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中国掠取了大量外汇储备

中国掠取了大量外汇储备

发布时间:2021-09-24 06:52:34

A. 为什么中国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使得中国目前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强于其他任何国家

中国对于外币兑换汇率有着严格的控制。其控制程度强于世上任何国家银行,一开始对于这种方式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很不理解的,很简单,人权嘛。
但是,经历97亚太金融风暴之后,以及此次的全球金融危机,人们逐渐意识到中国强悍的外汇管理政策得到了有力的证实。
国家外汇管理局明确规定,凡是中国公民每人每年可兑换外币金额累计不超过美金五万元。
这样,大量的遏制了人民币流向他国的口袋,同时也保证了自己的外汇储量。

B.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当前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由一系列主客观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国际的原因,也有国内自身的原因。
(一)国内原因
1、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策导向。
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不断增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过去25年来的出口导向政策和外资优惠以及市场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国际收支问题上,中国政府长期确定的方针是,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略有节余;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我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57亿美元,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外汇短缺在我国几乎都成为一种常态。所以长期以来比较看重外汇储备的功能,认为我国外储备越多越好,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易动用。在外汇政策上表现为实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同时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长期以来实行出口导向、外资导向和外汇政策“宽进严出”取向的结果,资金流人较为容易,而流出则需层层审批,导致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和FDI流人的不断增加。具体政策如下:
(1)1979-1987年,国家对外贸企业经营统负盈亏,以财政补贴支持外贸发展。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效率低下,为了配合引进外资政策,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出口导向型贸易战略。 为鼓励和支持企业出口,政府对外贸企业实施了出口卒 贴政策。
(2)1988-1993年,补贴政策与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并举,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国务院从1988年起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当时尚未建立外贸的自负盈亏机制,实施承包制的同时仍然保留中央财政对外贸的补贴。
(3)1994至今,国家改革外汇管理体制,运用经济、法律等手段推动对外贸易发展。尤其是人世后,国家对外贸的支持逐渐由直接与间接的财政补贴,转向与国际规则接轨,逐渐以关税、税收、利率等手段来调节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此外,放开外贸经营权,扩大对外贸易主体;对外商投资实行许多包括税收减免,免税进口以及其他优惠在内的优惠政策,均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4)实施出口退税政策,支持外贸发展。我国从1985年4月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不过从2007年7月份开始,该政策逐渐减弱。继7月1日出口退税新政实施后,商务部及海关总署于8月23日联手推行《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公告44号,共计2247个海关商品编码被列入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同时要求对限制类商品加工贸易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实转”管理。
2、经济快速发展与结构调整滞后之间的矛盾。
2007年10月19日,吴晓灵在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主办的中国汇率政策研讨会上发表演讲称,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顺差是中国内部经济不平衡的反映,是由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的结构性问题造成的。在过去20多年里,在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支持下,中国经济的平均年增长速度超过了9%。与此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结构调整步伐经常处于落后状态。特别是在近些年里,国内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得以满足,工业发展达到新的水平之后,商品、资金和劳动力市场都出现了过剩。生产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无法满足多种类、多层次的需要,导致有效总需求不足,并进一步造成就业困难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
同时我们还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差、产品附加价值少、地区差距大、城市化水平低等问题。这些都影响到内需的扩大和内部平衡的实现。经过多次利率调整而我国的居民储蓄仍然很高。一国储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其结果只能是过剩储蓄转移到境外,必然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从而使外汇储备持续增加。据统计,我国投资率由2001年36.5% 增长到2006年42.7% ,同期,消费率则由61.4%下降至50%。据世界银行{2006世界发展指标》,2004年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平均消费率为62% ,投资率为21%。其中,低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9% ,投资率为23% ;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58% ,投资率为26% ;高收入国家平均消费率为63%,投资率为20%。可见,我国投资率比全球平均高20多个百分点,消费率则低10多个百分点,而且,消费率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我国消费、投资和净出口等三大需求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从2001年的50% 、50.1%和一0.1%变为2006年的38.9%、40.7% 和20.4% ,可以看出,投资和净出口已经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两大主要因素。
此外,贸易品部门的生产能力和增长速度,以及对外开放程度明显快于非贸易品部门,成为出口增长和贸易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扩大的基础。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正是国内消费需求增长较快的领域,但相对于贸易品部门而言,我国非贸易品部门生产效率提高较慢,开放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也就成为抑制国内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3、国内汇率制度缺乏充分弹性。
