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上市期货公司排名20142015年
2014年期货公司分类评价排名分类评价结果如下:
序号
1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 AA
2 中证期货有限公司 AA
3 永安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AA
4 国泰君安期货有限公司 AA
5 华泰长城期货有限公司 AA
6 银河期货有限公司 A
7 海通期货有限公司 A
8 长江期货有限公司 A
9 中粮期货有限公司 A
10 广发期货有限公司 A
11 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A
12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A
13 浙商期货有限公司 A
14 金瑞期货有限公司 A
15 申银万国期货有限公司 A
16 光大期货有限公司 A
17 招商期货有限公司 A
18 国投中谷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A
19 鲁证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A
20 万达期货有限公司 A
21 国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A
22 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A
23 上海东证期货有限公司 A
24 方正期货有限公司 A
25 国联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B
26 新湖期货有限公司 BBB
27 兴证期货有限公司 BBB
28 浙江中大期货有限公司 BBB
29 上海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BBB
30 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 BBB
31 信达期货有限公司 BBB
32 格林期货有限公司 BBB
33 北京中期期货有限公司 BBB
34 中投天琪期货有限公司 BBB
35 东海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B
36 中钢期货有限公司 BBB
37 五矿期货有限公司 BBB
38 迈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BB
39 经易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BB
40 宏源期货有限公司 BBB
41 中信新际期货有限公司 BBB
42 国海良时期货有限公司 BBB
43 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 BBB
44 英大期货有限公司 BB
45 美尔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B
46 北京首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
47 安信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
48 一德期货有限公司 BB
49 上海金源期货有限公司 BB
50 新纪元期货有限公司 BB
51 华安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
52 成都倍特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B
53 东航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
54 大华期货有限公司 BB
55 冠通期货有限公司 BB
56 东吴期货有限公司 BB
57 大越期货有限公司 BB
58 中辉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B
59 浙江新世纪期货有限公司 BB
60 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 BB
61 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
62 盛达期货有限公司 BB
63 徽商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B
64 锦泰期货有限公司 B
65 财富期货有限公司 B
66 南证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
67 金元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
68 东兴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
69 上海大陆期货有限公司 B
70 大地期货有限公司 B
71 国贸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
72 上海中财期货有限公司 B
73 华联期货有限公司 B
74 中融汇信期货有限公司 B
75 中衍期货有限公司 B
76 华鑫期货有限公司 B
77 华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
78 云晨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
79 上海浙石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
80 上海通联期货有限公司 B
81 上海良茂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
82 长安期货有限公司 B
83 华龙期货有限公司 B
84 大有期货有限公司 B
85 红塔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
86 海航东银期货有限公司 B
87 国金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B
88 德盛期货有限公司 B
89 道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B
90 宁波杉立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C
91 国元期货有限公司 CCC
92 民生期货有限公司 CCC
93 招金期货有限公司 CCC
94 平安期货有限公司 CCC
95 国都期货有限公司 CCC
96 江海汇鑫期货有限公司 CCC
97 第一创业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CCC
98 中州期货有限公司 CCC
99 中原期货有限公司 CCC
100 恒泰期货有限公司 CCC
101 广州期货期货公司 CCC
102 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CCC
103 上海东方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CCC
104 华融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CCC
105 东方汇金期货有限公司 CCC
106 渤海期货有限公司 CC
