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外汇期货 > 科威特外汇储备

科威特外汇储备

发布时间:2021-09-24 23:02:12

Ⅰ 科威特只是一个小国家,为何科威特第纳尔比美国值钱

科威特虽然小,但是国家的经济非常的发达。科威特第纳尔是国家发行的一种钱币,正是因为科威特国家的经济繁荣,才让第纳尔更加的值钱,但是这种钱币不具有普遍的流通性,目前只能在科威特地区使用,美元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货币。

日益益繁荣的石油经济使国家面貌焕然一新,首都科威特城也得以迅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科威特城已初步成为一个现代化城市。

Ⅱ 伊拉克为什么会决定要打科威特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有着多种原因的影响:运河之争、石油之争、淡水之争、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以及领土纷争,有着错综复杂的政治、文化根源,有些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另外还有大国的插手。

80年代末,随着两伊战争的结束和世界两极体系的瓦解,伊,科争端又突出起来。从伊拉克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它希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迅速实现国家的发展,具体说就是解决长期困扰它的出海口问题,免除两伊战争中欠下的巨额债务,成为海湾的地区性强国。1990年7月,伊拉克在向科威特提出一系列要求遭到拒绝后,定下了以武力吞并科威特的决心。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经过周密准备之后,伊拉克共和国卫队三个师越过伊科边界,向科威特发起突然进攻。与此同时,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从海上对科威特市实施直升机突击。拂晓时分,东西对进的两支部队开始攻打市内目标。科威特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仓促中携部分王室成员逃到附近美国军舰上。埃米尔的胞弟法赫德亲王在保卫王宫的战斗中阵亡。上午9时,伊军基本控制科威特市。下午4时,伊军占领了科威特全境。从而引发海湾危机。海湾危机是伊科争端激化的结果,其主要原因是:1、关于石油政策。伊拉克指控科威特伙同阿联酋超产石油,导致油价下跌,使伊拉克蒙受140亿美元的损失。2、领土纠纷。伊科之间120公里长的陆地边界有一段盛产石油的沙漠地区尚未划界。伊拉克指控科威特在属于伊拉克的鲁迈拉油田南部盗采价值24亿美元的石油。科威特认为该油田南部延伸到科境内,属科领土。3、债务问题。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科威特、阿联酋及其他海湾国家300亿美元债务。伊拉克提出与伊朗作战保卫了阿拉伯民族,要求正式免除欠科威特的约150亿美元的债务。科、阿等国认为难以接受.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反应强烈,纷纷谴责伊侵吞科,要求伊立即撤军。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8号决议,规定1991年1月15日为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否则国际社会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1991年1月17日凌晨,多国部队发动“沙漠风暴”行动。2月27日,伊拉克宣布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关于海湾危机的12项决议。海湾战争遂宣告结束。

Ⅲ 请问当年伊拉克为什么要打科威特

中东地区石油总量占了世界的45%。而中东地区的油层,科威特是最厚的部分,相当于炒菜锅的“锅底”地区。小小的科威特面积不过1万平方公里,但是其石油总储量和伊拉克全国基本相当。而且不光是石油多。由于科威特常年处于和平环境,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国家依靠石油出口获得了丰厚利润,因此科威特很富裕,外汇储备什么的都名列世界前茅。

而伊拉克和伊朗打了8年战争,把伊拉克多年来的积蓄全部耗光了,伊拉克很穷,但是8年战争锻炼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所以为了尽快恢复国力,萨达姆铤而走险,吞并科威特。而且萨达姆还有更宏伟的计划,就是一步一步吞并所有阿拉伯国家,最后成立“大阿拉伯联盟国”。这就是萨达姆自己的想法。

因为中东地区有丰富的石油,是世界各个列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是美国。萨达姆侵占伊拉克扰乱了石油价格,让世界经济处于前景不明的状态中,也损害了美元的国际地位,损害了美国利益。所以美国联合几十个国家出兵武装干涉。

Ⅳ 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各位的回答吓死人 网上一找 一贴就完事了。 更西方化的 国家是黎巴嫩和埃及,这两个地方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最大 黎巴嫩贝鲁特首都被称为东方小巴黎,此国家里还有大量的基督教徒,在几次中东战争中都联合以色列 打击本国的阿拉伯人。埃及受英国的影响相当大,国家也相对开放。而阿联酋和科威特是相当富有的阿拉伯国家,但宗教势力也是很大的 虽然商业 和服务业很发达,但是更倾向于阿拉伯伊斯兰化。科威特这个国家很特别 外侨比本国人口多,而外侨中也大部分是阿拉伯人。

