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期货法国际化

期货法国际化

发布时间:2021-08-16 20:46:42

① 美国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监管模式对我国完善期货市场监管体系有何借鉴意义

1. 美国期货市场的监管模式
l 1974 年以前,美国期货市场都由交易所自我管理,交易所通过执行各种规则和发挥理事会、专业委员会及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有效实施自我管理。
l 20 世纪70 年代期货交易品种扩大到金融产品后,由政府、期货业协会和交易所组成的三级监管模式逐步形成。
l 1974 年美国国会在原来《商品交易所法》的基础上通过了系统严密的《商品交易委员会法》,并成立了全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CFTC 是美国期货市场最高权力和监管机构,它通过制定严密高效的法规贯彻实施国会通过的法律,宏观上对市场参与者进行管理。
l 1981 年美国期货业协会(NFA)注册成立,协会会员遍及期货公司、咨询顾问、基金经理、结算银行、交易所、社会公众及有关商业机构,具有充分的广泛性。期货业协会代表着整个行业各方面的切身利益,真实反映着行业的呼声和要求。在美国三级监管模式中,在政府宏观管理下,交易所和期货业协会的自律管理至今一直发挥着市场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中国期货市场是适应现货贸易的需要在远期现货市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最早的郑州商品交易所和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就是以原有现货批发市场为依托成立的。在旧的计划经济条块分割的格局下,在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支持下建立期货市场是历史的必然。
l 在1992-1998 年期间,中国期货市场的政府监管实质上也主要是由各自的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实施的,同时交易所自我管理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在此背景下,各期货交易所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新品种不断推出,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当然,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很快暴露出来,一是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难以实现专业化管理,有时为了追求地方和行业利益,对交易所放任不管;二是市场缺少应有的法律法规,导致交易所自律管理无所遵从,有些交易所过分追求市场规模和短期利益,甚至纵容过度投机和违规操纵行为,市场功能受到较大扭曲。所以,在此期货市场多头分散管理期间,国务院从1993 年开始多次发布行政命令,停止了大部分上市品种的交易,交易所也由15 家减少到3 家。
l 1998 年以证监会为中心的集中监管模式形成。中国期货市场的清理整顿基本结束,原来隶属于地方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交易所正式收归证监会。此后,1999 年6 月《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颁布,中国证监会也出台了关于交易所、期货公司等四个配套管理办法,进一步确定了以中国证监会为中心的集中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是与清理整顿的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它把中国期货市场由盲目、无序发展导向了理性、有序发展的轨道。
l 以政府监管为主,还是以自律监管为主,目前已是中国期货市场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政府监管而言,政府监管具有统一性、权威性、强制性,能够切实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克服市场失灵,保护市场参与者合法利益,维护市场长期稳定发展。但是,政府监管也具有被动性、滞后性、突然性和不可逆性。行政监管只能是事后干预,突然采取行政干预容易给市场带来硬伤和后遗症,干预过多过细容易导致市场低效率和无活力。所以,以政府监管为主,只能是在期货市场出现混乱、偏差和风险时采取的阶段性政策,一旦市场恢复了有序发展,政府应主要用法律法规对市场进行宏观管理,让市场充分发挥自律管理职能。以自律管理为主,可以减轻政府部门的压力,分散市场监管风险,有利于市场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完善。
近十年来,世界期货市场国际化、一体化步伐加快,成功的期货市场监管模式也呈现出趋同性:
l 从监管体制看,三级监管模式已被各国普遍认可。这种分层化监管,有助于环环相扣,层层控制,互相制衡,分散风险,有利于不同层次借助于市场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对市场综合监管。
l 从监管重点看,大多都把交易所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作为期货市场监管的基础和核心力量,尊重市场规律,保证监管的市场化和灵活性。
l 从监管的手段看,各国都强调政府要从宏观上对市场进行法制化管理,保证期货市场发展的有序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l 从发展角度看,各国都在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总结监管经验教训,分析检查各自监管模式的有效性,在实践中对其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从而更好的保护期货市场的竞争性、高效性和流动性,提高为市场参与者服务的水平。

哥们你是写论文用吧,不给分真心有点少。
这是中大高博士的论文,摘了一部分给你了,希望有用

② 有人说期货就是赌博,可那国家为啥还要成立期货市场呢我不懂,求行家指点!