107 中银国际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CC
108 中电投先融期货有限公司 CC
109 银建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CC
110 鑫鼎盛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11 新晟期货有限公司 CC
112 金谷期货有限公司 CC
113 天富期货有限公司 CC
114 黑龙江时代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15 深圳瑞龙期货有限公司 CC
116 山西三立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17 乾坤期货有限公司 CC
118 京都期货有限公司 CC
119 津投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20 金友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CC
121 金信期货有限公司 CC
122 金石期货有限公司 CC
123 深圳金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24 江信国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CC
125 文峰期货有限公司 CC
126 江苏东华期货有限公司 CC
127 江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28 华闻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29 华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CC
130 河北恒银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31 和融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CC
132 和合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33 海证期货有限公司 CC
134 国富期货有限公司 CC
135 大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36 创元期货有限公司 CC
137 财达期货有限公司 CC
138 安粮期货有限公司 CC
139 神华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C
140 大连良运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41 集成期货有限公司 C
142 广永期货有限公司 C
143 江西瑞奇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44 天鸿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45 天风期货有限公司 C
146 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47 中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48 西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49 西部期货有限公司 C
150 同信久恒期货有限责任公司 C
151 晟鑫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52 华海期货有限公司 C
153 广东鸿海期货有限公司 C
154 新疆天利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C
155 海南金海岸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D
156 华南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D
157 上海普民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D
158 黑龙江三力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 D
❷ 求有可能被收购的两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原因
这个不看点消息是很难看出,但我可以判断出行业。消费类:酒,食品,医药,其他都是中国公司借着国外经济不好去收购别人,国外只有消费行业还有实力收购,其他都自身难暴。(中国公司尤其喜欢收购矿。。。一看就是赔本买卖,经济走弱,资源都是走下坡路的,国际期货价格权都在别人手里,买了就是任人宰的)
❸ 中国国际期货杜清青:为何国债期货成交量萎缩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 杜清青
和讯债券消息 中国金融衍生品历史上已尘封18年的国债期货涅槃重生,首批5年期国债期货上市合约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开盘交易。作为中国第一个场内利率衍生品, 国债期货是固定收益市场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国债发行、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提高资产管理效率、促进债券市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固定收益俱乐部以国债期货上市交易一周为契机,举办了“国债期货上市一周”研讨会。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杜清青发表了演讲,为大家解释了为何国债期货交易量日渐萎缩。
以下是文字实录:
杜清青:在座各位有多少人开户做期货交易?(答:我做债券,我做股指期货
国债期货上市一周,昨天为止交易了六天,六天之中成交量逐渐萎缩,开始第一天成交量3万手,昨天几千手,最后两天做股指,那时候第一天的成交量,股指期货第一天的上市成交量,包括第一周的上市成交量大概是什么水平?每天平均大约13、14万,一个月之后达到20多万手,基本半年之后达到将近50万手,到现在日均成交量大概90万手,和商品不一样,这是单边的成交量统计。上市之后同属两个期货品种,合约大小基本差不多,合约价值也差不多,这是100万,那个乘起来也70、80万,每个合约价值差不多。但上市之后成交量明显区别特别大。
第一,因为它的波动性比较低,虽然保证金比较低,目前期货公司收4%,但波动性太小。做过期货的人会感觉到它的波动性0.3%、0.4%,非常小,相对其他期货品种波动性太小,而大部分人一开始进入这个市场的人都是做投机的。做投机的基本是博取价差,很少考虑现货价格,也很少考虑合约有没有套利的可能性,开始交易的时候只关注波动性。这时候做股指波动性高于这个,流动性、收益性比国债期货强,所以它开始上市交易的时候没有那么活跃。
第二,一些大的机构客户持仓量没有上来,在座各位、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放心保)公司固定收益部都没有再交易,甚至都没有开户,造成机构开户缺乏,造成没有什么持仓量,所以上市一周以来成交比较平稳,交易也比较平稳,但由于一开始交易的人群不一样,导致它的成交量和成交额都比较小。
❹ 拟上市公司一定会上市吗要多久才上市流程是怎样
请仔细阅读,谢谢
