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黄金怎么提炼出来
黄金是在自然界中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对象,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出,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生金分矿金和沙金两种。
矿金,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石经过开采、粉碎、淘洗,大颗的金可以直接拣取,小粒的可用水银溶解。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间。
沙金,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于是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北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块、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片、板等。由于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没有提纯设备,而只熔化未提纯,或提的纯度不够,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黄金。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分为纯金、赤金、色金3种。按含金量不同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黄金。
赤金和纯金得意思想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99.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色金,也称“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黄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锭、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B. 古人是如何勘探金矿并开采黄金的
古代金矿开采的各种方法金矿的采选(1)开采金矿床的类型金矿资源主要分两大类:一类为脉金矿,矿床大多分布在高山地区,由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火山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形成,脉金矿又称山金矿、内生金矿;另一类为砂金矿,由山金矿露出地面后,经过长期风化剥蚀,破碎成金粒、金片、金末,又通过风、流水等的搬运作用,在流水的分选作用下聚集起来,沉积在河滨、湖滨、海岸而形成冲积型、洪积型或海滨型砂金矿床。有的山金矿风化剥蚀后,碎屑产物在原地堆积,则形成残积型砂金矿床;如果沿斜坡堆积,则形成坡积型砂金矿床。砂金矿床又称外生金矿,其成矿时代可以在古生代、中生代、第三纪、第四纪或现代。此外,还有一种伴生金矿,其含金量低,常常在有色金属矿井过程中加以回收,并进行综合利用。 我国古代早就有山金、砂金之分。但山金的含义不仅指脉金矿,而且还包括残积型、坡积型砂金矿床,意即指山上产的金。古代砂金矿床又可分为"水金"(自"水沙中"淘洗而得的砂金)和"平地掘井"开采而得的砂金。砂金矿中,与绝大多数金粒有明显区别的大颗粒金,叫块金,俗称"狗头金"。狗头金的发现,往往被认为是采金史上的大事。《天工开物·五金》中说:"千百中间有获狗头金一块者,名曰金母。"狗头金绝大多数产于冲积型砂金矿中,有些产于近地表的次生富集带中。 卢本珊等先生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明代对脉金矿有新的认识:第一,史料中有关脉金的踪迹。陕豫交界的小秦岭金矿,其东区陡壁上现存的碑文记有:"景泰二年(1415 年)六月廿日起,开硐三百眼。"可见开采规模较大。小秦岭金矿矿田内地势陡峻,海拔在650-2400 米之间。矿体由金矿脉及含矿蚀变糜棱岩组成,伴生有铜、铅、银、钨及大量的黄铁矿。《天工开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余丈"。这一记载乃指开采脉金矿而言。现代地质勘探表明,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即以脉金矿床为主。云南古代开采的砂金也来源于金沙江(古丽水)流域的山中脉金矿,清末,这里仍在开采。西藏地区金矿有喜马拉雅成矿带,西藏黄金之多在弃宗弄赞时代已经闻名。 明方以智《通雅》卷四十八金石条"山金为马蹄金"。清谷应泰《博物要览》卷三马蹄金条"出林邑山峒石中,凿石取之,状如马蹄。又名马蹄金,乃生金也。"这里所说的山金,可能指脉金矿床。 第二,"伴金石"与脉金矿床的关系。关于"伴金石"的描述,文献中多有记载。《本草纲目》卷831 引《本草拾遗》:"(陈)藏器曰:常见人取金,掘土深丈余,至纷子石,石皆一头黑焦,石下有金。"