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棉花大王期货林

棉花大王期货林

发布时间:2021-08-10 11:45:52

㈠ 绿洲母亲代表棉花大王是什么兽医大王是什么

1909年,已是34岁穆藕初踏上了自费留学美国的路途。怀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在美国他先后进入威斯康辛大学、得克萨斯农工专修学校等数个学校就读。穆藕初认为,农业是中国立国之本,中国贫弱的根源在农村,“必须首先改良农作,跻国家于富庶地位,然后可以图强。”在钻研农学知识的同时,穆藕初很注意学习管理学。彼时,西方世界的“管理运动”正在兴起

㈡ 近代棉花大王是谁

穆藕初:棉花大王 衣被天下
2012年11月07日 13:31 《中国商界》杂志 评论

路修远
“世界不问你是何人,只问你能做何事。”这是穆藕初的至理名言。
1876年6月20日,穆藕初生于上海浦东杨思镇一个棉商家庭,谱名湘,因时值“莲藕繁生,荷花待放”,后取字藕初。
1909年,已是34岁穆藕初踏上了自费留学美国的路途。怀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在美国他先后进入威斯康辛大学、得克萨斯农工专修学校等数个学校就读。穆藕初认为,农业是中国立国之本,中国贫弱的根源在农村,“必须首先改良农作,跻国家于富庶地位,然后可以图强。”在钻研农学知识的同时,穆藕初很注意学习管理学。彼时,西方世界的“管理运动”正在兴起。
1913年夏,穆藕初赶赴德克萨斯州南部的塔夫脱农场,考察农场的管理体制。另外,他还登门拜访了有“科学管理之父”之称的泰勒及其弟子吉尔布雷斯。与顶尖学者的交流与讨论,使他对科学管理学理论深为认同。1913年,穆藕初在伊利诺伊大学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再进德克萨斯农工专科学校,攻读植棉、纺织和企业管理。
自一战以后,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迅猛。1914年夏获农学硕士学位后,穆藕初启程回国。国内实业建设的欣欣景象,让他踌躇满志。1914年7月12日,他应张謇和黄炎培之邀,出席在江苏省教育会举行的演讲会。他在演讲中说,此次归国,不入政界,要以所学专长投身实业建设。张謇对此赞誉有加,称他“以硕士而不求得官,有学识而不思厚值”。
穆藕初认为:“一国工业的发达,多半以棉纺业为先驱,如果本国棉织业的产品不能供给人民的需要,那么此国家必为在世界工业上落伍之国家。”1914年9月,穆藕初联合长兄抒斋,向社会招股20万两,买下位于杨树浦华路的一家纱厂,改称德大纱厂。
穆藕初以泰勒的科学管理制度为蓝本,开始在德大纱厂实践新机制。他服膺科学管理,但不迷信教条。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中国国情,他将科学管理总结为“省时间、精神、物质”三种。
创办企业,穆藕初建立严格的报表统计和财务管理制度。他亲自拟定报表样本,交给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参照填写,一日一报,以便及时掌握耗材、用工、用时、数量、质量等。在此以前,中国的企业从来不知道报表是什么东西。在管理上,同一开始就以工程师、技术员制代替传统的工头制。在生产上,因为引入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美式纺织机,工厂还未开机,同行就来参观,他也来者不拒。
穆藕初“吃螃蟹”的举动轰动民国,1916年6月,北京商品陈列所举办产品质量比赛,当时,全国最细的纱一般只达到42支,只有穆藕初的纱厂能纺出48支。记者采访穆藕初,他回答:“出纱之优劣,三分在机器,七分在人为。这不能不说是实行科学管理的结果。”
在市场方面,穆藕初重视调查。他认为,企业的制胜之道在于高质量的产品。他把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日本棉纱逐一研究,分析优点所在,对德大纱厂的棉花(13185,0.00,0.00%)纤维的长短误差、棉花原料质量、车间空气干湿度等方面进行规定。德大纱厂投产月余,所产之宝塔牌棉纱就成功占领市场,获得“上海各纱厂之冠”的美称。
