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从来没有接触过,怎样开始
1,看看《证券法》,《公司法》,《基础会计》中有关财务报表一节,找本股票基本类的书,学习一下有关术语,比如叫K线什么的,了解每天的开盘、收盘时间。
2,在大概了解了上述基础知识后。找一家知名度高的证券公司,开立股票及资金账户,通常证券营业部的人员会很周到的指导您办好手续。
3,下载一个行情软件,比如“大智慧”“钱龙”等,熟悉一下软件的使用方法,在软件的“帮助”功能中会有详细说明。
4,利用软件的行业分类功能,找一个自己最了解和熟悉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找到自己认为最有前景的公司,对这家公司的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并关注这家公司的股票的价格的变动。
5,对自己关注的股票设定一个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价格,等待大盘下跌,在大盘出现急跌时动用资金的四分之一买入一笔,在间隔二个月后,如果再次到达你设定的价格时再动用四分之一的资金买入一笔,在这其中观注该公司的各季报,很季报报出后调整你的计划买入价格,并根据计划价格,最终在一年中最多做不超过四次的买入,入市选股的动态市盈率可设定在15倍,在市盈率接近36倍时清仓。
6,以上代表我个人观点,慎用!
B. 大富翁4 如何能2个或多个人一起玩
一台机子上玩的话,多点几个玩家,然后轮流丢色子玩就可以了。大富翁挺经典的,呵呵
C. 请恋爱经验丰富的亲帮帮我!为什么感觉和男朋友不像是在谈恋爱。虽然会见面,一起睡。但是他从来没有得到
可能他是和你开玩笑,说要你还他枕头钱那些
D. 我想买期货,但是从来没接触过,应该怎样弄就是应该注意什么要有什么前提。
很危险,先看书吧。期市操盘攸关,七翁写的,建议先看看。入场点和准备金都很尖锐,要小心啊。
E. 我买双色球好几年了,谁有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呢
您真的会相信我说的话是经验吗?如果相信继续往下看,告诉您任何赌博都没有规律经验可谈,拿双色球说吧,如果有规律可循,买的人岂不都中特等奖了,实际上中奖只是个人运气而已,中奖只在一小部分人,这个您可定会相信的。我只能说:您如果每期都买双色球,在开奖之前等于您就买了希望,有中奖的机会,可大多数的时候,开奖之后往往是失望和叹气。您如果不买的话肯定是一点希望和机会都没有的,所以如果您喜欢双色球您就坚持买吧,俗话说:坚持就是胜利,请记住:“小赌怡情,大赌败家。”祝您好运。
F. 职场经历会降低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吗
在回到职场前,你要分析好自身的优势和创业期间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并且将经验运用到职场中,还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职业定位,不要让创业经历影响职业定位,导致定位过高,关键要将自身优势与当前就业形势合理结合并做好合理的定位,最重要的是要及时调整好心态,只有调整好心态才能迅速回归到职场中。
G. 为啥那些亿万富翁的成功经验总是难以复制
亿万富翁的成功故事对大部分人来说都非常有吸引力,很多人想通过学习这些人生赢家的成功经验,从而帮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的目标。然而即便在看了许多名人自传,甚至详细了解到他们的创业经历后,大家依样画葫芦却仍离成功相差十万八千里。亿万富翁的成功经验为什么难以复制呢?其实类似的情况在历史事件中就能找到相应答案。今天夜读史书就引用《资治通鉴》中的两个故事,看看同样的办法为什么在不同人手里会出现完全不一样的结果。
同样的策略,类似的战场环境,在孙膑手里能大败庞涓,在窦建德手里却成了要命的毒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就跟我们看了亿万富翁的成功经验却难以复制他们的成功是一个道理。除了个人能力上的差异外,时机、对手、外部环境,以及过程细节等方面都存在千差万别的情况。真正的高手不仅知道该怎么做,还知道遇上问题时该如何见招拆招。而大多数人只能学到表面功夫,像窦建德那样死板地执行策略,还自以为稳操胜券,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
