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中国近代期货发展史

中国近代期货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1-08-19 23:23:44

❶ 简述中国近些年来的发展和进步

1、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墨子号),于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在酒泉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此次发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❷ 中国传统金融近代式微的原因

常年的战乱,人心不稳,物质匮乏,工业薄弱,加之西方的经济霸权,不断挤压民族工业,这些都是金融的后台支柱,没有工业,就谈不上金融业。

❸ 近代历史上都发生了哪些金融

概述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历史:
中国金融业的起点可追溯到公元前 256 年以前周代出现的办理 赊贷业务的机构,《周礼》称之为“泉府”。南齐时(479~502)出现了以 收取实物作抵押进行放款的机构“质库”,即后来的当铺,当时由寺院 经营,至唐代改由贵族垄断,宋代时出现了民营质库。明朝末期钱庄 (北方称银号)曾是金融业的主体,后来又陆续出现了票号、官银钱 号等其他金融机构。 中国明朝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比较缓慢,其中出现的各 大商帮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出现的著名的有徽、晋、 陕、鲁、闽、粤、宁波、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其中以徽商 和晋商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纵横商界500 年,最后却在清末民 国时期,被宁波帮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晋商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的 地位:它绵延繁荣达500 年之久;商路踪迹遍布全国和近邻俄罗斯、 日本、蒙古等国;从晋商中产生的金融机构票号,执晚清中国金融牛 耳百余年,号称“汇通天下” 。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陕 西商人。明洪武(1368-1398)初年为了供应北部边防粮食供应而实施纳 粮中盐的开中法,山西商人凭借地理之便迅速崛起。明代山西商人主 要活动在黄河流域、各大盐场及四川地区。随着清代国家的统一,版 图的拓展,山西商人的活动范围更加扩大,成为东北、蒙古、新疆的 主要商人力量,其活动范围甚至远至西藏,山西商人还垄断了对俄国 恰克图的贸易,并从事东南、两湖至西北的长途贩运贸易。山西商人 除经营盐业外,还经营茶、粮、棉、布、丝绸及高利贷等,晋商的典 当业及高利贷很有名,被称为“西债”。明清商人积累了巨额财富,据 说明代徽商的资产达到百万两,山西商人之富超过徽商,清代山西不 但“百十万家资者,不一而足”,资产达到千万两的也不乏其人。道光 年间山西商人创造出经营汇兑业的票号,汇通天下,显赫一时。但票 号在晚清的晋商行业中几乎是一枝独秀。由于晚清金融倒帐风波不 断、票号顽固守旧,加之辛亥革命中战乱的影响,票号在辛亥革命后 不久彻底衰败。明中期至清中叶,徽州商帮称雄华夏商界三百余载, 处于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是时,黄山白岳间十室九商,巨商显宦迭出, 自然美景、人文情态、商业经济交相辉映,盛极一时。接下来,清末 社会动荡、朝廷政策变更、资本主义兴起,然而徽商们由于自身原因 未能及时实施经营转型,没有搭乘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航船,无 可挽回地从巅峰摔到谷底,徽州随之顿陷窘境。龙游商帮是指以浙江 衢州府龙游县为中心的衢商集团,它萌发于南宋,兴盛于明代中叶, 以经营珠宝业、贩书业、纸张业著名。明万历年间(1573—1602),它 于徽商、晋商以及江右商人在商场中角逐,称雄一时,故有“遍地龙 游”之谚。它以一府一县之地为基础,聚集了大量资金,而成为中国 十大商帮之一,至清代逐渐为宁绍商帮所替代。 