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转债的转换性对普通股的影响问题
因为一旦债转股了,就不是债券了,是股票了,公司就不需要到期还本付息了
这样就会导致公司总股份增加,摊薄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每股未分配利润等财务指标,自然是降低了原来普通股股东的权益了,回报就减少了
⑵ 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可转换债券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简称。它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票的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债权性。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息。
二、股权性。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在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券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股本结构。
三、可转换性。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如果持有人看好发债公司股票增值潜力,在宽限期之后可以行使转换权,按照预定转换价格将债券转换成为股票,发债公司不得拒绝。正因为具有可转换性,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
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双重特点,对企业和投资者都具有吸引力。1996年我国政府决定选择有条件的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1997年颁布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极大地规范、促进了可转换债券的发展。
⑶ 股东配售可转换公司债券对股价会有什么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全称为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是公司债的一种,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在一定期限内依照约定的条件可以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可转换公司债是指债券持有人有权依照约定的条件将所持有的公司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股份的公司债。广义的可转换公司债是指赋予了债券持有人转换为他种证券权利的公司债券,转换对象不限于发行公司的股份。
可转换公司债有着普通公司债的绝大多数特点。同时,由于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享有将其所持有的债券转换为发行公司股票的选择权,即股票的买入期权,所以可转换公司债同时涉及了3种证券,即可转换公司债券自身、选择权以及它可以转换成的那种证券,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的特征,是一种混血证券。
注: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要经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决议通过才能发行,而且在发行时,应在发行条款中规定转换期限和转换价格。转换价格是固定的,而不是换为同等市值的股票。
它对股价的影响:
发行公司债券是公司融资的一种手段。
一般情况公司发行债券与股票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对股票价格影响不大。
一定要说影响的话,从正反两方面:
有利影响:
如发的债息低于银行贷款,融资用途投向公司业务,并能够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或者扩大规模,就是利好,反之构成压力。一般来说,能取得发债的公司还是相对优质的公司,在牛市环境下,任何事情都被看成利好。
企业债相对股票来说,需要支付的是一定的利息。债券相对股票也享有优先赔付权利。债券的好处就是公司的股权不受影响(即不会增大股本),而如果通过增发股票融资的话,会稀释原股东的股权。
不利影响:
债券到期赎回需要支付大量现金,可能导致公司现金流出。
债券转换成股票,理论上可能对现行该股股价的一种冲击,因为债券换成股票,就意味着股本增加了,也就是卖方增加了,在市场需求不变甚至萎缩的时候,会成为空头的弹药。当然,如果公司成长性很高,业绩稳定增长,股东非常看好,都坚决持有不卖,就不会造成上面那种现象。
⑷ 可转换债券的转股价格越高,越有利于老股东而不利于可转债持有人;反之,越有利于可转债持有人。怎么理解
以中国银行可转债为例,代码是113001,可转债面值为100元,当前转股价格为3.59元,可转换股票数量=面值/转股价格,也就是说,一张可转债可以换为27.86股。假设,转股价格再低一些,那能转换的股票数量就多一些,就有利于可转债持有人,如果转股价高一些,能转换的股票数量就少一些,就不利于债券持有人。
相对于普通债券,可转债的利息太低,投资者愿意以这么低的利息买可转债,其实就是预期有一天股票价格高于转股价格,那时把债券转换成股票然后卖出,就能赚价格差价。比如中国银行如果有一天股价涨到5元,一张可转换债券可以转27.86股,那投资者把债券转为股票后,就有了139.3元的市值,把股票卖出,就盈利39.3元。
⑸ 可转债上市对股价的影响
从目前两家先上市A股再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两个公司的例子来看,转债对于公司股价的影响还是较为明显的,更准确的说是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明显的。
从相对应的公司股票和转债价格走势看,在转债上市后,两者的波动具有了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在转换数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从原理上说,股票价格是决定转债价格的基础,主动性的变化应该更多在在股票这一边,但是由于债券固有的特性也决定了转债不可能跟随股票无限制的下跌,因为在上市债券目前尚不太可能有还本付息危险的政策背景下,债券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就会因实际收益率的提高而得到买家的支持,但是股票价格的过度下跌也会因为公司降低转换价格而威胁到债券持有人利益,所以有可能维护股票的价格。
⑹ 财务管理题,为什么“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会影响股东权益比率
1、可转换债券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非流动负债下的应付债券,普通股在资产负债表中属于所有者权益下的实收资本(或股本);
2、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普通股会使公司股本(分母)扩张,但相应的利润(分子)水平未变,所以会影响股东权益比率,一般会使股东权益变小;
3、资产负债表讲的普通股是指“公司下属的投资者股民所买我的股票”,也就是除优先股以外的其他股票。
⑺ 公司发行可转债对于持有该公司股票的股东有什么影响拜托了各位 谢谢
可能在将来的某一时点转化成普通股,从而减少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举个例子: 某上市公司2010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20000万元,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10000万股,年内普通股股数未发生变化。2010年1月1日,公司按面值发行20000万元的三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每张面值100元,票面固定年利率为2%,利息自发放之日起每年支付一次,即每年12月31日为付息日。该批可转换公司债券自发行结束后12个月以后即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价格为每股10元,即每100元债券可转换为10股面值为1元的普通股。债券利息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所得税税率为33%。 假设不考虑可转换公司债券在负债和权益成分上的分拆,且债券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2010年度每股收益计算如下: 基本每股收益=20000/10000=2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净利润=20000×2%×(1-33%)=268万元 假设转换所增加的普通股股数=20000/10=2000万股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268/2000=0.134元 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小于基本每股收益,可转换公司债券具有稀释作用: 稀释每股收益=(20000+268)/(10000+2000)=1.6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