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古代贵金属器物名称

古代贵金属器物名称

发布时间:2021-09-21 07:55:54

㈠ 古代生活用具名称

簋:gui,第三声,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鼎:锅,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甑:zèng,1.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如现代的蒸锅2.现在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有屉而无底3.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觥:gōng,1.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箸:筷子
倚:椅子。宋朝时期有“交椅”专供有身份的人坐的
瓯:泛指瓷制食具。主要指现代的“碗”后逐渐改指“茶杯”、“酒杯”、器皿。如:酒瓯`茶瓯等
镫:通“登”是现代的“灯”出自《楚辞·招魂》
燋:指没有点燃的火把(西周时期)
烛:指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
燎:指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置于门内的则称“庭燎”

㈡ 中国古代器物种类

中国古代器物种类应该是很多的,比如说像以前日常生活中的用具,比如说像陶瓷器,这些应该都是经常要用到的一些生活用具,另外,其他的应该也是如此,一些农业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比如说是像铁犁之类的,之前应该都是古代的一些比较常见的,或者说是常用的器物。

㈢ 求古代服装,首饰,发髻,器物,宫殿,楼阁,食物名称.

服饰我就知道肚兜,罗裙,纱衣,夹袄,外衣,中衣,里衣,盆底鞋,绣鞋,缛裤,旗装,骑马装束什么靴子皮鞭,首饰就和现在差不多呀,项链,耳环,镯子(一般都是玉的),板指,腰间挂的玉佩,簪子,发髻知道的不多什么流云髻,飞燕髻,
器物有胭脂,行云梳,绫罗绸缎,凤冠霞披,铜镜,纱帐,铜盆,熏炉,暖手炉,美人扇,美人榻,芙蓉帐,百花露,琉璃瓶,玉如意,玉枕
宫殿有东宫,西宫,中宫,三宫六院,翔龙殿,乾清殿,太和殿,永寿宫
楼宇,什么听雨楼,碧水轩
食物名称,桂花糕,杏仁糕,满口酥,脆皮鸭,八宝鸭,南瓜盅,腊八粥,糯米鸡,麻油鸡,清蒸鲈鱼,蜜糖莲藕等等

我是看言情小说看的来自己总结的,暂时就像到这些

㈣ 急求古代宫廷小说中的服饰首饰器物等等名称

1.首饰类:金丝香木嵌蝉玉珠 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首饰 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 累丝珠钗 宝蓝点翠珠钗 碧玉滕花玉佩 云脚珍珠卷须簪
烧蓝镶金花细 红翡翠滴珠耳环 赤金嵌翡翠滴珠护甲 赤金凤尾玛瑙流苏 赤金宝钗花细 景泰蓝红珊瑚耳环 溜银喜鹊珠花 金累丝托镶茄形坠角儿 镂金菱花嵌翡翠粒护甲 银凤镂花长簪 白银缠丝双扣镯 金累丝嵌红宝石双鸾点翠步摇
2.服饰类:金罗蹙鸾华服 绯罗蹙金刺五凤吉服 玫瑰红蹙金双层广绫长尾鸾袍 木兰青双绣缎裳 桂子绿齐胸瑞锦襦裙 翠蓝马面裙 粉霞锦绶藕丝罗裳 累珠叠纱粉霞茜裙 青缎掐花对襟外裳 五色锦盘金彩绣绫裙 玫瑰紫牡丹花纹锦长衣 曳地飞鸟描花长裙 藤青曳罗靡子长裙 铁锈红撒亮金刻丝蟹爪菊花宫装 烟霞银罗花绡纱长衣 莲青色夹金线绣百子榴花缎袍 晚烟霞紫绫子如意云纹衫 镜花绫披帛 玉色绣折枝堆花襦裙 月白蝶纹束衣 锦茜红明花抹胸

3.器具类:攒金丝海兽葡萄纹缎盒 银白点朱流霞花盏 缠枝牡丹翠叶熏炉 青花底琉璃花樽 青鹤瓷九转顶炉 攒金丝弹花软枕

㈤ 给古代器物起名字

花纹桃木梳,鸳鸯碧水镜,镶金铜爵(就是杯子了),琉璃瓷枕(我国最早的枕头是瓷的),八仙桌

㈥ 求宫廷服饰、首饰以及器物名称,朝代不限

首饰类:

