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元走势对外汇交易市场有何影响
外汇入门:美元走势对外汇价格有哪些影响?众所周知,美元是国际外汇市场上最重要的货币,对于参与外汇市场的投资者来说,了解美元的价格走势将有助于把握国际外汇市场运行的脉搏,让自己更有方向感的进行外汇交易。但是美元走势对外汇价格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首先,美元对外汇价格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传导的。一方面,美元是世界黄金价格的标价货币,这就决定了黄金价格与美元走势之间的反方向关系。举例来说,假定黄金本身价值没有发生变动,而一旦美元下跌,那么黄金价格自然会表现为上涨。
另一个方面,美元和黄金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投资工具:通常投资人在进行价值投资时,取黄金就会舍美元,取美元就会舍外汇。如果美元的走势强劲,投资美元就会有更大的收益,那么外汇的价格就可能下跌;相反,在美元处于弱市的时候,投资者会减少对美元的投资,将资金投向金市,从而推动金价的上扬。如2007年至2008年3月份的黄金大牛市,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美元贬值,美元作为保值增值的吸引力下降,市场资金转向外汇市场,进而推动金价上扬。
其次,分析美元走势的工具是美元指数。美元指数是一个由美元与其它各种货币汇率构成的加权指数,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如果美元指数下跌,说明美元对其他的主要货币贬值。美元走势对外汇价格的影响,通常都是通过美元指数与世界金价之间的涨跌变化来进行分析的。
最后,影响美元走势的一系列因素都可能对金价构成影响。影响美元走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等。具体来说,美国gdp、国际收支、通货膨胀以及利率等重要数据会对美元走势产生重要影响,战争、武装冲突、政府选举、伊朗核问题、朝鲜问题等也都有可能会影响美元走势。我们在分析这些因素对外汇价格的影响时,不仅要看到这些因素自身对外汇价格的影响,还要分析这些因素通过美元走势传导到外汇价格上的影响作用。
2. 请问,什么叫美元指数是怎样产生的在炒外汇时它有什么用处谢谢!
美元以外的六中货币兑换美元的价格加权平均
3. 美元指数是干什么用的
一、概要
美元指数,英文名US Dollar Index,简称USDX,是通过计算美元对六种国际主要货币(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瑞士法郎)汇率的综合变化率,来衡量美元强弱程度的指标。由美国洲际交易所(Intercontinental Exchange,ICE)发布实时数据。
二、来源
1973年3月,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彻底崩溃,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完全固定变为可以根据市场浮动,外汇市场从此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而美元作为最强势的货币,它的动向是交易者最关心的事,所以美元指数便应运而生。
三、计算
为了纪念外汇市场转折的历史性时刻,1973年3月的美元指数被设定为100,并以此为参照点,衡量美元的价值。比如美元指数为110时,就说明自1973年3月以来,美元价值上升了10%。
在具体计算美元指数时,不同货币所占的权重是不同的(日元13.6%,英镑11.9%,加拿大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其中欧元占比最大,高达57.6%,因此欧元的波动对美元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
四、影响
在国际外汇市场,美元指数可以作为判断美元走向的关键性指标。一般来说,美元指数上涨就意味着美元升值,反之则意味着美元贬值。
美元指数也会间接影响贵金属市场。美元和黄金虽同为最重要的储备资产,但一山不容二虎,美元坚挺就会削弱黄金作为储备资产的地位。所以一般来说,美元指数会与金价呈此消彼长的反比例关系。
4. 关于外汇交易<美元指数是否有分析价值>
美元指数(US Dollar Index®,即USDX),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
美元指数依旧在外汇、期货、股票乃至全球经济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投资者一旦清楚美元指数的这些作用,就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角色之一:美元强弱的“体温计”
前面,我们了解了美元的发展概况和美元指数的诞生缘由,知道了美元指数实际上就是美元对欧元等一揽子外汇货币的比价。
为了从数字上直观地显示美元对一揽子外汇货币的强弱变化,NYCE最初将美元指数基期定在1973年3月,因为自那时起,《史密斯索尼安协议》正式替代《布雷顿森林协议》,固定汇率制度被浮动汇率制度所淘汰。各国货币可以相互浮动报价,而非唯美元“马首是瞻”了。同时,NYCE规定美元指数基数为100。
股票投资者是不是觉得很熟悉,那就对了,因为道琼斯指数、沪深指数和巴黎CAC指数等证券指数也是这样产生的。
有了基期和基数,就很容易通过美元指数来观察美元的强弱了。例如,1985年12月3日,美元指数收盘为125.87,那就预示美元对日元等一揽子货币升值了25.87%;同样,2009年11月16日,美元指数收盘为74.847,则意味着与1973年相比,美元对一揽子外汇货币贬值了25.153%。
美元的强弱,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美国的兴衰,更直接反映了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显然,贬值的美元是和重要性降低的美国经济相映衬的。
角色之二:国际贸易的“秤砣子”
正如上文所述,美元指数反映了美元对于一揽子货币的强弱变化,而美元又是国际上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因此,美元指数的涨跌也时刻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竞争格局。
