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为什么当央行买入外汇和黄金时,会导致商业银行体系在中央银行的准备存款增加,亦即基础货币的增加与投放
首先你的第一个问题,确实如此但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首先外汇是指中国企业向外国出口货物,而在别人的地盘卖东西肯定收的别人的钱,可是中国企业要把钱拿回来给员工发工资买原材料继续生产,而怎么拿回来呢?人民币不会凭空变出来(银行的人民币都是有主的不可能随便用于结售汇)那么责任就是央行的事了,央行会印发钱给企业,然后暂时接收外汇,这样就产生外汇储备(也可叫买入外汇),那么央行怎么印钱就是央行授权凭空买入商业银行的债券(不给钱就买,当然量能承受而且有益经济的程度)那么市场上流动性增加银行的存款就会变多,所以缴纳的准备金就增加。 因果关系是这样的,企业出口-创汇-结汇-央行印发资金-市场流动性增加-通过银行的资金增多-存款变多-准备金增加。 第二个问题 准备存款我不知道是什么,存款准备金是指 商业银行按客户的存款以一定比例存在中央银行,以保证一定的支付能力。
㈡ 境内居民个人购买外汇总额每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那么
是的,购汇和结汇个人都是限额5万美元。
有其它办法:用另外一个人的身份证就OK了。
㈢ 出售外汇可以增加基础货币吗
出售外汇可以增加基础货币。
从外汇储备的来源和人民币汇率现行制度上解释。简单来说,近年来中国的外汇储备增加是由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也就是进出口顺差,资本流动顺差,外币在中国国内需要结售汇,也就是要卖给银行兑换成人民币,这样在中国外汇交易市场上大量外币就要持续不断的购买人民币,人民币需求持续增加将导致人民币价格上升,也就是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其中不乏一些也人民币升值预期为目标的国际投资资金,种种原因造成人民币长期的升值预期,从而加速人民币升值。央行为了减缓人民币升值速度,就要作为外汇最终的购买者,也就是向市场投放人民币,增加人民币供给,从而对冲需求。这样,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外汇占款就持续增加,导致基础货币投放增加。
所以,出售外汇是央行作为外汇最终的购买者,向市场投放人民币,增加人民币供给,从而增加基础货币。
㈣ 央行为什么用基础货币购买外汇
外国人买中国货,先到人民银行(或者商业银行,转手也到人民银行),把外汇换成人民币。中国人买外国货,也是到人民银行,把人民币换成外汇。
中国顺差,所以有更多的外汇在人民银行被换成人民币。注意人民银行是印钱的。最后人民银行干的事情就是印人民币购买外汇。
㈤ 中国人民银行从银行间外汇市场购入外汇时,为什么相应会投放基础货币
就跟买东西一样,你买了外汇需要付钱啊,付的人民币就是投放基础货币了
㈥ 除了以买外汇的方式之外,基础货币投放的方式、途径
中央银行通过要求调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的信贷金额,从而控制货币的发行(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银行除了发放贷款外要保留一部分资金来供人们的提取);还有就是通过财政赤字的方式,也就是财政赤字后直接向银行透支,迫使央行发行货币,此举是一种非正常行为,它可能会带来货币供应量加大而导致出现通货膨胀
㈦ 什么是基础货币和报价货币
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 Base)、强力货币、始初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被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与商业银行体系持有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
报价货币即由报价方同时报出自己的买入价和卖出价,由客户自行决定买卖方向。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价差越小,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成本越小。目前国外保证金交易的报价点差基本在3-7点,香港在6-8点,国内银行实盘交易在10-40点不等。
(7)居民购买外汇基础货币扩展阅读:
基础货币是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借以创造存款货币的基础,是整个商业银 行体系的存款得以倍数扩张的源泉。从本质上看,基础货币具有几个最基本的特征:
一、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性负债,而不是中央银行资产或非货币性负债,是中央银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现代中央银行建立不依靠财政注资和资产担保,货币发行机构和政府都没有对货币提供资产担保,货币发行实际不具有信用证的特征。
因此中央银行经营实际等于负债经营,中央银行的负债规模实际取决于执行流通功能所需要的规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实际是中央银行负债业务的衍生)
二、是通过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和调节的变量对它的影响,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
三、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商业银行不持有基础货币,就不能创造信用;(现代商业银行经营不依靠基础货币也能通过发行或有负债的信用证衍生工具也能大量创造货币信用;在金融周期流通过程中,商业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创新工具。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实际不受货币政策和货币供给制约,商业银行的最终负债规模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净资产规模和风险经营能力)
四、是在实行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被整个银行体系运用的结果,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从来源上看,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通过其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㈧ 为什么外汇储备增加,国内基础货币也会增发
