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外汇占款下降会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影响是系统性的。
外汇占款其定义是外国货币进入中国时,这些货币不能在国内直接流通,所以需要出售给国家,央行通过增发人民币来购买外汇。那么外汇占款的来源主要一,通过对外贸易和外资直接投资,二是国外热钱投资。这两者对中国经济有着不一样的影响。
首先占款减少会减少国内货币供应量,一定程度减少通胀压力。也使得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时候减少使用过多的金融工具,进而使宏观调控更能按照之前愿望发展。
目前的外汇占款下降我还不清楚其原因。但其对具体的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以及资本市场会有不同影响。
估计主要是热钱外流的缘故。热钱流出说明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经济看跌,认为获利空间萎缩。其资本逐利性很强,属于国际投机游资,在无利可图时会决然抽出。基于此的占款减少会影响到中国国内的资本市场信心,特别是股市为代表的金融市场稳定。由此会增加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性。
如果是贸易类,说明贸易趋于量的平衡,但这体现不出进出口商品价值层次问题,也就无法对具体产业结构上来说明。但就目前中国出口商品一大部分属于较低层次商品,相关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而由于附加值较低,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冲击而破产。而外资投资也有类似之处,不同之处是外资实力较强,产品属于高附加值,其只要基于国内市场的状况。并且通常基于国际市场考量,有比较大的前瞻性。外资直接投资与热钱投资是有本质的不同,前者属于实体产业部分,后者属于金融领域。
就总体来讲,占款下降,只要幅度不大,速度不快,对中国经济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这类影响难于美国经济复苏、欧债危机以及新兴市场通胀压力相比较。只是对具体时间具体领域针对具体人群有较大的影响。(注意是在前提条件下)目前看并没有这样条件,新闻也没太提这些事情,估计只有外汇管理部门会有较明显的动作。公开资料不提,我们也没办法得知内部消息。希望专业人士给与补充和指正。
Ⅱ 中国外汇储备下降是怎么回事
渣打银行经济学家王志浩表示,中国外汇储备的减少可能由外资撤离和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多个因素汇合导致。
自2003年12月开始,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一直加速增长,并于2006年10月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仍居世界第一。
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副经理赵庆明表示,外汇储备下降有几个原因,一是,近段时间人民币贬值预期强烈,导致部分资本趁机流出。二是,金融危机下,各国经济遭受打击,部分外资企业的外国母公司资金出现短缺,有些外资公司借助贸易、分红等形式将资金回流母公司。
影响
增持美国国债势头将趋缓
建行赵庆明称,“手上钱少了自然少买甚至不买”
外汇储备的下降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美国国债的购买力,中国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副经理赵庆明表示:“很简单的道理,以前我们外汇储备一直在增长,手上的钱多,就得找投资渠道,而美国国债是最好的投资品种。现在外汇储备开始减少,手上钱少了,自然就少买点美国国债甚至不买了。”在此之前,我国曾在10月单月增持美国国债659亿美元。
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外债处蔡秋生表示,纯粹从外汇管理的角度来说,这种适当的下降是外汇管理局所希望的。
Ⅲ 国际收支失衡,外汇储备减少。有什么影响
有的啊 说明经济不景气 美元、欧元 等等 国际通用的货币火贬值 你是炒外汇的吗
Ⅳ 外汇占款余额环比下降是什么意思
首先,先搞清楚外汇占款:外币进来后因为不流通,需换为人民币才能使用,比如1美元换为7块人民币,这7块钱就是外汇占款。在不考虑汇率变化的因素下,当外汇占款下降,意味着市场上的钱减少,会产生银根紧缩---大白话说,钱不够用了。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12月14日更新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显示,央行口径外汇占款11月环比下降3826.76亿元,降至22.26万亿元。
这是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连续第13个月下滑,并创下2016年1月来最大降幅。去年年末今年年初,外汇占款曾出现一波大幅下降,今年1月央行口径下降6445亿元,创历史第二大降幅,仅次于去年12月下降7082亿元。