毫无疑问,中国的商帮不仅对中国经济起到促进的作用,而在发 展过程中对中国金融市场的一种开发的能力,工具的使用的确促进中 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现代银行在中国出现较晚。鸦片战争以后, 外国银行开始进入中国,最早的是英国丽如银行(1845)。随后又相继 设立了英国的麦加利银行(即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德国的德华银 行、日本的横滨正金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俄国的华俄道胜银 行等。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是1897 年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中国的银行业开始 有较快的发展,银行逐步成为金融业的主体,钱庄、票号等相应退居 次要地位,并逐步衰落。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基本上是与民族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发展互为推进的。这表明了金融业与工商业之间的紧密联 系,及其对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中国在清朝的时候山西晋商虽然构 建起过覆盖国内诸多省份金融体系,但这一金融体系的功能主要局限 在存取、承兑方面,没有多少投资因素在内,还不能看作是金融市场 的出现。而辛亥革命后,中国银行业与证券业的发展真正开启了中国 金融市场发展的大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金融业始创于革命根据地。最早的金融机构是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广东、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的农村信用 合作社,以及1926 年12 月在湖南衡山柴山洲特区由农民协会创办的 柴山洲特区第一农民银行。随着革命战争的发展,各革命根据地纷纷 建立起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银行。1948 年12 月1 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 北石家庄市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银 行逐步并入中国人民银行。政府没收了国民党的官僚资本银行,并对 私营金融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高度集中统一的 国家银行体系。同时,政府在广大农村地区,发动和组织农民建立了 大批集体性质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并使它们发挥了国家银行在农村基 层机构的作用。高度集中的“大一统”国家银行体系与众多的农村信用 合作社相结合是50~70 年代中国金融业的最显著特点。 从 1979 年起,中国开始对金融业进行体制改革。中国人民银行 摆脱了具体的工商信贷业务,开始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国家专业银 行逐一成立;保险公司重新成立并大力发展国内外业务;股份制综合 性银行和地区性银行开始建立;信托投资机构大量发展;租赁公司、 财务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合作银行、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资 信评估公司、中外合资银行、外资银行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形 成一个以专业银行为主体,中央银行为核心,各种银行和非银行金融 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开发出来,世界性 的金融中心出现,都极大的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在中央政 府提出建设上海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创业板的开设,股指期货的推 出,都利于中国金融市场的长远健康的发展,利于资本市场的流通融 通。