Ⅳ 世界各国外汇储备

— 世界全球(所有国家的总和) 7,471,093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包括香港及澳门) 2,847,300 Dec 2010
2 日本 1,101,000 Nov 2010
- 欧盟
(欧盟欧元区所有国家,包括欧洲中央银行) 530,666 Feb 2009
3 俄罗斯 484,600 Nov 2010
4 中华民国 379,300 Nov 2010
5 印度 294,000 Nov 2010
6 韩国 290,200 Nov 2010
7 巴西 284,900 Oct 2010
8 瑞士 266,400 Oct 2010
9 香港 273,200 Jan 2011
10 新加坡 221,400 Oct 2010
11 阿尔及利亚 145,363 Apr 2009
12 德国 143,518 Feb 2009
13 泰国 140,000 Jan 2010
14 意大利 110,811 Feb 2009[1]
15 法国 99,930 Feb 2009[1]
16 马来西亚 87,700 Apr 2009
17 墨西哥 82,100 Feb 2009
18 伊朗 81,000 May 2008
19 利比亚 79,000 Sep 2007
20 美国 75,654 Apr 2009[1]
21 土耳其 66,746 May 2009
22 英国 64,332 Mar 2009[1]
23 波兰 63,847 Oct 2008
— 欧洲中央银行
(不被任何一个单独欧盟国家拥有) 62,921 Feb 2008 [1]
24 丹麦 62,400 May 2009
25 印度尼西亚 56,600 May 2009
26 伊拉克 48,779 Jan 2009[2]
27 阿根廷 47,024 Feb 2009 [1]
28 以色列 45,076 Apr 2009
29 尼日利亚 45,000 Apr 2009
30 加拿大 43,524 Mar 2009[1]
31 委内瑞拉 42,628 Dec 2008
32 挪威 42,364 Nov 2008
33 菲律宾 39,319 May 2009
34 捷克 36,854 Mar 2009[1]
35 罗马尼亚 35,910 Feb 2009[1]
36 南非 33,418 Apr 2009
37 沙特阿拉伯 31,320 Oct 2007
38 埃及 31,189 Apr 2009
39 秘鲁 30,930 Mar 2009
40 澳大利亚 30,692 Nov 2008
4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9,620 2007 est.
42 乌克兰 27,800 May 2009
43 瑞典 27,719 Feb 2009
44 荷兰 26,630 Feb 2009[1]
45 哥伦比亚 23,800 Mar 2009
46 智利 22,895 Feb 2009[1]
47 匈牙利 22,712 Sep 2008
48 摩洛哥 22,009 Feb 2009[1]
49 西班牙 20,886 Feb 2009[1]
50 越南 20,700 Jun 2008
51 澳门 20,000 Dec 2008
52 哈萨克斯坦 19,658 Feb 2009[1]
52 科威特 19,630 2007 est.
53 黎巴嫩 19,400 2007 est.
54 斯洛伐克 18,504 Sep 2008
55 塞尔维亚 17,490 Nov 2008
56 比利时 16,056 Feb 2009[1]
57 奥地利 15,871 Nov 2008
58 保加利亚 15,189 Feb 2009[1]
59 葡萄牙 12,770 Feb 2009[1]
60 新西兰 12,470 Feb 2009[1]
61 安哥拉 12,290 2007 est.
62 巴基斯坦 11,190 May 2009
63 克罗地亚 10,852 Feb 2009[1]
64 博茨瓦纳 10,000 May 2008
65 阿塞拜疆 9,316 Apr 2008
66 约旦 9,172 Jan 2009[1]
67 突尼斯 8,426 Feb 2009[1]
68 芬兰 8,327 Feb 2009[1]
69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8,100 2008 est.
70 玻利维亚 7,717 Dec 2008
71 也门 7,400 Mar 2009
72 阿曼 7,004 2007 est.
73 乌拉圭 6,672 Feb 2009
74 孟加拉国 6,500 Apr 2009
75 厄瓜多尔 6,500 Oct 2008
76 卡塔尔 6,368 2007 est.
77 塞浦路斯 6,176 2007 est.
78 叙利亚 6,039 2007 est.
79 立陶宛 5,704 Mar 2009[1]
80 乌兹别克斯坦 5,600 2007 est.
81 拉脱维亚 5,556 Feb 2009[1]
82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 5,151 Jan 2008
83 危地马拉 4,559 2007 est.
84 古巴 4,247 2007 est.
85 赤道几内亚 3,928 2007 est.
86 哥斯达黎加 3,915 2007 est.
87 土库曼斯坦 3,644 2007 est.
88 爱沙尼亚 3,526 Mar 2009[1]
89 马耳他 3,522 2007 est.
90 缅甸 3,500 Aug 2008
91 巴林 3,474 2007 est.
92 白俄罗斯 3,326 Feb 2009[1]
93 希腊 3,181 Feb 2009[1]
94 加纳 2,837 2007 est.
95 肯尼亚 2,615 Mar 2009
96 冰岛 2,792 Feb 2008
97 巴拉圭 2,743 Nov 2008
98 斯里兰卡 2,600 Oct 2008
99 多米尼加共和国 2,525 2007 est.
100 科特迪瓦 2,500 2007 est.
101 坦桑尼亚 2,441 2007 est.
102 喀麦隆 2,341 2007 est.
103 洪都拉斯 2,336 Oct 2008
104 萨尔瓦多 2,417 Feb 2009[1]
105 马其顿 2,243 Nov 2007
106 巴布亚新几内亚 2,193 Dec 2007
108 毛里求斯 1,772 2007 est.
109 阿尔巴尼亚 1,615 Dec 2007
110 柬埔寨 1,600 Dec 2007
111 牙买加 1,490 Dec 2007
112 莫桑比克 1,470 Nov 2007
113 加蓬 1,459 2007 est.
114 摩尔多瓦 1,365 Feb 2009[1]
115 塞内加尔 1,350 2007 est.
116 格鲁吉亚 1,300 2008 est.
117 巴拿马 1,260 2007 est.
118 苏丹 1,245 2007 est.
119 津巴布韦 1,222 Mar 2008
120 亚美尼亚 1,141 Feb 2009[1]
121 赞比亚 1,100 2007 est.
122 斯洛文尼亚 1,076 Jan 2008
123 尼加拉瓜 1,075 2007 est.
124 吉尔吉斯斯坦 1,029 Feb 2009[1]
125 蒙古 1,000 Jul 2007
126 乍得 997 2007 est.
127 布基纳法索 897 2007 est.
128 莱索托 889 2007 est.
129 爱尔兰 854 Feb 2009[1]
130 埃塞俄比亚 840 2007 est.
131 贝宁 825 2007 est.
132 纳米比亚 750 2007 est.
133 马达加斯加 745 2007 est.
134 卢森堡 713 Sep 2008
135 巴巴多斯 620 2007 est
136 老挝 514 2007 est.
137 卢旺达 511 2007 est.
138 斯威士兰 395 2007 est.
139 多哥 363 2007 est.
140 佛得角 344 2007 est.
141 塔吉克斯坦 301 2007 est.
142 圭亚那 292 2007 est.
143 海地 221 2007 est.
144 伯利兹 150 Oct 2008
145 瓦努阿图 149 Dec 2007
146 马拉维 140 2007 est.
147 冈比亚 120 2007 est.
148 几内亚 119 2007 est.
149 布隆迪 118 2007 est.
150 塞舌尔 118 2007 est.