中国股市散户投资者现在唯一能保全自己的措施只有一个:彻底远离股市!因为作为与股指期货相配套的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国家已经拟定于近期在香港市场上市,内地投资者将不能参与交易。这一政策使香港市场的境外机构可能利用该基金作为套利工具,而对内地所有投资者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内投资者的风险。假如境外机构对在港上市的中资H股、红筹股和300ETF进行联手控制,很可能使内地市场出现单边暴涨或暴跌,也可能会为国际对冲基金间接控制内地资本市场提供工具。内地证券市场操纵权旁落的后果及风险将不可估量。近期中国股市大盘暴跌多少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这一政策的恐惧和不安。
此外,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继银行系QDII产品对外投资额度快速放宽至215亿美元后,保险公司的QDII投资细则即将出台,初步预计额度不会少于银行和基金公司。在如今人心恐慌,熊市思维逐渐抬头的情况下,这一消息无疑会把利空作用放大。加上超级扩容密集出台、印花税提高、公布清查违规入市银行资金、打击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等一套套紧缩打压政策,它们传递出的强烈政策调控语言就是,中国证券市场不能再涨了,所有人的唯一选择就是彻底退出这个风险已经高企的市场。 据统计,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润3892亿元(对应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亿计算,印花税按0.3%计算,(一年按240天计算)印花税合计4320亿,券商佣金按照0.2%(法定是0.3%)计算,合计2880亿元,二者合计7200亿,几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880亿元,券商佣金1920亿,二者合计4800亿元,仍然超过2006年上市公司利润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160亿元,券商佣金1440亿,二者合计3600亿元,就达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 文章说,由于股市投资的本质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总和不足以弥补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那么这个股市,就连"零和游戏"的底线都够不着,应该是"负和游戏"。在"负和游戏"中理论上是每个投资者都无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润,只能通过吹泡沫、尔虞我诈、坑害中小投资者的方式来实现"泡沫利润"。 目前中国内地投资者证券帐户内的保证金总额不过1万亿,也就是说,不用两年就全部收缴到国库了。所有参与者都是来无偿送钱的。这就象街边桌球场子,两个参与桌球游戏的人拼个你死我活,最终赢利的,一定是摆桌球的摊主。两个人手中的银子都必将落入摊主的口袋。这哪里是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市场? 管理当局人为控制股市,在储蓄存款没有出来时,扇动大家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只有通过证券市场才能充分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而现在真的出来一部分了,又担心所谓股市泡沫问题,要闭门放狗咬人,让散户投资者去买单,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资去承受管理层制造的泡沫。 文章断言,中国证券管理当局的短视,必将毁灭整个资本市场。管理当局无能,也许还是造成股市发展十几年还在3000为中轴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其实从来就没有与股市同步过。 附原文:反弹逃命后将迎来更恐怖的下跌 一、作为与股指期货相配套的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国家已经拟定于近期在香港市场上市。内地投资者将不能参与交易.
二、据行业知情人士透露,继银行系QDII产品对外投资额度快速放宽至215亿美元后,保险公司的QDII投资细则最快将于本月中旬出台,初步预计额度不会少于银行和基金公司。 现在我总算找到了大盘继续暴跌的真正原因了。很多普通投资者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些政策传递出的指向性意义,对内地证券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所带来的重大负面作用。下面我先就第一条消息进行分析和解读。 作为与股指期货相配套的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应该是反映内地沪深市场交易水平的一个标尺。管理层对于不开放境内投资者进场交易的原因解释是:由于目前沪深证券市场是两个完全分开独立的交易市场,资金结算存在障碍,而且,目前香港市场实行T+0交易制度能够更好地与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相配套。 有分析人士评论,这一政策对内地所有投资者客观上造成了不公平,增加了境内投资者风险,因为,香港市场的境外机构完全可能利用该基金作为套利工具,而让境内投资者处于束手无策地步。假如,境外机构对在港上市的中资H股、红筹股和300ETF进行联手控制,将很可能造成内地市场出现单边暴涨或暴跌,也可能会为国际对冲基金间接控制内地资本市场提供工具。内地证券市场操纵权旁落的后果及风险将不可估量。大盘暴跌多少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对这一政策的恐惧和不安。 第二条消息是,保险系QDII细则将于中旬左右出台。如果处于牛市行情中,市场对这种政策可能敏感度低些,毕竟市场资金充沛人气旺盛,而现在人心恐慌,熊市思维逐渐抬头情况下出台这一消息会把利空作用放大。继前次公布15500亿特别国债发行事件央行负责人出面澄清后,市场反映似乎有缓和迹象,超级扩容密集出台、印花税提高、公布清查违规入市银行资金、打击违规信息披露行为等一套套紧缩打压政策,它传递出的强烈的政策调控语言就是,内场证券市场不能再涨了,而所有市场参与者都没有做空工具套利保值,那么,所有人只能有唯一选择,就是彻底退出这个风险已经高企的市场。而近期香港股市叠创历史新高正是受到内地一系列利好政策倾斜的鼓舞。 虽然有人出来澄清特别国债不会对内地股市造成冲击,属于正常经济手段。但是,一个国家资本市场互通互连的,绝对不是割裂的两个国度,说没有影响显然难以说服所有人。大家想想,即使特别国债不向普通投资者和企业发行,但向银行发行,由于其利息水平高于储蓄,银行肯定会积极认购。该额度相当于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而不是此前多次调整的0.5%,会不构成股市资金变相抽离?银行接受储蓄存款再放贷款,如果可放贷额度减少必然减少企业贷款比例,上市公司融资门槛提高,周转困难,业务必然受到冲击,对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构成巨大打击,另外,虽然清查银行进入股市的资金已有公布,但还有多少是没有查出的呢?查出部分或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到底参与市场的违规银行资金有多少,可能永远是个谜。一系列釜底抽薪做法对股市会没有影响?