皇家尊贵和田玉吊坠

红宝石镶金耳环

红宝石镶金吊坠

十二水晶钻石簪

镂空雕花翡翠玉簪

镂空雕花水晶钗

朝阳五凤挂珠钗

紫白水晶珠手链

珍珠镶金耳环

白色玉环耳坠

碧玉珠玉璎珞

紫色宝石耳环

珍珠流苏耳环

水晶银月钗

乳白色玉镯

碧玉宝簪

翡翠玉簪

龙凤镶玉簪

服饰类:

黄色团蝶百花烟雾凤尾裙

百蝶穿花金丝窄裉袄

蓝色华贵金丝无边裙

紫细纱衬底席地长裙

碎花翠纱露水百合裙

双蝶戏花淡粉外衫

蓝色紫苑白纱披风

皇家尊贵拖地华衣

粉色锦缎百皱裙

紫色尊贵百叶纱裙

金丝穿花百皱裙

红色金丝长裙

绿色薄烟纱衣

粉色点梅轻纱裙

配饰类(器物类):

白色金字玉佩

凤凰绣花帕

白兰花小扇

书香手扇

鸳鸯戏水团扇

翡翠玉笛

翡翠玉萧

象牙质古萧

㈦ 古代首饰名称都有什么

1、步摇

步摇是中国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其制作多以黄金屈曲成龙凤等形,其上缀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鸟兽花枝等,晶莹辉耀,与钗钿相混杂,簪于发上,材料主要有金、银、玉、玛瑙等。

步摇为中国传统汉民族首饰,西汉时在西域地区有其雏形进而吸收创新而来,约在东汉时经燕传入辽西,后又向东传入高丽鲜半岛及日本并对当地的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发簪

发簪,古代中国用来固定和装饰头发的一种首饰。对于现代女性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名词了,但是当在看古装剧时,却总是能被它们点缀出的精致效果所折服。

唐宋时期及以后各代,是发簪流行的盛世。唐代敦煌壁画中的众多妇女就是插满花簪的形象。唐代画迹中也有众多满头插簪的妇女形象。

3、花钿

花钿是古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花饰。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以金、银等制成花形,蔽于脸上,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首饰。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在唐代,花钿除圆形外,还有种种繁复的形状。花钿,是将剪成的花样,贴于额前。剪花钿的材料,有金箔、纸、鱼腮骨、鲥鳞、茶油花饼等多种。剪成后用鱼鳔胶或呵胶粘贴。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以红色为最多。

4、凤钗

古代妇女的头饰,属钗子的一种。因钗头作凤形,故而得名。凤钗不仅是一种饰物,它还是一种寄情的表物。古代恋人或夫妻之间有一种赠别的习俗:女子将头上的凤钗一分为二,一半赠给对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见再合在一起。

凤钗可以有不同的形态和材质。可以是繁复的凤凰形状,也可以做简体的描摹。其形态优美华丽,是古代女子的挚爱。材质则主要有金质、银质和玉质。显华贵大气。

5、玉佩

佩玉是作为管家婆小姐的首饰,在玉佩中,往往运用了人物、走兽、花鸟、器物等形象和一些吉祥文字等中国传统图案造型,以民间谚语、吉语及神故事为题材,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反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分体现了玉石文化的精髓。

玉佩中的中国传统图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体有吉祥如意、长寿多福类、家和兴旺类、安宁平和类、事业腾达类和辟邪消灾类等,其中以吉祥如意类图案为多。但有很多客人对此并不了解,也看不懂,那么就一些比较普遍的图案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便于大家购置时有所辨别。

㈧ 征集一些古代首饰名称

中国古代首饰2007-04-22 01:40 发饰、耳饰、颈饰、臂饰、手饰等装饰品统称首饰。汉代曾将冠冕、镜梳、脂粉等都算作首饰,宋代又将首饰局限在“头面”的范围内;其定义或宽泛,或狭窄,均与现代习惯上所说的首饰不同。

