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邱氏是贵族姓氏吗
丘、邱(qiū)姓同源,邱姓由丘姓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自姜姓、吕氏的姜尚,故姜太公为丘(邱)姓太始祖。邱姓望出河南,称“河南衍派”。21世纪以来,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邱姓约占中国汉族邱姓人口的50%。丘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51位。丘(邱)姓在2006年中国姓氏人口排名第65位,是中国姓氏人口较多的一个大姓,约占中国汉族总人口的0.30%。历史上丘(邱)姓的重要人物有: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唐朝右武侯大将军、冀陕二州刺史丘行恭,诗人丘为;南宋学者丘富国;元朝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丘处机;明朝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丘濬,大将丘福;清朝戏曲作家兼画家丘园,作家丘心如,诗人丘逢甲;当代教育家邱椿,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译制片配音演员邱岳峰等。丘、邱(qiū)姓同源,邱姓最迟出现于汉代[3]。汉以后,偶有丘姓为避孔子圣讳,改姓邱,数量极少,故历史上邱姓名人寥寥无几,五代十国时学者邱光庭为其一。清朝雍正三年之后,这个家族大多都用“邱”为姓,源出有四: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4]。史称丘姓正宗。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鄫(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有宛丘,邾国有弱丘,居者皆以“丘”为氏[5]。出自他族改姓。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丘穆棱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南北朝北魏王侯拓跋嗣将鲜卑王族丘敦氏·豆真始改为丘氏。见模公墓志铭:“豆真将军、镇守来国、归而命氏······”。[6-9];匈奴族丘林氏族改为丘、林、乔三姓,也成为河南丘氏的一部分,这些外族后文化上汉化,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西汉初东胡族乌丸部为匈奴所灭,余部东奔内蒙古与晋冀辽相接的地区,称乌桓,乌桓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乌桓人有丘姓;东汉末十六国西秦时羌人中有丘姓。不过你需要考察是哪一支了,不是每一个姓氏都是贵族的
『贰』 邱姓 在百家姓中排名第几 全国有多少万人口
丘(邱)姓是中国姓氏排行第77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汉平帝时有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丘姓主体已经由中原和北方移入江南。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丘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西汉见于史册的有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丘欣。
西汉平帝时,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属王莽篡位,后俊遂留江左,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东汉有乌程丘滕,还有云中丘季智。
汉朝时,乌桓也有丘氏,以东汉末乌桓国王丘力居最为知名。
『叁』 求邱氏的族谱字辈顺序,及家族历史。知道的请告诉我,感激不尽!!!
中华丘(邱)氏60世排序表如下:
仁德乾坤久 ,义重时日长。
礼全永富贵, 智明大吉昌。
信诚立业本, 忠勇振国光。
孝恭传家宝, 友爱致和祥。
善积余庆厚, 福寿显名扬。
祖恩贻泽远, 世代秉承旺。
家族历史:
一、以丘亦作邱。《说文通训定声》引东汉应劭《汉书.楚元王传注》云:邱,姓也。后世为避孔子(名丘)的名讳,将丘加邑旁改写为邱字。
二、以地为氏,据《风俗通义》所载,周代姜太公受封于齐国,建都营丘(在今山东省临淄县),其后有丘氏。
三、据《后汉书.乌桓传》所载,东汉时,东胡别支乌桓部落亦有丘氏。
四、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献文帝七分国人,以次弟豆真析为丘敦氏,魏孝文帝时改为丘氏。
(3)邱式指标扩展阅读:
家族名人
丘迟(464~508)字希范,南朝齐梁间乌程(今浙江省吴兴县)人。八岁能属文。梁武帝尝任之为中书郎,待诏文德殿。帝尝着连珠,群臣继作者数十人,丘迟所撰,词采丽逸,为一时之冠。
丘行恭,唐代洛阳人。善骑射。 贞观年间(627~649)讨高昌有功,诏斫石为人马,立像于昭陵阙前以旌之。 官至冀,陜二州刺史。
丘处机(1148—1227年),一作邱处机,字通密,自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栖霞)人。金、元间著名的道士。
丘逢甲,诗人,教育家。
邱宗岳,南开大学化学系创始人。
邱岳峰(1922~1980),原籍福建福州,生于黑龙江呼伦贝尔。中国最杰出的配音表演艺术家之一。
邱金辉,1904年5月出生于江西省横峰县,1925年考入南昌讲武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北伐军进军江西时,回到家乡横峰县宣传革命,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开展农运工作。1928年11月7日壮烈牺牲。
邱庆枫,1980年11月22日生于四川绵竹,1997年入读于四川省绵竹中学,1999年考入北京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2000年5月19日被害。