❹ 中国股市是什么时候开始发行的

中国股市最开始的时间是1990年12月19号上市,最低点95.79点。

1990年12月19日,专上海证券交易所属正式开业,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这两所交易所的成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市场的形成。1992年中国开始向境外发行股票,2月,第一支B股(上海真空电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1996年12月,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停制度(即指涨跌幅一旦超过前日收市价的10%,该股票将于当天停止交易)。
从2005年夏天开始,中国股市开始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简称"股改"。其目标是消除各类股权分置的结构,从而解决中国股市的顽疾。在股改过程中,已经完成股改的股票被添加“G”标记。2006年10月9日起,原股改完成的股票的G标记取消,未股改股票加上S标记.这标志着大陆A股的股改工作基本完成.

❺ 中国近代有哪三次通货膨胀,,各自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太慢,让国际热钱对人民币的升值有预期,从而导致大量的外资流入中国赌人民币升值,中国的汇率每拖一天,就等于让更多的热钱流入中国。 而这些热钱,是不断增加的,这样就导致了房地产飞涨,然后政府打击房市,然后热钱又进入股市,使得股市飞涨。然后中国政府又想打击股市,然后迫使热钱流向物资期货市场,开始炒高物价。 现在的猪肉和鸡蛋已经到了历史高价,是必然的,而且全面的物价上涨会不断持续下去。 靠打击和堵是没用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步到位的汇率改革,让现在在中国的国际热钱拿钱走人,否则,当越来越多的热钱不断的流入时,拖到最后,中国的损失将是我们承受不起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中国经济过热的一个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日常消费品物价上涨,肉价、食用油、方便面,都处于大约10%以上的上涨过程中。这是对于民生的直接考验。为抵御物价上涨的压力,从钟点工、保洁工、送水工、护工到民工纷纷以各种方式提出加薪要求。即使用比较温和的说法,也可以说中国经济处于物价上涨周期之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中国经济上演的“高增长低通胀”奇迹出现了一丝混乱迹象,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的物价走高已经很难用CPI数据加以遮掩,据报道,消费者信心大幅回落。上海八成市民认为物价水平偏高,二季度上海消费者信心指数高位回落,为109.3点,比上季回落3.4点。 而在CPI上涨过程中,低收入阶层受的损失最大。 原因之一,我国CPI指数中1/3以上都是食品类消费价格,在低收入阶层中这一部分支出所占的比重较大,属于刚性需求,因此,基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换来的必定是低收入阶层生活状况的恶化。为此,***总理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生猪生产发展和稳定市场供应工作。在六项措施中的一条是,“采取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发放临时补贴等措施,确保低收入居民生活水平不降低”。 原因之二,我国的城镇职工收入水准上升并不均衡。从数据上来看,城镇居民的财产收入与薪资一直处于上升的过程中,且升幅超过物价上涨幅度,6月份CPI虽然达到30多个月来的最高水准4.4%,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称,上半年,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990元,比2006年同期增长18.5%。这同样表现在各省的财产收入情况中,如广州上半年GDP增14%,而人均财产收入增长了1倍多。以这样的薪酬上升幅度应付物价上涨应该说并不困难。 但关键时刻分配不公顽疾再次发作。薪酬上涨有梯度效应,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与民企职工工资依次而下,受政策性增资拉动,城市居民人均工薪收入增长10.9%,受益的多是公务员与国企员工;而受“牛市”财富效应影响,股息、红利收入大幅增加,人均财产性收入增长1倍多,受益者更为偏颇,除了得是投资者之外,还必须是炒股炒房“独具慧眼”拥有大资金获得厚利的投资者,因此,在投资收益分布极端不均衡的情况下,以一个算术平均值计算某市户籍人口家庭的财产收入,没有太多的参考价值,反而会进一步混淆事实真相。 由于物价上涨,已经引发新一轮的加薪反弹。近日深圳举办了深港市民喜爱的百强品牌企业招聘会,招聘会共有100多家企业参加,不少企业表示,面对深圳物价上涨,用人单位也随之调整了员工工资待遇,涨幅在10%-20%,否则不仅招不到员工,而且留不住员工。编辑部近日接到一群深圳打工者联名来信,称六百多元的薪资难以经受物价上涨压力,基本生活质量堪忧,这也直逼出中国最低收入阶层的生存状况。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从客观上来说,薪酬与再分配会进一步影响物价,物价上涨与收入分配之间有互相震荡加强的作用。1985年和1988年的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承诺有关,其中1985年的通货膨胀是由消费膨胀引起,而消费膨胀是国有部门的工资增长失控引起,是局部收入失衡引发的全局性上涨,这一幕现在重新上演。另一方面,由于汇率升值压力,土地、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难以抑制地大幅度上升,由投资而来的收入加剧了中国收入的不均衡状态,使得经济一时难以降温,而物价上涨的压力则由所有人共同承担。 在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下,要打破物价上升的预期是比较困难的,政府能够做到的就是:第一,使工资上升正确地反映出市场效率,成为正面激励机制,而不是特权阶层的红利;第二,使中低收入阶层的薪酬水准的增加幅度可以抵御物价上涨的压力,通过社会保障、最低工资制度等保证中低收入阶层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第三,政府正确评估物价以及居民收入增长,避免统计数据偏颇,正视潜在的通货膨胀,从而采取与现实契合的经济政策。 社会中大部分人的收入水平打赢物价增长水平,才能保证社会与经济基础的稳定,也从侧面反映出这是一个能让大多数人共享经济发展红利、具有民意基础的经济制度。

