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指期货跨期套利 怎么回事请举出实际操作例子 谢谢了!
比如1203和1204合约
之间有相对平衡的月份价差
一旦价差过大或过小
就存在套利的机会
但现实中远月合约成交不活跃
所以在实际草所中很难做跨期套保
B. 股指期货套利持有成本怎么计算
一、定义
套利(Arbitrage)是金融市场中极为常见的名词,它是一种同时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场中进行不具任何风险、而且可以预见确定报酬的交易行为,为一种无风险且获利在交易之初便确知的交易行为。
最简单的一种套利,便是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场中,与不同的交易对手查询同一种商品的价格,如果出现不同的报价,且此一价格差异足够弥补交易成本,便可以买进价格被低估的商品,并且卖出价格被高估的商品,毫无风险地进场赚取一笔已知的利润。
指数期货套利:同样的套利机会,也存在期货与其标的股票之间。简单来说,指数期货套利就是利用期货指数低于(高于)合理水准,一面买进(卖出)指数期货,一面卖出(买进)可以代表指数现货的个股组合,并利用在合约到期时,期货和现货指数将合而为一的原理,买进(卖出)持股且卖出(回补)期货部位,获得无风险的利润。
二、持有成本理论
欲了解期货的交易策略及掌握市场的动态,期货的定价原理基本且必要的基础。在推算期货合理的价格的众多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持有成本理论(costofcarrymodel),只是一种利用期货与现货的套利关系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定价模式,借由期货与现货间的持有的持有成本概念,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间的关系可被明确界定,并可用决定期货的合理价位。
本文将以持有成本合理为出发点,推导期货价格的订定,再以此为基础,了解股价指数期货的定价方式,推演出指数期货的套利交易策略。
(一)持有成本定价模式
持有成本定价模式解释了现货与期货市场价格间的关系。为了降低此一模型的复杂性,先建立以下假设:
1.无任何交易成本
2.无任何交易策略限制
3.市场为一强势效率市场
持有成本模式显示一个以借贷的资金,在现货市场上买进与期货合约中数量
相同的自此或商品,并持有该资产至期货契约的到期日,再将该资产与期货的买方进行交割,这一连串动作中的成本及所有发生费用的加总,等于期货合约的合理价格。
持有成本公式:
合理期货价格=标的物现货价格×(1+持有成本)
=标的物现货价格×(1+i)t/360+C
其中,i:资金成本
t:距期货契约到期日所余天数
C:资金成本以外项目,包括仓储费、保险费等。
在正常的状况下,期货的价格应该等于(或近乎于)由该模型推导出的合理价位,若此,则市场上无套利机会:反之,则意味着期货契约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脱离了期货本身原有价格,若此价差能够涵盖交易成本,则套利机会空间出现!换言之,当持有成本不等于基差(为现货减去期货的值),则持有成本与基差间的价差既有套利空间。
(二)持有成本理论在股价指数上的应用
1.指数期货的合理价格
股价指数期货之标的物事根据特定股票投资组合计算出来的股价指数。根据持有成本模式,可推导出指数投资组合与指数期货价格间的关系如下:
股价指数期货合理价格=现货指数×(1+i)t/360-D
其中,i:资金成本
t:距期货契约到期日所余天数
D:指持有与该指数相同的投资组合所预期应得高的股利收益。
这个公式与最基本的持有成本模式并无太大不同,唯一不同之处为股利的计算,原因在于股价指数期货的定价必须考虑不到股利这项因素,因为持有现货指数的投资组合是可以享有股利收入,而股价指数期货契约的持有人则否,古于期货定价时必须将股利排除在真实价值之外,予以扣除。
2.套利空间:
依据前述之持有成本理论,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间的价差,应维持在理论的合理区间之内,在加计所有交易成本后,若期货价格偏离此区间,便将出现套利机会。
当期货指数低于(高于)理论价格并足以涵盖所有交易成本及预期报酬率,即可进行套利,当期货指数回到(高过)理论价格,即可反向冲销获利。
C. 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与跨期套利的特点有哪些
无alpha策略的情况下,完全跟踪沪深300指数 也就是tracking error可以做的很小 按照点数计算可以低于0.2个点 就是小于IF的波动最小区间
交易成本最大的地方在印花税,千一,还有冲击成本,因为要迅速的扫单购入股票组合,为了防止时间上的风险暴露,基本就是现价对手价在扫,有什么价 拿什么价(基本可以做到几秒钟完成所有交易)。交易成本按照点数计算的话 大概是8/9个点一手(对应股指期货一手)
套利区间 纯粹的无alpha的 完全复制沪深300的套利区间 基本就是 IF股指和CSI300的指数的spread,随便弄个交易软件 拉一拉就看到了。套利区间在市场资金紧张或者市场波动大的时候会有。比如上次光大出事的当天 价差就拉大了很多。属于开着机器交易系统挂上 不用管 躺着都可以赚钱的。
现货拟合好不好 这个不是重点,拟合可以拟合的非常好。
一个稍微大一点的组合,拟合的会更好。因为对应的股指期货的手术多,资金量大,股票组合精度高(因为股票只能100股为精度 有的时候会出现算出来需要买150股的情况)。
融资融券原来不太做 虽然账户都基本开了 不过不太做的原因是成本高 不划算。每日持仓成本就将近一个点了。转融通上线之前我就不在大陆了。所以上线以后也就没关注。
