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中国降准降息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影响
总的来说人民币相对美元会贬值可以参考以下文档2012年度的
网页链接
2. 央行降息对人民币汇率有哪些影响
万致外汇助手提醒您:
降息一般出现在一国经济比较疲弱时期,往往属于经济刺激政策的一部分。一个降息,代表这该国货币收益率的降低。
一方面能降低融资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借款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经济杠杆,帮助经济摆脱弱势;
另一方面,降息后对投资者而言其货币吸引力下降,对应的汇率会出现下跌。汇率下跌,能帮助政府增加出口,改善贸易数据,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降息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有用的手段。
降息后,经济会逐步复苏,降息等刺激政策会逐步退出,当经济重新进入扩张周期时,会采取加息政策,货币会升值,从而抑制经济过热。
3. 央行降准对外汇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是美国央行的话,降息降准就是代表市场看美元下跌,那么黄金就会上涨,非美货币也是上涨
4. 外汇占款减少了,为什么要“降准”
转自知乎
外汇占款数据过去一直是央行决定“降准”与否的重要参考标准,央行最近一次降准是在2016年3月1日,那个时候的2月份,外汇占款比1月份减少2278亿。随后央行自2016年3月1日起,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
所谓外汇占款指的是央行为购买外汇(主要是美元)而占用的钱。在我国的结售汇制度下,外贸企业在外海赚取的外汇需要兑换成人民币,央行间接从这些企业购买外汇而支付出去的人民币就是外汇占款(当然外汇占款还包括其他,但主要是来自企业)。
如此一来,央行获得了企业的外汇,外贸企业拥有了央行“印出”的人民币。我们假定为100亿人民币,由于这笔钱金额并不小,企业不可能以现金方式持有,绝大多数都会以活期或定期的方式存在X银行的存款账户里。
这时候100亿成了X银行的存款,当然X银行也不傻,自己不是活雷锋,他不可能平白无故地给你保管钱,而且还支付你利息,X银行会把这些钱拿去放贷,对它来说放贷的钱肯定是越多越好。但是央行现有规定,每存款100块最少需要有16.50块存到央行的账户里,其余的83.5块才能拿去放贷,在这当中,16.50块就是存款准备金,16.50÷100=16.5%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我们假定X银行拿去放贷的83.5亿全部给了A企业,我们再假定这部分钱又全部打到A企业在Y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里(按现有规定大部分钱是不能取出来的),成为了Y银行的存款,然后Y银行重复X银行的操作,在83.5亿中拿出16.5%的钱放到央行账户后,其余的69.75亿再次拿去放贷……。紧接着K银行、W银行、Z银行……又再一次重复X、Y银行的操作!
最终100亿人民币通过银行体系最多可以创造出的钱M2(可以理解为市场上所有的钱)是:
M2=100亿×(100÷16.5)=606亿
即原始的100亿是基础货币,派生出来的606亿是广义货币M2(现金+所有存款)。
解释了那么多,现在我们来解读上面那个新闻:
1、“6月份央行的外汇占款余额是21.5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央行通过外汇占款放出的基础货币是21.5万亿,21.5万亿通过银行体系最多派生出来的M2是:
M2=基础货币×(100÷存款准备金率)=21.5万亿×(100÷16.5)=130万亿
2、“6月份外汇占款减少343亿”,即基础货币少了343亿,派生出来的M2少了:
M2减少量=343亿×(100÷16.5)=2078亿
3、“外汇占款连续20个月下降”,也就是说通过外汇占款创造的基础货币已经连续20个月降低,通过“M2=基础货币×(100÷存款准备金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外汇占款(基础货币)减少将会导致M2降低,为了保持M2今年12%的速度增长(今年政府定下的目标),那么有什么办法?
央行可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100÷存款准备金率)变大,最终避免了因为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M2降低。
2001年以后,受益于中国加入WTO,中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外贸企业从海外赚取了巨额利润,外汇占款快速增加,从2001年初的1.44万亿增加到2014年末的27.1万亿,导致基础货币随之快速增加。央行为了防止M2过高导致的流动性泛滥,不得不提高存款准备率,促使(100÷存款准备金率)变小,平衡M2。
于是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由2007年的9.00%升高到了2015年的20.5%(而欧洲央行只有2%左右),那么我们可以反过来说,以前外汇占款增加了导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而现在外汇占款减少了是不是该“降准”呢?
