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特斯拉电池供应商
松下。
从不同信息源了解到,国产特斯拉依然使用松下提供的进口电池,不过未来将改用LG化学提供的电池。
特斯拉使用的18650锂电池同样在日常生活有广泛应用,例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也是用这种钴酸锂电池。应用在电动车上面临最大一道难题就是整车电池散热,以Model Sp85D为例,其电池组板由16组电池组串联而成,并且每组电池组由444节锂电池,每74节并联。
(1)特斯拉松下股东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给蓄电池充电时,请仔细阅读蓄电池的提示标牌,并将蓄电池从机器上拆下来。定期对蓄电池进行维护和保养。
在起动汽车时,不间断地使用起动机会导致蓄电池因过度放电而损坏。正确的使用办法是每次发动车的时间总长不超过5s,再次启动间隔时间不少于15s。
日常行车时应经常检查蓄电池盖上的小孔是否通气。倘若蓄电池盖小孔被堵,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排不出去,电解液膨胀时,会把蓄电池外壳撑破,影响蓄电池寿命。
② 最近松下为什么和特斯拉打起来了
马斯克与特斯拉关键供应商松下公司(Panasonic)发生了罕见的公开纠纷,松下为特斯拉旗下电动汽车生产了所有锂离子电池。
斯特拉与松下的纠纷始于一份报道,据称两家公司正在调整位于美国内华达州雷诺附近联合运营的电池厂扩张计划。马斯克发推文宣称,松下是罪魁祸首,因为它以较低的速度生产电池,这也限制了特斯拉Model 3轿车的生产。
多数分析师表示,他们认为特斯拉汽车销量缓慢,因此松下有理由限制电池产能。但另一种解释是,松下对第三方可能会破坏他们与特斯拉的合作感到不快。
尽管松下目前是特斯拉唯一的汽车级电池供应商,但后者仍在建造另一家工厂,即上海超级工厂,并已与包括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在内的几家中国供应商进行了谈判。
电池咨询公司Cairn ERA董事总经理山姆·贾菲(Sam Jaffe)说:“特斯拉开始与中国其他电池制造商眉来眼去,松下显然对此感到不满。”
伊藤和典解释称:“由于电动汽车销量没有像预期那样增长,松下越来越不愿意承担风险。过去两家公司的命运息息相关,但现在很明显松下希望与特斯拉保持距离,而泽一郎开始划清界限。马斯克对此绝不会感到高兴。”
③ 特斯拉的投资人ceo是谁
Elon Musk,他是特斯拉最大的股东,还有其他小股东,,奔驰,丰田,松下什么的
④ 特斯拉与松下再续三年电池供货合约
特斯拉16日披露文件称,已和日本松下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定价合约,内容涉及内华达州超级工厂生产和锂离子电池供应。
据了解,特斯拉和松下讨论扩大电池合资事业产能已有一段时间。松下曾在5月暗示正和特斯拉开发新电池,且产能更高。
根据申报文件,这份合约在上周签署,4月1日已生效,双方约定了未来两年松下的电池产能,以及特斯拉的采购量。协议有效日期为自2020年4月1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止。
定价协议规定了有关定价、计划投资和新技术的具体条款,同时规定了松下的产能,以及特斯拉在协议前两年的购买数量。
松下虽然已经不再是特斯拉独家电池供货商,但因特斯拉电动车需求激增,仍让松下2019财年的美国电池业务实现盈利。
松下CFO梅田博和5月18日在财报说明会上表示,松下与特斯拉共同运营的美国内华达州超级工厂Gigafactory1,产能在3月底前达到了32GWh,通过材料和技术改良,预计可在2021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达到35GWh。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松下与特斯拉、丰田上演三角关系,动力电池领域暗战不断
在特斯拉宣布将宁德时代纳入为动力电池供应商之际,与其合作多年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松下也在采取新行动。据外媒近日报道,丰田汽车将与松下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门生产电动车所使用的动力电池。
当前,动力电池行业竞争激烈,不管是日韩动力电池企业还是国内一家独大的宁德时代,都有着众多合作伙伴,而合资也成为动力电池企业与车企合作的重要形式。
松下联手丰田