纷子石为何石?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5 引《始兴记》:"掘地丈余,见有磊砢纷子石,石褐色,一端黑焦,是为伴金之石,必有马蹄块金。盖丹砂之旁有水晶床,金之旁有纷子石。"可见,纷子石即伴金石。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五:"颗块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见伴金石,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之状,此定见金也,其金色深赤黄。"明《天工开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余丈,见伴金石,即可见金,其石褐色,一头如火烧黑状。""然岭南夷獠洞穴中,金初出如黑铁落,深挖数丈得之黑焦石下。" 由上述可见,找金匠师已把伴金石作为金矿的找矿标志。只要找到伴金石,必定可以见到金矿。 第三,原生银金矿床属于脉金矿。这类矿床,我国至迟在隋唐就已开采。银金矿的形成与中生代酸中性火山岩、次火山岩活动有关,在我国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及西北地区。根据银金矿所伴生的硫化物数量,则属于贫硫化物金矿,也称"新金银矿床"。据史料记载,我国从隋开皇十八年到明洪武间(约公元598-1398 年)在山东莱、登两州开采的金矿,主要是原生银金矿床。山东临沂的银金矿,唐、宋、元、明四代都在开采。(2)金矿的采选古代在金矿的开采,特别是砂金的开采中,采矿和选矿通常是连续作业的,所以史料中常将"采淘"或"淘采"二字连用。金矿经淘选之后,基本上就是金,只是颗粒细小而已。下面分两部分简述之。 其一,砂金的淘采。我国古代选矿方法除人工手选外,一般采用重力选矿法,其中包括重砂淘洗选矿法、溜槽选矿法。重砂淘洗选矿法中,又可按使用工具和操作方法的不同,分为淘洗盘法、淘洗筛法、淘洗船法。由于砂矿是由碎屑物质组成的,选矿时往往无需经过破碎、磨细,这样可以减少选矿工作量和降低成本。砂金的淘选也是如此。淘选的原理是利用矿物比重差(一般石英砂的比重为2.65,金的比重为19.3,铁砂的比重为7.8 以下),在水介质中,借助外力作用,产生不同的运动效果,使矿物按比重分层分带,从而使矿物分离。金之所以能在河流中被淘洗出来,是因为它的比重很大。水金的淘采方法《天工开物·五金》中说:"水金。皆于江沙水中,淘沃取金。"可见,水金的采掘对象是含金河沙。由于"水金"在江河溪流之中,水介质很方便,因此,淘采时采用淘洗法或溜槽法,均具备其有利条件。 第四纪冲积层砂金的开采方法 宋洪咨夔《大冶赋》:"寻苗罽淘之邃,破的■壁之壅。"似指冲积层所出的砂金。《天工开物·五金》:"平地掘井得者""不必深求而得",说明明代开采第四纪冲积层砂金或残积型、坡积型砂金矿床,显然采用了轻型工程(剥土、开槽、浅井等)。 古代砂金淘采方法的考察研究 据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我国很早就掌握了重砂淘选法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淘选法不但用来淘采自然金,而且用来回收银、铜、铁、锡等金属矿砂。无论用于哪种金属矿砂,古代的淘选方法及使用工具基本上都是相同的。明代《天工开物·五金》"淘洗铁砂"图中的淘砂盘和我国现代仍然使用的淘金簸箕的形制完全相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其二,脉金矿的采选。关于我国古代脉金矿开采的详细情况,还有待于发掘史料并对考古资料作进一步的论证。从有关史料看,如唐白居易《赐友五首》并序之二,诗的第一句是:"披砂复凿石,矻矻无冬春。"说的是开采金银要开凿岩石,无论天寒天暖都要照常进行作业。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五:"颗块金,即穴山或至百十尺。"《天工开物·五金》:"金多出西南,取者穴山至十余丈。"《清一统志》:(临沂宝山)"上有洞穴数区,产金银矿石,元时开矿处也。"《龙泉县志》:(银金矿)"脉浅,无穿岩破洞之险。"这些记载都说明,开采脉金矿需要凿岩辟石,穴山破洞,进行地下工程是肯定无疑的。我国有一些地名也反映了金矿的开采方式,如黄金洞(平江、隆回)、金子洞(藏江)等地,古代都是以凿洞采金为主。关于脉金矿的淘选,《浙江通志》引《龙泉县志》说:"黄银即淡金。每得矿,不限多少,俱舂碓成粉。"这是碎矿。"然后以水浸入,磨成细粉,仍贮以木桶浸之。用杨梅树皮渍搅数次,石粉浮而金粉沉,乃用金盆如洗银法洗之。"至于洗银法,明陆容在《菽园杂记》卷十四铺叙甚详:"。若细粘与梅砂,用尖底淘盆。"明确指出回收精矿砂要用具有棱槽的淘砂盆。"浮于淘池中,且淘且汰,泛扬去粗,留取其精英者。其粗矿肉,则用一木盆,如小舟然(注:即平底淘洗船)。淘汰亦如前法,大率欲淘去石末。"指出平底淘洗船的功用是淘去砾石。"存其真矿,以桶盛贮,璀璨星星可现,是谓矿肉。" 上述精矿的富集,是通过重砂淘洗选矿法,清除脉石等杂质而实现的。 陆容说,淘洗粉状及细砂状矿砂,要用棱槽淘船,以便回收精矿。淘选粗矿肉,要用平底淘船,这是由于"粗矿肉"含废石较多,用平底淘船淘洗后便于目测及手选废石。陆氏的记述中值得称道的是,同一选矿流程中,古人根据不同的粒级、不同质量的矿砂分别选用棱槽淘船和平底淘船,表明明代的重砂淘洗选矿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C. 古代黄金是怎么开采的