从1994年1月1日起,国务院决定进一步改革我国的外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阻碍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进程,人民币汇率遭遇了强烈的贬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被迫偏离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设计初衷,逐渐变相成为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2005年7月21日我国再次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但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外汇管制较严,根据IMF的汇率制度分类,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汇率制度仍是缺乏弹性的(如表1)。
而国际收支出现双顺差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非弹性汇率制的存在,因为在浮动汇率制下,政府不干预外汇市场,经常收支顺差(逆差)必然等于金融、资本收支逆差(顺差),外汇储备原则上不发生变化。但在非弹性汇率制下,为维护某一基本不变的汇率水平,政府必须买人超过需求的外汇供给,否则外汇汇率要下跌,本币汇率要上升,其结果贸易顺差和资本流人就转化为外汇储备。当前中国面临热钱的涌人,必须加强对热钱的监督,稳定市场预期,实现有序调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认为,当前中国面临的热钱涌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国际资本对人民币升值的强烈预期,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中国贸易结构的不平衡和汇率机制的相对不灵活。”于是,在不灵活的汇率机制下,“预期升值一本币升值一进一步预期升值一本币继续升值”会形成一个恶性本币升值周期。因此,要改变或者说有序化热钱的流动,最关键的措施就是增加汇率机制的灵活性,加快汇率改革步伐,实施合理的外汇管理制度。
(二)国际原因
1、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经济全球化以及全球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是中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纷纷将纺织制衣、塑料玩具以及电子装配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移到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中国经济正好已形成了基本的开放态势,因而自然而然地融人了这场世界性的产业转移。近年来,世界经济不景气、全球高科技泡沫破灭,进一步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与此同时,中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加之国内人力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和法律环境日趋完善,中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外商投资企业跃升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主力军,从1981年到1999年的18年中,我国出口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2.9% ,但是一般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长率仅为7.7% ,均低于GDP年均增长率,而加工贸易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9.5% ,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从4.8% 分别上升到56.9% ,加工贸易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方式。2005年中国的总出口是7620亿美元,加工贸易占了55%左右。2006年中国贸易顺差总额是1775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顺差将近1900亿美元。
大量贸易顺差使外汇储备逐年增加,以至目前处于高额状态。李扬先生说:从总体上看,中国贸易顺差很大,但是,从结构上看,中国只是对两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和欧盟)顺差,而对其他国家都是逆差。中美贸易顺差不是汇率问题,而是经济结构问题。因为中国是后发国家,而且正在进行剧烈的经济结构调整,所以很快成为全球制造中心。
2、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
近些年来,美元持续大幅贬值,给钉住美元或货币篮子中美元比重过高的很多亚洲货币以巨大的升值压力,尤其是人民币,施压其升值会对亚洲货币升值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近些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还在不断扩大,从表面上看1994年到2003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名义汇率升值了5%左右,如果考虑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物价走势,人民币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20%左右。尤其是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开始实行以市场为调节机制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正不断释放着它的弹性。两年中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已超过了10%(如图1)。
有鉴于此,巨额国际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市场,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人民币投机狂潮。人民币升值预期与外汇储备的联系表现为:一方面,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形成又助长了外汇储备的增加。因为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有很强的预期,所以很多的热钱流入了资本市场,造成了现在的股市泡沫。同时由于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投资都是向内流动,而境内的投资者本该对自己的资产组合进行多元化投资,可以把资本流向日本、美国、欧洲等地,但是人民币升值导致了国内股市的回报预期的提高,加上投资境外的限制,国内股市成了主要的投资目标,这也就加剧了国内资产泡沫的形成。l8 多年来,我国结售汇顺差远大于贸易顺差,转移收入明显增多。
3、不合理的国际金融体系。
现今的国际金融体系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的,其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狭隘的国际金融霸权和国际金融资本无序流动等三个方面。脆弱的国际货币制度和狭隘的金融霸权是国际金融体系无序性的主要表现,也是当代国际金融体系持续动荡的根源。
在当今国际货币体系下,由于没有真正的最后贷款人,一国发生金融危机,事实上无人可以救助,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更是如此。因此,发展中国家为防范金融风险,不得不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到2007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已超过1.4万亿美元。如果说这种格局可能会造成某种资源不合理配置问题的话,那么其根源正是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是目前不合理的世界经济格局。