❻ 期货市场的发展简史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国际贸易普遍开展,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更为复杂,仅有一次性地反映市场供求预期变化的远期合约交易价格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要求有能够连续地反映潜在供求状况变化全过程的价格,以便广大生产经营者能够及时调整商品生产,以及回避由于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产生的价格风险,使整个社会生产过程顺利地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期货交易就产生了。
最初的期货交易源于16世纪的日本,大阪。在日本的大米市场得到了发展。直到19世纪,仍是日本独有,后来渐渐被全世界效仿。
1848年美国芝加哥的82位商人为了降低粮食交易风险,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正式开始。1865 年,CBOT 推出了标准化合约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1882 年,CBOT 开始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 1925 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结算公司( BOTCC )成立,同时规定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所有交易都要进入结算公司结算。至此,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开始形成。
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1833年,芝加哥已成为美国国内外贸易的一个中心,南北战争之后,芝加哥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发展成为一个交通枢纽。到了19世纪中叶,芝加哥发展成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大量的农产品在芝加哥进行买卖,人们沿袭古老的交易方式在大街上面对面讨价还价进行交易。这样,价格波动异常剧烈,在收获季节农场主都运粮到芝加哥,市场供过于求导致价格暴跌,使农场主常常连运费都收不回来,而到了第二年春天谷物匮乏,加工商和消费者难以买到谷物,价格飞涨。实践提出了需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市场机制以防止价格的暴涨暴跌,需要建立更多的储运设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谷物生产地的经销商应运而生。当地经销商设立了商行,修建起仓库,收购农场主的谷物,等到谷物湿度达到规定标准后再出售运出。当地经销商通过现货远期合约交易的方式收购农场主的谷物,先储存起来,然后分批上市。当地经销商在贸易实践中存在着两个问题:他需要向银行贷款以便从农场主手中购买谷物储存,在储存过程中要承担着巨大的谷物过冬的价格风险。价格波动有可能使当地经销商无利可图甚至连成本都收不回来。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最好的办法是未买先卖,以远期合约的方式与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联系,以转移价格风险和获得贷款,这样,现货远期合约交易便成为一种普遍的交易方式。
然而,芝加哥的贸易商和加工商同样也面临着当地经销商所面临的问题,所以,他们只肯按比他们估计的交割时的远期价格还要低的价格支付给当地经销商,以避免交割期的价格下跌的风险。由于芝加哥贸易商和加工商的买价太低,到芝加哥去商谈远期合约的当地经销商为了自身利益不得不去寻找更广泛的买家,为他们的谷物讨个好价。一些非谷物商认为有利可图,就先买进远期合约,到交割期临近再卖出,从中盈利。这样,购买远期合约的渐渐增加,改善了当地经销商的收入,当地经销商支付给农场主的收入也有所增加。 1848年3月13日,第一个近代期货交易所-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成立,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成立之初,还不是一个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所,还只是一个集中进行现货交易和现货中远期合约转让的场所。
在期货交易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堪称革命的变革,一是合约的标准化,二是结算制度的建立。1865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实现了合约标准化,推出了第一批标准期货合约。合约标准化包括合约中品质、数量、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以及付款条件等的标准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反映了最普遍的商业惯例,使得市场参与者能够非常方便地转让期货合约,同时,使生产经营者能够通过对冲平仓来解除自己的履约责任,也使市场制造者能够方便地参与交易,大大提高了期货交易的市场流动性。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在合约标准化的同时,还规定了按合约总价值的10%缴纳交易保证金。
随着期货交易的发展,结算出现了较大的困难。芝加哥期货交易所起初采用的结算方法是环形结算法,但这种结算方法既繁琐又困难。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和现代期货市场的诞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从1848 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期货市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是商品期货,他们可以分为以小麦、玉米、大豆等为代表的农产品期货;以铜、铝、锡、银等为代表的金属期货和以原油、汽油、丙烷等为代表的能源期货三大类型。
上世纪 70 年代,利率、股票和股票指数、外汇等金融期货相继推出,而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于 1982 年 10 月 1 日 在 CBOT 的上市,又为其他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交易开辟了一方新天地。
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情况
我国的期货市场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方案研究和初步实施阶段(1988-1990年)
1990年10月,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货市场正式启动。
第二个时期:迅猛发展阶段(1990-1993年)
到 1993 年下半年,全国期货交易所达 50 多家,期货经纪机构近千家,期货市场出现了盲目发展的迹象。
第三个时期:治理整顿时期(1993-1998)
1993年11 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的通知》,199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批转国务院证券委《关于坚决制止期货市场盲目发展若干意见的请示》,开始对期货交易所进行全面审核,到1998年,14 家交易所重组调整为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三家;35个期货交易品种调减为12个;兼营机构退出了期货经纪代理业,原有的294家期货经纪公司缩减为180家左右。
1999年9月,一个条例、四个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构建了期货市场规范发展的监管框架。这样,在经过几年较大力度的结构调整和规范整顿,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四个管理办法为主的期货市场规划框架基本确立,中国证监会、中国期货业协会、期货交易所三层次的市场监管体系已经初步形成,期货市场主体行为逐步规范,期货交易所的市场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不断增强,期货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智,整个市场的规范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在清理整顿过程中,我国期货市场交易量有了比较大的下滑,但是从2000年开始,期货市场逐步走出低谷。上海期货交易所目前已经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铜期货交易中心,2003年的成交量达到11166.29万吨, 10年内增长了50多倍。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品种的交易量在2003年达到了2818.80万吨,已经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大豆期货交易中心,成交量仅次于美国的CBOT 。
2004 年1月31日 ,国家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稳步发展期货市场,对期货市场的政策也由规范整顿向稳步发展转变。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纷纷参股期货公司,使期货行业获得新的资金流入。大米、股指期货等新品种也即将推出。在我国加入WTO 、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之际,作为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重要金融工具,期货市场将对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❼ 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现代经济史