再说点技术方面的吧。纯粹的 跟踪指数 做完全期现套的 技术难度其实不算高。
有潜在空间的是 被炒了很多很多的alpha策略 寻找alpha因子
就是通过 各种条件来进行筛选股票 比如说 行业的alpha因子 把股票组合当中的某些行业的占比调高 某些行业的占比调低 然后再输出新的组合。这是一类方向 不过基本上持仓时间会久一些。
还有一类方向是做纯粹spread的arbitrage的。就是调节组合 进而使得组合的波动增大,持仓不久,但是能够比纯粹期限套 拉大 spread 配合一定的杠杆 进而获利。
其实两者都是以一定的风险暴露来换得超额收益的。只是相比普通公募基金的手段可以更加灵活。
D. 股指期货交易中,跨期套利是什么
期现套利是指某种期货合约,当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上出现差距,从而利用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距,低买高卖而获利。理论上,期货价格是商品未来的价格,现货价格是商品目前的价格,按照经济学上的同一价格理论,两者间的差距,即“基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应该等于该商品的持有成本。一旦基差与持有成本偏离较大,就出现了期现套利的机会。其中,期货价格要高出现货价格,并且超过用于交割的各项成本,如运输成本、质检成本、仓储成本、开具发票所增加的成本等等。 期现套利主要包括正向买进期现套利和反向买进期现套利两种。
股指期货的套利交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股指期货的错误定价和过度投机导致的市场无效性,而且通过这种方法能够锁定并获得一定的无风险收益。从狭义的角度或者从真正意义的角度看,股指期货套利意指期现套利;从广义的角度看,股指期货套利类型包括期现套利、跨市场套利、跨品种套利、跨期套利等。
期现套利就是指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产品之间的套利,这种套利机会通常在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出现价格失衡时产生。基于在股指期货最后交易日时股指期货结算价格将收敛于现货指数,因此这种套利风险较低,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套利交易。期现套利主要包括正向买进期现套利和反向买进期现套利两种。
正常情况下,期现套利交易将确保股指期货的价格处于合理状态。
期现套利交易不仅面临着风险,而且有时风险甚至很大。主要的风险包括:(1)现货组合的跟踪误差风险;(2)现货部位和期货部位的构建与平仓面临着流动性风险;(3)追加保证金的风险;(4)股利不确定性和股指期货定价模型是否有效的风险。由于面临这些风险,在考虑风险之后的套利收益率如果高于其他投资交易机会,那么期现套利活动才可能发生。因此,套利所面临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率将影响套利活动的效率和期现价差的偏离程度。
跨期套利又称“持仓费用套利”、“跨作物年度套利”、或“新老作物年度套利”
跨期套利又称“持仓费用套利”、“跨作物年度套利”、或“新老作物年度套利”
。一般指在同一期货交易所内,买进某一作物年度内的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该作物下一年度内的期货合约,利用作物有同一生长年度期货合约的价差变化获利。这是一种常用的农作物期货套利交易的形式。农作物生长年度一般以8月份为界,8月份以前为旧作物年度,从9月份开始为新的作物年度。由于不同作物的生长期不同,新旧作物的月份划分也往往稍有差异。
跨期套利可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买进套利,如果投资者预期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的价差将扩大,则套利者可以买入其中价格较高的合约,同时卖出价格较低的合约;二是卖出套利,如果投资者预期不同交割月份的期货合约价差将缩小,则套利者可以卖出其中价格较高的合约,同时买入价格较低的合约。
1.对大势的正确判断非常重要,像上面所举的例子,如果处于熊市中,IF0706合约价格低于IF0703合约价格是很正常的,这时如果卖出套利则是危险的。
2.对于价差水平多少合理,多少又不合理的判断问题。上例中我们所说的合理水平大概是50点,20点以下说明价差水平偏低,这两个数字都是我们依据以往仿真交易的情况依据统计得出的,没有进行严密的科学论证,比如在上例中,也可以认为价差处于60水平以下是合理的,60水平以上是不合理的。
3就是我们选取的仿真交易日期毕竟有限,或许不能很好地发现正常的价差水平,在这里我们仅以此例说明跨期套利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E. 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与跨期套利都有什么特点
期现套复利是指某种期货合约,当期制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在价格上出现差距,从而利用两个市场的价格差距,低买高卖而获利。理论上,期货价格是商品未来的价格,现货价格是商品目前的价格,按照经济学上的同一价格理论,两者间的差距。
即“基差”(基差=现货价格-期货价格)应该等于该商品的持有成本。一旦基差与持有成本偏离较大,就出现了期现套利的机会。
期货价格要高出现货价格,并且超过用于交割的各项成本,如运输成本、质检成本、仓储成本、开具发票所增加的成本等等。 期现套利主要包括正向买进期现套利和反向买进期现套利两种。
