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多少怎样才合适太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太少了又会怎样
合理的外汇储备约为该国年进口总额的20%-50%。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因政府能有效控制进口,可储备少一点,最低不低于进口总额的20%,不实施外汇管制的国家,可以多一点,一般不超过50%。
太多的情况下,储备资产越多,需付出的机会成本越高,资产闲置这是一种损失和浪费。
太少的话,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外汇储备的作用主要是,1 体现一国的金融实力,从而提高自己在国际上的影响力;2 调解国际收支失衡 ;
3 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汇率(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用外汇储备调节汇率,太少了没成功;传言香港能够挺住,大陆给了大力支持,就是运用外汇储备调节汇率)
4 是一国举借外债和清偿能力的基础及信用保证
② 国家外汇达到50%就没有印制货币的权利了吗
据我判断,应该是胡说八道。最近这谣言不知道怎么起来了,甚嚣尘上,明显太不合逻辑了。过脑子想一想,即使有这种脑残国际“规定”,也不可能由国家执行的啊!我国家强大了,外汇多了,反而要剥夺印制货币的权利?真是日了狗了……
③ 网传,国家外汇超过百分50国家没有印制货币权利,真的假的
侵占货币发行权,这个都比侵占领土主权要严重了。
连最小的国家梵蒂冈都发行了属于自己国家的硬币。纸币他们在用欧元。要知道梵蒂冈的面积也就是个北京故宫那么大。
楼主提到的这个情况,可能是一些小国家,外汇占比高,人口又少,面积又小,所以主动放弃了发行货币的权利,直接使用其他国家流通的货币。但是绝对不是他们丧失了货币发行权。
④ 国家外汇超过50%就没有印钞的权力吗
1、这句话就有问题,外汇储备超过50%?是超过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0%,还是超过GDP50%,话说的很含糊,看上去很唬人却缺少基本常识,可以认定是一个非常没有水平的谣言。2、外汇储备最重要的作用是平衡进出口贸易,然后是维护汇率稳定,不存在外汇储备超过50%就巴拉巴拉,外汇太多处理的方式很简单,花掉就可以。3、我搜了一下这句话的出处,其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是抵制外国货,因为我国外汇储备已经达到44%,如果买外国货外汇储备就会达到50%。这个概念是明显的错误,进口大于出口的时候,外汇储备减少,出口大于进口时外汇储备增加,怎么会买外国货,外国人还要倒贴钱让你外汇储备变多6%吗?回答完毕,给分谢谢
⑤ 为什么中国外汇储备超过百分之五十,将不可以印人民币
不为什么,这句话本身就有问题,外汇储备是货币,为什么单位是个百分比,这个是对比什么50%。第二印人民币是指印钞还是增发,印钞是政府的责任商业银行用就要印没有任何人可以影响,任何人影响它也不会有任何意义,而增发是央行的事,央行增发只做政府跟经济需求的事也不受任何影响。所以这两件事有什么关系嘛?
⑥ 外汇保证金水平不足50%会如何
宝富国际外汇:当客户保证金比例不足50%时,系统会强制逐单平掉客户的仓位,直到保证金比例恢复至50%以上。
⑦ 请问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过多对这个国家会分别有哪些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
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之忧患
作者:巫继学 来源:东方早报
中国金融目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是空前严峻。面对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及其增幅,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其中是否会隐藏着一些麻烦?
中国人民银行7月15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六月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专家称,中国外汇储备充裕是一个“中性”消息,不特别好但也不特别坏,外汇储备关键不在多少而在能否发挥效力。(《中国外汇储备突破7000亿美元年底可能超越日本》2005年07月15日中国新闻网)
有的专家认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面临自身金融改革和防范外在风险的压力都比较大,外汇储备相对比较充裕应该是合适的。但在我看来,这种看法大可商榷。中国金融目前面临的风险与挑战,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都是空前的严峻。面对这有些可疑的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及其增幅,我们的金融官员应该认真思考一下,其中是否会隐藏着一些麻烦?
如何看待迅猛的外汇储备增长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这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及其不正常的增长幅度?果真如有的专家所说的那样,中国外汇储备目前的现状是“中性”吗?依我之见,这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是一笔疑窦丛生的钱,这是一笔不合时令的钱,这是一笔令人感到不安的金钱!
毫无疑义,7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及其不正常的外汇增幅,其中大藏玄机。
第一,外汇储备涨幅十分可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经达到7110亿美元,同比增长51.1%。截至2005年6月末,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同比多增33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国家外汇储备还仅为4706亿美元。2004年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首度超过6000亿美元,达到6099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是历史上的最高增长纪录之一,因为它是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长的。对此,我赞同国资委研究中心赵晓的分析,在增加的外汇中,大概有40%是难以解释的。这么大的一笔无法解释的外汇,难道不让人提心吊胆。依我的看法,就是到账面的钱,不一定真正是自己的钱。从近年来披露的经济事件来看,目前金融财务手法也在花样翻新,表现在或者统计到自己账面来的钱,可能其中大有文章。甚至移花易木,暗渡陈仓,也不无可能。
第二,中国外汇储备骤然大幅提升,其时机也很微妙。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的外汇储备的增长,究竟是因为这段时间产业创汇增幅带来的呢,还是这段时间外商投资增加带来的,抑或其他国际认同的正当渠道带来的?其实都不是,至少没有数据显示是。然而,从时间段上来说,它恰好与逼人民币升值遥相呼应。这种巧合无法不令人产生一定的联想?