上册
第一编综述
第一章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
第一节近代中国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构思
第二节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的构建和中国经济的恢复
第二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第二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经济建设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第三章国民经济发展的受挫和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第一次探索
第二节“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经济的困境
第三节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恢复
第四章“文化大革命”和国民经济最严重的挫折
第一节“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社会经济
第二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两次转折和受挫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伟大转折
第一节国民经济的前进和徘徊
第二节国民经济发展的伟大转折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第四节深化改革、推进开放,整个国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六章经济建设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战略部署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第三节经济体制改革的加快推进
第四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第七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节21世纪前五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第三节21世纪第二个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第二编中国农业发展史
第一章农业经济的恢复与提高(1949-1952年)
第一节土地改革
第二节恢复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
第三节互助合作运动
第二章合作化运动与农业的发展(1953-1957年)
第一节合作化与统购统销
第二节水利建设与农业技术进步
第三节农业产量的增长与农业发展纲要的制定
第三章农村经济的破坏与调整(1958-1965年)第一节人民公社与“大跃进”
第二节政策的调整
第三节农业学大寨与农村“四清”运动
第四节农业技术推广
第四章“文革”时期的农村与农业(1966—1976年)
第一节“左”倾错误与学大寨
第二节社队企业
第三节农业机械化与技术进步
第五章体制改革与农业增长(1978-1991年)
第一节农村经营体制的改革
第二节农村流通体制的改革
第三节传统农业的改变第四节农业的增长与结构的变迁
第五节乡镇工业的大发展
第六章全面转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1992-1995年)
第一节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化
第二节农业的成就
第三节乡镇企业发展与劳动力流动
第四节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新问题……
第三编中国制造业发展史
第四编中国建筑业发展史
第五编中国运输业发展史
第六编中国外贸发展史
第七编中国财政发展史
下册
第八编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史
第九编中国金融业发展史
第十编中国保险业发展史
第十一编中国政权业发展史
第十二编中国期货业发展史
第十三编中国旅游业发展史
第十四编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第十五编中国信息业发展史 先秦时期

❽ 外汇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

古代的外汇交易 外汇最早的交易出现在古时候。在《犹太教法典》时期,就已经出现“兑换商”,他们主要帮助别人兑换货币,然后收取佣金或者费用。

这些人在城市占据一个小角落,或者在外邦人常出入的寺庙外设摊。

在公元4世纪左右,拜占庭政府控制了一家垄断外汇交易的公司。

1472年,意大利创办了一家当铺,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形式上的“银行”——邦卡蒙台达电子锡耶纳牧山银行(BMPS)——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银行,直到现在仍在运营。

邦卡蒙台达电子锡耶纳牧山银行

在15世纪,为了满足纺织商人的货币兑换需求,美第奇家族(Medici)在国外开设了银行,并开始启用“往来账账本”处理交易。

这类账本可以显示外汇账户、以及与国外银行有往来的本国货币账户。

美第奇家族与达芬奇

17和18世纪,阿姆斯特丹的外汇市场保持活跃。英国和荷兰的代理人和商人有着非常频繁的外汇兑换往来。

现代外汇的起源

1850年代的美国,一家名为Alexander Brown & Sons的公司开始交易外汇,它被视为领先的市场参与者。

美国历史上的外汇交易先锋,还包括1880年代获得允许而进行外汇交易的J.M. Do Espirito Santo de Silva。

1880年,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形成,也因此,我们很多人认为这一年是现代外汇的起始年;

从1899年至1913年,外汇储备增长了10.8%,而黄金储备只增长6.3%,这象征着新兴外汇市场逐渐受到重视;

1902年,就在这一年,伦敦共出现了2家外汇经纪商;

1913年,全球外汇交易几乎一半都是以英镑进行的,这对英国资本市场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英国的外汇银行数量从1860年的3家上涨到1913年的71家。

尽管当时的英镑几乎统治了外汇交易,但是英国本身在20世纪初的几年里却是缺席状态。

外汇交易最活跃的中心却是巴黎、纽约和柏林。

伦敦及整个大英帝国在1914年前都相对沉默。直到1914年美国联邦储备系统成立,美国银行系统开始印刷自己的货币—美元。1920年代,一些家族开始成长为外汇行业的重要人物。

1930年。在瑞士巴塞尔市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建立该银行的目的在于为那些新独立的国家和面临收支暂时性逆差的国家提供财政支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协议签署。根据协议,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波动1%以内。