Ⅵ 海湾战争秘辛:萨达姆是如何下定决心侵占科威特的呢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古巴比伦王国的土地上,盘踞着萨达姆·侯赛因·阿卜杜勒-马吉德·提克里提统治的伊拉克共和国。这个人是独裁者,但是不是十恶不赦,不好讲。此人年轻时是反对独裁的民主斗士,但当他登上权力的宝座后,自己也成为不折不扣的新独裁者。萨达姆的名言:“统治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铁拳,反对派威胁越大,就越要无情地使用铁拳。”

科威特共有7大油田——布尔甘、马格瓦、劳扎塔因、苏比亚、艾哈迈迪、米纳基什和乌姆•古德尔油田,蕴藏石油940亿桶,占世界储量9%,在沙特、伊拉克和阿联酋之后排世界第四。

伊拉克和科威特在历史上曾经有过特殊的历史联系,那就是都曾被并吞进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伊拉克因此一口咬定科威特曾经是伊拉克的一部分。两伊战争后期,伊拉克获得一个绝密情报:科威特境内三个特大含油构造层在地下与伊拉克含油构造层相通,科威特油田地势最低,可以开采伊拉克油田流过去的原油。此外,伊拉克在波斯湾只有50公里的出海口,而科威特沿海有布比延岛和沃尔拜岛,如果伊拉克拥有这两个岛屿,则出海口可以扩大到213公里。凡此种种,使得萨达姆萌生了吞并科威特的野心。

Ⅶ 1990年伊拉克是怎样入侵科威特的

1990年8月2日凌晨,微弱的星光闪耀在浩渺的沙漠上空。此时,在伊拉克一侧的边界,一排排火炮缓缓地仰起头,张开了阴森森的炮口;一辆辆苏制的重型坦克,成扇形散开,静静地趴在沙漠上;一队队的士兵黑压压地集结在边境的开阔地上。而科威特一侧,人们像往常一样,早已沉睡在甜美的梦乡。今夜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夜晚。