(5)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研究扩展阅读:
期现套利交易不仅面临着风险,而且有时风险甚至很大。主要的风险包括:
(1)现货组合的跟踪误差风险;
(2)现货头寸和期货头寸的构建与平仓面临着流动性风险;
(3)追加保证金的风险;
(4)股利不确定性和股指期货定价模型是否有效的风险。
由于面临这些风险,在考虑风险之后的套利收益率如果高于其他投资交易机会,那么期现套利活动才可能发生。因此,套利所面临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率将影响套利活动的效率和期现价差的偏离程度。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期现套利
F. 股指期货跨期套利怎样操作
跨期套利就是不同月份之间的合约进行套利,比如买入1709多单和1801多单,套利的条件是有合约被高估或低估脱离了实际价值才会出现套利机会。
G. 如何做股指期货之套利技术
1、期现套利
即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的无风险套利。
当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的差价偏离了正常范围之后,就提供了无风险的套利机会。此时,可以买入沪深300的指数基金,然后卖出同等金额的股指期货合约。只要一直持有到股指期货合约的交割日,并进行现金交割,就可以获得无风险的利润。
这种无风险的套利机会,在套利神实时雷达里面,会自动进行监控。当市场出现这种机会的时候,会自动提示用户注意这种机会。
不过,买入沪深300的指数基金,需要100%的资金,因此,需要比较大的资金才能进行这种套利。
2、跨期正向套利
如果资金比较少,则可以进行股指期货的跨期正向套利。即当股指期货的远期合约和近期合约之间的差价超出正常范围之后,可以买入近期合约,卖出远期合约。因为买卖的都是股指期货合约,只需要10%的保证金,因此,较小的资金也能进行这种套利。
这种套利是正向套利,风险也很小。只要差价缩小了,就能获利。如果差价没有缩小,反而扩大了,那么等近期合约交割的时候,把近期合约换成现货指数基金(即转化为期现套利),也一定能获利。
3、单边套利
单边与套利结合的操作方法——在保本的基础上,不放弃获得暴利的机会
单边能获得暴利,但风险比较大;套利的风险小,但只能获得稳定收益,无法获得暴利。
那么,如何在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股指期货带来的暴利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单边和套利结合起来进行操作,发挥单边的盈利长处和套利的安全长处。具体操作方法:
例如:现货指数是5000点,近月是5200点,远月是5600点。
(1)稳健的期现套利做法是:买现货,卖远月,百分之百获利600点。
(2)正向套利的做法是:买近月,卖远月,也可以稳健获利。
H. 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进行跨期套利,哪个的效果会好点
我操作过一段时间这样的套利,没有成果。建议你还是操作一个品种积累好经验再说吧。
I. 股指期货套利的风险
我国沪深300股指期货已经推出,将为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提供金融创新的工具,使得这些机构可以按照金融工程的理论框架去探索新的盈利模式。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就是一种值得研究的新型盈利模式。开展股指期货套利交易对于恢复扭曲的市场价格关系,抑制过度投机和增强市场流动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沪深300指数期货上市之初,将在一段时间里只会存在一种股指期货,要进行跨市套利和跨品种套利将涉及到境外期货市场,对国内套利者存在以下风险:
汇率风险
我国外汇政策的市场化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币与世界各主要货币的汇率波动性也在增大。不能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将直接导致套利交易的失败。
资金流动风险
我国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动尚未自由化,而套利必然涉及到两个市场间资金的流动,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导致套利者不得不在两个市场都准备足够的资金以防止短期的价格风险的状况,这将导致套利资金的使用效率大打折扣。
股指期货产品在市场的内部经济政策风险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经济政策,不同经济政策的实行将在短时间内给股指期货套利某一单边头寸带来巨大的风险。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国内股指期货套利将主要以期现套利和跨期套利为主要的套利方式。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中会涉及到现货指数或组合的买卖。对于沪深300指数来说,成份股多达300种,各成份股流动性存在差别,因此,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现货指数的建仓存在难度。