2009年3月初到2009年11月中旬,美元指数从最高的89.624一路狂泻到74.679。伴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RMB等外币相对于美元升值了),美国国内商品的出口价格优势凸显,而中国等主要依赖出口型经济的国家,则陷入了贸易的“冰河世纪”。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滑20%左右,其中对美出口大减是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由于美元指数中没有RMB,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认为,只要美元指数下跌,RMB就会升值,外贸就会走弱。但从美元近3年来的周期变化来看,排除关税和反倾销等因素外,美元指数的每次下滑,都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形成打压。特别是我国沿海的众多贴牌(包括OEM和ODM企业)工厂和部分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企业,在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中,它们的业绩便会下滑,其相应的板块与股票便会受到冷落。投资者显然要对此加以关注的。
尤其是当前进出口占GDP比重依旧较高,美元指数的长期单向运行,对我国对外贸易起到至关重要的负面影响,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继而影响到我们的投资环境和财富增值情况。
角色之三:商品价格的“计价器”
2009年3月份,周小川给大家上了一节有关SDR的课:在周小川撰写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中,他提出要创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取代美元,并且认为SDR代替美元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进。这种倡议随后不仅获得澳大利亚及以“金砖四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拥护,还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的呼应”。许小年等国内经济学者也纷纷赞同此方案。
不过,改革的呼唤不等同于改革的行动。笔者认为,在欧洲和美国仍然同穿“一条开裆裤”,且IMF和世界银行仍是“欧美掌权”的背景下,包括欧元、日元、SDR甚至讨论中的“亚元”在内,都不可能撼动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
因此,美元作为商品价格的“风向标”,短期内仍然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从CBOT到NYMEX,从NYBOT到LME,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直至南美大豆和东南亚稻米的国际现货贸易,我们都能看到美元的身影。
由于美元指数已然成为了美元价值的“参照系”,所以,美元指数的涨跌就代表着以美元为计价标的的商品价格的起伏。
各种商品总体上与美元指数的成负相关走势,特别是原油和黄金的价格与美元指数的走势更具规律性。将美元指数与二者指数相叠加,我们可以看到美元指数下跌之时,原油和黄金往往与其背道而驰,其间的相关系数接近-0.95,属于高度负相关。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美元指数的变动会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到商品身上,造成商品与美元指数逆向而行。
以2009年初至11月25日,黄金在美元指数下滑到近74之时而不断逼近1200美元/每盎司的整个过程为例。
首先,在美元指数下行之时,黄金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其标价便会因计价单位这个参照系的“缩量”而升高。
其次,美元指数下跌便预示欧元和RMB等一揽子货币升值,投资者在看到用同样的非美元货币便能买到比以前更多的黄金(一个重要前提:黄金依旧是投资者心中最值得持有的通货),自然会引发黄金消费潮流,需求的旺盛就会推高黄金的价格,这是美元指数下跌造成黄金上涨的另一种传导过程。
再者,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黄金的主产区大多位于南非、刚果等地区,当美元指数下跌之时,这些产金国的货币相对升值,黄金生产成本就会上升(换回的本币变少了),黄金生产商的出口竞争力和积极性就减弱。于是,第比亚斯等黄金巨头就可能减少开采量,供给的减少自然也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上涨。
不仅仅黄金如此,其他商品也会因美元指数的下跌而出现以上涨价情况,只不过相关度可能没有黄金与美元指数那么大。实际上,回顾2008年肆虐全球的粮食危机,我们也发现其中有美元指数下跌的作祟因素。
角色之四:央行利率的“水晶球”
美联储每一次调整基准利率,都会对美元指数形成重大影响。由于美元指数中包含了欧元等其他6中货币,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美元指数的走势可能会随其他货币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如果美元指数在其他货币走弱的情况下逐步走高,那么,美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等出口企业便会利润受损,国际竞争力随之减弱。
此时,美联储便可能调低利率,增大美元供给力度,促使美元指数下行,保护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当然,从国外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却增加了)。
特别在2009年末到2010年上半年,这是美国经济能否重振雄风的关键期,美联储绝对希望让美元指数目前的颓势继续持续下去。从伯南克继续维持超低利率,以及奥巴马访华中希望RMB升值等现象中,我们便知,在美国失业率减少和经济彻底回升前,白宫和美联储将会努力把美元指数按在76左右的低位,甚至可能更低!
