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外汇储备下降是怎么回事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表示,中国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由外资撤离和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多个因素汇合导致。
自2003年12月开始,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一直加速增长,并于2006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仍居世界第一。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副经理赵庆明表示,外汇储备下降有几个原因,一是,近段时间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导致部分资本趁机流出。二是,金融危机下,各国经济遭受打击,部分外资企业的外国母公司资金出现短缺,有些外资公司借助贸易、分红等形式将资金回流母公司。
影响
增持美国国债势头将趋缓
建行赵庆明称,“手上钱少了自然少买甚至不买”
外汇储备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力,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副经理赵庆明表示:“很简单的道理,以前我们外汇储备一直在增长,手上的钱多,就得找投资渠道,而美国国债是最好的投资品种。现在外汇储备开始减少,手上钱少了,自然就少买点美国国债甚至不买了。”在此之前,我国曾在10月单月增持美国国债659亿美元。
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外债处蔡秋生表示,纯粹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来说,这种适当的下降是外汇管理局所希望的。
㈡ 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对中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太大,简单的说,首先要明白外汇储备的作用,分别是: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意味着对外债权人地位的丧失,支付能力降低。其次,对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是不利的,强大的外汇储备是维护本国汇率稳定的条件之一。再次,就是对于国家的综合抵抗风险的能力有所降低,这些问题,一旦遭遇金融危机或者国际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就会变的非常严重。
㈢ 外汇储备减少说明什么
据介绍,近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降,两年内下降了25%,如今已经逼近3万亿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外储规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储30%,居全球首位,那么,中国外汇储备下降原因是什么?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国外汇储备数据,规模为3.05万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最近几个月,中国外汇储备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人民币出现持续贬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币兑换为美元谋求升值。而近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降,两年内下降了25%。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的外储从2000年开始“野蛮生长”,从1600多亿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万亿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达39932.13亿美元。
如今已经逼近3万亿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外储规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储30%,居全球首位,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汇储备下降有三个原因
第一:和全球总体局势有很大关系。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走强非美货币集体大幅回落,人民币也在影响范围内。特殊性在于人民币处于国际化的过渡阶段,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抛盘,所以央行必须要动用外储去稳定人民币汇率。
第二:和出口的贸易顺差有关。由于受到全球消费疲软的影响,出口创汇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汇储备增加量在缩减。
第三:国家支持人民币“走出去”政策,如“一带一路”,使得我们对外投资的结算用人民币而比较少用美金,美元储备自然就会下降。
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外储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储将近4万亿美元时,大家讨论的是外汇储备“太多了”;现在将要临界3万亿美元,是对过去担忧的改变,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因为人民币贬值,所以恐慌性比较大,大家觉得负效应比较凸出。
如果从教科书的角度去看,一般一个国家能够应付3-6个月进口的需要、偿还外债的需要,那么外储就够了。但现在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规模,都跟传统教科书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流动过剩的局面是历史新变局。
但很难说破3万亿美元就是惊险的,很难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场环境,破3万亿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直线下降的情况会被打破,在一定时间内会有所改变。2017年将继续有增也有降,也会有新的情况出现。
㈣ 国家外汇储备降低对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有什么影响
从更大范围来说,外汇储备是国家拥有的、可以动用的战略资源,也是国家实力的表现。
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来说有损失,但是境内的人民币金融资产和国民财富、当年GDP等如果以美元计算、以国际购买力计算,则会有相应的升值,外汇储备的规模与这些资产、财富比较起来还是很小的。
即使人民币升值,外汇储备有损失,整个国家利益的收益大于损失。其实,即使外汇储备和出口合计起来考虑,人民币汇率升值以来的收益也远远大于损失
这里是问题关键了,看了上面的介绍,国际外汇储备降低象征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升值的
㈤ 中国外汇储备即将返回五年前水平 外储下降有什么影响
去年中国外贸形势严峻,外储连续下降对外贸有什么影响呢?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助理研究员李远芳指出,当前外汇储备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外流,而不是经常项目下的贸易顺差变化。
“外汇储备增减对外贸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的影响。”孙华妤指出,这种间接性体现在人民币汇率上。人民币贬值,有利于企业出口。为控制人民币贬值幅度,央行会出售以美元为主的外币,外储因此减少。