原始社会 人们已经制作各种首饰装饰身体。如河北阳原虎头梁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中,出土有穿孔贝壳、钻孔石珠、鸵鸟蛋壳和鸟骨制作的扁珠,若干扁珠的内孔和外缘相当光滑,说明曾长期佩带。至新石器时代,首饰的品种更为增加,束发的骨笄从黄河上游到长江下游的各遗址中均有出土,但以仰韶文化遗址中最为多见,仅西安半坡一处就出土了 700多件。在仰韶文化或龙山文化中,陶臂钏也大量出现。山东兖州王因墓地出土之人骨,有的双臂佩带十余对陶钏。细骨珠穿成的串饰在首饰中也很突出。甘肃皋兰糜地岘新石器时代墓葬中,有一具人骨在颈部就绕了五圈骨珠,计1000粒左右。陕西华县元君庙一幼女墓出土了骨珠1147颗。陕西临潼姜寨一少女墓出土了骨珠8721颗。串珠多饰于颈部,但也有饰于腰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黄河、长江下游的大汶口、良渚文化遗址中,骨、陶首饰减少,石、玉首饰增加。特别是在良渚文化中,珠、管、坠、钏等玉饰的数量既多,制作亦精。江苏新沂花厅16号墓出土的玉串饰,由2枚琮形管、2枚冠状饰片、23枚弹头形管、18颗鼓形珠组成,洁白光润,极为工致。

商周 在中原地区的出土物中,首饰的种类不多,殷墟发现的首饰主要是笄,有骨笄、铜笄和玉笄,笄头上刻出鸟头或兽头。西周仍沿袭这一传统,1955~1957年在陕西长安沣西曾出土了 700多件骨笄,有的骨笄上刻出重叠的鸟形,有的镶嵌绿松石,有的在顶端另加一个笄帽。挂在颈部的串饰东周时才再度繁荣。春秋前期的河南三门峡上村岭1052号虢太子墓,墓主颈部有鸡血石串饰。同墓地1820号墓的墓主为一妇女,其颈部的串饰由鸡血石珠101颗、鳞形石饰10枚、椭圆形玉饰1枚、小石饰 2枚组成。战国时代的河北怀来北辛堡燕国墓,墓主颈部也有用 264枚绿松石组成的串饰。

汉代 男子的首饰一般只用笄。妇女除笄以外还用钗和擿。汉钗的形状比较简单,是将一根金属丝弯曲为两股而成。山东沂南与河南密县打虎亭所出画像石中的妇女,头上往往插有发钗10余支。擿的形状像窄条形的梳子,长度为1汉尺左右。长沙马王堆1号墓墓主发髻上就插有玳瑁质、角质和竹质长擿 3支。此外,汉代妇女的发饰还有金胜、华胜、三子钗等,皆绾于头部正面额上的发中。汉代妇女还戴耳珰。这时的珰多作腰鼓形,一端较粗,常凸起呈半球状。戴的时候以细端塞入耳垂的穿孔中,粗端留在耳垂前部。河南信阳长台关 1号楚墓出土的跪坐木俑,耳垂贯有竹棒,即代表耳珰,可见战国时期已戴此式珰。汉代的耳珰还有在其中心钻孔穿线系坠饰的,这样的耳饰名珥,珥上的坠饰则名珰。出土的珰和珥有金属的、玉质的,也有用玻璃制作的。