第三,国际经济博弈中也出现了一些十分反常的现象。先是狂逼中国人民币升值的美国,其参议院突然搁置人民币升值议案;其间,还有超重量级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财长斯诺参议院作证,反对硬逼人民币升值。接着,新近召开的八大工业国(G8)会议对人民币升值如若虚无,其公报对人民币汇率只字未提。其时,国内金融界大松一口气,人们似乎看到人民币升值如同幽灵般地飘然而去,这时甚至有人窃窃自喜。当然,也有敏锐观察者提醒人们不可放松警惕,却反被讥为制造噪音。问题能有这么轻松吗?非常的表象的背后,往往有非常的原因,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博弈人民币升值静悄悄地进入了新的境界:大动若静。居安尚需思危,何况我们的金融体系并不安全。
关注金融形势中的不安因素
虽然人民币升值的舆论由来已久,但是它的压力骤然提升正好与我国房地产价格提升不谋而合。这正是国际热钱做局中国的新套路:即近期入房市热钱炒房,伺机再杀入赌人民币升值。据有关报道称,国际游资进入我国后,其中大量资金参与了我国房地产的炒作。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比2003年上涨了9.7%。另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的一项调查资料,2005年一季度,35个大中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平均房屋销售价格上涨9.8%。这一局面,并非完全由国内需求所致,相当程度上乃国际游资所为。有关人士认为,2004年大约有80亿美元的海外热钱投入了上海房地产市场。今年一季度海外热钱占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量的40%。另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统计,境外资金直接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比重,2001年是16.1%,2002年上升到23.5%,2003年超过了25%,2004年1至11月,境外资金流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总量超过222亿元。热钱似乎不像有的专家估计的那样,在撤离中国房地产市场。
我们绝对不会反对合理的外汇储备,但也不是越多越好。中国人艰苦奋斗,殚精竭虑,不就是想提高综合国力吗?外汇储备的多少,是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如果这笔钱中有“猫腻”,它能正常“发挥效力”吗?
(作者为河南社科院研究员,教授)
关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适度性的思考
郭华伟 邓祥康
截止到2004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跨越6000亿美元大关,达到6099亿美元。从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期来看,促进我国外汇储备增加的因素将继续存在,如果不进行政策调整,我国的外汇储备将会进一步增加。
一、 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负面影响
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国家经济金融实力的标志,它是弥补本国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以及维持本国国际信誉的物质基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要持有高于常规水平的外汇储备。但是,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急剧扩大对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1、 损害了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我国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了较大的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我国目前609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会更大。众所周知,我国外汇储备构成中大约70%是美元资产,据美国一些经济学家估计,美元可能在这一轮的危机中贬值20%至40%,果真如此,我国美元储备将缩水854亿到1708亿美元。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我国每年要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我国又持有大约60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我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我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二、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
近年来,我国外汇需求主要来自于以下五个方面:维持正常进口用汇需求;偿还债务用汇需求;外商直接投资赢利返还用汇需求;政府干预汇市的用汇需求和其他用汇需求(包括居民出境旅游、求学、就医等)等。如果能满足这五个方面的用汇需求或略有节余,则我们认为外汇储备规模就是适度的。我国进口用汇需求大约为1120-1680亿美元。偿还债务用汇需求大约为230-345亿美元。外商投资赢利返还用汇需求大约为448-672亿美元。目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我国对资本项目严格管制,并实行经常项目的银行结售汇制,因此,并不需要太多的外汇储备干预市场,不妨以2004年流入我国的短期资本600亿美元为外汇需求的参考数。随着国家对居民出境旅游、探亲、就医、留学等方面的限制进一步放宽,所需的外汇储备也会进一步增加,估计总额在400-600亿美元。
由此,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区间大致为:2798-3897亿美元。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外汇储备有较大过剩。因此,如何控制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提高储备资产的运用效率成为当务之急。
三、 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途径探讨
过多的外汇储备就意味着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长期如此,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害无利。我们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加强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应从两方面着手:即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解决外汇储备的超常增长,另一方面要提高现有储备资产的运用效率,两者不可偏废。
控制外汇储备超常增长可以从供给机制上着手。从供给来说,外汇储备增加是国际收支顺差的结果,也是当前结售汇体制所致。但根本原因在于,外界对人民币汇率抱有升值预期,本币和外币利率差距太大,国内外币缺乏安全、稳定、高回报的投资渠道。因此,企业、银行、个人都愿意减持外币资产,增加人民币资产。因此,解决问题的思路还需要从打消汇率升值预期、解决利率差距和增加投资渠道入手。当然,还应研究和调整汇率制度,改变目前单一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汇率制度。
1、 改变币种结构,保持储备资产多样化。目前,我国外汇资产面临的突出风险是美元“一股独大”,这样,在美元贬值时我们面临较大的资产缩水风险。可考虑适当增加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在我国储备资产中的比重。
2、 提高外汇储备在国内的运用效率。如可考虑动用部分储备资产发行美元债券,允许企业和个人用人民币购买,建立专项基金。同时可考虑发展境内外币债券市场。以减少到国际市场筹集资金,并替代部分外商直接投资。
3、 调整外汇储备的投资策略,增加收益。当前,我国外汇资产主要用于购买美国国债等短期投资上,年收益率仅为3%左右。可适当调整投资期限结构,运用外汇储备进行一些长期的投资计划。
来源:《经济参考报》
⑧ 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到50%是什么后果
没有后果,都是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