1、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

2、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3、促进该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4、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期货法国际化扩展阅读

主要问题

1、期货市场规模和上市交易品种有限,影响了期货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2、期货市场投机成分过重,期货市场总体效率不高。

3、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机制有待完善。

4、监管模式不适应期货市场发展趋势。

5、期货理论研究不受重视,不能及时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的深层次问题。

③ 期货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期货结算所大部分实行会员制。结算会员须交纳全额保证金存放在结算所,以保证结算所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期货结算所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董事会(理事会)。日常工作由总裁负责。

特点:

1、调节市场供求,减缓价格波动;

2、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依据;

3、促进该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4、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期货法国际化扩展阅读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国际贸易普遍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更为复杂。

而要求有能够连续地反映潜在供求状况变化全过程的价格,以便广大生产经营者能够及时调整商品生产,以及回避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产生的价格风险。期货交易所是为期货交易提供场所、设施、服务和交易规则的非盈利机构。交易所一般采用会员制。

④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国际化的期货市场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第一点,如果从1992年第九张期货合约算起,现在是25年的时间。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期货市场做了新兴的金融服务产业,作为金融新兴的服务产业已经形成,我们市场已经成为了市场体系里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在有四家交易所、57个上市品种,139家期货公司,170多个营业部,5万从业人员,4000多亿保证金,成交额在200万亿左右。
第二点就是我们国家期货市场法规体系日益完善,基础制度不断夯实,市场和行业监管行之有效,我们中国期货市场的监管,特别是在中国期货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防范上,管理水平上,是走在世界前面。
第三点是现在部分央企和大型的现货企业,很多都在做境外期货业务,他们是有大量的实际经验,早先只有30多家央企,现在远远不止了,现在很多大企业都从事境外业务。
第四点就是我们的中国四家期货交易所运作规范,交易规模和实力是全球领先的,整体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当强,包括我们有多少风险准备金?我们在风险管理制度上怎么完善?怎么到位?等方面。
第五点就是近年来,我们期货公司通过创新发展,实力大大增加,一批大型的期货公司在迅速地崛起,比如说现在排名前十的期货公司,保证金都在百亿以上,排名前十净资本都在10亿以上,利润2亿以上,保证金在100亿以上。过去我在期货公司的时候,看到美国期货公司随处可见,中国的期货公司整体实力,特别是前20家大型期货公司,跟美国专业的期货公司FCM相比差距并不大。当然不能跟摩根和大通比,美国专业的期货公司FCM为数不多,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我们实力具备条件。我们有一批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公司,在业务上已经很有规模,现在很多期货公司在国际化上很好地完成了布局。南华公司在国际化战略走在全国期货公司前面,大家看到了俞总的图表,在全世界很多交易所现在都拥有席位、拥有网点。第二条是我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条件已经具备。在中国期货市场不具备国际化条件的时候,我们干了好几年外盘期货,90年代中国期货一开始出现外盘,我们有教训,但是也有经验。我做过三年外盘期货,中国的期货公司还是有经验的,在代理方面有经验的,不完全是教训。

⑤ 英国脱欧对期货市场有什么影响

1、赴英留学一年能省数万元
2、加剧人民币贬值压力
经济学家称,英国脱离欧盟可能使金融市场恐慌,导致中国内地资本外流,加剧了人民币贬值压力,挑战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管理。
如今,人民币刚刚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货币计划,迈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中国正推动和主要贸易合作国实现人民币结算的政策,从而巩固和加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英国在这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大力支持——伦敦已经成为仅次于香港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结算中心
3、中欧贸易合作或将面临变局
4、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通道”不再
自从美国制定重返亚太战略,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压力陡增,急需寻找新的合作对象缓解美日等国联合施加的经济和政治压力。与中国相似,欧盟也苦于美国过多的干涉降低其在国际贸易中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成为了中国应对美国压力的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而英国正是中国叩开欧盟大门重要的一环。
5、中国人或迎来海外置业窗口期
从整体来看,英国这次公投将会对中英和中欧贸易带来巨大的影响。如果英国继续留在欧盟,中国可以按照之前的计划继续加紧合作。然而一旦英国脱离欧盟,英国和欧盟间将会在接下来的两年中签订各领域的“分家”合为经济运转带来极大不稳定性。这就意味着中国需要重新制定更谨慎战略以推动和欧盟的合作。

