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政府近三年实施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类型
2007年下半年开始,随着美国次贷危机了蔓延,逐渐演化为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中国股市在2007年下半年到2008年下半年,出现了深幅下跌(上证指数跌幅达75%),对应实体经济来说,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特别表现在进出口的对外贸易上,沿海地区很多出口受到重创,很多出口型中小企业出现了亏损、甚至倒闭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为了稳增长,财政政策上推出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在货币政策上,2008年则采取了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政策,这属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政策的调控下,实现了2008年的经济的保八增长,2009年全球经济逐渐开始复苏,实体经济慢慢有所好转,央行的货币政策也慢慢开始反向,特别是到去年,由于08年推出的四万亿的投资计划及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一定的市场流动性过剩,通胀问题开始日益突出,从2009年到2011年下半年央行又多次采取了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以缓解通胀压力,2011年底,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历史最高位的21%左右,2012年央行又逐步开始放松银根,又开始了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因而就是我开始说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Ⅱ 中国政府下一步货币政策调控方向
对外是让人民币继续升值,大量的廉价物品出口,使国外的物价越来越便宜,很多人只能去外面抢购比国内便宜得多的东西。
对内是人民币继续贬值,所有物价都快速上涨,在国内的提倡“勤俭节约”过日子,以“温、饱”为追求目标。
Ⅲ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选择的货币政策
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实施货币政策时,应
A、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
B、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
D、降低贴现率
E、提高贴现率
萧条时期,应该使用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可以将货币放出去,降低贴现率也可以增加货币供给。选B,D。这是央行三大货币政策中的两种
Ⅳ 政府的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是什么
政府的货币政策是;2007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改进金融宏观调控,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在维护总量平衡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价格型调控与数量型调控的协调配合,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预见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央行的货币政策是;;2007年要搭配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6%左右..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这意味着,提高存款准备金仍将是今年央行频繁使用的手段。2007年将紧紧围绕加强流动性管理,继续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引导商业银行严把信贷闸门,把握贷款进度和节奏,优化信贷结构。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在维护总量平衡的同时,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Ⅳ 根据当前的货币流通状况 政府会采取什么货币政策
央行已经很久没有进行货币政策的操作了,只是做了些正回购之类的短期调节,或者发点央票。
央行上一波是紧缩的政策,加息,提准。目前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如果PMI继续下行,而近期经济形势也不乐观,市场利率上升,央行很可能在二季度降准备金率,适度放水。
Ⅵ 疫情期间,政府都采取了哪些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
贷款利率降低,降低门槛,帮助小微企业度过难关。
Ⅶ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执行的是哪种货币政策
是稳健的、偏扩张性(积极)的政策。
Ⅷ 政府可以执行货币政策吗
一般是中 国人民银行为执行货币政策,可以运用下列货币政策工具:
(一)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
(二)确定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三)为在中国人民银行开立账户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办理再贴现;
(四)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
(五)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其他政府债券和金融债券及外汇;
(六)国务院确定的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Ⅸ 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一、政府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8个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5、调整再贴现率;
6、选择性信用管制;
7、直接信用管制;
8、常备借贷便利。
二、货币政策主要作用如下:
货币政策(Monetary Policy)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积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消极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Ⅹ 请问:近期政府说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怎么解释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环境趋冷,经济局势恶劣,世界各国可能实施一些重商主义政策,加大进口限制,而且其本身购买力减弱,致使中国出口面临极大挑战。而且由于中国在去年末今年初期面临强大的通胀压力,使得利率急速上升,货币财政两大政策联合调控,使得经济放慢,民营企业大量转移倒闭,部分外资企业外流,使得在美国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长严重放缓。
为应对这一变化,政府已经通过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另一方面,政府通过支农补农政策,减税政策也想刺激国内消费,以应对此次全球经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