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属靶材
我所接触的靶材是用于真空镀膜的.就是用一定的方法将金属靶材加热到熔化的状态,使其蒸发到基片上.如照相机镜头的镀膜.
② 生产高纯金属溅射靶材对身体有害吗
有靶材中毒的说法,但是靶材中毒指的是靶材受到外界环境影响或者遇到氧化物等致使靶材不能导电等正常使用,不是说靶材对人体有毒。一般靶材对人没有毒的,个别化合物靶材可能对人体接触面有伤害,接触的时候注意隔离。
③ 漳州市合琦靶材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漳州市合琦靶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07月25日,主要经营范围为镀膜材料的研发及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金属靶材、陶瓷靶材的生产与销售(不含化学表面处理、电镀和喷漆生产工艺)等。
法定代表人:吴丽君
成立时间:2014-07-25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35062910002401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公司地址:福建省漳州市华安经济开发区九龙工业园
④ 常见的金属靶材有哪些
磁控溅射吗
镍靶、Ni、钛靶、Ti、锌靶、Zn、铬靶、Cr、镁靶、Mg、铌靶、Nb、锡靶、Sn、铝靶、Al、铟靶、In、铁靶、Fe、锆铝靶、ZrAl、钛铝靶、TiAl、锆靶、Zr、铝硅靶、AlSi、硅靶、Si、铜靶Cu、钽靶T、a、锗靶、Ge、银靶、Ag、钴靶、Co、金靶、Au、钆靶、Gd、镧靶、La、钇靶、Y、铈靶、Ce、钨靶、w、不锈钢靶、镍铬靶、NiCr、铪靶、Hf、钼靶、Mo、铁镍靶、FeNi、钨靶、W等金属溅射靶材。希望可以帮到你
⑤ 名词解释:熔分渣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大型金属矿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课题申请指南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大型金属矿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我国大型金属矿产基地的资源特点,围绕实现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研究我国大型金属矿产基地复杂多金属矿安全高效开采工艺;低品位、复杂共生矿资源高效提取及清洁生产技术;矿物延伸产品短流程、少污染制备技术及装备。攻克大型金属矿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通过系统的技术集成和工程示范,形成我国大型金属矿产基地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集成创新体系。为我国大型金属矿产资源基地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项目分解为五个课题,各课题的研究内容和考核指标如下:
课题一、金川铜镍资源高效开发及产业化技术研究
一、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1、高应力破碎矿岩条件下的自然崩落采矿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金川Ⅲ矿区高应力、破碎矿岩条件下的拉底切割工艺、底部结构的稳定性和型式、全面放矿控制和地应力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形成一套在高应力破碎矿岩条件下的自然崩落采矿产业化技术,年出矿165万t,采矿成本降低50%以上;
2、硫化铜镍贫矿选矿工艺研究
重点开展:硫化铜镍贫矿矿石的物质组成研究;硫化镍贫矿磨矿及浮选工艺优化研究。形成一套适合硫化铜镍贫矿,技术方案经济合理的选矿技术系统并应用于生产。
考核指标:形成一套适合硫化铜镍贫矿的选矿技术并应用于生产,技术方案经济合理,现场易于实施。原矿品位0.55%的贫镍矿石选矿精矿镍品位达到5.5%以上,镍回收率≥70%;
3、高氧化镁镍铜精矿强化熔炼技术产业化研究
重点开展:芒特艾萨或奥斯麦特浸没式低压富氧吹炼镍铜精矿熔炼技术研究,重点攻克高氧化镁镍铜精矿氧气顶吹熔炼炉炉体结构、镍锍保钴吹炼过程的工艺控制等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高氧化镁镍铜精矿强化熔炼成套技术并实现工业化规模,处理含氧化镁10%的精矿,镍回收率≥95%,烟气二氧化硫回收率从80%提高至90%以上,尾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4、羰基法提镍技术产业化研究