三年后。穆藕初发表《纱厂组织法》,将办纱厂应注意的一切公之于世,毫无保留。穆藕初以自己的行动证明,受过“欧风美雨”洗礼后的上海“新兴商人派”具有独特的见识与风范。自1914年归国到1920年,他抱着服务社会的大愿,快刀直入,所向无前,不过短短六七年间,就创办了三个新式的纺织工厂德大、厚生(1916)和郑州的豫丰,1920年办了上海华商纱布交易所,六次连任理事长。
1921年集资办起中华劝工银行。他积极改良技术产品,注意员工福利,实行三八制,推动科学管理,经营出色,被上海人誉为“棉纱大王”。他的三个厂子资本达到500万两银子,有纱锭10万、拈线机11000台、布机600台,创造了辉煌一时的业绩。
不过,尽管穆藕初踌躇满志,但在当时中国独特的商业土壤中,他依然吃了无数败仗。在1924年的经济大萧条中,他的3家纱厂相继陷入困境,德大被人收购,厚生因发生股东争吵而清盘,郑州豫丰因为地处军阀混战的主战场而被波及,被迫抵押给美国洋行。
1928年商场失意的穆藕初跨入政界,这个新上任的国民政府工商部次长,又制订出众多现代工商法规,包括《工厂法》《工会法》《劳资争议处理法》等。他认定:“在人事日趋繁颐,社会日趋复杂的现在,无论什么团体,都要以法治为本,然后有一定的轨道可循,有一定的规律可遵。”
1933年穆藕初在回答《东方杂志》新年的梦想时写了一段话:“政治上必须实行法治。全国上下必须同样守法,选拔真才,澄清政治。官吏有贪污不法者,必须依法严惩,以肃官方。经济上必须保障实业(工人当然包括在内),以促进生产事业之发展。合而言之,政治清明,实业发达,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便是我个人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20世纪30年代初,上海各界精英推进宪政的活动,他几乎都参与了。
穆藕初经商多年,积累财富丰富,日常生活却十分简朴,常身穿旧衣。他的万贯家财,都用来扩大企业和资助教育。他不仅是中华职业学校最热心的校董,长期捐款提供经费,而且也是1917年职教社成立宣言18位签名人之一。有几次捐款,他个人处境很困难,竟是以个人名义从银行借的款。
1920年其纱厂刚刚盈利,他便慷慨地向北京大学捐银5万两,请北大校长蔡元培和蒋梦麟、胡适、马寅初三位学者,推荐一批年轻学子去美国留学,条件只有一个,要选送培养真正的人才,学成后报效祖国。选送的五个人,后来都是大家——罗家伦、康白情、段锡朋、周炳琳、汪敬熙。以后,他还资助过方显廷、张纯明、江绍原等多人出国留学,前后至少有20多人。
抗战时期,穆藕初担任农产促进委员会的主任委员。为了改善后方棉布极缺的情况,他发明了“七七棉纺机”。由于该机每台仅需1人操作,生产效率超过旧式手摇纺机数倍,因而在国统区和共产党的西北根据地大为流行。
这也是这位全中国最懂棉花的人在专业上的最后一次贡献。不久,穆藕初患肠癌去世,去世前,他吩咐家人,寿衣不用丝绸,要用土棉。在他的奠堂之上,有悼念者送来挽联,写着醒目四字——“衣被天下”。
作为实业家,穆藕初功成名就。同时,他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昆曲的抢救、保护和振兴方面,同样也贡献很大。
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但到了民国初年,昆曲的演出戏班,困于生计,渐渐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命运选择。
1918年初,穆藕初结识了谢绳组、冯超然、徐凌云、张紫东等昆曲界朋友,逐渐体会到昆曲这一祖国文化魂宝的艺术魅力。他挺身而出,以拯救国粹为己任,奋全力倡导。1921年春,穆藕初在上海发起组织了昆曲保存社。
昆曲保存社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在1921年暮春之月,以200元一张的高价,给曲学大师俞粟庐录制了六张半唱片,以保存这位昆曲叶堂派传人的唱腔;第二件事,是着手组织专人开始整理并昆曲誊写曲谱,以给后人保存昆曲的曲谱;第三件事,在苏州创立了昆剧传习所,开始培养一批能传承昆曲的年轻接班人。
传习所当年培养的这一批“传”字辈年轻演员,不少后来都成为我国著名的昆曲表演艺术家。戏曲史家张庚先生说:“对于穆藕初先生保存昆剧的业绩,中国的戏剧史是不会忘记他的。
穆藕初先生一生奋斗的历史,正是中国民族工业的一部活的历史,除了他对我国民族工业界的巨大贡献外,他的助学、办学,为保存昆曲这一独特戏曲文化的贡献同样都令人肃然起敬。虽然其在自序中感慨“一生事业,几等浮云;半世精神,悉成幻影”,但社会各界无不众口一词对他生平事业、精神给予好评,最贴切简明的恐怕还是冯玉祥的“重农重工,为兴实业树模范;立言立德,足与后人作典型”。