科威特时间凌晨1时,庞大的坦克集群,像潮水一样从北面向科威特涌来。枪声、炮声交织在一起,撕破了夜空的宁静,天空被烧得通红。

伊拉克以14个师的兵力,近10万军队、几百辆坦克,在空军的支援和海军的配合下,越过边界对科威特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伊拉克军队像钢铁洪流一般沿着巴士拉—科威特国际公路一路南行,科威特的2万军队,在强大的伊军面前,此时显得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许多科威特的士兵在伊军尚未到达之前早已望风而逃,许多武器装备也落入伊军之手。据报道,战斗中科军600人被打死,5000人撤到沙特阿拉伯,其余大部溃散或投降。

下午2时30分,伊军攻占了埃米尔王宫,控制了科威特城。国王埃米尔·贾比尔·萨巴赫和部分王室成员在王宫卫队的掩护下,乘直升机逃到停泊在波斯湾的美国军舰上,后又转移到沙特阿拉伯,而他的弟弟则在保卫王宫战斗中阵亡。

8月3日,伊军攻占科威特首都西部和南部的一些重要地区,从而基本上控制了整个科威特。就这样科威特在一夜之间灭亡了。

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引了国际社会的一处哗然,谁也不会想到,同是两个阿拉伯兄弟国家,为什么萨达姆会把枪口对准科威特。更何况,在伊拉克与伊朗长达8年的战争期间,科威特不仅始终站在伊拉克这边,成为其政治上的坚实盟友,而且在经济上更是鼎力相助,对伊拉克支援达150亿美元之多。为什么伊拉克会恩将仇报呢?

我们先来看看萨达姆说的吧。

“我们之所以对科威特采取行动,是因为科威特的统治家族善于搞敲诈、剥削,并攻击它的对手。他们已安置了一个大的阴谋集团来反对我们,他们想用一把毒剑刺向伊拉克的后背。”

一个小小的石油王国,其全部人口比伊拉克军队数量多不了多少的国家,竟敢组织一个阴谋集团来反对强大的邻国,这听上去似乎是天方夜谭,任谁也不会相信。

谁都知道这是个荒诞的借口,但在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根源呢?

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南面与沙特毗邻,西部和北部同伊拉克接壤,东濒波斯湾。科威特海岸线较为平直,总长499公里。科威特湾伸入内地40公里,为优良的避风港湾。近海的最大岛屿是布比延岛,面积863平方公里,还有沃尔拜岛、费莱凯岛、库拜尔岛和迈斯坎岛等。伊拉克位于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东邻伊朗,北接土耳其,西部与叙利亚和约旦接壤,南部与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交界,东南角濒临波斯湾。伊拉克海岸线只有50多公里,唯一的出海水路——阿拉伯河的主权还与伊朗有争议。

不难看出伊拉克虽为海湾国家,其地理条件却十分不利,为了改变其不利的地理位置,唯一的出路只有向东南发展。一旦控制了科威特全境,伊拉克不仅可以将其海岸线延长213公里,而且将拥有现代化的科威特港和米纳艾哈迈迪港,到那时伊拉克将不再受制于周边邻国,将完完全全地拥有多年渴望的较大出海口。

再从经济角度来看,伊拉克是为了钱。钱,钱,钱!萨达姆最缺的就是钱,他做梦都在想钱。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使伊拉克元气大伤,产油设备遭到严重破坏,海上油路中断,石油产量锐减,石油收入不及战前的1/5,相反,战争的开支猛增,年年入不敷出。战争除了给伊拉克带来了几千亿美元的损失之外,还使它欠了大量的外账。战争开始之前,伊拉克拥有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战争后债务却高达1000亿美元。

作为伊拉克邻国的科威特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34万美元,仅国家储备金即高达800亿美元,海外资产逾1000亿美元,石油年收入100亿美元。如果将科威特吞并,不仅可以解除它欠科威特的债务,还可以获得科威特的财富,缓解国内的经济困难。

面对这样的一块肥肉,萨达姆起了歪心,想不劳而获,把目光瞄向了富裕而弱小的近邻科威特的身上。

最后从资源角度来看。中东是世界上石油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年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0%以上,销售量占60%以上,是世界的能源供应中心。伊拉克和科威特都是世界著名的产油大国,石油是它们的经济支柱。据报道,截止1989年底,伊拉克的石油探明储量约1000亿桶,占世界石油总探明量的9.98%,仅次于沙特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科威特的石油探明储量约945.25亿桶,占世界石油总探明量的9.43%,居世界第四位。1989年下半年原油的平均日产量,伊拉克为297万桶,科威特为198.3万桶,分另占世界平均日产量的4.58%和3.06%。它们所产原油大部分销往海外,以获取石油收入。