美元指数不是美元,但它却有着美元一样的功能和地位;美元指数对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和央行利率影响重大,而其自身又受到三者的反作用。
这种“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在金融市场中处处可见。也正是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才让我们的投资变得困难异常,却又别有一番趣味。
我们用了比较大的篇幅,来回顾美元指数这个虽熟悉但重要的指标,其目的便是希望,投资者能够借助这个极其重要的工具,来观察货币体系的变更,预测国际贸易的变动,分析商品价格的起伏,猜测央行政策的出台……
总之,在繁杂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如果能够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利用恰当的工具,诸如CRB指数和美元指数等,便可以作出更具底气和符合逻辑的投资决策,以让我们在金融大海的沉浮中,找到更多可以存活的“浮萍”。
5. 美元指数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意义
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币别指数权重(%):欧元57.6、日元13.6、英镑11.9、加拿大元9.1、瑞典克朗4.2、瑞士法郎3.6。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具体见:http://ke..com/link?url=-ogrNfBE6Oe4z340JAQw5B8A7ws6
6. 美元指数在外汇交易里到底有什么用
美元指数英文全称为US Dollar Index,在MT4或其他主流的外汇交易软件上,简称为USDX;简单来说,美元指数是类似于中国A股的上证指数,上证指数反映的是上海股票的综合状态,而美元指数则是反映了美元的综合表现,是权衡各货币强弱的综合指标。
美元指数(USDX)综合了1973年3月份6种高权货币兑美元的汇率,通过几何平均加权值计算得出,其原始基准价值为100.00,则当美元指数(USDX)为110.00时,美元相对于1973年3月份其价值上升了10%。到现在目前为止,DollarIndex曾高涨过165个点,也低至过80点以下。
而1973年3月份被选作参照点,则是由于当时是外汇市场转折的历史性时刻,从那时起主要的贸易国容许本国货币自由地与另一国货币进行浮动报价。该协定是在华盛顿的史密斯索尼安学院达成的,象征着自由贸易理论家的胜利。史密斯索尼安协议代替了1948年在新汉普郡布雷顿森林达成的并不成功的固定汇率体制。
美元指数的公式为:USDX=50.14348112×EURUSD-0.576×USDJPY0.136×GBPUSD-0.119×USDCAD0.091×USDSEK0.042×USDCHF0.036
目前各货币占得权重如下:
欧元EUR0.576
日元JPY0.136
英镑GBP0.119
加拿大元CAD0.091
瑞典克朗SEK0.042
瑞士法郎CHF0.036
7. 美元指数有何作用
美元指数(US Dollar Index®,即USDX),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 美元指数依旧在外汇、期货、股票乃至全球经济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投资者一旦清楚美元指数的这些作用,就能够从中获得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角色之一:美元强弱的“体温计”
前面,我们了解了美元的发展概况和美元指数的诞生缘由,知道了美元指数实际上就是美元对欧元等一揽子外汇货币的比价。
为了从数字上直观地显示美元对一揽子外汇货币的强弱变化,NYCE最初将美元指数基期定在1973年3月,因为自那时起,《史密斯索尼安协议》正式替代《布雷顿森林协议》,固定汇率制度被浮动汇率制度所淘汰。各国货币可以相互浮动报价,而非唯美元“马首是瞻”了。同时,NYCE规定美元指数基数为100。
股票投资者是不是觉得很熟悉,那就对了,因为道琼斯指数、沪深指数和巴黎CAC指数等证券指数也是这样产生的。
有了基期和基数,就很容易通过美元指数来观察美元的强弱了。例如,1985年12月3日,美元指数收盘为125.87,那就预示美元对日元等一揽子货币升值了25.87%;同样,2009年11月16日,美元指数收盘为74.847,则意味着与1973年相比,美元对一揽子外汇货币贬值了25.153%。