南北朝 妇女最华贵的发饰是步摇。《续汉书·舆服志》说汉代后妃已戴步摇,其下端有黄金制作的“山题”;上有“桂枝相缪,一爵九华”,但汉代的实物未见。从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中看到的步摇,是以两枚并排,戴在发前,上面有许多枝状物。辽宁北票房身2 号墓出土的一例,形制与《女史箴图》所绘者基本相同。这种步摇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达茂旗曾出土有两对金质的,唯“山题”作成鹿头状,桂枝则作得有如鹿角,带有浓厚的草原气息。这里出土的金项链,缀有各种小兵器模型,与干宝《晋纪》“元康中,妇人之饰有五兵佩,又以金银玳瑁之属,为斧、钺、戈、戟以当笄”的记述相近。 由于东西交通的日益发展,在南朝或北朝,还都出土了一些带有西方色彩的首饰。南京象山东晋大族王氏墓地中的 7号墓,出土了一枚镶金刚石的银指环。中国当时不产金刚石,这枚指环应是西方传入的。河北赞皇东魏李希宗墓出土了一枚镶有雕刻鹿纹之青金石的金指环。青金石在古代是阿富汗一带的特产,其鹿纹的构图也与中国的风格不同,故亦应为自西方传入之物。 与李希宗墓所出指环上的镶嵌物相似,在西安潘家村隋李静训墓出土的金项链上也有刻鹿纹的青金石。这条项链除扣饰和垂饰外,主要由28枚金球组成。每枚均由大小金圈拼焊而成的多面空心球体,金圈中原镶有珍珠,已大部脱落。这种金球在广州先烈路龙生岗东汉墓地曾出土,它的形状和中国的六博之博茕相近,特别是山东临淄西汉齐王墓陪葬坑中出土的错银镂孔铜茕也是空心的,更与之肖似。所以李静训墓所出金项链上既有外来的成分,也包含着中国固有的因素。此外,李静训墓还出土了带活扣嵌玻璃珠的金钏和金发钗,发钗由花饰和钗股两部分连接而成,还不是一个整体,可以视为由汉晋的双股钗向唐代花钗过渡的中间类型。

唐代 很重视发钗顶端的花饰。唐代前期,在永泰公主和懿德太子墓石椁线雕中的女侍,已有戴海榴花形钗和凤钗的,但每人只戴一枚或二枚,以后花饰愈做愈大,几乎与钗股等长。西安惠家村与广州皇帝岗中、晚唐墓所出者,有凤形、摩羯形、花鸟形、缠枝花卉形等多种花钗。运用模压、雕镂、剪凿等方法制成。唐代后妃、命妇所簪“花树”就是较大的花钗。它们往往是一式二件,花纹相同,方向相反,以多枚左右对称插戴。钗为双股,单股的笄这时称作簪或搔头,它也在顶端作出花饰。湖北安陆王子山唐吴王妃墓出土的金簪,顶端用细金丝扭结盘屈成几层图案,边缘再缀以金箔剪成的小花。在唐代,这类簪的数量远比花钗为少。 梳本为理发具,盛唐时妇女开始在发上插戴。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以后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晚唐妇女盛装时,有在髻前及其两侧共插三组的,同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錾花金梳,梳背镂刻出极细的对凤和缠枝卷草纹。陕西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金梳背,用金丝和金粒掐焊出花纹。浙江临安唐水邱氏墓出土的一把玉背角梳,也在玉背上琢出花朵和凤凰。

宋辽 宋代妇女的首饰大体沿袭唐制,仍以钗、梳为主,唯顶端带花饰的簪增多。南京幕府山宋墓出土的金梳背,龙凤金簪,江西彭泽宋易八娘墓出土的银梳和金簪,工艺均极精湛,可视为当时的代表作。在北方的辽国,因妇女发式不同,钗、簪、梳都较少使用,而项链、耳坠、臂钏等特别发达。如内蒙古奈曼旗辽陈国公主墓出土的项链,以银丝串起 500余颗珍珠分 5股组合而成,下方中间缀以琥珀圆雕。红白相间,色彩鲜明。公主的耳坠是用金丝将 4枚琥珀雕成的龙舟与 6颗大珍珠、11颗小珍珠串连而成,龙舟上还刻出摇橹之人。辽代契丹妇女喜戴耳坠,在辽宁建平张家营子、锦州张扛山、朝阳前窗户村及内蒙古察右前旗豪欠营等地的辽墓中均有出土。这和唐墓中几乎未出土耳坠,宋墓中出土的耳坠不多的情况是不同的。陈国公主双臂各戴两副金钏,钏体中部较宽,两端较细,弯成椭圆形。其中一副饰缠枝花,末端为两兽头相对,一副饰双龙,末端为两龙头相对。这种钏式大体仍沿袭唐代以柳叶形金银片弯成臂钏之制,其钏端饰龙头相对的作法,为后世长期仿效。在此期间还出现了一种旋绕多圈的套钏,在上海宝山宋墓、安徽望江九成坂宋墓、安徽安庆元墓等处均有出土。