许多现代人认为历史就像故事,闲来无事看看可以,但没什么真实用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历史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每一段历史事件不仅向我们讲述了当年的社会背景、风土人情,也能让我们了解大到国家,小到个人的兴衰成败。历史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许多类似的情况却往往还会在大家身边不断重现。我们生活中所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都能在历史事件中找到最佳答案,“以史为鉴”其实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受益无穷。
H. 哪里有中国炒股名人杨百万等的经验谈如题 谢谢了
杨百万小传 原名杨怀定,人称"杨百万"、"中国第一股民", 原上海铁合金厂职工,在1988 年从事被市场忽略的国库券买卖赚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 随后成为上海滩第一批证券投资大户, 当时与其同时代的那批大户们,现在只剩下杨百万一人还活跃于 证券市场。杨百万被认为"具有江浙上海人特有的精明与金融意识" ,从而成为"中国证券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 对话杨百万 "不要跟我说巴菲特" 记者:你目前的持仓状况如何?最近做了些怎样的操作? 杨百万:除了一部分中石油之外, 其他的股票我都已经在1月8日清仓了。 最近就是在中石油上做一些高抛低吸,不断降低成本, 其他没有什么操作。 记者:你目前中石油的成本是多少? 怎么看待中石油这只股票的前景? 杨百万:目前是32元, 但由于我在48元多的时候抛过一笔中石油,所以现在所持有 的中石油基本上就是股市免费送的,谈不上什么成本。 这只股票我是打算长期持有送给孙子的,从长远来看, 中石油到100元甚至200元都没有问题。我有自己 的选股原则,中石油30元不算贵,但全聚德(002186 )即使是30元我也不会买。 "建仓还要再等等" 记者:你打算什么时候再建仓呢? 杨百万:这个我不能说,等着看吧。 记者: 能不能谈一谈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A股走势的看法? 杨百万:我觉得从短期来看的话, 指数不会再有太大的跌幅。但是从中长期来看,A股 的泡沫还没有挤干净,以道琼斯理论来判断, 低点不断下移的局面已经是事实,当前市场可以说已经是熊市, 而且正处于熊市的第一阶段。不过,散户也不必过于恐 慌,因为后面并非就没有大的反弹行情。 2008年将是一个宽幅振荡的格局,高抛低吸,短线依然有机会。 记者:也就是说,你不认可A股"黄金十年"的说法? 杨百万:我觉得,"黄金十年"、"奥运会前不会大跌" 之类的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A股牛市基础没有动摇" 这样的说法是在骗人。 记者:现在,很多股民把你看成是"股神"。你怎么看? 杨百万:我从来都没有认同过这个称呼,说我是"股神", 那是捧杀我也,折杀我也。我走进证券市场时,金融意识等于零, 完全为养家糊口,是逼上梁山,但投资证券20年, 我一直用心在做。我不想拔高自己。 记者:有一种说法认为, 投资股市的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注重公司本身价值的" 价值派",像巴菲特那样的;一种是注重技术分析的"技术派", 您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 杨百万:我不属于这两种的任何一种, 我是在价值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国情和自己的经 验投资。不要跟我说巴菲特。中国的股市跟美国的股市不一样, 大家的基础不一样,美国股市是没有"特色"的股市, 而中国股市则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巴菲特 的理论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市场。 记者:有一种说法认为,你初中毕业,学历低, 会有自己眼光上的局限,甚至有人说你的理论已经"过时"。 你怎么看? 