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家外汇储备过量会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一言以蔽之,有利有弊
利:1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场, 支持本币汇率
3充足的外汇储备也是人民币最终实现可自由兑换的一个必备条件
弊:1高额外汇储备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2增加外汇储备成本与风险
3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
4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的优惠贷款
亲,写了好久,采纳 呵
B. 外汇储备增长会有什么影响
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有什么影响?
(一)高额外汇储备使物价水平上升
根据货币主义的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理论,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时,必将会导致该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在该国不存在闲置资源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不变,只能通过物价水平上涨来实现商品市场的供求均衡。在资本市场上,货币供给增加必然导致利率下降。同时,物价上涨削弱了该国出口的竞争力,使经常项目盈余减少,利率下降将使资本流出增加,使资本与金融项目盈余减少,从而使外汇储备增速下降。同样,外汇储备的减少会产生与上述相反的作用。
(二)加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在现行外汇管理制度下,央行对外汇资金回购负有无限度的责任,所以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增加,国内外汇市场上外汇供过于求,必然产生人民币升值和外币贬值预期,进而机构、企业和个人进一步改变资产结构,增加持有人民币资产,使人民币处于一个不断的升值压力之下,增加贸易摩擦。近年来,美国与欧洲等国极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并且过去外逃资金也有回流现象,再加上大量国际游资进入中国,给人民币带来严重的升值压力。
(三)不利于提高我国总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高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与此相对的国民储蓄没有参与国民经济的运行,而国内时下许多方面需要资金,如中小型企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缺口巨大等。对于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中国来说,以较低利率借钱给实行高消费的美国,达不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在付出巨大成本的前提下,持有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称的外汇储备,是对总体经济效率的浪费,不利于提高我国总体经济的运行效率。
C. 什么是外汇储备外汇储备 过多有 什么 危害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可以用于对外支付的国外可兑换货币。并非所有国家的货币都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只有那些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且能自由兑换其他储备资产的货币才能充当国际储备资产。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结算中经常使用的外汇储备主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
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同时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实现经济均衡稳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一国经济更易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一般说来,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仅可以增强宏观调控的能力,而且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降低国内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外汇储备越多越好,因为持有外汇储备是要付出代价的。第一,外汇储备表现为持有一种以外币表示的金融债权,并非投入国内生产使用。这就产生了机会成本问题,就是如果货币当局不持有储备,就可以把这些储备资产用来进口商品和劳务,增加生产的实际资源,从而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而持有储备则放弃了这种利益。因此,持有外汇储备,要考虑机会成本问题。第二,外汇储备的增加要相应扩大货币供应量,如果外汇储备过大,就会增加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加货币政策的难度。此外,持有过多外汇储备,还可能因外币汇率贬值而遭受损失。因此,外汇储备应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适度外汇储备水平取决于多种因素,如进出口状况、外债规模、实际利用外资等。应根据持有外汇储备的收益、成本比较和这些方面的状况把外汇储备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
中国外汇储备总体规模在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庞大外储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反衬着国内经济失衡的持续。知情人士日前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截至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超过了1.5万亿美元,截至1月底时为8452亿美元。该数据还未获得央行的权威证实。按照惯例,第一季度外汇储备数字将在4月中旬公布。而根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该国截至2月底的外汇储备为8501亿美元,1月底时为8517亿美元。
外汇储备高虽然可以起到稳定稳定金融的作用,但是其负作用(危害)十分明显:
1、853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呢,国家为了储备这些外汇,向市场投放了7万亿元的人民币,这7万亿元人民币不可避免的引起通货膨胀,导致医疗费用、基本生活费、房价等等基本生活费用的提高,影响了一般民众的生活水平,虽然人民银行要回笼市场过度投放的人民币,但是相对于7万亿元的人民币投放量也只是杯水车薪。
2、我国外汇储备80%是美元储备货币,由于主要投向为美国国债和美国的不动产,因此外汇储备受美元变动影响较大,其规避风险能力较差。
3、为减少通货膨胀压力,国家要回龙一部分市场资金,这不仅可能带来通货紧缩的压力,而且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那么我们美元的储备就要贬值,8500亿美元如果贬值1%,那我们就损失了8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500亿元,可以造若干艘航空母舰了。
D. 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多会带来什么影响
外汇储备过多,会带来以下弊端:其一,央行被动地投放基础货币来吸纳超额外汇储备,必然影响到其对货币供应量的主动调控能力;其二,外汇占款过多导致通货紧缩加剧;其三,超额外汇储备过多会增大外汇储备成本。
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增强了一国的综合国力,有利于维护国家和企业对外信誉,有利于拓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商投资、降低国内企业的融资成本,有利于应对突发事件、平衡国际收支波动、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有利于增强我国宏观调控能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缓解通货紧缩压力,有利于加快人民币自由兑换的步伐等。