外汇占款是指央行因收购美元等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的本国货币。由于人民币还不是自由兑换货币,外贸企业和居民等获得外汇后,需兑换成人民币才能流通使用。过去受强制结汇制度和热钱流入影响,中国外汇占款不断增加。随着美元走强和外汇管理局实施意愿结汇后,外汇占款开始逐渐下降。
在此前很多年,不断增加的外汇占款均被视作央行的货币投放工具,而在外汇占款大幅缩水后,央行可能需要通过降准等其他手段投放流动性来补充。
外汇占款的这一降幅,与11月外汇储备的降幅基本一致。
今年11月外汇储备下降690.57亿美元,这一降幅为今年1月以来新高。3.0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规模,降至2011年3月以来的5年半新低。
受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美元指数单边走强,非美元货币承压贬值,人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有所贬值,市场上“资本外流”的担忧不绝于耳。
备受关注的美联储将在北京时间12月15日凌晨3点公布议息结果,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将加息25个基点。
而在美联储议息结果出炉之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在岸市场双双走低。
12月14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16时30分收盘价报6.9049,较前一交易日下跌34个基点,最低贬值至6.9084。
早间,更多反映央行意志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调贬94个基点,报6.9028。
而在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在表现“淡定”。
在一度贬值至6.9284后,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收复部分失地,回到6.91关口下方。
外汇占款的下降给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打开了空间。外汇占款减少的最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场持续震荡下,资金避险动机增强,全球投资风险偏好下降,海外资金开始撤出新兴市场,这使我国曾经持续大规模流入压力得到缓解。多年来,外汇储备迅速增长导致外汇占款激增已经严重改变了我国货币供应结构,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外汇储备,货币当局不断地使用货币冲销工具,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Ⅳ 哪些因素可以导致外汇储备下跌
外汇储备相当于国家的“第二个国库”,它的数量增减的意义和动作自然不容忽视。那么,外汇储备是怎么来的呢?
很多人说是对外贸易得来的,这话没错,但是有些过于笼统。所以小白依然用例子来解释吧。小白开了一家外贸公司,专门对外出口衣服,其中有一笔订单赚了100万美元。小白高兴坏了,可是这美元在国内不能用啊,必须要换成人民币。于是小白跑去中国银行(601988,股吧)以1:6的汇率(为方便计算,下同)换成了600万人民币。可是中国银行也不能留着这些美元过活啊,这时另一名角——外汇占款登场了。外汇占款简单说是央行投放货币的工具之一,原理说白了就是收回多少外汇,就要向国内相应地投放多少本币。这么一来,中行手中的100万美元幸运地被央行“收”走了。而央行在投放完货币后便开始拿着这些美元去国际市场上投资、进口大宗商品等等。
这就是外汇储备的“身世”。不过,外汇储备中并不全都是美元,它是一揽子货币,其中包括欧元、日元等等,而且外储中还有一部分是以黄金、白银等贵金属形式存在的。总之,外储有两大部分:贵金属和外币现钞。
回到问题,外汇储备下降了,意味着啥?的确,从去年年中算起,到现在,外储波动确实挺大,从3.2万亿直降到今年1月跌破1万亿,然后重新回升到现在的3.1万亿左右。同样,外汇储备的下降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很多自媒体拿外储下降来做文章,说什么用国人的血汗钱买美国国债,借钱给美国人用、21世纪的广场协议等等阴谋论。在此,小白先说明,这些都是片面的,至于为何下降?其中又意味着什么?待小白娓娓道来:
1、维持汇率稳定。中国拿巨额外储购国外政府债是有原因的。重要的一方面是稳定人民币币值。刚刚小白说了,外汇是由对外贸易顺差得来的,随着多余的外币在本国越来越多,就会造成输入型通胀。因此,适当地购买美债,也是消化多余外币,缓解通胀的方法之一。
2、外汇占款增加。外汇占款的定义是一国收购外汇资产而相应投放到本国货币的那部分。那用什么收购呢?人民币是非自由货币,那就只能动用外储了。举个栗子,央行用1000亿美元收购了等值的外汇资产,那么向国内市场投放6000亿人民币。需要说明的是,外汇占款也是资金流的重要风向标,目前外汇占款在连降22个月后,首次回升至21.5万亿左右。这说明热钱涌入国内的压力正在减少,人民币开始坚挺,外贸开始改善。
3、大宗商品涨价。目前,我国的石油、粮食,稀土等战略资源每年都需要大量进口。而在国际上买东西则必定需要用美元。这时外储的作用又来了,就相当于国家用外币账户去国外买东西,然后咱们用人民币去购买国家进口来的东西。显然,大宗商品涨价了,就需要花费更多的外储来进口啦!