㈢ 有人知道棉花期货大王的故事吗

浓汤野人,真名林广茂,曾经大赚,曾经大亏。可以搜索一下他的故事。

㈣ 棉花期货 多少倍杠杆从600万做到20亿

河北稳升为您服务。

你说的是林广袤的经历吧。
从600万到20亿大致是两个阶段,2010年600万元多棉持仓3万手赚220倍到13亿,2011年1亿元空棉1万手赚7亿。一般期货合约的杠杆大约在10倍,林在2010年时随着棉花期货暴涨是不断加仓到极限3万手的。而2011年的空单显然并没有那么极端。

㈤ 林广茂做棉花期货为什么赚了220倍当时棉花价格不也就涨了1倍左右吗

这次交易他承担了很大的风险,这大概是这次交易的不好之处;
起始资金是版600万,价格从16600上涨到32000,最大权持仓30000手;他不断利用浮盈加仓;才能赚220倍;当时棉花行情十分的配合,只要稍微回调大一点,这次交易的结局很可能改写;
我们知道30000手棉花即使在最低价格16600买进,保证金也需要16600*5*30000*0.05大概为1亿3000万(起始本金只有600万);所以他肯定利用浮盈不断进行逆金字塔加仓,所以十分危险行情稍不配合可能会赚的很少;他说他本性好赌可见一斑;而且他也承认这次交易他一度浮亏百分之六十;我们回头看其实这种基本没有回调的上升行情都能浮亏这么多,也说明他的交易方法风险很大;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他成功了;也不能否定我们在不知道结果之前这笔交易成功的概率;事情没有发生不代表它发生的概率为0

