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国家如果要增加外汇储备的话怎么增加减少外汇储备的话又怎么减少
首先,咱们国家的外汇储备机制决定了当前的外汇储蓄。
简而言之,企业出口商品得到外汇后,要把外汇卖给国家,国家外汇储备增加。
企业进口商品,要向国家购买外汇,才可以进行支付,国家外汇储备减少。
所以,我国的外汇储备金额并不是国家随意支配的,与我国的贸易情况直接相关。贸易顺差储备增加,贸易逆差储备减少。而不是国家想减少就可以减少的。
2. 中国如何管制外汇流出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资本外流”成为了不少媒体、机构的热点话题,其中不乏对“中国资本外流加剧”的担忧。那么资本外流对经济生活有什么不利影响?
外流的资本在外流之前,在本国是以资产的形式存在的,比如股票、债券、房地产、实体企业等等,或者干脆存在本国银行吃利息(这种情况是本国的利率必须高于资金来源国的贷款利率)。当大规模资本外流时,必然伴随着对本国资产的抛售,因而就会带来本国资产的暴跌。比如抛售房地产,抛售股票等。
若本国的外汇储备不是足够多,即当外流的资本超过了本国的外汇储备量时,由于本国央行无法按现有的汇率向外逃的资本者兑现外汇,所以只能宣布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贬值,而这会进一步加剧仍然在本国的外资的恐慌,进一步加剧外资的出逃,形成恶性循环.....暴跌的资产价格会引发众多的资产持有者(如银行、企业、个人等)亏损,最终因资不抵债而破产......,本国金融市场、实体市场出现极大的混乱,即,危机。发端于金融市场,由金融危机最终演变为经济危机。
据今年1月数据显示,中国的外汇储备去年减少了7,000亿美元。这种大规模的资本外流不仅使中国的经济转型变得更加复杂化,也增加了其他新兴市场面临的风险,这些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外流现象。
与中国相比,俄罗斯的资本外流现象造成的影响则更加严重。俄罗斯是近期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的另一个主要国家。2014、2015年俄罗斯资金流出规模为3,300亿美元,相对于俄罗斯经济规模来说,资本流出规模已相当高,造成的影响也更加深远,并引发卢布崩盘、经济急剧萎缩和流动性收紧。
而与之相比,中国一直未出现俄罗斯的情况,这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实力(比如坚实的资本账户盈余),以及政府仍有政策工具可加以利用。蒂尔顿说,中国不需要彻底阻断资本外流,加以控制即可。
自去年12月起中国为控制资本外流所采取的八项管制措施。
1.加强向海外转移资金的监管,检查是否存在分批转移外汇以购买外汇资产的行为,并对相关违法行为进行惩罚。
2.控制离岸人民币供应,提高做空人民币成本。
3.限制企业购买外汇。
企业只能在实际支付款项前的五天之内购买外汇,之前企业可以自由决定购买外汇的时间。
4.暂停外资银行的部分外汇业务,为防止资本外流进行外汇套利。
5.冻结境外投资额度。
6.推迟开通深港通,中国起初计划去年开通深港通,但由于内地股市大跌,深港通计划一再推迟。
7.打击银联借记卡的非法使用。
8.打击地下钱庄。
3. 外汇是怎么产生的!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4. 为什么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大都是发展中国家
为什么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大都是发展中国家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虽然要做各方面的具体分析,但从发达国家不增加外汇储备的最主要原因看,却可以断言发展中国家的货币不是国际货币乃是其迅速增加外汇储备的最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发达国家的货币大都实现了国际化即大都成了国际货币,其中,美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或国际基轴货币,欧元、日元和英镑是主要的国际货币,加元、澳元、瑞士法郎等是一般的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都可以自由兑换,具有国际流通性,在国内外都好用,企业有了本币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个人有了本币就可以到国外读书、旅游和购物。由于国际货币既可以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与国际支付的工具,也可以作为国际储备的手段,因此,凡是拥有国际货币的国家,不仅用本币就可以对外进行贸易结算和国际支付,而且拥有大量的本币就等于拥有了取之不尽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满足对外支付紧急进口的需要,二是满足对外支付到期外债本息的需要,而拥有国际货币的发达国家用本币就可以满足这两方面的需要。因此,从理论上讲,发达国家实际上并不需要外汇储备的基本功能,即发达国家不需要大量地增加外汇储备。换言之,拥有国际货币的发达国家,他们只储备少量本币以外的其他国际货币就可以了,在需要其他国际货币的时候可以随时兑换,需要多少兑换多少。这样,既能减少储备外汇的代价和成本,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汇率变动风险。
5. 央行如何把外汇驻入本国金融系统
希望汇 通外 汇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我国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一是再贷款,二是再贴现,三是财政借透支,四是外汇占款。改革开放相当长一段时期以来,再贷款和财政借透支是我国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但从1995年起,情况发生了变化:一是随着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的颁布与实施,人民银行与财政的借透支关系中断,财政借透支已不是基础货币投放主渠道,二是外汇占款在基础货币投放中的比重逐渐增加。1994年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实现了双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本币必然产生升值趋势。但是为了维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央行只好大量地买进美元。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外汇占款的增加。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供应的重要渠道。
6. 国家外汇管理局怎么进
用管理员的身份进入到国家外汇管理局网上应用服务平台的方法:
在这个网站上面下载系统:http://fdi.safesvc.gov.cn/invUserAction.do?method=doLogin
网站右边“说明2”中提示的三个文件都要下;
下载后再用admin登录进去,外管局应该有给一张纸,上面写着管理员的登录名和密码的
管理员登录进去只能增减用户
可以先增加一个用户,退出,再以增加的用户登录进去进行其他的操作。
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由中国人民银行管理,行政级别为副部级。内设9个职能司和机关党委,设置4个事业单位。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部分副省级城市设立36个分局(其中2个外汇管理部),在部分地(市)设立308个中心支局,在部分县(市)设立519个支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分支机构与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合署办公。
7. 保险如何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
去国外开公司
8.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多少怎样才合适太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太少了又会怎样
合理的外汇储备约为该国年进口总额的20%-50%。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因政府能有效控制进口,可储备少一点,最低不低于进口总额的20%,不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可以多一点,一般不超过50%。
太多的情况下,储备资产越多,需付出的机会成本越高,资产闲置这是一种损失和浪费。
太少的话,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外汇储备的作用主要是,1 体现一国的金融实力,从而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 调解国际收支失衡 ;
3 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汇率(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用外汇储备调节汇率,太少了没成功;传言香港能够挺住,大陆给了大力支持,就是运用外汇储备调节汇率)
4 是一国举借外债和清偿能力的基础及信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