萨达姆也正是看到了科威特丰富的石油资源,一旦全部掌握科威特的石油资源,那么伊拉克将会拥有世界已探明石油总储量的20%,美元就会源源不断地涌入伊拉克。更重要的是,一旦掌握了世界油库,掌握了石油资源,伊拉克不仅可以掌握本国经济命脉,而且在国际社会中就会有更大的发言权,国际地位也会随此而升高。

基于上述因素,萨达姆选择了铤而走险,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自己的阿拉伯兄弟国家动手,正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Ⅷ 2010各国外汇储备

1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包括香港及澳门) 2,847,300 Dec 2010
2 日本 1,101,000 Nov 2010
- 欧盟
(欧盟欧元区所有国家,包括欧洲中央银行) 530,666 Feb 2009
3 俄罗斯 484,600 Nov 2010
4 中华民国 379,300 Nov 2010
5 印度 294,000 Nov 2010
6 韩国 290,200 Nov 2010
7 巴西 284,900 Oct 2010
8 瑞士 266,400 Oct 2010
9 香港 273,200 Jan 2011
10 新加坡 221,400 Oct 2010
11 阿尔及利亚 145,363 Apr 2009
12 德国 143,518 Feb 2009
13 泰国 140,000 Jan 2010
14 意大利 110,811 Feb 2009[1]
15 法国 99,930 Feb 2009[1]
16 马来西亚 87,700 Apr 2009
17 墨西哥 82,100 Feb 2009
18 伊朗 81,000 May 2008
19 利比亚 79,000 Sep 2007
20 美国 75,654 Apr 2009[1]
21 土耳其 66,746 May 2009
22 英国 64,332 Mar 2009[1]
23 波兰 63,847 Oct 2008
— 欧洲中央银行
(不被任何一个单独欧盟国家拥有) 62,921 Feb 2008 [1]
24 丹麦 62,400 May 2009
25 印度尼西亚 56,600 May 2009
26 伊拉克 48,779 Jan 2009[2]
27 阿根廷 47,024 Feb 2009 [1]
28 以色列 45,076 Apr 2009
29 尼日利亚 45,000 Apr 2009
30 加拿大 43,524 Mar 2009[1]
31 委内瑞拉 42,628 Dec 2008
32 挪威 42,364 Nov 2008
33 菲律宾 39,319 May 2009
34 捷克 36,854 Mar 2009[1]
35 罗马尼亚 35,910 Feb 2009[1]
36 南非 33,418 Apr 2009
37 沙特阿拉伯 31,320 Oct 2007
38 埃及 31,189 Apr 2009
39 秘鲁 30,930 Mar 2009
40 澳大利亚 30,692 Nov 2008
41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29,620 2007 est.
42 乌克兰 27,800 May 2009
43 瑞典 27,719 Feb 2009
44 荷兰 26,630 Feb 2009[1]
45 哥伦比亚 23,800 Mar 2009
46 智利 22,895 Feb 2009[1]
47 匈牙利 22,712 Sep 2008
48 摩洛哥 22,009 Feb 2009[1]
49 西班牙 20,886 Feb 2009[1]
50 越南 20,700 Jun 2008
51 澳门 20,000 Dec 2008
52 哈萨克斯坦 19,658 Feb 2009[1]
52 科威特 19,630 2007 est.
53 黎巴嫩 19,400 2007 est.
54 斯洛伐克 18,504 Sep 2008
55 塞尔维亚 17,490 Nov 2008
56 比利时 16,056 Feb 2009[1]
57 奥地利 15,871 Nov 2008
58 保加利亚 15,189 Feb 2009[1]
59 葡萄牙 12,770 Feb 2009[1]
60 新西兰 12,470 Feb 2009[1]
61 安哥拉 12,290 2007 est.
62 巴基斯坦 11,190 May 2009
63 克罗地亚 10,852 Feb 2009[1]
64 博茨瓦纳 10,000 May 2008
65 阿塞拜疆 9,316 Apr 2008
66 约旦 9,172 Jan 2009[1]
67 突尼斯 8,426 Feb 2009[1]
68 芬兰 8,327 Feb 2009[1]
69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8,100 2008 est.
70 玻利维亚 7,717 Dec 2008
71 也门 7,400 Mar 2009
72 阿曼 7,004 2007 est.
73 乌拉圭 6,672 Feb 2009
74 孟加拉国 6,500 Apr 2009
75 厄瓜多尔 6,500 Oct 2008
76 卡塔尔 6,368 2007 est.
77 塞浦路斯 6,176 2007 est.
78 叙利亚 6,039 2007 est.
79 立陶宛 5,704 Mar 2009[1]
80 乌兹别克斯坦 5,600 2007 est.
81 拉脱维亚 5,556 Feb 2009[1]
82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 5,151 Jan 2008
83 危地马拉 4,559 2007 est.
84 古巴 4,247 2007 est.
85 赤道几内亚 3,928 2007 est.
86 哥斯达黎加 3,915 2007 est.
87 土库曼斯坦 3,644 2007 est.
88 爱沙尼亚 3,526 Mar 2009[1]
89 马耳他 3,522 2007 est.
90 缅甸 3,500 Aug 2008
91 巴林 3,474 2007 est.
92 白俄罗斯 3,326 Feb 2009[1]
93 希腊 3,181 Feb 2009[1]
94 加纳 2,837 2007 est.
95 肯尼亚 2,615 Mar 2009
96 冰岛 2,792 Feb 2008
97 巴拉圭 2,743 Nov 2008
98 斯里兰卡 2,600 Oct 2008
99 多米尼加共和国 2,525 2007 est.
100 科特迪瓦 2,500 2007 est.
101 坦桑尼亚 2,441 2007 est.
102 喀麦隆 2,341 2007 est.
103 洪都拉斯 2,336 Oct 2008
104 萨尔瓦多 2,417 Feb 2009[1]
105 马其顿 2,243 Nov 2007
106 巴布亚新几内亚 2,193 Dec 2007
108 毛里求斯 1,772 2007 est.
109 阿尔巴尼亚 1,615 Dec 2007
110 柬埔寨 1,600 Dec 2007
111 牙买加 1,490 Dec 2007
112 莫桑比克 1,470 Nov 2007
113 加蓬 1,459 2007 est.
114 摩尔多瓦 1,365 Feb 2009[1]
115 塞内加尔 1,350 2007 est.
116 格鲁吉亚 1,300 2008 est.
117 巴拿马 1,260 2007 est.
118 苏丹 1,245 2007 est.
119 津巴布韦 1,222 Mar 2008
120 亚美尼亚 1,141 Feb 2009[1]
121 赞比亚 1,100 2007 est.
122 斯洛文尼亚 1,076 Jan 2008
123 尼加拉瓜 1,075 2007 est.
124 吉尔吉斯斯坦 1,029 Feb 2009[1]
125 蒙古 1,000 Jul 2007
126 乍得 997 2007 est.
127 布基纳法索 897 2007 est.
128 莱索托 889 2007 est.
129 爱尔兰 854 Feb 2009[1]
130 埃塞俄比亚 840 2007 est.
131 贝宁 825 2007 est.
132 纳米比亚 750 2007 est.
133 马达加斯加 745 2007 est.
134 卢森堡 713 Sep 2008
135 巴巴多斯 620 2007 est
136 老挝 514 2007 est.
137 卢旺达 511 2007 est.
138 斯威士兰 395 2007 est.
139 多哥 363 2007 est.
140 佛得角 344 2007 est.
141 塔吉克斯坦 301 2007 est.
142 圭亚那 292 2007 est.
143 海地 221 2007 est.
144 伯利兹 150 Oct 2008
145 瓦努阿图 149 Dec 2007
146 马拉维 140 2007 est.
147 冈比亚 120 2007 est.
148 几内亚 119 2007 est.
149 布隆迪 118 2007 est.
150 塞舌尔 118 2007 est.