美元的强弱,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美国的兴衰,更直接反映了美国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地位。显然,贬值的美元是和重要性降低的美国经济相映衬的。
角色之二:国际贸易的“秤砣子”
正如上文所述,美元指数反映了美元对于一揽子货币的强弱变化,而美元又是国际上主要的贸易结算货币,因此,美元指数的涨跌也时刻影响着国际贸易的竞争格局。
2009年3月初到2009年11月中旬,美元指数从最高的89.624一路狂泻到74.679。伴随着美元的持续贬值(RMB等外币相对于美元升值了),美国国内商品的出口价格优势凸显,而中国等主要依赖出口型经济的国家,则陷入了贸易的“冰河世纪”。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前10个月,中国进出口总额同比下滑20%左右,其中对美出口大减是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由于美元指数中没有RMB,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认为,只要美元指数下跌,RMB就会升值,外贸就会走弱。但从美元近3年来的周期变化来看,排除关税和反倾销等因素外,美元指数的每次下滑,都会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形成打压。特别是我国沿海的众多贴牌(包括OEM和ODM企业)工厂和部分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企业,在美元指数的持续下跌中,它们的业绩便会下滑,其相应的板块与股票便会受到冷落。投资者显然要对此加以关注的。
尤其是当前进出口占GDP比重依旧较高,美元指数的长期单向运行,对我国对外贸易起到至关重要的负面影响,进而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继而影响到我们的投资环境和财富增值情况。
角色之三:商品价格的“计价器”
2009年3月份,周小川给大家上了一节有关SDR的课:在周小川撰写的《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中,他提出要创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以取代美元,并且认为SDR代替美元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进。这种倡议随后不仅获得澳大利亚及以“金砖四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的拥护,还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的呼应”。许小年等国内经济学者也纷纷赞同此方案。
不过,改革的呼唤不等同于改革的行动。笔者认为,在欧洲和美国仍然同穿“一条开裆裤”,且IMF和世界银行仍是“欧美掌权”的背景下,包括欧元、日元、SDR甚至讨论中的“亚元”在内,都不可能撼动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
因此,美元作为商品价格的“风向标”,短期内仍然是不可更改的事实。
从CBOT到NYMEX,从NYBOT到LME,再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直至南美大豆和东南亚稻米的国际现货贸易,我们都能看到美元的身影。
由于美元指数已然成为了美元价值的“参照系”,所以,美元指数的涨跌就代表着以美元为计价标的的商品价格的起伏。
各种商品总体上与美元指数的成负相关走势,特别是原油和黄金的价格与美元指数的走势更具规律性。将美元指数与二者指数相叠加,我们可以看到美元指数下跌之时,原油和黄金往往与其背道而驰,其间的相关系数接近-0.95,属于高度负相关。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美元指数的变动会通过多种途径传导到商品身上,造成商品与美元指数逆向而行。
以2009年初至11月25日,黄金在美元指数下滑到近74之时而不断逼近1200美元/每盎司的整个过程为例。
首先,在美元指数下行之时,黄金的内在价值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其标价便会因计价单位这个参照系的“缩量”而升高。
其次,美元指数下跌便预示欧元和RMB等一揽子货币升值,投资者在看到用同样的非美元货币便能买到比以前更多的黄金(一个重要前提:黄金依旧是投资者心中最值得持有的通货),自然会引发黄金消费潮流,需求的旺盛就会推高黄金的价格,这是美元指数下跌造成黄金上涨的另一种传导过程。