C. 中国外汇储备突破几万亿,意思是不是钱被外国人吸走了

说反了,是外国人的钱被中国吸进来了,中国通过大量出口和鼓励外资企业投资把大量的外汇吸引到中国来。30年以来中国逐渐变成世界工厂,中国制造货品无处不在。外国消费者大量购买中国产品导致如今大量资金进入中国而增加了外汇储备。

D. 中国现阶段大量的外汇储备是好事还是坏事

1、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应付国际收支的能力,关系到该国货币汇率的维持和稳定。它是显示一个国家经济、货币和国际收支等实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外汇储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巨额贸易顺差;二是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的大幅增加;三是外国贷款的持续增多;四是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热钱”流入。
用途:一是方便国际结算,有利于国际贸易的进行;二是有助于平衡国际收支。
2、中国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中国的外汇储备包括美元、日元、马克和欧洲货币单位。
3、作为外汇的两个条件是:1、以外国货币表式,2、可以自由兑换。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人民币是不可以自由兑换的,所以人民币不可以作为其他国家的外汇储备。

E. 为什么现在中国大量抛售美债,自己的外汇储备也会大量贬值

现在中国大量抛售美债,价格就会大幅下跌,届时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国国债部分会遭到惨痛的损失,等于和自己过不去。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是靠举债过日子的,中国一抛售,等于断了美国政府借债的门路,美国政府只好靠增发货币(滥印钞票)维持财政。这样又有两个灾难性的后果:一、美元会大幅贬值,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元部分(占80%),就会严重缩水。
很简单的道理供大于求,货物就要降价。抛售美债就会使美元贬值,相对本币来说,本币就会升值。购买美债则相反。

F. 因为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所以中国政府并不想过于快速的盲目发展而是要经济稳步发展--这段话是什么意思

北京大学教授萧灼基认为,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对于增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防范国际经济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巨额外汇储备,表明我国已经彻底摆脱了目前仍在困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外汇缺口。”商务部贸研院博士梅新育表示,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就能有效防范债务危机或投机性货币的攻击。
外汇储备多虽然意味着国力的增强,但外汇储备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增长超出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会降低资源使用效率、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中国不追求外汇储备的数量。而此前人民银行也表示,随着汇率改革,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管理的角色将根据条件逐渐弱化,逐步减少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同时还将力促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这些信息意味着,中国并不以追求外汇储备数量为既定目标,而是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质量。
外汇储备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但这种实力实际上更主要地表现为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对资源性初级产品的输出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量取胜”,而非高效率的生产能力的体现。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高增长,正凸显出转变贸易增长方式之急,因而必须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另一方面,鉴于当前我国外汇储备较为充足,可加快外汇储备的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工作,把储备运用与支持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改革开放有效结合起来。