重点开展:研究解决羰基法提镍中压合成工艺及设备;不同形貌粉体产品的分级及加压浸出渣、羰化渣的处理工艺,贵金属富集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规模。
考核指标:形成羰基镍产业化成套技术。达到年产10000t镍产品规模;实现羰基镍产品系列化,产品性能满足用户要求;贵金属回收率达到98%以上。
二、经费投入
国家投入 8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
三、申报要求
1、课题申报单位应为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应对金川铜镍资源及金川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生产工艺、建设发展情况十分了解,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同时要求申报单位应具有承担相关国家科技项目的经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
2、申报单位应具有相关的技术力量、成果和一批学术技术人员,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可行,攻关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课题二、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研究
一、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1、氯化法钛白关键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以攀西钛资源为原料,研究开发出高钙镁或细粒度钛原料的氯化装备及工艺技术;高钒四氯化钛的精制新技术及新工艺;30kt/a氯化法钛白氧化反应器,形成适合攀西钛资源特色的氯化钛白生产工艺及装备成套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氯化法钛白成套关键技术。完成Φ200mm沸腾氯化炉热态试验,钛原料中TiO2的氯化率≥92%。新型氧化反应器平均运行周期≥20天,氧化产品的金红石化率≥99.0%。用热还原—电解工艺制取金属钛,金属钛纯度99%以上,电解槽规模达500A,形成日产5~10kg的金属钛新技术的中试平台。建成年产3万t氯化法钛白生产线。
2、25MVA大型电炉钛渣冶炼工程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自焙电极移植到半密闭钛渣冶炼电炉、半密闭电炉改密闭电炉、自焙电极的焙烧技术及工艺制度、组合式自焙电极在大型半密闭间歇式钛渣冶炼电炉上的应用技术等研究。
考核指标:采用25MVA大型钛渣冶炼电炉,建成年产6万t的钛渣生产线。酸溶渣TiO2≥73%、氯化渣TiO2≥86%、钛收率≥90%;酸溶渣电耗≤2500kWh/t、氯化渣电耗≤3000kWh/t、电极消耗≤50kg/t渣。
3、高钛型高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高钛型高炉渣碳化、碳化渣低温选择性沸腾氯化及粗TiCl4精制的成套技术及装备; 利用废酸处理含钛高炉渣制取富钛料及高档金红石钛白的成套技术与装备;生态化处理含钛高炉渣技术研究;含钛高炉渣中金属钛或钛合金的提取技术;提取金属钛及钛合金后的尾渣应用相关技术等开发研究。
考核指标:高钛型高炉渣碳化、低温氯化提钛,高炉渣中钛的碳化率≥80%,碳化钛的氯化率≥90%,钛的总收率(高炉渣海绵钛)≥65%;钛白废硫酸处理含钛高炉渣,形成年产3万t富钛料和2万t硫酸法钛白的示范工程。高炉渣中钛的回收率70%,优质富钛料品位TiO2≥92%,MgO+CaO≤1.5%,配套硫酸法钛白项目的废酸和绿矾利用率100%,开发出高档金红石钛白,其质量达到R930、R680、R980,提钛残渣利用率100%;含钛高炉渣制取钛合金,渣中钛的回收率达到80~85%,炉渣的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4、转底炉冶炼钒钛磁铁矿工艺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转底炉工艺的钒钛磁铁矿直接还原技术、钒钛磁铁矿金属化球团渣铁分离技术、熔分渣提钒、提钛技术等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直接还原工业性试验,形成钒钛矿直接还原及钒钛资源综合利用的成套工艺技术。金属化球团矿产品中铁的金属化率≥85%;含钒生铁及钛渣中提取钒、钛,回收率分别达到75%和72%%以上。