黄金是挖掘的,还有就是通过贸易换来的。中国古代是不怎么产白银的,本土白银成分比例特质都不行,到了清朝,朝廷通过各种措施大量进口换购白银(又称鹰洋)当时市面上的90%白银都是来源于美洲地区。现在黄金开采由武警部队负责勘测开采。属于国家战略资源。白银在民国时候,被当时的财政部长宋子文采取的货币政策收归国有。到解放后,银本位在我国被彻底放弃,白银随即推出了日常交易市场,更多的运用于饰品加工,高精尖材料制造等。
D. 怎么开采黄金
长江黄河里面都有 非常小的颗粒 有的眼睛都看不到 就在我们现在站的这块地里也有黄金 平均黄金的含量一般是0.2克/吨土 建议你一去看些地理书 这个不是做生意 采不采的到 还要靠运气
E. 黄金是可以无条件开采的吗
不可以,为规范黄金行业生产秩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黄金产业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特制定黄金资源开发准入条件。
一、黄金资源开发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新建黄金生产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黄金工业规划。并同全国黄金产业发展布局相协调,鼓励企业加大风险投资进行资源勘查加强资源战略储备和有序开发。
(2)综合利用,有效保护。黄金生产企业必须采用相应先进工艺技术进行处理实现优矿优用、合理配用、分类使用、综合利用,禁止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优矿低用等浪费资源行为,必须按照“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将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列入露天开采矿山的主要环节。
(3)优化配置,规模开发。黄金资源原则上配置给有一定黄金矿山开采经验、有经济技术优势、对黄金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矿山建设应与矿床规模相匹配,实行规模化开采,实现“大矿大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4)依法开采,规范秩序。黄金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办理采矿权证和履行建设各种相关手续,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对资源储量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加强黄金开采批准证书的发放和监督检查,严格按采矿证批复的规模和方式有效开采资源,严格履行矿山关闭储量核实报批审核。
二、项目建设投资与生产布局条件
(1)必须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储量备案证明。
(2)必须完成投资项目政府核准或备案工作。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安全预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
(3)符合当地规划和资源规划要求。新建和改扩建黄金生产企业厂址要靠近黄金资源所在地必须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总体规划或黄金等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4)鼓励现有黄金企业间的重组兼并。支持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并购重组后的技改投资。
(5)投资新建黄金生产项目的企业必须在内地有从事矿业生产经营三年以上的经历。并须具备与所开采矿区资源规模和开采条件等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条件。
(6)投资黄金生产项目的业主,自有资本金不得低于总投资额的30%,且在黄金开采批准证书颁发前必须到位。
(7)外商投资开发我国境内黄金矿产,应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要求有利于矿产所在地的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发展。
(8)在当地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干道、铁路干线及重要地下管网两旁1公里以内,居民聚集区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不得新建黄金生产企业。已在上述区域内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黄金企业要根据《水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及该区域规划,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三、采选规模