松下与丰田新合资公司名称为“泰星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拟定2020年4月1日成立,总部设在日本东京都。其中丰田汽车持股51%,松下持股49%,员工人数约5100人(含中国子公司2400人)。
而早在2019年1月,双方就成立了车载方形电池事业新公司签订了事业合并合同以及合资合同,并为合作进行积极筹备。合资公司的业务范围为车载大容量/高输出功率方形锂离子电池的开发、制造与销售;车载全固态电池的开发、制造与销售;除上述业务外,还包含车载下一代电池的开发、制造与销售。松下方面称,与丰田汽车公司组建的电池合资公司将在日本和中国提高电池生产产能。产品除了供丰田汽车外,未来该合资公司也将向马自达、大发汽车以及斯巴鲁提供电池供应。同时,合资公司在中国产能的增加,也将与中国本土企业展开竞争。
丰田汽车方面认为,新合资公司的成立有助于其实现电动化的目标。按照计划,到2030年,丰田目标全球电动化车辆的年销量将达到550万辆以上。其中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的年销量要力争达到100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松下曾是特斯拉的独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双方合作已长达十年。近日,松下首席财务官梅田博和(HirokazuUmeda)表示,该公司与特斯拉(Tesla)在内华达州运营的电池厂的亏损已得到弥补,因为产量上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不过,此前,随着特斯拉需求量的增长,双方之间一度出现摩擦。特斯拉曾指责松下产能不足限制了Model3的生产,而松下则不满双方合资的内华达州超级工厂长期亏损以及特斯拉的不断压价。松下电器CEO津贺一宏曾公开表示,松下低估了和特斯拉的合作风险,目前难以从与特斯拉现有电池合作业务中赚取利润,而对于特斯拉在华投产,松下表示没有计划为特斯拉在中国新建电池工厂。就在几天前,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与特斯拉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
松下与特斯拉合作开发的是圆柱形锂离子电池,而与丰田的合资公司所生产的则是方型车用动力电池。这意味着,松下不仅“解绑”了特斯拉,也在技术路线上有了新的选择。独立分析师张强认为,方型和圆柱形电池所采用的技术标准和原理均有较大区别,相比于技术储备较久的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包在大量电池单体所带来的电流控制等安全性层面有所加分。此外,当前方形电池仍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尽管中国电池具备成本优势,但与韩系动力电池相比,松下在技术和成本方面具备优势。不过,由于松下此前过度依赖特斯拉,合作伙伴较少,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松下也面临着压力。尤其是特斯拉国产后先后选择LG化学和宁德时代作为供应商,松下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因而受到了挑战,松下与丰田进行合资也意在扩大市场份额,降低风险。”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此前,在全球球动力电池企业销量排行榜中,松下装机量曾为第一,但随着宁德时代快速扩张,松下近两年来被宁德时代超越。
合资浪潮背后
除了丰田与松下联姻外,几乎在同一时间,法国电池公司Saft和PSA集团也正式宣布将建立合资公司AutomotiveCellCompany(ACC),共同研发生产动力电池,并在法国、德国各建立一家电芯工厂。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动力电池优质产能的不足,一些汽车厂开始自建电池厂。但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此前就曾表示,一个满足同等数量新能源汽车装机量需求的动力电池工厂的造价为造车厂的两倍左右,且工厂建设时间比造车厂更长。因而,更多车企开启了与动力电池企业合资的浪潮。
