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京有哪些大学有期货专业
金融专业的都有
2. 北京地区有哪些经济学院校可以选择呢
北京地区性价比高的院校有以下几个院校可以选择:
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北京大学经济管理系,1994年正式更名为光华管理学院。依托北大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积淀,作为北大工商管理教育的主体,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该学院的金融专硕也是全国最难考的专业之一。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大经济学院成立于1985年,是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以后北京大学设立的第一个学院。北大经济学院目前不招收经济学学硕,全部改为招金融专硕。相对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经济学院招生人数多,难度低。但是,在全国也属于较高的水平。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北大软微的计算机技术专业招收金融信息服务等多个方向的研究生,考试科目为931经济学综合,为专业硕士,上课地点在大兴。
北京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中国铁路总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金融专硕与顶尖大学比起来有差距,但正因为如此,其考试难度也要低一些,专业课题目相对简单,复试线也没有那么高。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外国语高等学校,是教育部直属、“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首批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学规模最大的院系之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简称“首经贸”,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作为一所北京地区“非211”之外相对优秀的专业类财经院校,首都经贸大学的金融专硕这两年的热度不低,2017年的复试线为370分,有意愿报考该校的学生还是需要认真地准备。
3. 北京哪些大学的金融、经济、管理比较好。
中国人民大学的金融系是中国最好的金融系,比北大的金融底蕴还要深厚,历史更悠久,我表哥就是那学金融,非常好,他还推荐我将来考研考人大金融。
北京大学的管理学是最好的,世界闻名的光华管理学院。如果说除了北大,也是人大的管理最好。
如果是经济学的话,除了清华北大建议干脆报天津的南开大学,因为南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全国排名A++的第一名,也就是说是全国第一。还有对外经贸大学无论在底蕴还是实力上都不如南开大学,天津有环渤海经济带的优势,就业非常容易,离北京也很近,坐高铁半小时就可以;而且赚得多花的少,也不错。
4. 北京经济类的大学有哪些
有: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物资学院。
另有独立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
5.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下分几个系
6个系,大一全校公共课是所有人混上,院内公共课是和院内人一起上。大学英语是和全校同学一起上,有几十个班呢。
6. 国内大学期货专业较好的大学
目前,国内或没有独立的期货专业招生高校。期货只是金融的衍生品,大多数是以证券与期货名义招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在这方面名声大一些。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都有证券与期货研究所,学校层次及这方面的实力也比较突出,研究生的话你可以考虑对应这方面的导师报考。
7. 北京哪些大学的经济系好
北京地区二本高校经济类培养实力比较强的,如果北京考生,可考虑北京物资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二本招生专业。非北京考生,只有考虑北京物资学院这一所高校了。
北京物资学院的品牌专业是物流管理,其它不错的专业有会计学注册方向、商品供应链管理。
8. 北京有哪些经济专业(金融、贸易……)比较好的大学
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共451所。 名次 等级 校名 1 A++ 北京大学 2 A++ 中国人民大学 3 A++ 南开大学 4 A++ 复旦大学 5 A++ 南京大学 6 A+ 武汉大学 7 A+ 浙江大学 8 A+ 厦门大学 9 A+ 西安交通大学 10 A 上海财经大学 11 A 中山大学 12 A 清华大学 13 A 东北财经大学 14 A 西南财经大学 15 A 中央财经大学 16 A 吉林大学 17 A 暨南大学 18 A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19 A 山东大学 20 B+ 湖南大学 21 B+ 四川大学 22 B+ 北京师范大学 23 B+ 华中科技大学 24 B+ 华东师范大学 25 B+ 西北大学 26 B+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7 B+ 上海交通大学 28 B+ 浙江工商大学 29 B+ 江西财经大学 30 B+ 天津财经大学 31 B+ 南京财经大学 32 B+ 华南师范大学 33 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34 B+ 辽宁大学 35 B+ 苏州大学 36 B 河北大学 37 B 重庆大学 38 B 东南大学 39 B 湘潭大学 40 B 浙江财经学院 41 B 上海大学 42 B 东北师范大学 43 B 华中师范大学 44 B 郑州大学 45 B 安徽财经大学 46 B 陕西师范大学 47 B 宁波大学 48 B 山西财经大学 49 B 安徽大学 50 B 云南大学 51 B 福建师范大学 52 B 广东商学院 53 B 兰州大学 54 B 北京交通大学 55 B 深圳大学 56 B 河南大学 57 B 南京农业大学 58 B 黑龙江大学 59 B 东北大学 60 B 湖南师范大学 61 B 武汉理工大学 62 C+ 北京工商大学 你找吧!