首先理解货币:如今通常所说的货币,就是我们兜子里的纸钞,它是商品经济下的一个为方便商品交换流通的媒介及工具,其本身无价值,由国家银行发布并强制流通。你拿着美元到中国境内商店买东西,商店老板就当美元一张废纸,因为美元要在国内使用必须通过央行兑换成人民币才行。
不同国家的货币不能在不同国家范围内流通,而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之间就有一定的经济来往,为了解决不同国家之间的商贸及货币问题,就涉及到外汇及外汇储备两个概念。
大家都知道,一个国家富有,不是这个国家发行或拥有本国货币的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这个国家商品的多少,商品才是人民生活的物质需要,而不是货币,也就是一个国家生产能力和生产总值来衡量一个国家国力。
国家之间商贸,如下简单地分为出口和进口两种情况:
对于出口情况,如果拿美元当外币,也就是中国跨国企业把自己生产的商品拿到美国境内销售,换回的别国的货币,这对中国人,由于外币在中国市场不允许流通的,所以在中国市场内外币相当于一叠废纸,所以中国的出口企业把外币卖给国家银行换成人民币,国家拿着外国的货币,同样没么用,人民生活的富裕最终反映在物质享有多少上,而货币只是物质交换的一个中介和工具,所以,对中国来说,我们国内的企业把是生产出来的商品给美国用,而美国只给我外币(债券),这样形成一个债务关系:即就相当于我国是债权方,外国(美国)是债务方,外汇(美元)就是债务关系凭证。
对于进口情况,不影响外币储备,比如外商到国内出售外国商品赚到人民币,央行就拿外汇储备(美元)从外商手中买回人民币(因为这部分人民币是国内流通的,不算为外汇储备),也可能是外商拿人民币到他自己本国兑换本国货币同样形成本国的外汇储备(实际过程是不是如上述这样,还不知道,不是学经济,只是猜测)。买回实际是一个对冲过程(真正意义的对冲好象是央行拿着外汇进行海外买购),也可以这样理解:外国的商品看成央行自己生产的商品在国内市场销售,这样,外汇储备的一部分经由外国商品通过央行归还给老百姓,也就还债。
通常国家的在流通货币量与国家的产出的商品量相互对应的。(物质财富与货币量相对应)
中国企业出口商品,可看成:中国国内生产的商品过多(也就是对应的流通货币不够),
国内企业通过出口形式拿到外国市场进行商品销售交换,拿本国的商品本可以交换到外国的商品,但由于外国货币的存在,就交换回了外币,这些外币实际上相当于外国消费者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债务,而这些债务,统一划到国家银行的名下。这样就成了国家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越多,说明国家放债越多。放债就相当于发行货币,国家放债过多需要发行大量货币,就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商品不够,而流通货币很多),这时国家通过国际从外海购买商品,把外货消耗掉换回商品,从而达到稳定平衡经济的目的。也可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央行通过投放大量货币来换回外汇储备,这种货币的增加不是通过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引起,而是由政府央行强制的,这样货币增加,如果放大来看,实际上就是通货膨胀,也就老百姓手上的钱贬值了,被贬值的一部分被央行无偿占有。所以可以理解为:外汇储备是央行的负债,而不是资产,因为它是央行用人民币从老百姓手中换回来的,那么总有一天老百姓想要兑现这个资产。
由于中国的外汇货币主要以美元为主,美国经济一但出现波动导致美元贬值,中国外汇储备就会有随之贬值的风险,外汇储备贬值也就是中国资产的损失。
一言以蔽之:外汇储备就是老百姓与别国之间的一种债务关系体现(储备并不是国家资产,而是劳动人民的钱),而老百姓作为债权一方,将债权统一转交给国家央行,统一以央行的名义挂着。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外汇储备多少主要取决于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外汇储备是用于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交易。
要增加外汇,则需要发行人民币来购买人民币供给就会增多,这样可能会引起国内市场的货币膨胀。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国内外经济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进口多,国内市场充斥着外国商品,引起国内货币紧缩),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消费需求增加,商品不够),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
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
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
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国内)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
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外币资产贬值)损失。
由于外币在国内市场不能流通,所以央行在国内多投放(通过出口、引进外资)一定货币的同时,又代表国家多储备了一定的外汇。此时人民币在国内运用,而外汇本身却独立于国内的经济运行,被央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用于保值增值。
㈨ 外汇基础货币是什么意思 基础货币的定义
你好,所谓的炒外汇“基础货币”并非是货币政策中的那个基础货币,而是指任何货币对中的第一个货币。汇率显示的是第一个货币以第二个货币来衡量价值多少。我们来举个例子,假如USD/CAD的汇率是1.0862,这就意味着1美元等于1.0752加元。在炒外汇市场中,美元一般是被认为是报价中的基础货币,者就是说所有的报价都是表明1美元等于多少其他货币。但是在外汇市场中,英镑、欧元、澳大利亚元以及新西兰元是个例外。
目前公认的八个交易最为频繁的货币被称为主要货币,它们依次是USD(美元)、EUR(欧元)、GBP(英镑)、CAD(加拿大元,简称加元)、JPY(日元)、NZD(新西兰元,简称纽元)、CHF或SFR(瑞士法郎)、AUD(澳大利亚元,简称澳元)。而其它所有的货币则称为次要货币。目前在外汇市场中主要分析的还是USD、JPY、GBP、EUR、CHF这五种货币。这几种货币是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货币,同样也是最适合交易的货币。
㈩ 央行买卖外汇与基础货币的关系是什么
你能不能专业点要问也要问对地方!央行是负责管理印刷人民币的,然后拿人民币调控市场,买卖外汇就是为了调控顺逆差,然后又因为中国顺差很多所以要不断的买外国的国债,然后就买呀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