除了上述合资事件外,此前,通用汽车(GM)也与韩国电池巨头LG化学投资23亿美元,以50:50股比成立合资公司,生产的电池单体将应用于通用未来推出的电动车产品,包括计划于2021年秋季发布的纯电动卡车。今年1月20日,LG化学与现代汽车集团在电动车领域达成合作,目标共同建立车用电池公司,合资公司将由两家公司各出资一半,投资规模预估将达数兆韩元。今年1月,路透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大众汽车计划收购国轩高科的20%股份,希望借此加快在中国市场发力。此前,大众汽车集团还计划投资9亿欧元与瑞典初创电池企业Northvolt联合开展电池研究,该笔资金一部分设立合资企业,一部分用于对Northvolt的股权投资。
大众汽车一名董事会成员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和供应商成立合资企业能共同承担组建新工厂增加新产能所带来的风险,供应商一方面不确定这个市场能否飞速发展,同时他们又觉得这是个机会,所以未来电池企业的趋势将是合资经营,合资企业的优势在于,随着新工厂的建成,大众能够及早了解到制造的进展程度,同时动力电池企业也会降低风险。
“不管是合资形式还是车企自建电池厂,都加速了动力电池产能的扩大,而随着产能扩大,电池的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全国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对记者表示。而据调彭博社旗下的彭博新能源金融(BNEF)的推算,截止到2019年12月,车载电池的价格为每1千瓦时156美元,与2010年相比已下降了87%,预计到2023年将下滑至100美元。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强认为,在目前的动力电池市场,“合与分”正同时呈现,一方面有更多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紧密捆绑,但另一层面也有许多原有看似牢不可破的“同盟”正发生变化。这主要源于两种不同的市场趋势正在同时出现:一是消费者需求水平的提高,对于技术水平及成本控制的要求也在逐步增高,导致有更多整车企业只能与电池企业进行捆绑,以降低研发及成产成本;二是受到动力电池产能有限的影响,这些产能尚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动力电池企业且竞争将有效降低电池的购买成本。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⑥ 国产特斯拉电池供应商现状:LG扛大旗 松下占18%
车东西5月14日消息,根据高工产业研究所(GGII)的数据显示,LG化学和松下都在为国产特斯拉进行电池的供应,在今年的前四个月中,LG化学和松下为特斯拉提供了1.45GWh的动力电池。
其中,LG化学为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1.19GWh的动力电池,而松下则为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了0.26GWh的动力电池。
而今年下半年,宁德时代也将会成为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之一,同时和三家动力电池供应商建立了合作联系,也可以看出特斯拉想要继续提升上海工厂的产量。
一、松下也为国产特斯拉供应了17.9%的动力电
此前,特斯拉上海开始投产的时候曾宣布将采用LG化学作为动力电池的供应商,所以外界一直认为特斯拉上海工厂目前所用的动力电池全部来自于LG化学。
但最近高工产业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松下也在为特斯拉上海工厂进行动力电池供应。今年前四个月,LG化学和松下为特斯拉提供了1.45 GWh的动力电池。
▲媒体推特截图
其中,LG化学为特斯拉提供了2.29万个电池包,总容量为1.19GWh,每个电池包平均51.8kWh。而松下则提供了4988个电池包,总容量为0.26GWh,每个电池包平均52.9kWh。
总的来看,在上海工厂的生产中,松下仍然提供了17.9%的动力电池,这两家供应商为特斯拉上海工厂提供的电池包平均每包电量约52kWh,这与特斯拉Standard Range Plus版本的容量相当。
此外,高工产业研究所的数据还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动力电池的装机量已经达到7.2 GWh,同比下降了47.4%,其中,排名前十的车型占了一半。
二、宁德时代下半年开始为国产特斯供应电
高工产业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和大多数车企都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下半年,宁德时代还将会和特斯拉建立合作关系。