G. 中国巨额外汇储备尤其是美元储备对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影响

形势:虚脱、滞涨!危机前夜!
原因:1、输入性因素1:大量顺差占款,增发货币
2、输入性因素2:美帝拉高大宗
3、输入性因素3:潜规则,从战略上来看,美元必须要贬值,美帝才能剥削全球
(眼下的美联储宽松政策)
4、内因1:4w亿(无对冲暨凭空增发货币)
5、内因2:潜规则,人民币对内必须要贬值,天朝才能剥削屁民(包括拉高房价)
6、内因3:结构性通胀(利息、加薪……)
表现:自然是手里的人民币越来越狗屎
措施:外因起主导作用,内因添油加火
措施:
1、坚决打压房价:提高准备金,提高利率,提高首付,提高买卖税率,炒地皮者不管内资外资一律咔嚓,手段必须铁腕,在房市中的国际投机政治资本必须不能让其获利跑掉,房市是怎么崩盘的?!房市崩盘后的整个社会经济和社会秩序的暴风雨我们准备好了吗!?铁腕手段必定伴随着阵痛,但总比回到解放前要好吧。
2、人民币汇率不能任人摆布,汇率游戏,我们还嫩!狂升后狂贬,被人搜刮一空的悲剧不能再在中国上演。眼下盯死美元,往死里盯,咬住不松口!大不了老百姓在坚持一阵子,所有损失13亿屁民的血汗来对冲!我们付出的还少吗?付出再更多,天朝屁民无碍!
3、产业必须改革,结束啃着窝头卖血汗的日子,顺差越多,我们被剥削的越多!出口虽然需要继续,但不能仍旧依赖这种低端密集加工型产业,人口红利是有瓶颈的,我们走到了这个时刻!
4、股市也要打压,那些做着股市大牛的春秋大梦的蠢材赔死活该。股市中的那部分政治资本,不能让他们全身而退!勒紧它的脖子!慢慢折磨它七窍流血、生不如死!
5、严惩买办,把那些占据重要位置已经被收买的海龟揪出来,双规、革职、判刑、杀头!
6、对各项产业领域进行清算并重组,一些干系国计民生的企业产权购回;一些战略领域国有化。清除一切隐藏在内的牛鬼蛇神!
7、有13亿屁民对冲,有3w亿储备子弹,斗它个血雨腥风、飞沙走石、昏天黑地!创造一个鱼死网不破的神话!

至于有关涉及到核心利益集团利益的措施,就不说了,自己思考!

阿门,洗洗睡了

H. 中国的外汇储备那么多,但为什么还要引进大量的外资呢

我们中国的外贸从2001年的5000亿美圆到2004年的11547.4亿美圆。中国有2001年是世界第6大贸易强国,变成2004年世界第3大贸易强国。吸引合同外资金额1534.79亿美元。
首先从数字上来讲,作为中国这样的一个大国,我们吸引的外资并不算多,中国商务部门有个材料中国的吸引外资只不过占我们去年GDP的3.8%。应该说着个比例是很低的。从人均吸引外资的数量上来讲:发达国家人均吸引外资金额500美元,发展中国家人均吸引外资金额107美元,中国才41美元。所以这个问题上还要有个清醒的认识。
我想问下上面的这位,你有没有学习国际贸易,居然说:“外资是外国人所有,是他们不需要花的钱,可以拿到中国来花,来中国买东西……”真是好笑!还有,外汇可不是什么废纸!从一定角度上讲,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所以,只要没有经济危机或严重的通货膨胀,那是多多益善的!
麻烦你,想赚取积分写这么多字是否太累了!

I. 为什么中国动用大量外汇储备来稳定人民币

因为外汇储备的重要用途之一,就是为本币背书。如果人民币需要,必然会用外汇稳定人民币。再说了,外汇动用虽然是大量,但却不是宝贵,现在中国的外汇储备之高,已经被网上编成各种段子了。

阅读全文

与中国掠取了大量外汇储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贸易公司在内部融资靠谱吗 浏览:588
中国美臣金融服务集团 浏览:994
关于投资理财产品的议案 浏览:828
绿茵生态中签预计价格 浏览:999
股票里含安洁 浏览:92
金融控股公司纪检工作总结 浏览:180
深圳市昂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741
青霉素股票 浏览:653
怎么选基金组合家庭理财 浏览:814
白银期货亏损谁买单 浏览:64
土耳其钱跟人民币换汇率多少钱 浏览:208
期货l1209 浏览:37
外汇110跟单网 浏览:28
南京德邦证券如何 浏览:836
当地融资 浏览:315
股票卖方指 浏览:827
浙江时空电动6亿融资 浏览:378
阿里巴巴历次融资估值 浏览:987
星源隔膜股票 浏览:498
委托贷款质押合同 浏览: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