Ⅸ 世界上有几种货币

1、人民币 ( 中国 )

2、港元 ( 中国香港 )

3、澳门元 ( 中国澳门 )

4、新台币 ( 中国台湾 )

5、阿富汗尼 ( 阿富汗 )

6、阿联酋迪尔汗 ( 阿联酋 )

7、阿曼里亚尔 ( 阿曼 )

8、阿塞拜疆马纳特 ( 阿塞拜疆 )

9、巴基斯坦卢比 ( 巴基斯坦 )

10、巴林第纳尔 ( 巴林 )

11、不丹努尔特鲁姆 ( 不丹 )

12、印度卢比 ( 不丹 )

13、朝鲜圆 ( 朝鲜 )

14、菲律宾比索 ( 菲律宾 )

15、格鲁吉亚拉里 ( 格鲁吉亚 )

16、哈萨克斯坦坚戈 ( 哈萨克斯坦 )

17、韩圆 ( 韩国 )

18、柬埔寨瑞尔 ( 柬埔寨 )

19、吉尔吉斯斯坦索姆 ( 吉尔吉斯斯坦 )

20、卡塔尔里亚尔 ( 卡塔尔 )

21、科威特第纳尔 ( 科威特 )

22、老挝基普 ( 老挝 )

23、黎巴嫩镑 ( 黎巴嫩 )

24、马尔代夫拉菲亚 ( 马尔代夫 )

25、马来西亚令吉 ( 马来西亚 )

26、孟加拉塔卡 ( 孟加拉国 )

27、蒙古图格里克 ( 蒙古 )