5、攀枝花表外矿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攀枝花表外矿高效利用方案设计、攀枝花表外矿经济合理采运储存方案、攀枝花表外矿选矿工业试验等研究。形成攀枝花表外矿综合利用成套工艺技术。
考核指标:表外矿原矿品位18.44%时,钒钛铁精矿产率18%,TFe品位≥55.00%,V2O5≥0.55%,TiO2≤10.00%,回收率52%±;钛精矿产率6%(磁尾),品位TiO2≥47.5%,回收率为40%;建成年处理表外矿500万t,产高品质铁精矿70万t以上,钛精矿15万t的示范工程。
二、经费投入
国家投入 8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
三、申报要求
1、课题申报单位应为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应对攀枝花钒钛磁铁矿资源及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的生产工艺、建设发展情况十分了解,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同时要求申报单位应具有承担相关国家科技项目的经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
2、申报单位应具有相关的技术力量、成果和一批学术技术人员,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可行,攻关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课题三、包头稀土铌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一、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1、包头稀土矿冶炼新工艺、新设备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浓硫酸低温动态焙烧设备及工艺的工程化技术;非皂化萃取剂萃取分离技术;从水浸液中分离回收钍新工艺;含氟废气的高效净化技术和氟化物综合回收工业试验;包头稀土精矿清洁冶炼和资源综合利用整体工艺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形成包头稀土矿焙烧清洁生产工艺系统,分解率大于95%;浸出渣中钍含量小于500ppm,比活度小于GB9133-88规定的7.4×104 Bg/Kg,达到国家非放射性渣标准;排出尾气氟含量小于GB3095-1996规定的2mg/m3,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钍回收率>93%,氟的回收率>95%;完成2000t工业试验。
2、包头铌资源选冶新技术及产业化研究
重点开展:铌的全浮选新工艺流程、高效BG-H型选铌药剂、从稀土浮选尾矿中综合回收铌、铁技术;铌精矿冶炼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铌选冶工业试验,并形成1400t/a低级铌铁的生产能力。铌精矿含Nb2O5≥4%,铌收率25~30%;低级铌铁Nb≥15%,Nb/P≥15,铌收率75~80%;试制出少量中级铌铁Nb≥30%,Nb/P≥20,铌收率≥65%。
3、包头稀土资源选矿新工艺研究
重点开展:包钢选矿厂尾矿选矿新工艺技术研究(包括新药剂、新设备、新技术),并进行选矿工业试验并产业化研究等。
考核指标:稀土精矿:品位≥60%,回收率从50%提高到65%,CaO≤8%;达到年生产能力:≥60%稀土精矿7万t生产规模。
4、包头难选复杂氧化铁矿选矿工艺研究
重点开展:在不同选矿工艺条件下,多种矿物的最大分选系数条件;新型浮选药剂的研制开发、选矿工艺技术流程优化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难选复杂氧化铁矿选精矿:TFe≥63%,回收率≥70%,达到年产≥63%铁精矿200万t生产规模。
二、经费投入
国家投入 800 万元,要求申请单位按照不低于国拨经费1:2的比例提供自筹资金。
三、申报要求