对于这个问题,观点如下:
1、现在不同于以前,国际层面上,2017年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几乎要见顶,美国从2015年到现在已经加息了4次,日本、欧洲也在酝酿退出宽松货币政策。中国为了防止钱流出,也开始收紧货币。而在国内“降准”一直被视为宽松货币的重要象征,如“降准”将会和目前总基调相违背,可行性不大。
2、按照监管层最新的定调,货币政策2016年底被定为“中性”,最新的表态定为“稳健”。所谓“稳健”最根本的是要控制M2的增长速度,未来M2具体的增长速度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根据近期的信息,M2同比增速已经由原来的两位数(2009年接近30%),降低为最近2个月的个位数(6月份是9.4%)。
也就是说在M2同比降低的情况下,并不需要下调“M2=基础货币×(100÷存款准备金率)”公式中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对冲基础货币(外汇占款)下降而导致的M2增速不足。
3、央行“印钞”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外汇占款,二是通过购买债券投放资金,从而达到“印钞”的目的。也就是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外汇占款减少了,央行还可以通过购买债券放出钱呢!
5. “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影响
央行突然宣布降准,势必释放大量的流动性,而货币宽松必然会对汇率产生贬值压力,这是否意味着人民币会进一步贬值呢?笔者认为概率不高。
今年年初以来公布的PMI等经济数据反映国内宏观经济下行态势依然严峻,通缩风险不断上升,加上12月外汇占款大幅负增长,近期实体经济资金面趋于紧张,下周又有多只新股发行,央行在此时降准应该主要是为了避免春节前流动性过于紧张,对冲外汇占款下降的影响,同时刺激目前疲弱的宏观经济,而不是要开启人民币贬值的空间。虽然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但在国内经济不景气,经济增长依然主要靠投资拉动,资金已有外流迹象的情况下开启人民币新一轮贬值走势,引发的大规模购汇需求可能是央行难以承受的,因此央行目前考虑的可能主要是如何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至于本次降准对人民币汇率的具体影响,应该主要是市场预期上的影响,未必会演变成即期汇率的大幅贬值。近期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已连续多日逼近跌停价,贬值预期不断上升,但在周三央行宣布降准之后的第二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在中间价贬值的情况下并没有呈现极端的贬值走势。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周四跳空高开接近100个基点触及6.2560,离跌停价不足50个基点,但随后很快跟随美元指数的下跌而回落,并没有出现全天弱势的情况。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一直在6.14下方,限制了境内人民币即期汇价跌停的价格在6.2628以下,因此,只要后续中间价一直低于6.14,即期汇价前期的高位6.2676就不可能被突破。在非美货币纷纷贬值,资金外流加剧的背景下,为了避免单边贬值预期形成,防止资金外流的情况加剧,笔者认为中间价有较大的可能会稳定在目前的水平,人民币即期汇率大幅贬值的概率也就变得非常小了。
受本次降准影响比较大的是人民币的远期汇率。由于本次降准将有效缓解境内资金面紧张的局面,若境内银行间市场利率相应下降,人民币远期汇率的贴水幅度也将会有所回落。
总之,本次降准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将远大于外汇市场;对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影响将大于即期汇率;对市场情绪的影响将大于市场的实际走势。
6. 央行降准启动,外汇市场会受到哪些影响
降准就是往市场投放了增量的人民币,从供求理论来说:短期来看,人民币相对于其他外币会有贬值的压力,尤其对强势美元会加大贬值的趋势。当然,这也不排除是央行主动加大对美元贬值的力度导致,因为外汇储备管理的边际成本已经比较高了。对于投资者来说,人民币对美元有贬值的趋势,进而可能会影响到市场的风险偏好,
7. 定向降准对人民币汇率有什么影响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来看,希望能继续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可以说不松也不紧。因为太松了不符合国家的利益,但是太紧了之后可能使企业的竞争力不足。“我觉得这次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时机采取的一种合适的举措,让我们的企业能够在应对这种不利环境下,增加了我们的砝码。”他还提出,降准可能使国内市场更加活跃,使整个国内市场经济增长的动力更足,相当于市场里面增长的点更加有利。
汇率方面,目前人民币汇率渴望保持相对稳定。因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升值或贬值都会带来不利影响。如果贬值,可能会面临外部的环境,比如美国那边可能会给中国的压力更大,但是如果过度升值也不是理想的,可能会影响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因此,预计整个汇率方面也是保持稳定。
8. 哪位大神能通俗易懂解释下什么是外汇占款,降息降准对外汇占款的影响过程
1、国家正常的人民币发行是根据经济增长情况的。经济好,人民币发行就多。
2、外汇占款是国家仅仅根据需要购买的外汇相应发行的人民币数额。
其实,就是打金融白条。
3、但这个白条实际上能进入流通领域,控制不好,就会造成通货膨胀。
4、2001年后的房地产暴涨,就是金融白条的后果。
5、正常措施是加息、增加准备金,让人民币沉淀不动,对冲外汇占款造成的人民币泛滥。
6、降息降准将人民币赶出银行,反而加剧了外汇占款在市场中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