28、缅元 ( 缅甸 )

29、尼泊尔卢比 ( 尼泊尔 )

30、日圆 ( 日本 )

31、沙特里亚尔 ( 沙特阿拉伯 )

32、斯里兰卡卢比 ( 斯里兰卡 )

33、塔吉克斯坦索莫尼 ( 塔吉克斯坦 )

34、泰铢 ( 泰国 )

35、土库曼斯坦马纳特 ( 土库曼斯坦 )

36、乌兹别克斯坦索姆 ( 乌兹别克斯坦 )

37、文莱元 ( 文莱 )

38、新加坡元 ( 新加坡 )

39、叙利亚镑 ( 叙利亚 )

40、亚美尼亚德拉姆 ( 亚美尼亚 )

41、也门里亚尔 ( 也门 )

42、伊拉克第纳尔 ( 伊拉克 )

43、伊朗里亚尔 ( 伊朗 )

44、以色列新谢克尔 ( 以色列 )

45、印度卢比 ( 印度 )

46、印尼盾 ( 印度尼西亚 )

47、约旦第纳尔 ( 约旦 )

48、越南盾 ( 越南 )

49、阿尔巴尼亚列克 ( 阿尔巴尼亚 )

50、爱沙尼亚克朗 ( 爱沙尼亚 )

51、欧元 ( 爱尔兰 )

52、白俄罗斯卢布 ( 白俄罗斯 )

53、冰岛克朗 ( 冰岛 )

54、波黑可兑换马克 ( 波黑 )

55、保加利亚列弗 ( 保加利亚 )

56、波兰兹罗提 ( 波兰 )

57、丹麦克朗 ( 丹麦 )

58、俄罗斯卢布 ( 俄罗斯 )

59、捷克克朗 ( 捷克 )

60、克罗地亚库纳 ( 克罗地亚 )

61、塞尔维亚第纳尔 ( 科索沃 )

62、拉脱维亚拉特 ( 拉脱维亚 )

63、瑞士法郎 ( 列支敦士登 )

64、立陶宛立特 ( 立陶宛 )

65、罗马尼亚列伊 ( 罗马尼亚 )

66、马其顿第纳尔 ( 马其顿 )

67、马耳他里拉 ( 马耳他 )

68、摩尔多瓦列伊 ( 摩尔多瓦 )

69、挪威克朗 ( 挪威 )

70、瑞典克朗 ( 瑞典 )

71、瑞士法郎 ( 瑞士 )

72、塞尔维亚第纳尔 ( 塞尔维亚 )

73、斯洛伐克克朗 ( 斯洛伐克 )

74、新土耳其里拉 ( 土耳其 )

75、乌克兰格里夫纳 ( 乌克兰 )

76、匈牙利福林 ( 匈牙利 )

77、英镑 ( 英国 )

78、直布罗陀镑 ( 直布罗陀 )

79、阿尔及利亚第纳尔 ( 阿尔及利亚 )

80、埃及镑 ( 埃及 )

81、埃塞俄比亚比尔 ( 埃塞俄比亚 )

82、安哥拉宽扎 ( 安哥拉 )

83、西非法郎 ( 贝宁 )

84、博茨瓦纳普拉 ( 博茨瓦纳 )

85、西非法郎 ( 布基纳法索 )

86、布隆迪法郎 ( 布隆迪 )

87、中非法郎 ( 赤道几内亚 )

88、西非法郎 ( 多哥 )

89、厄立特里亚纳克法 ( 厄立特里亚 )

90、佛得角埃斯库多 ( 佛得角 )

91、冈比亚达拉西 ( 冈比亚 )

92、中非法郎 ( 刚果(布) )

93、刚果法郎 ( 刚果(金) )

94、加纳塞地 ( 加纳 )

95、津巴布韦元 ( 津巴布韦 )

96、中非法郎 ( 加蓬 )

97、吉布提法郎 ( 吉布提 )

98、几内亚法郎 ( 几内亚 )

99、西非法郎 ( 几内亚比绍 )

100、中非法郎 ( 喀麦隆 )

101、科摩罗法郎 ( 科摩罗 )

102、西非法郎 ( 科特迪瓦 )

103、肯尼亚先令 ( 肯尼亚 )

104、莱索托洛蒂 ( 莱索托 )

105、南非兰特 ( 莱索托 )

106、利比里亚元 ( 利比里亚 )

107、利比亚第纳尔 ( 利比亚 )

108、卢旺达法郎 ( 卢旺达 )

109、马达加斯加阿里亚里 ( 马达加斯加 )

110、马拉维克瓦查 ( 马拉维 )

111、毛里塔尼亚乌吉亚 ( 毛里塔尼亚 )

112、毛里求斯卢比 ( 毛里求斯 )