1、课题申报单位应为长期从事矿产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科研单位,应对包头稀土铌资源及包头钢铁集团公司生产工艺、发展建设情况十分了解,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同时要求申报单位应具有承担相关国家科技项目的经验,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研究基地。
2、申报单位应具有相关的技术力量、成果和一批学术技术人员,技术方案先进、合理、可行,攻关目标明确,成果有科学价值和示范效应,自筹资金能够落实;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课题四、大厂锡锑铟多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设备研究
一、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1、多灾源矿床高效率采矿与安全环境控制综合技术
重点开展:高品位碎裂矿段诱导崩落安全高效回收技术、硫化矿床空区积水探测与突水灾害预防技术、井下热环境监测与调节技术、高应力条件下矿柱群安全开采技术、铜坑区域空区形态探测与地压数值模拟及处理技术、开采区域灾害微震监测与灾害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形成多灾源矿体资源安全高效开采技术集成系统。高峰锡矿采场生产能力≥300t/d,采矿损失率≤10%,采矿贫化率≤15%,堵水率90%以上,矿井不发生灾害性地压和透水及热害事故;铜坑锡矿矿柱群采场生产能力≥800t/d,矿柱采矿损失率≤25%,采矿贫化率≤20%,矿井不发生灾难性地压事故。
2、大厂贫锡多金属矿高效经济选矿技术和设备研究
重点开展:多段高效重选设备组合抛废新工艺、高效磨矿分级技术、硫化矿铅锑锌硫无氰分离工艺、超细贫铅锑锌矿和锡石细泥回收新技术、高氧化硫化矿锡、硫、砷回收工艺及设备、贫锡多金属矿选矿工艺及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原矿含锡≤0.5%、铅+锑≤0.45%,锌≤2.00%时,锡精矿:品位≥50%,回收率由63.5%提高到66%;锌精矿:品位≥47%,回收率由68%提高到71%;铅锑精矿:品位铅+锑≥45%,铅回收率由55提高到60%;选矿成本下降10%以上。
3、锡铅锌共伴生尾矿资源高效回收与无害化直接利用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高效回收尾矿中锡铅锌有价金属选矿关键技术、湿法提取尾矿中复合矿及分选铁钙硅残渣无害化直接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精矿品位Sn≥40%、Zn≥40%、Pb+Sb≥30%,S≥35%,回收率Sn≥45%、Zn≥50%、Pb≥40%,S≥40%;尾矿利用率90%,缩短再利用选冶流程;复合铅锌合成铅锌铌和铅锌钽新型电子信息器件,品质因数20000;非金属富硅渣转型率80%;钙与铁纳米粉末≤300nm;铁酸锌系列薄膜具有可见光响应,甲基橙溶液光催化降解率≥80%,达到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国家标准。
4、无铁渣湿法炼锌提铟及铁源材料新工艺研究
重点开展:高铟高铁中浸渣提铟、萃余液制备共沉粉工艺、共沉粉制备软磁铁氧体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完成无铁渣湿法炼锌提铟及铁源材料新工艺工业试验,资源组分利用率:Fe≥90%;Zn由88%提高到93%;In由63%提高到88%;铟、锌提取的车间成本降低25%,软磁材料比“直接-共沉淀法”降低20%,比“共沉淀法”低30-50%;低功耗软磁产品达到PC40标准,高磁导率软磁产品达到R10K标准,电锌符合零号电锌标准,精铟符合国家标准;实现高铟铁闪锌精矿的湿法炼锌提铟流程中含铁废渣(窑渣或铁矾渣)和二氧化硫的零排放。
5、铟锑铁高新技术产品短流程制备与产业化技术研究
重点开展:大尺寸超高密度ITO靶材制备新工艺产业化、氯化—蒸馏—结晶法处理富锑物料制备胶体五氧化二锑工艺、从湿法炼锌废渣制备透明氧化铁新工艺与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考核指标:实现5t/a的大尺寸超高密度ITO靶材制备新工艺产业化,ITO粉粒度:D50=30~70nm、纯度:99.99%、�%
⑥ 高温合金都有哪些制备工艺
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镍、钴为基,能在600℃以上的高温及一定应力作用下长期工作的一类金属材料;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良好的疲劳性能、断裂韧性等综合性能。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1、铸造冶金工艺