明清 民间的首饰有素面的,很简洁;贵族妇女的首饰造型复杂,图案繁缛,且广泛采用镶嵌宝石、垒丝、点翠等技法,使首饰的华丽程度胜过前代。江西南城明益端王墓出土的凤簪,用粗细不同的金丝编结缠焊而成,结构虽极纤巧,凤形却很英俊。同地明益庄王墓出土的9 件仙人楼阁金簪,以垒丝法编结出重楼复阁,仙人于其中奏乐起舞, 周围环绕着嘉花异草,工艺甚为精细。这类首饰在清代继续得到发展。北京西郊小西天的一座清代贵妇墓中,出土的钗簪达33件之多,有凤簪、岁寒三友簪、万事如意簪、二龙戏珠簪、花瓣簪、麒麟簪、朵云簪、连喜金钗等,大都镶嵌珍珠或红宝石。清代的其他首饰,如点翠串珠的钿子、勒子、发罩、指甲套等,种类繁多。至于指环,汉晋以降各代均有,式样一直变化不大,清代亦然。

在这一系列首饰中,我尤欣赏玉器饰品。玉器是一种中国独特的艺术品,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玉是石的精华,它从质地和色泽两方面给人以美感,“玉不琢不成器”这句古老的格言出自《礼记》,可见玉的加工,不仅是锦上添花之举,而且是使质地和色泽趋于完美的艺术性创造。中国的玉器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开始制造,玉器制作技法特殊而先进,造型文饰典雅,内涵丰富而深蕴。

在我们这个注重礼仪,崇尚道德的国家里,古代玉器是政治地位和品德的象征,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玉器不仅是日常生产和生活用具、饰品,同时还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礼器,是祭祀天地,沟通神灵的法物,是神秘信仰的附托物,它反映出的是相关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和丧葬习俗。
古人认为玉是山川的精英,得天地之灵气,孕育而成。是宗教,政治,道德等因素的结合体,它的精神属性是主要的。玉器作为一种共通的文化价值的代表,是社会地位、和宗教文化的象征。是财富和权力的标志,人们对玉的崇拜不仅是对其加工后的质感、色泽和光彩的喜爱,而且还带有对玉的敬意和神密感。人们将自已的权利、理想和祈求,赋予在雕刻成一定形状玉器上,希望它能够传递人们的祈祷和愿望,使自身能够得到神的保佑和支持。在乞求神灵的保佑方面今人和古人对玉的认识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了大型玉器。现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一只大玉瓮--渎山大玉海,好似一只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洒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达3吨半,最大周围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精美,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北京故宫珍宝馆内陈列着一件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高达2.4米,宽约l米,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奋战洪水时的情景。据史料记载,这块大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重达5吨多,经三年时间,行程4000多公里才运到北京的。后又经多年才雕琢成这件希世国宝。

㈨ 古代用具名称

煮开水熬东西用的器具:铫子
中 国 古 代 器 具 赏 析

作品名称:"见曰之光"透光镜
年代: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

铜镜是古人照面容用的器物。这件西汉透光镜却具有特殊的效应。
它的镜面微凸,当平行光照射镜面时,镜面的反射投影就能出现
与镜背的文字和纹饰相同的影像。这是古代铸镜工艺上的一项杰出创造。

作品名称;镶嵌十字纹方钺
年代: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钺是古代用于杀戮的刑具。此器方形平刃,阑旁有两方孔,
似用于皮条捆扎。器物中心有一圆孔,其周围用绿松石镶
嵌十字纹六组,纹饰较为特殊。此方钺大而重,使用不便,
且有绿松石作镶嵌,当是仪仗用具。