113、摩洛哥迪尔汗 ( 摩洛哥 )

114、莫桑比克梅蒂卡尔 ( 莫桑比克 )

115、纳米比亚元 ( 纳米比亚 )

116、南非兰特 ( 南非 )

117、苏丹镑 ( 南苏丹 )

118、尼日利亚奈拉 ( 尼日利亚 )

119、圣赫勒拿镑 ( 圣赫勒拿 )

120、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多布拉 (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

121、塞舌尔卢比 ( 塞舌尔 )

122、塞拉利昂利昂 ( 塞拉利昂 )

123、索马里先令 ( 索马里 )

124、斯威士兰里兰吉尼 ( 斯威士兰 )

125、坦桑尼亚先令 ( 坦桑尼亚 )

126、突尼斯第纳尔 ( 突尼斯 )

127、乌干达先令 ( 乌干达 )

128、赞比亚克瓦查 ( 赞比亚 )

129、中非法郎 ( 中非 )

130、东加勒比元 ( 安圭拉 )

131、巴哈马元 ( 巴哈马 )

132、巴巴多斯元 ( 巴巴多斯 )

133、伯利兹元 ( 伯利兹 )

134、百慕大元 ( 百慕大群岛 )

135、巴拿马巴波亚 ( 巴拿马 )

136、东加勒比元 ( 多米尼克 )

137、多米尼加比索 ( 多米尼加 )

138、哥斯达黎加科朗 ( 哥斯达黎加 )

139、古巴可兑换比索 ( 古巴 )

140、古巴比索 ( 古巴 )

141、东加勒比元 ( 格林纳达 )

142、海地古德 ( 海地 )

143、洪都拉斯伦皮拉 ( 洪都拉斯 )

144、加拿大元 ( 加拿大 )

145、开曼群岛元 ( 开曼群岛 )

146、墨西哥比索 ( 墨西哥 )

147、美元 ( 美国 )

148、东加勒比元 ( 蒙塞拉特 )

149、尼加拉瓜新科多巴 ( 尼加拉瓜 )

150、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元 (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

151、危地马拉格查尔 ( 危地马拉 )

152、牙买加元 ( 牙买加 )

153、阿根廷比索 ( 阿根廷 )

154、阿鲁巴弗罗林 ( 阿鲁巴 )

155、玻利维亚诺 ( 玻利维亚 )

156、巴西雷亚尔 ( 巴西 )

157、巴拉圭瓜拉尼 ( 巴拉圭 )

158、秘鲁索尔 ( 秘鲁 )

159、哥伦比亚比索 ( 哥伦比亚 )

160、圭亚那元 ( 圭亚那 )

170、福克兰群岛镑 ( 福克兰群岛 )

171、苏里南元 ( 苏里南 )

172、委内瑞拉玻利瓦尔 ( 委内瑞拉 )

173、乌拉圭比索 ( 乌拉圭 )

174、智利比索 ( 智利 )

175、澳大利亚元 ( 澳大利亚 )

176、巴布亚新几内亚基那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177、斐济元 ( 斐济 )

178、太平洋法郎 ( 法属波利尼西亚 )

179、荷属安的列斯盾 ( 荷属安的列斯 )

180、库克群岛元 ( 库克群岛 )

181、新西兰元 ( 纽埃 )

182、萨摩亚塔拉 ( 萨摩亚 )

183、所罗门群岛元 ( 所罗门群岛 )

184、汤加潘加 ( 汤加 )

185、特里斯坦达库尼亚镑 (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

186、图瓦卢元 ( 图瓦卢 )

187、瓦努阿图瓦图 ( 瓦努阿图 )

188、太平洋法郎 ( 瓦利斯及富图纳群岛 )

189、新西兰元 ( 新西兰 )

190、圣赫勒拿镑 ( 阿森松岛 )

阅读全文

与科威特外汇储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公式大智慧前十大股东 浏览:12
交通银行贵金属点差 浏览:163
期货矿机什么意思 浏览:886
云南省昆明市贵金属研究所 浏览:314
贸易公司在内部融资靠谱吗 浏览:588
中国美臣金融服务集团 浏览:994
关于投资理财产品的议案 浏览:828
绿茵生态中签预计价格 浏览:999
股票里含安洁 浏览:92
金融控股公司纪检工作总结 浏览:180
深圳市昂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浏览:741
青霉素股票 浏览:653
怎么选基金组合家庭理财 浏览:814
白银期货亏损谁买单 浏览:64
土耳其钱跟人民币换汇率多少钱 浏览:208
期货l1209 浏览:37
外汇110跟单网 浏览:28
南京德邦证券如何 浏览:836
当地融资 浏览:315
股票卖方指 浏览: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