㈥ 期货高手林广袤六百万持有多少棉花

棉花现在基本上1万,5吨一手,保证金标准5%,那么一手保证金2500。6百万的话最多2400手,也就是他的持仓在1000-2000手指间吧

㈦ 一个美国人做棉花期货赚了一个亿总统甚至亲自去求他

杰西。李佛摩尔
华尔街最伟大的操盘手
1929年做空每股,赚到1亿美金,当时美金很值钱,美国全年税收只有43亿

换算到今天,杰西李佛摩尔一年赚了600多亿美金

㈧ 期货里棉花跟哪个品种关联性大就是想一下关注两个或者几个有关联的,

棉花和pta 的关联最大。
联系有三
第一 都是郑州的品种。
第二 都是纺织品
第三 都是季节性用品。

外盘的话看美棉花。

㈨ 谁做棉花期货从百万资金做到几亿

林广茂,传说期货四绝之一,600W做棉花到20亿。。。也算是一个传奇了

㈩ 期货界有什么传奇人物

期货市场有涨有跌,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价格波动推动市场前行。在价格波动过程中肯定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日间“杂波”影响了我们的交易心态和趋势性判断,以致最终导致交易失败。其实期货的涨跌就可以看作是人生的起伏,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充满了矛盾,人们就是在解决矛盾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正因如此,能在期货行业里叱咤风云,崭露头角的人总是让人们连声叫好。
如果说中国股市存在大鳄的话,那么当年万国证券的总经理管金生无疑要算现在这些大鳄的鼻祖。管金生生在红旗下,喝过洋墨水,拥有比利时的两个硕士学位,当年在上海滩叱咤风云,被誉为“证券教父”。1995年2月2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生了震惊中外的“327”国债事件,当事人之一的管金生由此身陷牢狱。
陈久霖闯荡海外市场7年整,冰火两重天。一个因成功进行海外收购曾被神话般称为“买来个石油帝国”的石油大亨,却因从事投机行为造成5亿多美元巨额亏损而轰然倒塌;一个引领亚洲经济潮流、年薪490万新元的“打工皇帝”,因在期货市场的违规操作,行将站到新加坡的法庭上接受审判,谱写了人生的悲歌。
蒋仕波,浙江诸暨人,曾任大地期货副总经理。1962年出生,股市牛人。喜好做ST摘帽股,主做年底到第一季度的摘帽行情,做过苏宁环球,万向德农,烟台冰轮,无一失手。2004-2005年因违规交易被市场禁入,此后该人从浙江大地离职。蒋热衷于期货橡胶投资,在国内期货市场名气非常大。
葛卫东,江湖尊号“葛老大”,2000年开始做期货,两次爆仓,2004年迅速崛起,成为期湖中一代枭雄。血风腥雨十几载,自称“没有对手”,渴望挑战叶大户。六年来年均收益率120%,华尔街称之“东条英机”,不讲规则,被罚1000万。目前资产已达120亿。
叶庆均,现任浙江敦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毕业于鞍山钢铁学院。03年以10万起家,08年身价已过50亿,创造了几万倍的投资收益,在期货市场树立起第一大佬的江湖地位,已创造顺其者未必能赢、逆其者必亏的神话。目前身价百亿,是中国的索罗斯,国内期货界已无能超越他之人。
林广袤,江湖称号“浓汤野人”,专职做棉花,被称为棉花奇人。2010年做多棉花,11年反空棉花,从600万做到20亿;2012年做多棉花,遭受重大亏损,在上海青泽投资公司成立之际,承认亏约7亿。此后,野人暂退出期货,在华山修行。近期总结失败原因:大赚之后信心过度膨胀,自以为已无所不不能,想承担国家才能承担的重任。
黄伟,资本大鳄,尊号“黄大哥”。91年拿2万从股市中赚了第一桶金,后转战期货,“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赚了2亿,令当时常务副总理朱镕基大为震惊。后在商品期货中又赚了10亿。94年开始投入房地产行业,目前控股3家上市公司,身价达220亿。为人低调,目前仍玩期货,2012年从螺纹、铜上赚了5亿左右。
92年开始投资银行债券,初涉金融市场。93年4月,应聘到大连首家国际期货公司,成为大连期货业首批经纪人之一。后担任过多家公司的业务经理、投资顾问、操盘手。96年开始个人期货投资,10万元,到收益超过千万元,仅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1997-2001)。从1999年开始,其个人账户成交量连年位居大商所第一(2001年达300多万手),受到大商所的嘉奖。
徐王冠,被称作为“东方犹太人”的浙商,20年前放弃教师行业下海经商,凭借期货起家,20年后的今天,已经拥有了9家控股子公司,涉及房地产、能源、实业投资等多个领域。7年前,他的团队正式进驻苏州房地产市场,以国香园项目正式亮相,取得首战“大捷”。
傅海棠,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开始做期货,前两年从5万起步到1.2亿,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不看任何技术图表、不做任何技术分析,用“天道”思想理解分析市场、指导操作方向和节奏,拥有最纯粹最朴素的投资思想,有“农民哲学家”的称谓。
期货生涯始于1993年,20年只专注做铜一个品种,内盘外盘均有涉足。以精准的隔夜单和极高的日内交易功底操作铜,虽有能力操控庞大资金,但一直注重资金规模的管理,不追求短期暴利,用“积小胜为大胜”的理念参与市场。在2012年《期货日报》第六届全国期货实盘大赛中,以1003.42%的收益率获得重量组冠军。
孙道臣,期货公司普通业务员,工薪阶层。2012年正式加入杭州期货交易私募圈。两年多的时间从20000块赚到2000万,很快身价上亿,还是一个十足的85后新生代私募顶级操盘手, 此人涉猎广泛:股市、期市、汇市、现货以及东西方多个二级市场均有涉足 此人为技术派交易员,通过总结自己的交易心得,创立了“期货太极区间交易”圈子里都称其“道哥”,后以老师自居,后背喜欢尊称其“孙老师”。

阅读全文

与棉花大王期货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东北证券席位号 浏览:421
平安银行理财岗位 浏览:910
公司理财的目标是什么 浏览:473
银行账户理财是什么意思 浏览:727
怎么开通帐户贵金属业务 浏览:71
融资固定年限 浏览:6
理财通的四个货币基金 浏览:740
上海银行接收外汇 浏览:997
仁智股份后市怎么走 浏览:726
上市公司子公司创业板上市 浏览:276
香港海外汇款要手续费 浏览:558
天马股份介绍 浏览:114
张凡股票 浏览:527
黄金交易所的英文缩写 浏览:844
济源钢铁是上市公司 浏览:965
捷众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官网 浏览:207
三国志10交易所哪里有 浏览:713
支付宝上的理财产品可靠 浏览:166
vsto外汇 浏览:673
大数据融资模式 浏览: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