作品名称:吴王夫差鉴
年代: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鉴是盛水器。此器形如大缸,平底。器腹两侧有龙头
状兽耳,两耳间的口沿旁有小龙攀缘器口,作探水状。
通体饰繁密的交龙纹三周。器内壁有铭文两行十三字,
记吴王夫差用青铜作此鉴,为吴王夫差宫廷中御用之物。

作品名称:齐侯匜
年代: 西周晚期(公元前9世纪-前771年)

匜为盥洗器。此器平盖,龙首鋬,四兽形足。
通体饰较密的横条沟脊纹。腹内底有铭文四行
二十二字,记齐侯为虢孟姬良女作匜。孟姬女
是虢君之女,为齐侯夫人。在青铜匜中,
以此形制为最大、最重。

作品名称:兽面纹龙流盉
年代: 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前6世纪上半叶)

盉为调酒器。此盉口部呈钝三角形,长流作龙形,
以张开的龙口为流口;盖顶是一个盘旋而出的龙头,
与流口的龙头层叠趋前,呈双龙继起的姿态。
这是春秋中期南方的越族人模仿西周盉并加以创造的杰作。

作品名称:鸟兽龙纹壶
年代: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壶是容酒器。此壶圆体,宽颈,深腹外鼓。盖及
两耳已失。器物主体纹饰是人首鸟体的怪兽和龙
相互缠绕。在纹饰之间还有虎、牛、豹等动物的
食人之像。腹下饰一周雁群纹,雁作昂首曲颈状,
体现了晋国青铜铸造业的高度水平。

作品名称:牺尊
年代: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牺尊的整体造型是一基本写实的牛,凝重壮健。
背上有三个孔穴,中间一穴放置一只小锅,是
用来盛酒的;牛的腹部中空,与前后两个孔穴相通,
可以往孔穴里注水后,因此是一只用以温酒的温酒器。
其形制独特,是一件极为珍稀的器物。

作品名称:吴王夫差盉
年代: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盉为调酒器。此盉以一条弧形的龙作为提梁,
龙体中空,是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的
形式组成,称为透雕交龙纹,腹部饰变形的龙纹.
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
整器的装
饰精美华丽,表现了高超的铸造技艺。盉的
肩上有一周铭文,铭文大意是吴王夫差用诸侯
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了这件盉。这件
盉是至今为止发现的吴王夫差唯一的一件青铜礼器。

作品名称:师遽方彝
年代: 西周中期.(公元前10世纪中叶)

彝为容酒器.此方彝两侧置有上卷的象鼻形双耳,较为少见。
盖及器体饰变形兽面纹,口沿下及圈足饰兽体变形纹饰。
盖器,各铸铭文六十六字,大意记载周王在皇宫中举行酒宴,
师遽向王奉献礼品,王命令宰利赐给师遽玉圭、辕璋等,
师遽因以作器,以答谢天子的赏赐。

作品名称:四羊首瓿
年代: 商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

瓿是一种盛酒器.此瓿大口,短颈,广肩,深腹。
肩部置羊首四具,间隔一鸟。腹部饰乳钉纹.
圈足饰兽面纹,并有三方孔。整器体积宏伟,
颇为壮观。

作品名称:青铜方罍
年代: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这是一件大型的盛酒器,整器自上而下装饰了六段花纹,
以腹部为主干纹样,分三段:上段作鸟纹;中部为一
锐牙裂口,形状猛烈的巨大兽面纹;下段也作兽面纹,
唯形象与中部不同。全器纹饰以云雷纹为地,主干纹样
粗壮突出,极有气势。器的每面中线及四角均出棱脊,
使器物更为稳重庄严。

作品名称:青铜觥
年代: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这是一件器形和纹饰都很别致的盛酒器。觥盖前端为
一昂首而出的兽首,后端作牛首形,中脊为一小龙,
前端兽耳后部各有一小蛇。器身周体饰凤纹,主凤特大,
长尾逶迤,形态优雅。整器装饰手法纯熟灵巧,
是商代晚期中较为独特的作品。