9.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的院系设置
截至2011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保险)系有教师26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5人。金融(保险)系下设金融学教研室、保险学教研室,其中金融学教研室设有金融学专业、金融工程专业,保险学教研室设有保险学专业。
金融学教研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0人(博士后3人)。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而且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稳健的工作作风,同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金融教研室的教师在《金融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金融学专业1994年开始招生。金融学硕士点设有2个专业方向,金融学本科设有金融学、个人理财和金融工程3个专业方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金融学专业根据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我国金融业实际人才的需要,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和课程结构,不断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了国际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金融学专业建设发展迅速,硕果累累。2003年,金融学专业被批准为中央和地方高等学校共建项目;2005年,被批准为北京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07年,成功申报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8年,金融学专业成为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金融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保险学教研室有专职教师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保险学专业设有保险和保险精算2个方向,在校本科生340多人、硕士研究生20多人。保险教研室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教师共计发表专业论文200多篇,著作50多部。《保险学》是北京高校精品教材和北京高校精品课程,《财产保险》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门研究机构有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保险教研室注重对外交流,同美国、日本、英国以及国内知名的有关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有着广泛的联系,多位老师或学生在国际保险组织的学术年会上演讲;也是亚太地区风险与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学会理事等主要学术组织的常务理事;同时,在多家大型保险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保险教研室立足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为其今后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注重部分学生的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获得中国保险学会的奖学金15人次;近5年来,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16篇,其中9篇校外权威组织的大奖;研究生发表的32篇论文中有14篇获校外权威组织的大奖。 截至2011年,贸易系有教师24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者12人。贸易系下设贸易经济教研室、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分别设有贸易经济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贸易经济教研室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人,商务部市场运行调控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有教师兼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期货协会副会长等,5位教师在2009年全校文科科研排名前十名中榜上有名。贸经教研室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主持完成重大课题30余项,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贸易经济专业是北京工商大学传统优势专业,具有近50年历史,先后被评为国内贸易部和北京市重点学科,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流通经济学》被评为2008年北京精品课程,《流通产业经济学》被评为2007年北京市精品教材,《流通产业经济学》荣获2007年中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期货期权实验课、电子商务盈利模式实验课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商学导论》采用全英文版教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有专职教师1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博士后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人。拥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7项,出版专著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有的教师在国际贸易实务、世界经济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国内知名度,是全国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考试命题组成员、国际谷物与饲料贸易协会会员、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员、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自1988年开始招生,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截至2010年6月共为社会培养中高级外经贸专业人才3000多人。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不断推陈出新,面向实践、创立特色。自2005年首次开设双语教学实验班,2006年起每年招收全英语教学班,已在全英语教学、国际贸易实践方面取得进展,重视学生国际贸易操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全英语教学培养方案。 截至2011年,统计系有专职教师11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7人。教师队伍结构基本合理,教学研究团队实力较为雄厚。有1个本科专业(统计学)和2个硕士专业(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下设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统计系依托2个研究中心,已经形成2个研究团队,在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金融投资计量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市场景气与量化分析方向上开展了系列研究。团队在研究景气量化方面连续出版了5部专著,对研究北京商品市场的景气变化提供了可量化的决策依据;在金融投资计量研究中,融合了金融学、数学、统计、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色,同时衔接了本科金融统计研究方向;在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上也有明显特色,出版专著2部。团队成员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项目,主持及参与的各级各类课题20多项,课题研究经费200余万元,获省部级奖6项。出版著作16部、教材2部。《统计学》课程是北京工商大学优质课程,《社会经济统计学》被列为2007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统计系在教学上承担着全校统开必修课《统计学》和经济学院统开课《数量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对统计本科和研究生开设了较多的方法课程,强化基础突出专业特色,为统计方法的创新和应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统计学专业属经济类专业中的一个传统学科,属于教育部学科项目下的一级学科,统计系每年招收1个本科班(金融统计方向),硕士点每届招收研究生15人左右。有本科生150人,在读研究生30人。为满足社会对复合型统计人才的需求,统计系发挥经济学院专业齐全的优势,与各专业共同合作,综合利用统计的优势,进一步拓宽人才培养,提升地位。在课程设置方面强化经济学、金融学和数量分析方法,突出统计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在社会实践方面,充分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全方位拓展学生视野,本系学生进到益普索咨询有限公司、浦发银行、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工商银行等机构参与社会实践,2005级研究生参与了北京统计局城镇居民投资调查、北京居民节水用具调查等多项调查研究活动;在科学研究方面,学生积极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并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2005级、2006级统计本科班获首都高校“先锋杯”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
10. 北京比较好的经济类大学
北大和清华,这两个不用介绍了。
其实,经济类方面,一本比较好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一),中央财经大学(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三),然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还有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都是北京市属重点高校。
二本中,可选择北京物资学院。
这些,都符合你所说“在北京比较受欢迎,找工作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