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股市股份 > 上市公司子公司股份制改革什么意思

上市公司子公司股份制改革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1-06-07 08:19:25

① 为什么要进行股份制改革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并指出“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这些思想指出,股份制是将来国有大中型企业集团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实际上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股份制,特别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用股份制来改造国有企业以来,全国上下曾经形成了一股“股份热”,而且从上海、广州对公司企业成功的股份制改造看,可以认为,股份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企业运作机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十多年来的股份制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深层次矛盾,相反,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中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进展也不够快。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0年底,520家国家重点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有430家进行了公司制改革,其中只有282家企业整体或部分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有多元化投资主体。而在实行股份制改革的国有企业中,国有股一股独大现象比较严重。据统计,2001年4月底,全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占公司总股本超过50%的有890家,占全部公司总数的79.2%。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还要继续深化,特别是“国有股减持”的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入,中央确定的“进一步探索”与“积极推行”股份制的决策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处于竞争性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进展不大,而且困难比较大。主要表现在:国有资本过大,社会资本对其“稀释能力”比较小,多数社会资本持有者或战略投资者把其看做“庞然大物”,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由于历史的原因,债务负担比较大,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给银行打工”现象严重,对资本持有者或战略投资者缺乏吸引力;人员压力与社会负担比较大,致使资本持有者或战略投资者“望人兴叹”;组织结构复杂,发展不平衡,整体改造的经济性差;主辅分离不彻底,主业不明晰,改制的潜力难以预测等。这些问题,是进行股份制改革必须解决的,但是这些问题又如何解决,股份制改造又如何开展呢?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在竞争性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股份制改造要找准突破口,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分而治之”。其中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精神,推进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以下简称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进行彻底的主辅分离,使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改制创办面向市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实现“改制分流”。二是对企业集团下属有前途的“二级”、“三级”法人以及分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也就是说,对于集团整体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可以对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通过这一改造实现“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并为集团整体股份制改造奠定基础。三是整合集团产业资源,按照产业链与核心竞争力发展的要求进行集团内部或与集团外部进行重组,重组后按产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第二步,“合而分立”。由于建立与优化大型企业集团的产业链的原因,对实施了股份制改造的若干家公司根据产业链发展的需要进行重组,形成新的股份制公司。新公司的股份制度一方面要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另一方面要考虑集团经营层与骨干的个人持股与股份期权激励制度的设计。
第三步,“整体改造”。即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公司股票上市”,使整个集团全部实现股份制改造。
经过这样一系列的改革,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产业链更加明晰。同时,由于实现了主辅分离,有利于集团进一步进行股份制改造,特别有利于引入战略投资者,而且由于在股份制改造过程中,引进了股份期权的运作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激励与约束经营者,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所以,对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来说,进行股份制改造时,不能片面强调集团整体的股份制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计划、分步实施,逐步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而且股份制改造工作也要与机制改革、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重组等结合在一起进行。(

② 什么是股份制改革

股份制改革分两种解释。
一种是政府的称呼、概念,就是把原来集体的、国营的变成个人的。净资产在改制过程中缩水……

一种是个人的称呼、概念,就是把风险和利益捆绑,分摊到大家身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提高积极性……

③ 控股子公司股份制改造对股票是利好吗

当然。
能够进行股份制改造,是要符合一系列条件的,主要是业绩方面较好的表现。
我国的上市公司整体是优秀公司的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也能在业务上获得各种便利和实惠,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④ 看好哦,这是三个名词:股改、股份制改造、股权改造 1、各是什么意思 2、他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股改,简单说就是通过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讨价还价”,寻找利益的平衡点。使非流通股可以上市交易。
股份制改造就是把非股份制公司,通过公司组织形式的变更的过程,改为股份制公司。
股份改造和股份制改造一个意思。
股改过程中涉及到股份制改革这一步骤的。

⑤ 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是什么意思

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革就是集体股份企业实行投资共负、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盈利按股分红,亏损按股分担。原有的集体资产可以作为企业股。新增的集体资产为集体股,可以按职工工龄、技术、贡献等条件,计算在每个职工应占的股份额折股到人,作为股份分红的依据。集体股的股金只能参加分红,可以继承,不能抽走。发动职工入股,职工入的股为个人股,每人最少一股,多股不限。职工离开企业时个人股份允许抽走。企业也可以向社会招股。

⑥ 股份制改革与上市有什么区别啊

股份制改革不一定要上市啊,股份制改革是改革机制,而上市只是一种获得资金的渠道,股份制的企业也可以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的,只不过上市的优势更多。

⑦ 什么是股份制改造

股份制是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建立股份公司进行生产经营的企业经营制度。股份制的经济构成特征,是股份公司、股份、股本、股票、股东、董事会等。股份制具有政企职能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既相分离又相统一,筹资面广、股东既按股份又承担相应风险。

股份制改造是指普通企业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等法律规定,改造为股份制有限公司。

股份制改造的目的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产权清晰、权责明确。

3、实现政企分开,企业具有独立的经营权。

4、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股份制改造的原则
1、效益最佳原则。

2、突出主营业务。

3、避免同业竞争。

4、减少关联交易。

5、剥离非经营性资产。

6、建立完善内部管理机制。

⑧ 公司制改革与股份制改革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可以这样说,当老板是一个商人的时候,他建立的企业是一种原生态的企业,都是老板一人说了算,决策风险、管理风险都很大。公司制改革就是老板由商人转变为企业家的过程,是老板真正由内到外看自己后觉醒了对自己的看法后进行的管理升级行动。其标示为:企业制度化、企业文化的建立、企业愿景的设计、企业宪法的确立、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是老板不在时决定问题的准则),这就是企业制的改革的基本特征。
股份制改革,是企业将个人所有转变为大家分享的一种改革。比如企业股份化,将话语权分享给管理层,反过来将风险也分给了大家承担,将责任也分享给大家。这是一种权利与责任的重新分配,
再说上市的股改,这时上市的必须条件,实际上,上市就是一种将企业责任和权益分享给社会股民的一种做法。

阅读全文

与上市公司子公司股份制改革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招商基金高端理财 浏览:742
阿里巴巴最大股份是 浏览:312
武汉城市圈棉花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浏览:503
80年一分硬币回收价格 浏览:744
邮储红色系列贵金属 浏览:987
海航集团信托贷款 浏览:139
基金专业理财产品 浏览:962
淘宝优惠券佣金插件 浏览:811
邮政分公司金融岗位 浏览:592
优灏金融服务费 浏览:968
股转协议股票 浏览:409
网上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浏览:516
别人股票涨自己的股票不涨 浏览:315
以为杠杆培育新动力 浏览:221
铁路总公司是全球最大非金融公司 浏览:792
金融服务专业属于什么类 浏览:364
基金持仓越来越多 浏览:563
杠杆系数说法 浏览:699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电话 浏览:467
微金所是什么理财产品 浏览: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