宁德时代CEO周佳也在近日确认了这一说法,不过他并未表明将会为特斯拉供应无钴电池还是NCM电池。
▲媒体推特截图
不过,今年2月份,路透社的一则独家报道,揭露了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商议无钴电池的合作事项。
而且宁德时代目前正在忙于研发新的无钴电池,周佳称宁德时代正在设法搭建无钴电池的供应链,进展非常顺利。周佳认为这种电池将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破坏性”的产品。
结合这两个信息来看,宁德时代向特斯拉供应的可能就是最新研发的无钴电池,但这种的电池的技术细节究竟如何,还有待进一步公布。
结语:特斯拉的动力电池朋友圈正在扩大
特斯拉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如此大的扩张计划需要大量的动力电池做供应。目前LG化学、松下都已经成为了特斯拉的动力电池供应商,而宁德时代也即将为特斯拉进行电池供应。
同时拥有三个动力电池供应商也意味着特斯拉在动力电池的谈判中将会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将有机会进一步压低动力电池的价格。
一旦动力电池的价格能够继续下降,特斯拉国产版的价格也可能会进一步下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⑦ 特斯拉新电池将由松下生产
在"电池日"上,特斯拉推出了全新4680无极耳电池,高度为80mm,直径为46mm。与传统锂电池相比,电池两端不再有凸起的极耳。此设计可显著降低发热量,解决高能量密度电芯的散热问题,新电池的能量为过去的5倍,功率为过去的6倍,同时成本降低14%,续航里程提高16%。
在电池日上,马斯克希望将电池成本减半,实现路径包括提高新电池的制造效率、提高电池阳极和阴极材料的使用效率以及电动车的集成度等,最终实现续航里程提升54%但电池成本下降56%,同时电池每度电投资成本下降69%,要彻底实现上述目标,至少需要3年时间。当然,马斯克的雄心壮志不仅仅是降低成本,他的目标是未来每年能生产大约2000万辆汽车,最低售价2.5万美元,约合17万人民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⑧ 独家 | 特斯拉和松下闹分手,患难之交却不能同享富贵
文/白杨
昨日,松下宣布,与特斯拉在美国合作的太阳能电池生产业务将终止。该工厂建立于2016年,成本同样由两家公司共同承担。该业务在2019年为特斯拉带来了15.3亿美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
同时这项业务也寄托了,马斯克对电动汽车与太阳能屋顶联动的美好愿景。通过特斯拉官方宣传图来看,还是很让人憧憬的,前提是,你得在美国有一套带独立车库的大house。
松下与丰田同样计划成立合资公司,分别持股49%和51%,并承诺将其在日本和中国的5家电池工厂转入合资公司。松下短期内为丰田上市的插混车型提供电池,长期内将承包丰田未来10年的纯电动车型电池供应。相比穷小子特斯拉,有燃油车提供稳定收入的丰田,堪称高富帅。
至此,一段美国欧吉桑和日本欧内酱的爱情故事,走向了分崩离析,各自安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⑨ 国产特斯拉时代,松下下车谁上车
在看不见硝烟的战场里,每家企业都在努力匍匐前进。他们如同战士一般,不仅有勇有谋,还要百毒不侵。在每一次胜利的“战役”后站上制高点,插上那面属于他们的旗帜。
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公布后的电话会议上,马斯克除了表达特斯拉已连续四季度取得盈利外,还透露,“最让我烦恼的问题就是特斯拉的汽车还不够亲民,我们必须解决这个问题。特斯拉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增长,同时汽车价格也要尽可能低。”
特斯拉订单的激增,让电池供应商们迎来了疫情之下的一波红利。仿佛,谁能夺下特斯拉电池供应商的大旗,不仅赚钱,还赢了口碑。
尽管和松下的分道扬镳不免令人嘘唏,原本可以实现“更强大未来”的两家企业在利益中终究还是被剥离了,但或许只是特斯拉与松下的缘分尽了,好聚好散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当下的特斯拉已然成长为新能源行业的一个现象,在有勇有谋中,马斯克深谙合作共赢远比单打独斗会使自己更加强大。
文/Ada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