目前各种先进铸件制造技术和加工设备在不断开发和完善,如热控凝固、细晶工艺、激光成形修复技术、耐磨铸件铸造技术等,原有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完善从而提高各种高温合金铸件产品的质量一致性和可靠性。
不含或少含铝、钛的高温合金,一般采用电弧炉或非真空感应炉冶炼。含铝、钛高的高温合金如在大气中熔炼时,元素烧损不易控制,气体和夹杂物进入较多,所以应采用真空冶炼。为了进一步降低夹杂物的含量,改善夹杂物的分布状态和铸锭的结晶组织,可采用冶炼和二次重熔相结合的双联工艺。冶炼的主要手段有电弧炉、真空感应炉和非真空感应炉;重熔的主要手段有真空自耗炉和电渣炉。
固溶强化型合金和含铝、钛低(铝和钛的总量约小于4.5%)的合金锭可采用锻造开坯;含铝、钛高的合金一般要采用挤压或轧制开坯,然后热轧成材,有些产品需进一步冷轧或冷拔。直径较大的合金锭或饼材需用水压机或快锻液压机锻造。
2、结晶冶金工艺
为了减少或消除铸造合金中垂直于应力轴的晶界和减少或消除疏松,近年来又发展出定向结晶工艺。这种工艺是在合金凝固过程中使晶粒沿一个结晶方向生长,以得到无横向晶界的平行柱状晶。实现定向结晶的首要工艺条件是在液相线和固相线之间建立并保持足够大的轴向温度梯度和良好的轴向散热条件。此外,为了消除全部晶界,还需研究单晶叶片的制造工艺。
3、粉末冶金工艺
粉末冶金工艺,主要用以生产沉淀强化型和氧化物弥散强化型高温合金。这种工艺可使一般不能变形的铸造高温合金获得可塑性甚至超塑性。
4、强度提高工艺
⑴固溶强化
加入与基体金属原子尺寸不同的元素(铬、钨、钼等)引起基体金属点阵的畸变,加入能降低合金基体堆垛层错能的元素(如钴)和加入能减缓基体元素扩散速率的元素(钨、钼等),以强化基体。
⑵沉淀强化
通过时效处理,从过饱和固溶体中析出第二相(γ’、γ"、碳化物等),以强化合金。γ‘相与基体相同,均为面心立方结构,点阵常数与基体相近,并与晶体共格,因此γ相在基体中能呈细小颗粒状均匀析出,阻碍位错运动,而产生显著的强化作用。γ’相是A3B型金属间化合物,A代表镍、钴,B代表铝、钛、铌、钽、钒、钨,而铬、钼、铁既可为A又可为B。镍基合金中典型的γ‘相为Ni3(Al,Ti)。γ’相的强化效应可通过以下途径得到加强:
①增加γ‘相的数量;
②使γ’相与基体有适宜的错配度,以获得共格畸变的强化效应;
③加入铌、钽等元素增大γ’相的反相畴界能,以提高其抵抗位错切割的能力;
④加入钴、钨、钼等元素提高γ‘相的强度。γ"相为体心四方结构,其组成为Ni3Nb。因γ"相与基体的错配度较大,能引起较大程度的共格畸变,使合金获得很高的屈服强度。但超过700℃,强化效应便明显降低。钴基高温合金一般不含γ相,而用碳化物强化。
⑦ 在材料化学方面,中国还有哪些方面需要突破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用材料
加强大尺寸硅材料、大尺寸碳化硅单晶、高纯金属及合金溅射靶材生产技术研发,加快高纯特种电子气体研发及产业化,解决极大规模集成电路材料制约。加快电子化学品、高纯发光材料、高饱和度光刻胶、超薄液晶玻璃基板等批量生产工艺优化,在新型显示等领域实现量产应用。开展稀土掺杂光纤、光纤连接器用高密度陶瓷材料加工技术研发,满足信息通信设备需求。
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材料
加快实现稀土磁性材料及其应用器件产业化,开展传感器、伺服电机等应用验证。开发高压液压元件材料、高柔性电缆材料、耐高温绝缘材料。调整超硬材料品种结构,发展低成本、高精密人造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材料,突破滚珠丝杠用钢性能稳定性和耐磨性问题,解决高档数控机床专用刀具材料制约。
3、航空航天装备材料
加快高强铝合金纯净化冶炼与凝固技术研究,开展高温、高强、大规格钛合金材料熔炼、加工技术研究,突破超高强高韧7000系铝合金预拉伸厚板及大规格型材、2000系铝合金及铝锂合金板材工业化试制瓶颈,系统解决铝合金材料残余应力、关键工艺参数控制范围优化、综合成品率与成本控制问题,提升新型轻合金材料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加快特种稀土合金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突破高强高模碳纤维产业化技术、高性能芳纶工程化技术,开展大型复合材料结构件研究及应用测试。开展高温合金及复杂结构叶片材料设计及制造工艺攻关,完善高温合金技术体系及测试数据,解决高温合金叶片防护涂层技术,满足航空发动机应用需求。加快增材制造钛合金材料在航空结构件领域的应用验证。降低碳/碳、碳/陶复合材料生产成本,提高特种摩擦材料在航空制动领域的占有率。