之后,尼克松总统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议,固定兑换汇率失效。 此后开始迎来浮动汇率系统。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72年至1973年3月,由于布雷顿森林协议以及欧洲联合浮动协议的影响,外汇市场被关闭。

1973年是现代外汇市场真正的历史转折点。

在这一年,国家之间的汇率约束、银行交易及受限制的外汇交易时代结束,市场开始进入全面的浮动汇率时代。

现代外汇

1980年代中期,在网络出现之前,一种电子外汇交易形式就开始流行,即由路透开发的“Reuters Dealing”。

从现如今的标准来看,这个系统非常落后,但是在当时,它非常先进,它更像是实时可关闭网络沟通系统。

如果网络没有被发明出来,那么这套系统可能至今还在使用当中。

中国外汇发展史

中国于1994年成立官方外汇市场,此后人民币呈现逐步升值的态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中国政府仍强调整保持人民币的稳定;但在市场建设方面有了进展,将于4月1日将推出新的交易品种--欧元。

以下是中国外汇市场发展过程中主要事件简述:

1994年以前,人民币兑美元一直趋于贬值:1979年1美元兑1.5元人民币,到1986年为1美元兑3.5。

1994年,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将人民币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1994年4/4,在上海建立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当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约为8.6。

1996年12月,人民币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但资本项下依然实行严格管制。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铢等亚洲货币竞相贬值,日元兑美元一度创下七年以来的低点至147日元水准,但中国政府自始至终恪守人民币保持稳定,并采取多项配套措施。

当时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为8.2800-8.2770元,而8.2800元被看作是人民币贬值与否的重要关口,央行进场护卫频繁。 *1998年7月开始,央行进行外汇大检查,审核企业超过一定限额的购付汇的贸易真实性。

1998/9/1,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司法解释,以走私、逃汇、洗钱与骗税等为目的向银行骗购外汇的,分别按走私犯罪以及逃汇罪,洗钱罪,骗取出口退税罪定罪处罚。

1998/9/29,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要求国内企业将在境外资本项下的外汇于10月1日前调回国内,未经特别批准,不允许在境外资本帐户下保留外汇。

2000年,人民币兑美元波动区间一度扩大,市场揣测央行意欲放宽人民币波幅。

2000/4/12,人民币兑美元收市跌破8.2800元关口至8.2830元。

2000/5/25,人民币汇价连续两日升破8.2770元关口,分别收报于8.2764元和8.2768元。

2001年,中国加入WTO关键一年,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走升,运行区间移至8.2760-8.2800。

2000/12/1,人行允许居民个人与其直系亲属在境内外币账户的资金划转;上调了自费出国(境)留学供汇额度,以更好的满足居民的用汇需求。

2000/12/11,中国正式成为WTO成员,但并未承诺完全开放资本市场。

2000/12/24,人行行长戴相龙发表署名文章指出,虽然中国加入WTO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将增多,但预计今后五年外汇储备稳步上升,人民币汇率可保持长期稳定和坚挺。

2002年 1/15,戴相龙称,欧元目前为中国外汇储备中第二重要货币。他同时指出,日元贬值对人民币汇率会产生压力,但人民币仍将保持稳定;1月31日日元兑美元跌至135水准,成为39个月以来新低。

2002/2/4,中国银行副行长李早航撰文指出,在日元持续贬值的背景下,中国在必要时应当对人民币实行适度贬值。这与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官员与主要媒体对人民币贬值避而不谈形成鲜明对比。

2002/3/11,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戴相龙再次表示,日元贬值对中国构成一定的压力,但人民币可保持稳定,不会贬值,亦不会大幅升值;人民币自由兑换条件不成熟,应循序渐进推进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

2002/4/1,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开通欧元兑人民币的交易。

2002/6/1,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推出外币拆借。

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根据《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015年8月,中国央行启动新一轮汇率改革。8月11日,中国央行宣布,即日起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相当程度上与美元脱钩,汇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

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之后的又一个国际储备货币,并成为其中唯一的新兴经济体货币。人民币正式入篮也被各方视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新起点。