杨百万: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局限。严格地说, 我只是没有文凭,不等于没有文化。至 今我出版了5本书,写每本书都是将股市的经验、经历系统化、 理论化的提升过程。至于电脑高科技,儿子有专业基础, 可以弥补我的不足。"过时"还是"不过 时",去年已经证明过了,至于将来,大家等着看好了, 事实将证明谁对谁错。 记者:你现在除了炒股之外,还办研修班收学生, 到各地讲座,出书、开发光盘,似乎所有赚钱的路数都做,有人说, 如果炒股真的足够好,根本就不屑做这些事情。 杨百万:我出书只是拿稿费而没有拿版税, 去年那本书只有3万元,今年这本书也不过 4万元,因为获奖出版社又奖励了2万元, 正在印刷马上要出的一本书也只要了8万元稿费。 我的主业肯定是炒股,写书、讲座主要都是想留下一些东西给散户股 民,而不是为了钱,那些钱我根本就不在乎。 对话杨百万:A股泡沫还没挤净 建仓还要再等等 杨百万最近有点忙。 这个被称为"中国第一散户"、"中国股市不倒翁" 的老股民,自从1月推出新书《要做股市赢家之二》、 有意无意之间公开了自己的手机号码之后, 除了天天例行公事地看盘、天南海北地演讲之外, 每天还会接到几百个电话、几百个短信, 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应接不暇:"深度套牢,怎样解套?"" 我有5000元,什么时候能挣到100万?""救救我吧, 我借钱100万炒股,现在赔了70万,一家老小没法活啦"…… 杨百万之所以突然又变得炙手可热, 是因为去年神奇地两次预警了股市的"见顶":2007年5月,他跳出来高调宣布说,自己已经全部空仓, 几天之后,股市遭遇印花税调高之后的盘整,一度跌破3700点; 2007年9月28日,他 再次预言说,股市又到了"5·30"前夜,之后的10月、 11月,股指从6000多点的高位一直调整, 最低跌破了4800多点的半年线,调整点数甚至超过 了"5·30"。 1月21日、1月28日连续两个"黑色星期一", 两周10个交易日,几度出现 千余只股票齐跌行情,上证综指直落千余点, 尽管春节之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出现了反弹, 但未来究竟会何去何从,依然没有多少人心中有底。 而杨百万的说法是, 这次大跌依然在他的意料之中,"1月8日,我就清仓了。" 杨百万经典语录 "股市不相信眼泪,谁笑到最后才笑得最好。" "股市中不比谁赚得多,而要比谁活得更长、更潇洒。" "我不是股神,我不是股评家,我是标标准准的散户。 做散户不可悲,但千万不要做散户中的傻户。" "股市诀窍就四个字:抄底逃顶;股市就两个字:赢、输。 " "股市中不能做'死多头',也不能做'死空头', 要做坚定的'滑头';低吸高抛、抄底逃顶,见好就收, 落袋为安乃真英雄。" "不经过熊市的股民,不是一个成熟的股民。" "我最多不会持有超过3只股票。每个时期都是这样, 选择3只股,是因为人的精力有限。有的散户持有十几只, 结果一跌,跑都来不及。" "不倒"秘诀: 信奉"落袋为安",不把钱全投进股市 "发迹史": 做国库券异地交易赚"第一桶金" "杨百万"绝对是中国股市最醒目的"传奇"之一。 跟很多日后有了成就的"名人"一样,杨百万只是因为"穷则思变" ,开始了他"从没想到过的"人生,那时他不曾想到, 有一天自己的故事会广为流传。 杨百万原名叫杨怀定。 1988年以前他是上海铁合金厂的一个普通职工,干"第二职 业"赚外快积累了两三万元余款。有一次他管的仓库被盗, 他因出手"大方",常买烟请厂里的工友们抽而被怀疑是监守自盗, 公安局还请他"谈话"。这件事深深 地刺激了自尊心很强的杨怀定,他一横心就辞职了。 那是1988年2月。 辞职后杨怀定开始从订阅的几十份报纸信息中埋头搜寻致富的机会。 4月的一天, 一条"上海将开放国债交易"的消息引起了杨怀定的关注, 他在4月21日开市第一天一早,买了10000元三年期国库券。 "银行利率5.4%,三年期国库券 年利率超过15%,为什么不买?"等到下午, 很多人明白过来开始纷纷买入时,价格一下涨到112元, 杨怀定抛掉了。半天时间,他赚到了以前一年的工资 --800元。 很快,杨怀定发现全国8个城市的国债价格差异很大, 他开始日夜兼程做起了国库券异地交易。 他带着全部的积蓄前往全国其他省市, 在当地银行以较低的价格买入国债,然后再带回上海, 以较高的价格卖给银行,赚取差价。为了赶时间, 他最忙的一次七天七夜没有睡觉。 1989年,赚到了"第一桶金"的杨怀定, 转身投入炒股。杨怀定的第一只股票是" 电真空"。半年后,股票大涨,杨怀定在800元以上价位抛掉, 净赚150多万元,"杨百万"的外号,就此不胫而走。