(1)采矿规模。
1、现有露天开采矿山设计规模必须达到7万吨/年以上,新建必须达到10万吨/年以上。
2、现有砂金开采项目处理能力必须达到15万立方米/年,新建必须达到20万立方米/年,2013年底前关闭砂金开采项目。
3、对开采能力达不到100吨/日规模的矿产资源,可作为资源储备,不再新建单独矿山。
4、对现有生产规模与保有资源量不相符合、开发利用水平低的矿山必须进行改造,现有矿山保有资源量低于规定规模的除外。2011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100吨/日的矿山予以关闭,2013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150吨/日的矿山予以关闭,2015年底前,开采规模达不到200吨/日的矿山予以关闭。
(2)选冶规模。
1、现有独立堆浸项目处理能力必须达到15万吨/年,新建独立堆浸项目,青藏高原除外,处理能力必须达到20万吨/年,2013年底前关闭20万吨/年以下的独立堆浸项目,2015年底前,独立堆浸项目处理能力必须达到30万吨/年。
2、现有黄金冶炼厂处理能力必须达到50吨/日以上,新建必须达到100吨/日以上,2013年底前关闭100吨/日以下的黄金冶炼厂。
3、在同一黄金成矿区域内,黄金冶炼厂不得多于2座,2013年底前必须完成整合重组。
四、工艺技术
现有、新建或改扩建矿山的采矿和选矿装置,必须符合工艺技术先进、装备设施配套、资源综合利用率高和环境污染少的要求。
(1)必须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组织管理系统、生产作业装备、尾矿库等配套工程设施。
(2)必须有区分不同矿石品质的技术手段、矿石分类堆放场地、中低品位含金矿石利用措施和设施。
(3)易处理金矿采、选、冶综合利用率不得低于80%,低品位、难处理金矿采、选、冶综合利用率不得低于70%。
(4)采矿贫化率和损失率原则上分别不得高于20%和10。
(5)开发金矿资源应进行选冶试验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选冶回收率。易处理金矿的选冶回收率不得低于88%,低品位、难处理金矿资源的选冶回收率不得低于75%。
五、环境保护
(1)黄金生产企业生产必须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要达到《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国家有关标准及省有关要求生态环境必须满足生态功能区要求。
(2)新建黄金生产项目在设计阶段必须进行资源开发方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地质灾害评估等评价,并同步建设综合利用、尾矿库等相应设施。
(3)黄金生产企业必须将露天开采矿山的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作为主要的工艺环节,制定详细方案,提取专项费用,有计划实施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
六、安全生产
(1)黄金生产企业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生产法》和《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确保安全生产。
(2)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体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提供相应工作条件和业务经费。
(3)现有、新建、改扩建黄金生产项目必须依法进行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
(4)黄金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必须符合《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中第五条和第九条所规定的全部条件。
七、实施及管理
1新建和改扩建黄金生产项目达不到准入条件要求的不得建设。现有生产企业在规定年限前达不到要求的必须予以整合或关闭。
2各有关部门对黄金生产项目的审核包括开采批准证书、采矿证、投资管理、用地审批、环境评价、工商登记等必须依据本准入条件。
)3新建矿山企业建成试运行前要按本准入条件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生产与销售。
(4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黄金生产企业执行本准入条件进行监督和检查。中国黄金协会要按照准入条件加强行业自律并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监督和检查。