根据2015年上半年的交易数据,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即期交易主要集中在美元对人民币交易,占比93.71%;在非美元交易中,主要是欧元、日元、新加坡元和港币,占比分别为1.79%、1.35%、1.55%和0.65%。在远期和掉期市场,绝大部分均是人民币美元交易。在外币对交易中,USD/HKD以及EUR/USD占比最多,分别占比56%以及30%。目前,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已推出九个货币对的直接交易,但受客盘需求和银行内部风险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的交易币种集中度仍较高。

虽然现在中国大陆还没有真正放开外汇交易市场,但是这些年随着国内投资者对外汇投资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一旦中国外汇市场开放。中国的百姓或许很快就会看到全民炒外汇的盛况。相信那一天的到来,不会太晚。

❾ 保定近代的历史发展

保定市位于河北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新型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丰富,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城市。
距离北京较近的涞水野三坡山清水美,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而白洋淀里飘飘扬扬的芦苇絮,又给这个“华北明珠”增添了几许捉摸不透的浪漫气息。
保定历史悠久,自古为京畿重地,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保定之名,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大都即北京。秦汉至晋隶冀州、幽州。十六国时北燕在定州建都。隋设郡治,唐设河北道,宋设保州,元置保定路,明设保定府,大宁都司驻此。清雍正至民国初直隶总督署驻此。民国时是直隶督军府,直隶军阀曹锟的大本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晋察冀边区首府。解放后至1968年是河北省省会。清代以来近300年间为河北(直隶)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之誉。
北宋时候,保定就是大城市了。只可惜它处在宋辽边界,常年战事不断,千疮百孔。历史上,每次战乱,打北京先打保定;保护北京,先清剿保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河北省政府在保定建立,保定为省会和省辖市。1958年,省会迁天津。1966年,省会由天津迁回保定。1968年省会迁石家庄。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为省辖市。历史悠久、文化昌盛、名胜众多 。市中心的古莲花池是清雍正年间高等学府的所在地,是当时十大名园之一,园中古亭上的莲叶托桃石雕据说是讽刺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慈禧连夜脱逃的事儿;此外还有以出土了金缕玉衣而名噪一时的满城汉墓、埋葬着清代四位皇帝的清西陵等。

地理位置

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太行山北部东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纬38°10′-40°00′,东经113°40′-116°20′之间。北邻北京市和张家口市,东接廊坊市和沧州市,南与石家庄市和衡水市相连,西部与山西省接壤。地处京、津、石三角腹地,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河北省会石家庄125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

金融服务

保定金融服务比较发达,拥有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商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投资保险公司、风险投资机构、金融债券机构、期货开户等,具有良好的金融投资氛围。

所辖区县

保定历史悠久,是尧帝的故乡,春秋、战国时期,燕、中山就在境内建都,具有三千多年历史,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区位优越,市场广阔。京广铁路、京深高速纵贯南北,神黄铁路、津保高速横跨东西。随着建设“大北京经济圈”战略构想的提出,从保定市向外扩展,在150公里半径内,构成了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城市为主,拥有4000多万人口的多层次、大容量消费市场。
保定市是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环海湾经济开发区中的京、津、保三角地区,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之称,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人口逾千万,是河北人口第一大市。
保定市地理优势明显,交通发达,通讯便捷,开放条件优越。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庄125公里,直接可达首都机场、正定机场及天津、秦皇岛、黄骅等海港。京广铁路、107国道、京深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纵贯市区,保霸铁路、神黄铁路将连通京九、京广、津沪三大铁路干线,使得保定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保定市自然物产、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经济发达,开发、贸易潜力巨大;教育、文化、科技、体育事业发达,文化底蕴丰厚,人才众多。另外,保定建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1个省级以上开发区,高开区内设有海关、商检和保税仓库,涉外服务体系健全。目前,保定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先后有1000余家外商到保投资合作。
保定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以30余家在全国有影响的大集团、大公司为骨干,如中国乐凯胶片公司、保定风帆集团、天威集团、天鹅化纤集团、宝硕集团、八达集团等,形成了机械、纺织、电子、轻工、化工、建材、汽车、矿产、食品、医药等十几个主导行业。保定农业具有一定特色和规模,形成粮食、蔬菜、草莓、药材、油料、畜产品 、禽蛋、水产品、果产品九大主导产业。近年来,全市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县域特色产业已具规模,一大批名优产品已打入国内外市场。
保定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北文物大市,有很多历史名胜古迹。如全国十大园林之一的古莲池、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易县清西陵、长信宫灯的满城汉墓、“华北明珠”白洋淀、定州开元寺塔、冉庄地道战遗址、国家级旅游名胜风景区涞水野三坡等。作为文化名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优秀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荆轲、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关汉卿等,我国近代第一所陆军军官学校就建在保定市东郊,叶挺、蒋介石等都曾在此就读;这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还曾是义和团活动的重要地区,北方辛亥革命的发祥地,省第一个共产党支部诞生地,《红旗谱》、《小兵张嘎》、《野火春风斗古城》等都记载着保定昨天的辉煌。

