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有那些下属的研究院(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简称“航天科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前身为1956年组建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经历了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的历史沿革。1999年7月,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成立,2001年7月正式更名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航天科工目前拥有7个研究院、2个科研生产基地、6家上市公司、600余户企事业单位,遍布全国各地,职工10余万人,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近50%,先后有1599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拥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名。从集团公司走出的两院院士有21位,现有8位。2008年,资产总额突破1000亿元,主要经营业绩指标进入中央企业A类行列。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现任总经理:许达哲
B.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下属子公司有哪些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专业公司主要有: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国际投资控股公司、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航天时代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中国四维测绘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新商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下属研究所扩展阅读: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相关情况:
1、以大胆选拔具有事业心、责任感、有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进班子、压担子为突破口,改进干部选拔方式,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择优选拔任用领导干部。
2、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推进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探索按生产要素和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实现形式和办法,建立起岗位工资为主体、薪酬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鼓励人才创新创造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
3、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机制创新为核心,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有利于挖掘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造力的有效机制。
C.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有哪些分公司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是由中央管理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由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第二集团公司重组整合而成立。集团公司设有防务、运输机、发动机、直升机、机载设备与系统、通用飞机、航空研究、飞行试验、贸易物流、资产管理等10大产业板块,下辖近200家子公司(分公司)、有20多家上市公司。
中航工业系列发展歼击机、歼击轰炸机、轰炸机、运输机、教练机、侦察机、直升机、强击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飞行器,全面研发涡桨、涡轴、涡喷、涡扇等系列发动机和空空、空面、地空导弹,强力塑造歼十、飞豹、枭龙、猎鹰、山鹰等飞机品牌和太行、秦岭、昆仑等发动机品牌,为中国军队提供先进航空武器装备。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将寓军于民、军民融合作为重要发展原则,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大力发展军民用运输机产业,研制生产新舟60、新舟600、新舟700系列涡桨支线飞机,运-8飞机、运-12飞机,直-9直升机等多种机型,是ARJ21新支线客机的主要研制者和供应商,是大飞机重大专项的主力军。按照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的理念,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进行广泛合作与交流,在开展枭龙飞机、K8飞机、EC120直升机、ERJ145涡扇支线客机等国际合作项目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重大航空项目的开发,大力开展航空转包生产业务;将航空高技术融入汽车、摩托车及其发动机、零配件等领域,大力发展燃气轮机、制冷设备、电子产品、环保设备、新能源设备等机电产品,并提供飞机租赁、通用航空、交通运输、医疗服务、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承包建设、房地产开发等第三产业服务项目。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中国科技发展的领军者之一,拥有由中国航空研究院和33个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科研体系;拥有一大批院士和国家级专家;拥有一批达到亚洲一流或国际领先水平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试验设施;拥有中航网联通国内所属成员单位,具备异地协同设计制造能力和现代化信息传输能力。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宗旨,弘扬“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理念,牢牢把握财富革命的契机,大力实施“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谋求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以豪迈的步伐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级大集团迈进。
D. 求中航工业集团下属的所有单位
301所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北京市
601所 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辽宁省沈阳市
602所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江西省景德镇市
603所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西安分院(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605所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湖北省荆门市
606所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辽宁省沈阳市
607所 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江苏省无锡市
608所 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湖南省株洲市
609所 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 湖北省襄樊市
610所 航空救生装备研究所(在江汉航空救生装备工业公司内)湖北省襄樊市
611所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四川省成都市
612所 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 河南省洛阳市
613所 洛阳火控技术发展中心 河南省洛阳市
614所 中国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 江苏省无锡市
615所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上海市
618所 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620所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航空系统工程研究所)北京市
621所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市
623所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624所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 四川省江油市
625所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北京市
626所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沈阳分院 辽宁省沈阳市
627所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哈尔滨分院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628所 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航空科技情报研究所)北京市
630所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631所 中国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 陕西省西安市
634所 北京瑞赛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北京市
637所 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北京市
640所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飞机研究所) 上海市
中国航空工艺研究所 北京市
中国航空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
011基地 贵州航空工业集团 贵州省
012基地 汉中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陕西省汉中市
013基地 湖南航空工业局 湖南省长沙市
014中心 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河南省洛阳市
105厂 天津航空机电有限公司 天津市