一年后," 电真空"跌到了375元,他 又买了回来。在股市行情低迷时,杨百万的"绝招"就是全部卖光, 远离熊市,"2001年开始的国有股减持的四年大熊, 我一直远离,直到2005年1月份, 虽然四年的时间我每天还要去股市上班。" 从做"倒爷"到炒股: 一直坚持低买高卖 杨怀定还有段"倒爷"生涯。早期骑自行车去炒股的他, 1992年买了一辆夏利车, 后来他把这辆车的上海牌照卖了20万元,买了辆7万多元的小车, 换了浙江牌照,赚了13万元。1993年, 杨百万以每平方米不到2000元的价格,买下了 上海闸北区两套房子,后来以每平方米7000元的价格卖出。 2002年,又买了三室两厅的新房, 当初单价仅每平方米4900元,如今价格早就翻了一倍。很 多人嫉妒"他的运气未免也太好了点"。但事情当然不会是仅仅用" 运气"两个字就可以解释的。杨百万说, 他喜欢在冬天里买名牌T恤,在夏天里买刚流行开的羊 绒衫,坚持低买高卖,已经成了他的兴趣所在。 他坚信自己不会轻易破产、不会一无所有的根本原因, 其实也就在于此。 在当年上海的第一代股民中,曾经有8位"大哥级" 的人物,备受股民追捧,被称 为"八大金刚",炙手可热,如今,只有杨百万硕果仅存。" 这么多年我能不倒,重要的一点是信奉'落袋为安', 赢了钱就从股市抽出来,而不是全投进去,这需 要抑制自己的贪欲。" 这是杨百万对自己在股市近20年遨游的一个总结。 事实上,被称为"不倒翁"的杨百万, 也并非没有马失前蹄的时候。1993年股 市大跌时,"基本上和2007年5月30日这次大跌差不多, 上午买进,下午跌了,跑也跑不了。第二天开盘我就亏了8万元,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一晚上亏8 万元。"2005年时更加惨烈, 股市从1200点跌到1000点,杨百万被套了40万元, 这是他炒股历史上最大的损失。就算在今年,他也有失手的时候,中 了四千股中国石油(601857 )之后,杨百万又在低位买入了一点,而后中国石油继续下跌, 不断破位。但在谈及这些失败时,杨百万很坦然," 我们老股民有句话,牛市挣钱,熊市挣股,这样 想,心里就坦然。"对于在中石油上的"失手",他说:" 我之前的四千股已经为我赚了12万多元, 现在买的股基本都是赚的,中国石油这只股票我的成本价摊平 了不过几毛钱。" 杨百万并不认为自己有多么传奇, 说他只是勤于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没有大输 过。"期望值越提越高,就走向崩溃,我和失败的人区别就在于, 我期望值不高,我是以一个下岗职工的心态在买股票。" 而对于被股民们称为"神来之笔"地准确 预言"5·30"大跌,杨百万说,道理说穿了也很简单, 把最后的利润留给别人,同时把风险也留给别人。" 人挤得水泄不通,就要出事了,因为贪婪的人进来 了,像房子一样买得发疯排队的,就是要离下跌不远了。" 应对"过时"质疑: 只想把经验与股民分享 如今的杨百万有一个证券工作室。据说有100多名学员, 他教学生只教方法,不包输 赢,因为"输赢是教不出来的"。杨百万还开了个软件公司," 我将多年积累的许多特有指标编入软件中,反映我的一些看股、 选股、炒股的思想,既是帮助散户也 是对社会的反哺。这个软件的名称叫做'杨百万证券及时雨软件', 现在这个软件已经注册,正在销售。" 杨百万讲述其炒股经验的图书在市场上受到热捧。 但有投资者公开质疑说,如今已 不是散户占主流的江湖,杨百万是否能够再立潮头值得怀疑。 一位证券分析师更说,杨百万本质上是"一只经验主义的老狐狸", 注定了不会成为巴菲特那种价值投 资的大师。杨百万已经"过时"了,并不值得学习和借鉴。 对于质疑,杨百万说:"生命很短暂, 我只想把我的经验与股民分享,也为自己留下点东西。讲得大一点, 这是我的事业,讲得小一点,老了以后,我把炒股、带学生、 给人家讲课当成锻炼脑力的活动,预防老年痴呆症。" 关于未来,杨百万也基本设想好了, 他现在只投很少一部分钱在股市,"我已经快60岁了, 我不会为了后面花不到的钱再去积累太多财富。"
I. 业务员跑小诊所怎么进去跟客户谈啊,或者这些经验啊。
你到了一个地区,先要了解那个地方有多少小门诊,谁的门诊量大,就是病人多,你可以先去那里,给他留一些药,让他试试疗效,说清药品的特性,治疗范围,对什么病效果最好,不要收钱!要及时回访,了解使用情况和疗效,等到一个地方做好了,你再去别的小诊所,和你和他们说谁谁谁那个诊所就用这药效果很好,一般就万事OK。诊所都是有竞争的,这样你就渔翁得利了!呵呵!不能告诉别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