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材料
以高强、特厚为主要方向,开展齿条钢特厚板、大壁厚半弦管、大规格无缝支撑管、钛合金油井管、X80级深海隔水管材及焊材、大口径深海输送软管、极地用低温钢等开发及批量试制,完成在海洋工程平台上的应用验证。加快高止裂厚钢板、高强度双相不锈钢宽厚板、船用殷瓦钢及专用高强度聚氨酯绝热材料产业化技术开发,实现在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LNG)船等高技术船舶上应用。
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材料
突破钢铁材料高洁净度、高致密度及新型冷/热加工工艺,解决坯料均质化与一致性问题,建立高精度检测系统,掌握不同工况下材料损伤与失效原理及影响因素,制定符合高速轨道交通需求的材料技术规范,提高车轮、车轴及转向架用钢的强度、耐候性与疲劳寿命并实现批量生产。推动实现稀土磁性材料在高铁永磁电机中规模应用。开发钢轨焊接材料加工技术,发展风挡和舷窗用高品质玻璃板材。加强先进阻燃及隔音降噪高分子材料、制动材料、轨道交通装备用镁、铝合金制备工艺研究,加快碳纤维复合材料在高铁车头等领域的推广应用。
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材料
提升镍钴锰酸锂/镍钴铝酸锂、富锂锰基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安全性、性能一致性与循环寿命,开展高容量储氢材料、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及防护材料研究,实现先进电池材料合理配套。开展新型6000系、5000系铝合金薄板产业化制备技术攻关,满足深冲件制造标准要求,开展高强汽车钢板、铝合金高真空压铸、半固态及粉末冶金成型零件产业化及批量应用研究,加快镁合金、稀土镁(铝)合金在汽车仪表板及座椅骨架、转向盘轮芯、轮毂等领域应用,扩展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范围,支撑汽车轻量化发展。
7、电力装备材料
重点推进核电压力容器大锻件系列钢种组织细化与稳定化热处理工艺开发,突破核电机组用高性能钛焊管产业化瓶颈,加快银合金控制棒、锆合金管堆外及堆内考核验证,实现核电用材成套保障。开展抗热腐蚀单晶高温合金大型空心叶片用材料、制造工艺及长寿命防护涂层技术研究,满足重型燃气轮机急需。开发智能电网用高容量稀土储氢材料。提升导热油及熔盐高温真空集热管自动化生产水平。突破5MW级大型风电叶片制备工艺。面向智能输变电装备领域,突破大尺寸碳化硅单晶及衬底、外延制备及模块封装材料技术,开展高压大功率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模块应用设计,发展高性能绝缘陶瓷,保障特高压直流电网建设。
8、农机装备材料
开展高强高硬耐磨钢系列化产品开发,在农机装备及配件中实现对高碳弹簧钢应用替代。开发农机离合器活塞材料、湿式离合器摩擦材料、采棉指及脱棉盘专用材料等,满足农业作业环境及特种装备需求。
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材料
开展碲锌镉晶体、稀土闪烁晶体及高性能探测器件产业化技术攻关,解决晶体质量性能不稳定、成本过高等核心问题,满足医用影像系统关键材料需求。大力发展医用增材制造技术,突破医用级钛粉与镍钛合金粉等关键原料制约。发展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等不含塑化剂、可替代聚氯乙烯的医用高分子材料,提高卫生材料、药用包装的安全性。提升医用级聚乳酸、海藻酸钠、壳聚糖生产技术水平,满足发展高端药用敷料的要求。
10、节能环保材料
加快新型高效半导体照明、稀土发光材料技术开发。突破非晶合金在稀土永磁节能电机中的应用关键技术,大力发展稀土永磁节能电机及配套稀土永磁材料、高温多孔材料、金属间化合物膜材料、高效热电材料,推进在节能环保重点项目中应用。开展稀土三元催化材料、工业生物催化剂、脱硝催化材料质量控制、总装集成技术等开发,提升汽车尾气、工业废气净化用催化材料寿命及可再生性能,降低生产成本。开发绿色建材部品及新型耐火材料、生物可降解材料。推广应用金属材料表面覆层强化、工业部件服役延寿、稀贵金属材料循环利用等技术。
⑧ 贵金属靶材厂家有哪些北京推荐一个
你好,关于贵金属靶材厂家有很多倍,金的排行榜第一的厂家就是你可以通过他的官方网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