对于推出沪深300ETF指数型基金推托说由于内地两市不能结算而只能供香港市场交易更是滑稽。资本市场改革和完善,本就是管理层的第一要务,新的金融产品推出,国内资本市场没有条件,你管理层应该进行完善,创造交易环境和条件呀。难道就任由话语权旁落?把刀柄交给别人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一政策不能不令人联想到蒋介石抗战中:“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为了防止股市高企可能对银行(著名经济学家刘纪鹏称之为大儿子)造成冲击,不顾一切出台政策打压股市(刘纪鹏称之为小儿子)?前面出台提高印花税的政策再次将管理层的短视行为暴露无疑,试问,出台如此重大政策,有没有经过精确测算,有没有经过广泛征求经济学家的意见?有没有经过合法的听证和征询?以至急不可耐做半夜鸡叫?中国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三拍”怪圈: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二拍胸脯,我负责;三拍大腿,又交学费了? 据统计,2006年全年上市公司利润3892亿元(对应A股流通股就更少了),如果2007年按每天成交量3000亿计算,印花税按0.3%计算,(一年按240天计算)印花税合计4320亿,券商佣金按照0.2%(法定是0.3%)计算,合计2880亿元,二者合计7200亿,几乎是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的一倍。如果按每天成交量20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880亿元,券商佣金1920亿,二者合计4800亿元,仍然超过2006年上市公司利润之和。如果按每天成交量1500亿元计算,印花税合计2160亿元,券商佣金1440亿,二者合计3600亿元,就达到2006年上市公司全年利润。 从这些鲜明的数据不难看出,在"三公"原则下进行市场化博弈,这一基本的市场化条件似乎还离我们很远。由于股市投资的本质是分享上市公司的收益,上市公司是股市的基石,而如果上市公司的收益总和不足以弥补印花税和券商的佣金,那么这个股市,就连"零和游戏"的底线都够不着,应该是"负和游戏",在"负和游戏"中理论上是每个投资者都无法分享到上市公司的利润,只能通过吹泡沫、尔虞我诈、坑害中小投资者的方式来实现"泡沫利润"。管理层一直极力倡导的价值投资基础又在哪里能够实现? 目前两地市场投资者证券帐户内的保证金总额不过1万亿,也就是说,不用两年就全部收缴到国库了。所有参与者都是来无偿送钱的。
这就象街边桌球场子,两个参与桌球游戏的人拼个你死我活,最终赢利的,一定是摆桌球的摊主。两个人手中的银子都必将落入摊主的口袋。这是一个有投资价值的市场?这不是逼良为娼,迫使所有人去搏傻又是什么? 还有管理层一直诟病的泡沫问题,泡沫的标准是什么?无非是市盈率吧,新股上市就是30多倍,海归的H股更高达125倍,上市被机构再狂拉1倍,你让散户投资者去买单?用自己的退休金、血汗工资去承受管理层制造的泡沫?被迫参与搏傻买了你们发行的股票还要挨打,天理何在呀!