有机构认为,目前外储下降或使人民币汇率继续承压。中金公司研究部负责人梁红分析,2016年第一周,人民币对美元已贬值超过1.5%,至5年来最低水平。外汇储备水平并非币值的最终决定因素,但其下降或给市场带来较大的心理影响,刺激更多外汇流出。
“短期内市场存在外储下降和人民币贬值的趋势,这将利好出口企业。但由于我国加工贸易占有一定的比例,对于来料加工的企业,其进口成本也将因人民币贬值而上升,令出口的价值优势打了折扣。总体来看,外储下降、人民币贬值对外贸的影响是中性的
㈥ 中国央行两年内首降利率,传递什么信号
中国的中央银行则习惯默不作声,一般不做政策通告,就算做,也是挑你猜不到的时间点,常常是周末。人民币值的突然起落总有人行的影子,人行却甚少作出解释。中国人民银行的铭言应该是:“如果你知道我们做了什么,我们一定是没做好。”
这种沉默寡言的风格一直困扰着想认识中国货币政策方向的人,而且近期甚至达到更加危险的程度。6月以来,盛传央行为支撑放缓的经济,通过多种定向流动性便利注入1.8万亿元人民币(2940亿美元)。这是很大的一笔钱,美联储买债计划进行得最盛时三个月的量化宽松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可直到11月初,也就是传言出现的半年后,央行才对它的操作作了一些确认,而且还不是全面的。
更糟的是,央行还有意选择叫人看不懂的方式来放宽货币环境:简要来说,就是只给某些银行提供较便宜的中期借贷便利。央行把这当作第一道防线。别国的央行一般是利率降到快接近零还不行时才会采取非常规政策。中国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长期以来都是6%(11月21日周五傍晚人民银行公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5.6%。——译者注)。如果中国能通过传统办法来放宽货币政策,也就是降息,那会好很多。
公道地来说,央行也难做。央行在抑制地下钱庄飞涨的债务上,是中国监管机构中表现最强硬的一方。央行担心降息会被解读为放弃控制过度放贷的大转向,因此更喜欢隐蔽地放宽。
这是错误的选择,原因有二。第一,央行这样指手画脚地提供流动性,可能会破坏自己的改革计划。央行这样做,不是由市场分配资源,而是在自己决定哪些银行能从宽松中受惠,以及他们应如何放贷。譬如,有一大部分注入的资金便指定了一定要用于建设公共房屋。这对政府或许是个能博得掌声的目标,但对央行则不然。
第二,由于未能解释清楚自己的动向,央行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宽松的目标并不光是印钱往经济里送,而是要使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信心。如果能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做的理由,一国的中央银行便可以引导好市场,降低不确定性。近期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滑坡,说明央行正疲于达到自己的目标。短期资金利率是下降了,但实际银行贷款利率则上升了。
这些不足伤害了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虽然脚步放缓,但依然贡献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在资本管制庇护了几十年后,中国的金融系统正日益开放。本周起,只要有一个香港的经纪账户就可以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而且用人民币的地方越来越多:法国、尼日利亚等多国央行现在都把中国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持有。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央行,需采纳他国央行做得好的做法,也就是透明地放宽货币环境,并运用好沟通的力量。人行应降低利率,同时解释清楚这么做的理由(也就是防止通缩破坏经济),并承诺一旦杠杆率进一步攀升便会实行更严格的信贷规则。有的国家的央行把“前瞻指引”这样的东西发展成了有力的政策工具。人行也应当如此。
㈦ 中国央行两年内首降利率,是什么信号
中国的中央银行则习惯默不作声,一般不做政策通告,就算做,也是挑猜不到的时间点,常常是周末。人民币值的突然起落总有人行的影子,人行却甚少作出解释。中国人民银行的铭言应该是:“如果知道做了什么,一定是没做好。”
这种沉默寡言的风格一直困扰着想认识中国货币政策方向的人,而且近期甚至达到更加危险的程度。6月以来,盛传央行为支撑放缓的经济,通过多种定向流动性便利注入1.8万亿元人民币(2940亿美元)。这是很大的一笔钱,美联储买债计划进行得最盛时三个月的量化宽松加起来也没这么多。可直到11月初,也就是传言出现的半年后,央行才对它的操作作了一些确认,而且还不是全面的。
更糟的是,央行还有意选择叫人看不懂的方式来放宽货币环境:简要来说,就是只给某些银行提供较便宜的中期借贷便利。央行把这当作第一道防线。别国的央行一般是利率降到快接近零还不行时才会采取非常规政策。中国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长期以来都是6%(11月21日周五傍晚人民银行公布,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至5.6%。——译者注)。如果中国能通过传统办法来放宽货币政策,也就是降息,那会好很多。
公道地来说,央行也难做。央行在抑制地下钱庄飞涨的债务上,是中国监管机构中表现最强硬的一方。央行担心降息会被解读为放弃控制过度放贷的大转向,因此更喜欢隐蔽地放宽。
这是错误的选择,原因有二。第一,央行这样指手画脚地提供流动性,可能会破坏自己的改革计划。央行这样做,不是由市场分配资源,而是在自己决定哪些银行能从宽松中受惠,以及他们应如何放贷。譬如,有一大部分注入的资金便指定了一定要用于建设公共房屋。这对政府或许是个能博得掌声的目标,但对央行则不然。
第二,由于未能解释清楚自己的动向,央行的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宽松的目标并不光是印钱往经济里送,而是要使企业和消费者建立信心。如果能说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和做的理由,一国的中央银行便可以引导好市场,降低不确定性。近期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滑坡,说明央行正疲于达到自己的目标。短期资金利率是下降了,但实际银行贷款利率则上升了。
这些不足伤害了中国经济,同时也是全世界的问题。中国虽然脚步放缓,但依然贡献着全球经济增长的四分之一。在资本管制庇护了几十年后,中国的金融系统正日益开放。本周起,只要有一个香港的经纪账户就可以投资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而且用人民币的地方越来越多:法国、尼日利亚等多国央行现在都把中国的货币作为外汇储备持有。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央行,需采纳他国央行做得好的做法,也就是透明地放宽货币环境,并运用好沟通的力量。人行应降低利率,同时解释清楚这么做的理由(也就是防止通缩破坏经济),并承诺一旦杠杆率进一步攀升便会实行更严格的信贷规则。有的国家的央行把“前瞻指引”这样的东西发展成了有力的政策工具。人行也应当如此。
㈧ 外汇储备两年“缩水”近万亿美元 这些钱去哪
外汇储备两年“缩水”近万亿美元?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7年11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193亿美元。中国近10年来都是有外汇顺差的,至于外汇储备比2014年高峰时下降了8000亿,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用掉了一部分外汇偿还以前累计的外债。
㈨ 中国外汇储备下降,怎么理解,含义是什么
外汇储备下降是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少了。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三方面:
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进行操作,向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
二是外汇储备委托贷款项目在当月进行了一些资金提款;
三是当月国际市场一些主要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不同程度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