目前市场上有跟踪沪深300股指的基金,比如嘉实沪深300指数基金,以这样的基金替代现货指数在理论是可行的。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流动性风险,嘉实沪深300和大成沪深300目前的日成交量就很低。缺少流动性将对套利交易产生致命的风险。
另一种和股指期货相关度较高的资产是相应股指的ETF.虽然目前沪深两市还没有沪深300指数ETF,但已经交易的有ETF50,ETF100和ETF180,这三支ETF跟踪的指数的样本股绝大部分是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股,因此和沪深300指数的相关性很高,理论上可以作为和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的资产。
ETF50,ETF100和ETF180与沪深300指数相关系数及流动性如下表:
沪深300指数与基金收益率相关性
跟踪指数与沪深300指数收益率相 关系数与沪深300收益率 相关系数 日均成交量日均成交额(万元)
大成300 1 0.04743 1 0.1
嘉实300 1 0.61277 8167.91 86.67
ETF50 0.96862 0.92277 597581.2 6177.91
ETF100 0.98090 0.95687 193331.4 1562.38
ETF180 0.99372 0.89468 14256.34 434.77
ETF100和ETF180组合 0.94992 103793.87 1505.85
注:日均成交额计算时去掉了上市初期的数据,由成交量稳定以后的数据计算得到作为与沪深300股指期货套利的现货资产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是与沪深300指数要高度相关,相关系越高,两者偏离修复的可能性越大和越迅速;第二,流动性要高,流动性决定冲击成本的大小和套利方案操作性的大小。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ETF50虽然与沪深300指数的相关系数不是最大,但与最大的ETF100相差不多。从流动性看ETF最大,分别是
ETF100和ETF180的4倍和14倍,因而ETF50与其他相比更适合与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套利操作
为了便于计算,首先将ETF50每日收盘价以沪深300指数2005年2月23日收盘价为基点折算为指数,作为现货价格。利用区间定价模型计算无套利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其中,期货和约为当月到期期货和约,计算区间为2005年2月23日到2006年9月14日。为了便于计算,将ETF50日收盘价以沪深300指数2005年2月23日收盘1043.94为基准折算成指数。
资金成本按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计算,折现因子中利率按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计算。ETF50于2006年5月18日分红,10派0.24元。沪深300股指期货手续费按每手10元计算,ETF50的交易手续费按0.25%计算。由于冲击成本不容易确定,且与套利资金的多少相关,故交易成本中未包括冲击成本。
J. 股指期货套利是什么
对股指期货与股指现货之间、股指期货不同合约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股指期货合约是以股票价格指数作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和约,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沪深300)维持一定的动态联系。但是,有时期货指数与现货指数会产生偏离,当这种偏离超出一定的范围时(无套利定价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就会产生套利机会。
利用期指与现指之间的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的交易行为叫无风险套利(Arbitrage)
利用期货合约价格之间不合理关系进行套利交易的称为价差交易(Spread Trading)
二、无风险套利
指投资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和相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谋求从期货、现货市场同一组股票存在的价格差异中获取利润。
1、当期货实际价格大于理论价格时,卖出股指期货合约,买入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2、当期货实际价格低于理论价格时,买入股指期货合约,卖出指数中的成分股组合,以此获得无风险套利收益。
三、价差交易
套利是在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进行交易,而价差交易都在期货市场上进行。
跨期套利:利用股指期货不同月份合约之间的价格差价进行相反交易,从中获利。
跨市套利:套利者在两个交易所对两种类似的期货合约同时进行方向相反的交易。
跨品种套利:利用两种不同、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到同一供求因素影响的品种之间的价差进行套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