4、购美债。大量购买美债是有原因的。虽说美帝有时主动让美元贬值导致外储缩水是非常不要脸的,可是,这巨额的外储找哪投资呢?这就好比你有1万亿人民币,我估计哪怕你一天花1亿你都要二三十年,所以你必定要找一个地方投资。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换成是外储也是一样。美债的信用担保还是有保证的,尽管收益并不高,但也是当前巨额外储资产最好的投资办法。这又回到了第一个问题,如果增持美债的话,外储就会下降。至于为何,请参照第1点。
5、贸易逆差。显然这算是最直接的原因吧!进口大于出口,流出的外币大于流进的外币,自然而然外储就下降了。不过,外储也分为资本账户和经常性账户,如果逆差上升(经常性账户余额减少)的幅度大于外汇投资收益增加(资本账户余额增加),则外储总体还是减少的,反之则增加。
Ⅵ 外汇账户余额变少的原因
每天收仓息费用,也就是通常说的过夜费
Ⅶ 外汇储备减少说明什么
据介绍,近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降,两年内下降了25%,如今已经逼近3万亿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外储规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储30%,居全球首位,那么,中国外汇储备下降原因是什么?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有哪些?
近日,央行公布11月我国外汇储备数据,规模为3.05万亿美元,较10月底下降691亿美元,降幅为2.2%。最近几个月,中国外汇储备一直都在降降降,尤其是在特朗普上台之后,人民币出现持续贬值,不少人都去把人民币兑换为美元谋求升值。而近两年中国外汇储备出现大幅下降,两年内下降了25%。
根据数据统计,中国的外储从2000年开始“野蛮生长”,从1600多亿美元攀升至2014年的近4万亿美元。其中,2014年6月最高,达39932.13亿美元。
如今已经逼近3万亿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中国外储规模仍然接近全球外储30%,居全球首位,分别是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和第三位的沙特阿拉伯的2.6倍和5.7倍。
外汇储备下降有三个原因
第一:和全球总体局势有很大关系。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走强非美货币集体大幅回落,人民币也在影响范围内。特殊性在于人民币处于国际化的过渡阶段,为了防止大幅下跌引起的恐慌性抛盘,所以央行必须要动用外储去稳定人民币汇率。
第二:和出口的贸易顺差有关。由于受到全球消费疲软的影响,出口创汇的能力有所下降,使得外汇储备增加量在缩减。
第三:国家支持人民币“走出去”政策,如“一带一路”,使得我们对外投资的结算用人民币而比较少用美金,美元储备自然就会下降。
外汇储备下降的影响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外储下降是消化,是好事
2014年外储将近4万亿美元时,大家讨论的是外汇储备“太多了”;现在将要临界3万亿美元,是对过去担忧的改变,这是一件好事。只不过因为人民币贬值,所以恐慌性比较大,大家觉得负效应比较凸出。
如果从教科书的角度去看,一般一个国家能够应付3-6个月进口的需要、偿还外债的需要,那么外储就够了。但现在的经济规模和金融市场规模,都跟传统教科书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流动过剩的局面是历史新变局。
但很难说破3万亿美元就是惊险的,很难界定。如果按目前的市场环境,破3万亿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直线下降的情况会被打破,在一定时间内会有所改变。2017年将继续有增也有降,也会有新的情况出现。
Ⅷ 为什么外汇储备下降会导致人民币贬值
1、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是企业对外贸易收入、个人对外劳务收入、外国对中国直接投资等,这些收入一般原本是外币,如美元,但由于在国内美元不通用,需要兑换成人民币消费,这会增加我们的外汇储备。当外国人从中国撤出投资或企业需要在国际上购物时,他又要用人民币挽回美元等国际储备货币,我们的外汇储备又会减少。
2、在一般情况下,外汇储备的正常增加与减少不会影响人民币汇率,但是如果比较集中且量大,则会对人民币的升值或贬值产生影响。如近期人民币汇率连续走低,说明有较大量的外资撤出。这也是经济学上供需关系的反映。
Ⅸ 中国外汇储备的下降对中国对外经济的影响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太大,简单的说,首先要明白外汇储备的作用,分别是:
一是调节国际收支,保证对外支付。
二是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
三是维护国际信誉,提高对外融资能力。
四是增强综合国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下降,意味着对外债权人地位的丧失,支付能力降低。其次,对于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也是不利的,强大的外汇储备是维护本国汇率稳定的条件之一。再次,就是对于国家的综合抵抗风险的能力有所降低,这些问题,一旦遭遇金融危机或者国际投机家的投机行为,就会变的非常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