作品名称:黄觚
年代: 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前11世纪)

觚是饮酒器。此器喇叭口,高圈足,中间细腰可以把手。
口部和颈部饰三角形变形兽纹,中腹部饰两组对称的
龙纹。尤为特殊的是在圈足上的曲角龙纹采用透雕的
样式,装饰性极强,同时也显示出极为高超的铸造技术。

作品名称:兽面纹斝
年代: 商代中期(公元前16-前14世纪)

斝是古代盛酒器,兼作祭神的祼器,是中国最早的礼器之一。
此器敞口高颈,前有双�髅毙危�掠腥�蹲?足部与器腹相通
袋足的作用是为了在温酒时扩大受火面积,所以有温酒的作用。
器物的颈、腹部各饰兽面纹。腹部兽面纹,双目突出,带有
神秘感。此器形体高大,器壁匀薄,在口沿上有一周加厚的
唇边,形成商代早中期青铜器的铸造特色。

作品名称:束腰爵
年代: 夏代晚期(公元前18世纪-前16世纪)

爵是古代的饮酒器,相当于现代的酒杯。这件
3800年以前的爵,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青铜器之一。
它有一个较阔的鋬和狭长的流口,虽然它的
形制还比较简单,
但整个造型趋于规整,表明
铸造技术已达到了初步熟练的程度。

作品名称:镶嵌狩猎纹豆
年代: 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豆是一种盛食器。盖、器扣合似球形,下承短柄圈足。
器和盖各饰狩猎画像两组,用红铜镶嵌,描绘巨兽中箭,
各种禽兽飞跃奔走,而猎人处于兽群之中勇武行猎的情景。
整个图象结构基本上改变了商周以来的模式,
成为战国画像艺术发展的先驱。

作品名称:大克鼎
年代: 西周孝王(公元前10世纪末)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是统治阶级
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鼎也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
和宴享等各种用途。大克鼎为西周后期著名重器,清
光绪年间出土于陕西扶风法门寺任村.同出器物多件,
都属于一个名叫克的贵族。大克鼎形体巨大,高93.1厘米,
重201.5公斤。口沿饰兽面纹,腹部饰流畅的波曲纹。
腹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字,字体工整,笔势圆润,
堪称西周中晚期青铜器铭文的典范。铭文内容主要叙述
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奴隶的赏赐,
是研究西周经济制度的重要史料。

作品名称:龙纹扁足鼎
年代: 商晚期(公元前14一前11世纪)

鼎是青铜礼器中的大类,在古代社会里曾被用来
"明尊卑,别上下",是统治阶级划分等级和权力的标志。
鼎有烹煮肉食,实牲祭祀和宴享等各种用途。
扁足鼎,传世和出土均很少。此鼎立耳、方唇、浅腹、圆底,
下置三个龙形的扁足。每一个扁足既薄又宽,且两面都有
繁密而遒劲的龙纹,龙尾斜卷成落地的支撑点,使整个鼎有稳定感,
从而增强了造型的气势。鼎的腹部饰长鼻兽纹,图案结构别致协调。
这件鼎从整体到局部的设计都很和谐,没有其它不必要的装饰堆砌,
具有相当高超的工艺水平。

阅读全文

与古代贵金属器物名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9月8日欧元对人民币汇率 浏览:624
大同黄金那里有回收的 浏览:415
如何营销理财客户买基金 浏览:214
金融机构的主体包括 浏览:825
牛市不买融资股票 浏览:558
中介公司佣金基本提成多少钱 浏览:942
锐拓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网址 浏览:535
富森外汇套路 浏览:940
建行发展线上融资 浏览:908
美国期金价格暴跌 浏览:664
泰国的外汇储备多少 浏览:63
深圳前海达飞金融服务有限公司融资情况 浏览:695
中银国际证券北京分公司 浏览:655
对冲性融资投机性融资 浏览:600
期货销售手段 浏览:309
北斗共享联盟网络融资 浏览:955
威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268
天业股份投资项目 浏览:775
证券公司作息时间 浏览:68
公司如何增发股份 浏览: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