管理当局人为控制股市,在储蓄存款没有出来时,扇动大家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只有通过证券市场才能充分分享经济成长的成果,而现在真的出来一部分又闭门放狗咬人,这不是现代版的叶公好龙是什么? 在股市真正出现大幅调整时,还在忽悠,说股市调整不会改变牛市上升格局。试问牛市存在的基础还在么?无非是继续稳住中小散户,不要走,等我的大儿子安全撤退后,市场跌得面目全非时,一个轮回后,我再忽悠散户进入这个陷井中.当狼来了的叫喊声多了,你们认为还会有人相信?管理当局的短视,必将毁灭整个资本市场,这也许就是当局无能,造成股市发展十几年还在3000为中轴晃悠的真正原因,中国经济发展其实从来就没有与股市同步过。从91年开市至今,中国经济每年以近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以上海为例,1991年从100点起步,相应的指数复合增长到2005年还应该在998点吗?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本人:当我们现在刚刚过上能吃饱穿暖的日子,当我们刚刚向银行贷款买了房子,当我们在银行刚刚存了点棺材本老婆本。突然这一切就象好梦一日游似的随风飘过,一夜回到10年前. 试问中国的平苦大众不炒股又怎么能躲的过通货膨胀这只政策老虎喃?这就是中国的特色,很茫然!
❺ A股股市:哪些上市公司是做期货业务的
有期货第一股之称的中国中期[18.52 -2.73%]持有中期期货有限公司(原辽宁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94%的股权,中期期货是专门从事商品期货经纪和金融期货经纪的国内大型期货公司之一,是全国四大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已取得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和金融期货交易结算业务资格。今年3月证监会同意中国中期以2038万元收购中国国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1亿元)18.53%的股权,国际期货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营运最规范的大型期货公司之一,其年度业务量已经占国内期货市场全年业务量的5%左右。
厦门国贸[14.14 -2.35%]出资1亿元,持有厦门国贸期货100%的股份;新黄浦[13.91 -1.49%]2007年以1.42亿元受让华闻期货100%的股权,华闻期货已获金融期货经纪业务、交易结算业务、交易结算会员资格,2008年又以增资的形式出资3234万元,收购江西瑞奇期货43.75%的股权,瑞奇期货是江西唯一一家期货公司,已取得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美尔雅[11.22 -2.52%]投资2700万元持有美尔雅期货经纪有限公司45%的股权;中大股份[13.80 -2.47%]直接和间接持有中大期货95.1%的权益,中大期货的注册资本1亿元;高新发展[7.23 -4.11%]投资35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成都倍特期货经纪有限公司。
新湖中宝[9.70 -1.12%]及控股子公司合计持有新湖期货86.11%的股权;中金岭南[17.52 -0.68%]直接及间接持有深圳金汇期货100%的股权;现代投资[17.69 0.63%]持有大有期货(注册资本1.5亿元)100%的股权;弘业股份[14.77 0.20%]持有江苏弘业期货42.87%的股权;云南铜业[0.00 0.00%]投资2000万元参股云晨期货,占注册资本的40%;丰原生化[5.71 5.94%]投资2850万元参股华安期货,占其注册资本的28.5%;伊力特[8.33 -2.46%]持有新疆金石期货37.12%的股权;中粮地产[7.70 0.52%]投资1000万元持有金瑞期货10%的股权;江苏舜天[6.55 1.87%]持有苏物期货16.67%的股权。
❻ 中国原油期货已经成功上市了吗
据报道,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26日正式在上海挂牌交易,从研究到“鸣锣”上市,中国原油期货走过了17年的历程。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原油进口量突破4亿吨,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国内的石油炼化及相关产业链越来越多受到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在业内人士看来,原油期货的首要功能是为国内企业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分析人士表示,在中国建立国际性的能源交易中心,更贴近真正的市场,从而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和亚太地区石油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体系,让价格体现能源供求关系。
❼ 我最近炒股票,请问什么是IPO啊,不太懂
IPO就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即首次公开上市,英文全称
首次公开招股是指一家私人企业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公众出售。通常,上市公司的股份是根据向相应证券会出具的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的条款通过经纪商或做市商进行销售。一般来说,一旦首次公开上市完成后,这家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
还一种获得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可行方法是在招股书或登记声明中约定允许私人公司将它们的股份向公众销售。这些股份被认为是"自由交易"的,从而使得这家企业达到在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挂牌交易的要求条件。 大多数证券交易所或报价系统对上市公司在拥有最少自由交易股票数量的股东人数方面有着硬性规定。
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才实行IPO,因为最近一年的主要任务是股改经过一年的股改,这个任务才基本结束,那么股市当然就要恢复它的基本功能了。
除了IPO外,还可通过增发,配股,发行债券等融资手段。
IPO带来的好处那就是给股市带来新的血液,好的投资品种,给股民好的投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