再者,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黄金的主产区大多位于南非、刚果等地区,当美元指数下跌之时,这些产金国的货币相对升值,黄金生产成本就会上升(换回的本币变少了),黄金生产商的出口竞争力和积极性就减弱。于是,第比亚斯等黄金巨头就可能减少开采量,供给的减少自然也会导致黄金价格的上涨。
不仅仅黄金如此,其他商品也会因美元指数的下跌而出现以上涨价情况,只不过相关度可能没有黄金与美元指数那么大。实际上,回顾2008年肆虐全球的粮食危机,我们也发现其中有美元指数下跌的作祟因素。
角色之四:央行利率的“水晶球”
美联储每一次调整基准利率,都会对美元指数形成重大影响。由于美元指数中包含了欧元等其他6中货币,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美元指数的走势可能会随其他货币的变化而出现波动。如果美元指数在其他货币走弱的情况下逐步走高,那么,美国国内的汽车制造业等出口企业便会利润受损,国际竞争力随之减弱。
此时,美联储便可能调低利率,增大美元供给力度,促使美元指数下行,保护国内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当然,从国外采购原材料的成本却增加了)。
特别在2009年末到2010年上半年,这是美国经济能否重振雄风的关键期,美联储绝对希望让美元指数目前的颓势继续持续下去。从伯南克继续维持超低利率,以及奥巴马访华中希望RMB升值等现象中,我们便知,在美国失业率减少和经济彻底回升前,白宫和美联储将会努力把美元指数按在76左右的低位,甚至可能更低!
美元指数不是美元,但它却有着美元一样的功能和地位;美元指数对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和央行利率影响重大,而其自身又受到三者的反作用。
这种“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在金融市场中处处可见。也正是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相互影响”,才让我们的投资变得困难异常,却又别有一番趣味。
我们用了比较大的篇幅,来回顾美元指数这个虽熟悉但重要的指标,其目的便是希望,投资者能够借助这个极其重要的工具,来观察货币体系的变更,预测国际贸易的变动,分析商品价格的起伏,猜测央行政策的出台……
总之,在繁杂的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如果能够在恰当的时候,恰当地利用恰当的工具,诸如CRB指数和美元指数等,便可以作出更具底气和符合逻辑的投资决策,以让我们在金融大海的沉浮中,找到更多可以存活的“浮萍”。
8. 外汇交易有必要看美元指数吗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做外汇的时候,肯定要看美元指数了
9. 美元指数是什么他的升降有什么意义对什么会产生影响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如果美元指数下跌,说明美元对其他的主要货币贬值.
美元指数期货的计算原则是以全球各主要国家与美国之间的贸易结算量为基础,以加权的方式计算出美元的整体强弱程度,以100为强弱分界线。在1999年1月1日欧元推出后,这个期货合约的标的物进行了调整,从十个国家减少为六个国家,欧元也一跃成为了最重要的、权重最大的货币,其所占权重达到了57.6%,因此,欧元的波动对于美元指数的强弱影响最大。
币别指数权重(%)
欧元57.6
日元13.6
英镑11.9
加拿大元9.1
瑞典克朗4.2
瑞士法郎3.6
美元指数USDX是参照1973年3月六种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化的几何平均加权值来计算的。以100.00为基准来衡量其价值。105.50的报价是指从1973年3月以来,其价值上升了5.50%。
1973年3月被选作参照点是因为当时是外汇市场转折的历史性时刻。从那时主要的贸易国容许本国货币自由地与另一国货币进行浮动报价。该协定是在华盛顿的史密斯索尼安学院(SmithsonianInstitution)达成的,象征着自由贸易理论家的胜利。史密斯索尼安协议(Smithsonianagreement)代替了大约25年前的在新汉普郡(NewHampshire)布雷顿森林(BrettonWoods)达成的并不成功的固定汇率体制。
当前的USDX水准反映了美元相对于1973年基准点的平均值。到现在目前为止,美元指数曾高涨到过165个点,也低至过80点以下。该变化特性被广泛地在数量和变化率上同期货股票指数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