行政区划

2005年,保定市辖3个市辖区、18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保定市面积22159平方千米,人口1089万人(2004年)。
新市区面积75平方千米,人口 44万人。邮编071051。
北市区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 29万人。邮编071000。
南市区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 27万人。邮编071000。
定州市面积1274平方千米,人口114万人。邮编073000。
涿州市面积 742平方千米,人口 59万人。邮编072750。市政府驻范阳西路。
安国市面积 486平方千米,人口 40万人。邮编071200。
高碑店市面积 672平方千米,人口 57万人。邮编074000。
满城县面积 734平方千米,人口 39万人。邮编072150。县政府驻满城镇。
清苑县面积 953平方千米,人口 62万人。邮编071100。县政府驻清苑镇。
易县面积2538平方千米,人口 55万人。邮编074200。县政府驻易州镇。
徐水县面积 736平方千米,人口 56万人。邮编072550。县政府驻安肃镇。
涞源县面积2430平方千米,人口 26万人。邮编074300。县政府驻涞源镇。
定兴县面积 714平方千米,人口 56万人。邮编074200。县政府驻定兴镇。
顺平县 面积 714平方千米,人口 30万人。邮编072250。县政府驻蒲阳镇。
唐县面积1417平方千米,人口 54万人。邮编072350。县政府驻仁厚镇。
望都县 面积 357平方千米,人口 26万人。邮编072450。县政府驻望都镇。
涞水县 面积1666平方千米,人口 34万人。邮编074100。县政府驻涞水镇。
高阳县面积 497平方千米,人口 31万人。邮编071500。县政府驻高阳镇。
安新县面积 724平方千米,人口 41万人。邮编071600。县政府驻安新镇。
雄县面积 513平方千米,人口 34万人。邮编071800。县政府驻雄州镇。
容城县面积 31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编071700。县政府驻容城镇。
曲阳县面积1064平方千米,人口 55万人。邮编073100。县政府驻恒州镇。
阜平县面积2497平方千米,人口 21万人。邮编073200。县政府驻阜平镇。
博野县面积 331平方千米,人口 25万人。邮编071300。县政府驻博陵镇。
蠡县面积 652平方千米,人口 49万人。邮政编码071400。县人民政府驻蠡吾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❿ 期货市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期货交易最早产生于美国,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成立,标志着期货交易的开始。

期货交易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在现货远期合约交易发展的基础上,基于广大商品生产者、贸易商和加工商的广泛商业实践而产生的。

1891年,明尼亚波里谷物交易所第一个成立了结算所,随后,芝加哥交易所也成立了结算所。直到现代结算所的成立,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才算产生,期货市场才算完整地建立起来。

因此,现代期货交易的产生与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的内在要求。

(10)中国近代期货发展史扩展阅读:

期货市场风险的特征:

1、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期货市场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即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

2、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股指期货市场的风险与股票现货市场的风险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征。

3、风险的可控性

尽管期货市场风险较大,但却是可以控制的。

阅读全文

与中国近代期货发展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农业银行网上那个银行跨行转账汇率多少 浏览:674
亚世光电价格估值 浏览:870
上海八方金融有限公司 浏览:1000
在建行app上买的买的理财产品怎么找不到 浏览:880
应收租赁款保理政府融资 浏览:239
大的金融公司资产 浏览:980
商品交易所 浏览:139
市场汇率是中间价吗 浏览:290
人民币汇印尼盾汇率 浏览:88
邮储银行2020年理财考试题库 浏览:184
金融服务收费合同 浏览:329
酒钢宏兴股份怎么样 浏览:732
那种理财基金收益好 浏览:936
汕头建设银行金融机构代码 浏览:50
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绩效评办法 浏览:95
金融业法律服务方案 浏览:715
20万短期投资理财项目6 浏览:345
川融汇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怎么样6 浏览:141
融资融券50万不买股票 浏览:580
个私业主融资需求 浏览: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