⑥ 欧洲债务危机对我国期货市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短期而言,债务危机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是欧盟经济复苏进程缓慢抑制我对欧出口增长。2009年对欧盟出口占我外贸出口总额的19.7%,今年前四个月该比重上升至20.1%。而德国、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我国在欧盟的前六大出口市场,对六国出口合计占我对欧盟出口总额的73.5%。目前六国均已宣布或计划采取紧缩措施,国内需求下降不可避免,对我对欧出口的影响将逐步显现。从今年春季广交会欧盟到会客商人数及对欧成交下降情况及去年以来对欧出口走势看,同时综合考虑欧盟经济增长、汇率变化等因素,预计今年我对欧盟出口仍属恢复性增长,出口额超过2008年(2929亿美元)的难度较大,同比增幅将在15-20%左右。
二是欧元大幅贬值使我出口企业面临的风险进一步上升。截至5月14日,今年以来欧元对人民币累计贬值已达14.5%。人民币被动大幅升值虽有利于减轻欧洲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对华压力,但我对欧出口成本急剧上升、出口盈利空间遭进一步压缩,而以欧元为结算货币的企业,正在蒙受巨大的汇兑损失。
三是中欧贸易摩擦的风险将上升。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南欧国家传统上是对华贸易限制的主要发起者。包括南欧国家在内的欧盟诸国为应对这场债务危机,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把重振制造业作为提高就业率、尽快走出危机的重要途径,针对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将进一步抬头。
长期而言,债务危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合作创造了新契机。中欧均高度重视双边经贸合作。欧盟3月份出台的《欧洲2020战略》视我国为未来十年欧盟最重要的贸易伙伴。我国当前经济增长强劲,快速发展的内需市场对欧盟摆脱危机、实现经济复苏至关重要。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和2009年流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分别下降40%和29%,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困难,中东欧国家更是因缺乏资金而难以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为此对我国企业前往投资寄予较大期望。4月底,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率新一届欧委会大型代表团访华并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5月中旬,中-欧举行第24届经贸混委会,双方就中欧经贸关系等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进一步确认经贸合作是中欧关系的坚实基础。
一个繁荣的欧洲符合我国的利益。笔者认为,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的形势下,我方有必要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夯实中欧经贸关系基础,进一步促进对欧经贸合作:
第一,鼓励企业对欧“走出去”,将扩大对欧投资作为中欧合作新亮点。截至2009年底,我方累计对欧盟投资仅占全国对外投资总额的1.7%,且主要集中在英、法、德等发达国家,对欧投资有较大发展潜力。当前中东欧国家对资金需求更为急迫。有必要利用其较为宽松的投资政策、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为规范的法治环境,以及欧元贬值造成的资产价格相对偏低的有利条件,推动对当地投资,并以此为桥头堡进入欧盟其他发达市场。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欧贸易促进工作。一方面继续推动我国优势产品扩大对欧出口,另一方面增加自欧进口高新技术产品和优质消费品,努力促进贸易平衡。
第三,建议主管部门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试点工作,考虑在有条件、有需求的欧洲国家试点人民币贸易结算,帮助企业规避汇兑风险。
第四,解决欧盟对华投资企业的合理关切。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抓住欧盟进行经济战略调整的有利时机,切实扩大中欧在绿色、创新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务实合作,力争在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方面取得突破。
第五,加强中欧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多哈回合谈判、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等多边事务中的沟通与合作,进一步改善我国发展建设的外部环境。

⑦ 国内期货市场现状以及它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价格发现 套期保值

阅读全文

与期货法国际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6分钟3万的贷款 浏览:784
小光股票 浏览:365
货运融资的最快方式 浏览:142
金隅股份最新消息 浏览:313
农业银行网上那个银行跨行转账汇率多少 浏览:674
亚世光电价格估值 浏览:870
上海八方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1000
在建行app上买的买的理财产品怎么找不到 浏览:880
应收租赁款保理政府融资 浏览:239
大的金融公司资产 浏览:980
商品交易所 浏览:139
市场汇率是中间价吗 浏览:290
人民币汇印尼盾汇率 浏览:88
邮储银行2020年理财考试题库 浏览:184
金融服务收费合同 浏览:329
酒钢宏兴股份怎么样 浏览:732
那种理财基金收益好 浏览:936
汕头建设银行金融机构代码 浏览:50
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办法 浏览:95
金融业法律服务方案 浏览: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