『肆』 邱在百家姓中是第几位
邱姓在百家姓中排第151位。
丘、邱姓同源,源丘氏发源于中国山东,源出有四:姜姓、姒姓、妫姓、他族改姓。
雍正三年(1725),清世宗胤禛下诏:天下为避儒家至圣先师孔子的名讳“丘”,丘氏族人的姓氏“丘”字皆加“邑”偏旁改为“邱”,丘氏因此大多改称邱氏。
丘(邱)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且因官职、因地名为氏者远多于血缘丘(邱)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六十五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四百六十七万六千余,占中国人口总数的0.29%左右。
到了晋朝,发生了五胡乱华,丘(邱)氏家族就移入福建,居住在莆田县宗头乡,成为闽籍邱氏世居之地。
“邱”字在中国大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曾被视作“丘”的异体字废除,但后来因有人以之为姓,于1988年回复为规范字。
『伍』 邱氏定律是什么
解决算法问题包括构造一个能解决某一指定集及其他相关集的算法,如果该算法无法构建,则表明该问题是不可解的。证明此种问题不可解性的定理是算法理论中的一大突破,邱奇的算法即为该类算法的首例。邱奇从英国数学家阿兰·图灵的论文出发证明了基本几何问题的算法不可解性。同时证明了一阶逻辑中真命题全集的解法问题是不可解的
『陆』 邱氏家谱辈分
邱氏源流:
炎帝是邱氏远祖,是传说中的华夏族的祖先,号烈山氏,又称神农氏,为姜水(今岐水)一带的部落首领。
姜尚是炎帝的后代,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又称姜太公、吕太公、吕望、太公望。炎帝姜姓部落先后派生出吕、邱、许、谢、丁、赖等一百多个姓氏。姜太公(公元前1211年~公元前1072年)胸怀大志,博学多才,文韬武略,长于用兵,工于奇计,善于治国。辅助周文王治国,辅佐周武王伐纣灭商,功勋卓著,受封于齐,都营邱。太公三子穆公受封镇营邱,其裔孙为纪念先祖丰功伟绩,以地为姓,邱氏由此而来。故邱氏尊姜太公为太始祖,尊穆公为开姓始祖。目前广为流传穆公世系,记述繁衍世系情况,多以此为据。
邱姓之祖得氏之所由始何时何人,还有弱公说、安公说等。四川梁平邱(邱)氏族谱,记载以春秋时邾国大夫弱公为邱氏开姓始祖,此系源自黄帝之裔高阳氏颛顼,其裔祝融氏吴回之子陆终第五子安,曹姓。而福建泉州族谱资料则记载:“一世安公,齐献公元孙,居营邱,以邱为姓,邱姓之祖得氏之所由始也。”此外,古代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如邱敦氏、邱林氏、梁邱氏、闾邱氏等,在民族历史演化中改复姓为单姓邱者也有。历史上,自北方南迁,后成为客家民系的邱氏族人都属姜太公后裔。
传至穆公第二十二世祖,俊仕汉为骠骑将军节镇江淮,留江左居吴兴。又传至第二十七世祖英公,汉末自吴兴迁于河南光州固始,邱族始大,“故邱氏望著河南从其盛也”。邱氏望出河南,称“河南衍派”。
二、在广西的迁徙以及分布情况:
邱三五郎裔孙主要播迁到广西的桂林、腾县、贺县、昭平、阳朔、钟山、平南等县市区;广西陆川的客家邱就有13族,人数不下5万,其中覃村邱氏族谱记载,他们是来自福建省汀州府上杭县‘珠玑街’瓦子巷,至今已有500多年,传了20多代。
邱氏60世排序表如下:
仁德乾坤久 ,义重时日长。
礼全永富贵, 智明大吉昌。
信诚立业本, 忠勇振国光。
孝恭传家宝, 友爱致和祥。
善积余庆厚, 福寿显名扬。
祖恩贻泽远, 世代秉承旺
『柒』 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多少位的大姓
截止2018年末,邱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76位。
邱姓一般认为是由丘姓避讳而来 ,最早一支丘姓源出姜姓,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其支庶(支孙 /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 。汉平帝时有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居吴兴 ,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丘姓主体已经由中原和北方移入江南 。
广西丘(邱)氏先祖是从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年[43])起开始向广西迁徙的,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海南等5省。
清初,邱姓进入台湾,发展为台湾的著名大姓 。如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都有丘(邱)氏 。
(7)邱式指标扩展阅读: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国就已经形成了姓氏,并且逐渐发展扩大,世世代代得延续。百家姓中有七成姓来源于洛阳偃师。
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着明显的区别。姓源于母系社会,同一个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的血缘关系。中国最早的姓,大都从“女”旁,如:姬,姜,姚,姒,妫,嬴等,表示这是一些不同的老祖母传下的氏族人群。
而氏的产生则在姓之后,是按父系来标识血缘关系的结果,这只能在父权家长制确立时才有可能。
因此“黄帝,轩辕氏,姬姓”,以及“炎帝,列山氏,姜姓”,这些中华民族共同始祖炎黄二帝原分属两个按母系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一个姓姜,一个姓姬,而他们又分别拥有表示自己父权家长制首领的氏称列山,轩辕。
姓和氏有严格区别又同时使用的的局面表明,母权制已让位于父权制,但母系社会的影响还存在,这种影响一直到春秋战国以后才逐渐消亡。
『捌』 全国邱姓氏人口统计数量
2006年邱姓人口总数已达500多万
『玖』 邱氏辈分
"克怀善世德家永自贤良",我们这儿的辈分是这样,我是(永)字辈,河南省新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