.从报废的井巷内回收支架和装备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96条)。
20.巷道贯通措施(包括贯通各类硐室、采空区、各类安全技术边界)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08条)。
21.同一采区内,同一煤层上下相连的2个同一风路中的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与其相连接的掘进工作面、相邻的2个掘进工作面,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采区内为构成新区段通风系统的掘进巷道或采煤工作面遇地质构造而重新掘进的巷道,布置独立通风确有困难时,采用串联通风,所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14条)。
22.改变通风机转数或叶片角度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21条)。
23.因检修、停电或其它原因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时必须制定停风措施 ,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24条)。
24.矿井通风系统中,如果某一分区风路的风阻过大,主要通风机不能供给其足够风量时,可在井下安设辅助通风机,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25条)。
25.煤巷、半煤岩巷和有瓦斯涌出的岩巷的掘进通风方式应采用压入式,不得采用抽出式,如果采用混合式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27条)。
26.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的鉴定工作方案,必须由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33条)。
27.采掘工作面风流中CO2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查明原因,制定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后,进行处理(《规程》第139条)。
28.矿井必须有因停电和检修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以后恢复通风、排除瓦斯和送电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40条)。
恢复已封闭的停工区或采掘工作接近这些地点时,必须事先排除积聚的瓦斯,排除瓦斯工作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需报公司审批的除外)。
29.停风区中瓦斯浓度或CO2浓度超过3.0%时,必须制定排放瓦斯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41条)。
30.矿井井下临时抽放瓦斯系统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45、147、148条)。
31.突出矿井的月度防治突出措施计划,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77条)。
32.因一台通风机检修,造成矿井通风无备用通风机的情况下,必须制定专用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
33.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报告,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186条)。
34.突出煤层进行采掘作业前,必须编制专门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05条)。
35.采取震动爆破措施必须编制专门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报公司备案(《规程》第210条)。
36.清理突出的煤时,必须制定防煤尘、片帮、冒顶以及瓦斯超限、出现火源、再次发生事故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14条)。
37.生产和在建矿井必须制定井上、下防火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15条)。
38.如果必须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进风井巷和井口房内进行电焊、气焊和喷灯焊接等工作,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长审批(《规程》第223条)。
在井下进行照相、录像,每次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长审批。
39.封闭火区灭火时,必须采取防止瓦斯、煤尘爆炸和人员中毒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45条)。
40.启封已熄灭的火区前,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49条)。
41.巷道掘进地质说明书,一般的回采工作面采掘地质说明书;回采工作面采后地质总结、采区采后地质总结。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
42.井田内有与河流、溶洞、含水层等有水力联系的导水断层、裂隙(带)、陷落柱时,必须查出其确切位置,并按规定留设防水煤(岩)柱。探查前必须编制探查设计、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65条)。
43.工作面水文地质探查(物探、钻探、化探和水文地质实验)设计,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67条)。
44.煤层顶板有含水层和水体存在时,应当观测“三带”发育高度。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68条)。
45.井巷揭穿含水层、地质构造带前,必须编制探放水和注浆堵水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76条)。
46.对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注水耐压试验,试压应有专门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73条)。
47.探水或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淹井巷的积水前,必须编制排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85条)。
48.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86条)。
(1) 接近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临煤矿时;
(2) 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3) 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4) 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5) 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6) 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7)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49.排水过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气体突然涌出的可能,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294条)。
50.建井期间的临时爆炸材料发放硐室必须制定预防爆炸材料爆炸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307条)。
51.掘进工作面不能一次起爆的,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321条)。
52.在高瓦斯矿井、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采掘工作面采用毫秒爆破时,若采用反向起爆,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322条)。
53.在高瓦斯矿井和有煤(岩)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的实体煤中,为增加煤体裂隙、松动煤体而进行的10m以上的深孔预裂控制爆破,可使用二级煤矿许用炸药,但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323条)。
54.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浅眼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329条)。
55.处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时,采用爆破处理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规程》第330条)。
56.立井提升系统,每次更换钢丝绳时,必须对连接装置的主要受力部件进行探伤检验,检验结果经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认定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规程》第412条)。
57.重大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组织措施及技术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
58.采区电气设备使用3300V供电时,专门制定的安全措施,报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审批。
59.按《规程》进行的防坠器试验结果,须经矿总工程师或分管副总工程师认定。
60.联系测量时,必须制订井筒作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希望上述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Ⅳ 有木有知道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大水头煤矿近几年年产量的,写论文用
省的一些报告之类里可能会有,有可能的话,可以去矿上问问。
Ⅵ 大水头煤矿在什么地方具体点啊!
位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火车是到长征车站。
Ⅶ 靖煤公司有哪几个煤矿
宝积山煤矿,大水头煤矿,魏家地煤矿,王家山煤矿,红会一矿,四矿貌似总共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