E. 外汇储备过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或危害都有哪些
1、 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2、 带来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如果考虑到汇率变动的风险,这一潜在损失更大。另外,很多国家外汇储备构成中绝大部分是美元资产,若美元贬值,则该国的储备资产将严重缩水。
3、 存在着高额的机会成本损失。中国每年引进大约500亿美元的外商投资,为此国家要提供大量的税收优惠;同时,中国又持有大约一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闲置不用。这样,一方面是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老百姓省吃俭用借钱给外国人花,其潜在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
4、 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央行负有无限度对外汇资金回购的责任,因此随着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占款投放量不断加大。外汇占款的快速增长不仅从总量上制约了2004年以来宏观调控的效力,还从结构上削弱宏观调控的效果,并进一步加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使央行调控货币政策的空间越来越小。
5、 影响对国际优惠贷款的运用。外汇储备过多会使中国失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优惠贷款。按照IMF的规定,外汇储备充足的国家不但不能享受该组织的优惠低息贷款,还必须在必要时对国际收支发生困难的其他成员国提供帮助。这对中国来讲,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6、加速热钱流入,引发或加速本国的通货膨胀。
F. 外汇储备过多对中国的影响
外汇过多就会拖累经济 过少就会减少减少抵御风险的能力 适中最好 因为我国现在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所以外汇储备还是稍大点好 有利于我们的出口 来带动经济发展 但是出口导向型经济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美国的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实体经济没有多大影响 但是毕竟该我们的出口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所以 国家要进行宏观调控
第二个影响就是汇率的影响 人民币肯定是要升值的 你想想这么多的外汇储备 肯定会有一部分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而打水漂了
G. 外汇储备过高了会有什么样的负面影响
外汇储备过高导致对于外国经济的依赖度会相对较高,也会因为持有国的经济表现而决定了本国储备的价值波动,过度持有一个国家的外汇显然对于本国不利。
H. 如果我国外汇储备大量减少会有什么后果
我严重不同意楼上的观点,外资出逃会造成人民币贬值,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不变,人民币贬值的直接后果就是推高通胀,通胀过高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没错,人民币汇率下降的确可以激活国内的出口企业,但是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面临转型,从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向高科技,高新技术产业,此时一旦汇率下降将会打击企业转型的积极性从长远看并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剥削劳工的血汗工厂早该倒闭了。当然,转型期间会有工人失业,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转型期间必须面临痛苦才有脱胎换骨的转变。
I. 国家外汇储备太多有什么不利影响
外汇储备过高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影响货币当局独立制定货币政策。近年来外汇占款形式的基础货币投放已经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由于外汇储备逐年增加,央行为了维持外汇市场的稳定,必须在外汇市场上买入外汇抛出本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的作用,货币供应量被放大,不仅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造成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央行进行对冲操作的工具还比较有限,对冲效果也不明显,因此如果外汇储备持续以较快的速度增长,那么通货膨胀的压力就会继续增加。
2、导致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均衡,不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向内需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形成,是政府鼓励出口、鼓励招商引资等政策因素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因素在起主要作用。继续维持这种主要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不仅有碍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型社会的目标的实现,而且会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后劲,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增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利于对外贸易顺利开展巨额外汇储备加大了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且使我国在相当程度上陷入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与抑制货币供给增长难以兼顾的两难境地:要减轻外汇占款造成的过多基础货币发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影响,人民银行必须加大回笼现金力度或提高利率,但这些操作将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为了减轻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利率,本来就已经极为宽松的货币市场将因此变得过度宽松,从而刺激国内资产市场泡沫膨胀。我国有可能陷入“外汇储备增长较快—人民币升值预期—资金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长—进一步的升值和资金流入”这种恶性循环。此外,不断高涨的外汇储备还会进一步加剧贸易摩擦,恶化国际收支失衡,不利于我国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带来高额的机会成本,加大资金收益风险,加大了汇率风险一个国家持有外汇储备,就是把这些资源储存起来,而放弃和牺牲利用他们投资的机会,在经济上就形成了一种损失,这种损失也就是机会成本,一国外汇储备越多,机会成本也就越高。美元作为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资产,汇率波动较为频繁,高额外汇储备有可能承担美元贬值的风险。
5、成为导致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影响了银行的资金使用效率,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巨额贸易顺差通过结汇转换成人民币资金进入商业银行,外汇占款作为基础货币大规模投放在货币乘数作用机制下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多倍扩张,使市场流动性急剧膨胀。商业银行的存差规模日益扩大,货币市场流动性泛滥等问题,都与这一因素有关。或许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流动性过剩还会引发企业利润下滑、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等一系列消极后果。
FX168财经网-专业外汇黄金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