(5对不符合准入条件的新建、在建或改扩建黄金生产】各级投资主管部门不得予以核准或备案,国土资源部门不得办理采矿权证和建设用地审批,环保部门不得办理环保审批手续,金融机构不予信贷支持电力供应部门不予供电。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凭合法采矿权证办理黄金开采企业的登记注册手续,并对各级人民政府或相关主管部门撤消或责令关闭的企业,及时办理变更或注销登记手续。
八、附则
1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国境内的黄金生产企业。
2)本准入条件由工信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并根据黄金行业发展情况适时进行修订。
F. 怎么样开采家里黄金
大家都是消费者,不用担心别人开采你家的黄金,你同时也在开采别人家的黄金,这是一个社会经济关系越发密切的时代,不可能只准你赚别人的钱,而不让别人赚你的钱!除非你自给自足,看来这也不是轻易就能办到的事情,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
你别无选择,其实这都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只有这样这会才能发展,人类才能进步。
G. 我想知道如何开采黄金矿石及其如何提取黄金
金矿种类
黄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半成品,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的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生金分为矿金和沙金两种。
2.1 矿金
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50%-90%之间。
2.2 砂金
砂金矿是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世界黄金生产的主要矿床,但经过几千年的开采,富矿砂多已枯竭,现在主要以矿金为主,砂金是产于河床湾曲的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经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最简单的是淘沙金
H. 金子如何开采
开采下来矿石要放在水里淘
I. 黄金是如何产生的
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状态存在而不能人工合成的天然产物。按其来源的不同和提炼后含量的不同分为生金和熟金等。
生金亦称天然金、荒金、原金,是熟金的对象,是从矿山或河底冲积层开采的没有经过熔化提炼的黄金。生金分为矿金和沙金两种。
矿金,也称合质金,产于矿山、金矿,大都是随地下涌出的热泉通过岩石的缝细而沉淀积成,常与石英夹在岩石的缝隙中。矿金大多与其他金属伴生,其中除黄金外还有银、铂、锌等其他金属,在其他金属未提出之前称为合质金。矿金产于不同的矿山而所含的其他金属成分不同,因此,成色高低不一,一般在 50%-90%之间。
沙金,是产于河流底层或低洼地带,与石沙混杂在一起,经过淘洗出来的黄金。沙金起源于矿山,是由于金矿石露出地面,经过长期风吹雨打,岩石经风化而崩裂,金便脱离矿脉伴随泥沙顺水而下,自然沉淀在石沙中,在河流底层或砂石下面沉积为含金层,从而形成沙金。沙金的特点是:颗粒大小不一,大的像蚕豆,小的似细沙,形状各异。颜色因成色高低而不同,九成以上为赤黄色,八成为淡黄色,七成为青黄色。
熟金是生金经过冶炼、提纯后的黄金,一般纯度较高,密度较细,有的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常见的有金条、金块、金锭和各种不同的饰品、器皿、金币以及工业用的金丝、金片、金板等。由于用途不同,所需成色不一,或因没有提纯设备,而只熔化未提纯,或提的纯度不够,形成成色高低不一的黄金。
人们习惯上根据成色的高低把熟金分为纯金、赤金、色金 3种。
黄金经过提纯后达到相当高的纯度的金称为纯金,一般指达到99.6%以上成色的黄金。
赤金和纯金的意思相接近,但因时间和地方的不同,赤金的标准有所不同,国际市场出售的黄金,成色达 99.6%的称为赤金。而境内的赤金一般在99.2%-99.6%之间。
色金,也称 “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较低的金。这些黄金由于其他金属含量不同,成色高的达99%,低的只有30%。
按含其他金属的不同划分,熟金又可分为清色金、混色金、 k金等。清色金指黄金中只掺有白银成分,不论成色高低统称清色金。清色金较多,常见于金条、金锭、金块及各种器皿和金饰品。
混色金是指黄金内除含有白银外,还含有铜、锌、铅、铁等其他金属。根据所含金属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分为小混金、大混金、青铜大混金、含铅大混金等。
k金是指银、铜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为 24k的公式配制成的黄金。一般来说,k金含银比例越多,色泽越青;含铜比例大,则色泽为紫红。我国的k金在解放初期是按每k4.15%的标准计算,1982年以后,已与国际标准统一起来,以每k为4.1666%作为标准。
J. 如何开采家里的黄金
啥意思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