112厂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3厂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114厂 庆安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120厂 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市
122厂 哈尔滨飞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市
124厂 郑州飞机设备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126厂 贵州新安航空机械公司 贵州省
132厂 成都飞机制造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162厂 贵航集团双阳飞机制造厂 贵州省
172厂 西安飞机制造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181厂 武汉航空仪表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205厂 四川泛华航空仪表电器厂 四川省雅安市
320厂 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南昌市
331厂 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湖南省株洲市
370厂 常州兰翔机械总厂 江苏省常州市
372厂 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江西省景德镇市
410厂 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420厂 成都发动机制造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430厂 西安航空发动机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460厂 贵州黎阳机械厂 贵州省
513厂 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 江苏省南京市
522厂 石家庄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河北省石家庄市
531厂 东方仪器厂 陕西省汉中市
新航机械公司 河南省新乡市
其中:
103厂 豫北机械厂 河南省新乡市
134厂 豫新机械厂 河南省新乡市
116厂 平原机械厂 河南省新乡市
540厂 巴山机械厂 河南省新乡市
719厂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765厂 陕西凌云电器总公司
3327厂 千山电子仪器厂 中国飞机黑匣子研制生产中心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铺镇
3347厂 景德镇航空锻造公司 江西省景德镇市
中国航空工业研究所不完全考据
编号 所名 成立时间 地点 技术\产品 隶属集团
601所 沈阳飞机研究所 1961 沈阳 JJ5、J8系列、J11 中航一集团
602所 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1969 景德镇 Z8/9b/10/11 中航二集团
603所 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1961 西安阎良 Y7/8/JH7 中航一集团
605所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 1961 湖北荆门 SH5/地效飞行器/飞艇 中航二集团
606所 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1961 沈阳 WP7/13/昆仑/WS10/燃气轮机 中航一集团
607所 中国雷华电子技术研究所 1970 江苏无锡 各种航空雷达 中航一集团
608所 中国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1968 湖南株洲 WZ5/WJ6/WJ9/WS11/WZ9 Z6/7/8/10/11减速传动系统 中航二集团
609所 中国航空附件研究所 1961 湖北襄樊 航空机载机电系统及附件航空机载液压系统 中航一集团
610所 中国航空救生装备研究所 湖北襄樊 航空救生装备
611所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1970 成都 J7/10/FC1 中航一集团
612所 洛阳
613所 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1970 河南洛阳 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 中航一集团
614所 无锡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1975 无锡 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 中航一集团
615所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1957 上海 机载电子系统 中航一集团
618所 中国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1960 西安 飞行控制技术、惯性导航技术和综合制导技术 中航一集团
621所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北京
623所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1965 西安 飞机强度研究与地面强度试验 中航一集团
624所 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 四川江油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研究 中航一集团
625所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1957 北京 航空制造技术研究和工艺设备开发 中航一集团
626所 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 1958 沈阳 航空气动力实验研究 中航一集团
627所 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
628所
629所 1992年与原623所合并为新的623所
630所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1959 西安阎良 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机载设备等国家级鉴定试飞 中航一集团
631所 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1958 西安 机载、弹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研制 中航一集团
633所 中国航空工业上海测控技术研究所 上海
634所 北京长城航空测控技术研究所 北京 中航一集团
637所 复合材料特种结构研究所 1970 济南 复合材料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中航一集团
638所
640所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 上海
650所
301所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 1970 北京 中航一集团
303所 中国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北京 航空精密加工技术和设备研究 中航一集团
304所 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50年代初 北京 国防计量测试技术、标准、方法研究和设备制造 中航一集团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1956 北京 航空金属材料与非金属研究 中航一集团
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 2000 哈尔滨 由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627所)和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626所)合并组建而成 中航一集团
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 2003 由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所)和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640所)合并组建而成 中航一集团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
112厂:沈阳飞机工业集团。156项之一。
113厂: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远东机械制造公司。156项之一。
114厂:庆安集团。156项之一。西安。
115厂:陕西秦岭航空电气公司。156项之一。兴平。
117厂:沈阳兴华电器制造公司。
132厂:成都飞机工业集团。
172厂:西安飞机工业集团。
212厂:宝成通用电子公司:宝鸡。156项之一。
410厂:沈阳黎明发动机制造公司。156项之一。
430厂:西安航空发动机集团。
511厂:金城集团。南京
514厂:华兴航空机轮公司。156项之一。兴平。
上海航空工业集团:含上海飞机制造厂、上海飞机研究所(640所)、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厂、上海航空电器厂(118厂)。
011基地:贵州航空工业集团:安顺。含龙岩(150厂)、双阳(162厂)、云马(130厂)飞机制造厂和黎阳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460厂)。
以上为大型企业。
111厂为航天沈阳新光厂,119厂为航天沈阳新乐厂。
江汉航空救生装备工业公司:襄樊。
148厂:红原航空铸造工业公司。三原。
158厂:洛阳南峰航空精密机电公司/洛阳航空电器厂。
161厂:成都航空仪表公司。
164厂:皖安机械厂。
171厂:苏州长风机械有限公司。
221厂:太原航空仪表公司。
232厂:北京青云航空仪表公司。
351厂:江淮航空仪表厂。合肥。
5704厂:双吉机械厂:吉林机场。飞机修理厂。
5711厂:龙岗机械厂:柳河机场。
5716厂:晋翔机械厂:晋城机场。
成都太平寺机场5701工厂、武功机场5702工厂、上海大场机场5703工厂、吉林机场5704工厂、沈阳5705工厂、大连5706工厂、遵义5707工厂、贵阳磊庄机场5708工厂、长沙5712工
厂、谷城5713工厂、洛阳5715工厂、桂林5718工厂、芜湖5720工厂、石家庄5721工厂等等为空军飞机修理厂,几乎每个军用机场一个修理厂,其中有些厂隶属于航空工业一、二集
团。
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
120厂:哈尔滨东安发动机集团。156项之一。
122厂: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156项之一。
182厂:陕西飞机制造厂:城固。
242厂:兰州飞控仪器总厂。156项之一。
320厂:南昌航空工业集团(320厂与512厂合并)。156项之一。
322厂:宏图飞机制造厂:荆门。
331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156项之一。
372厂:昌河飞机工业集团:景德镇。
420厂:成都发动机集团。
012基地:汉中航空工业集团。
以上为大型企业。
013基地:湖南航空工业局。
新航机械公司:新乡。含平原机器厂(116厂)等四个厂。
105厂:天津航空机电公司。
124厂:郑州新卫飞机设备公司。
125厂:北京曙光电机厂。
133厂:长春航空机载设备公司。
135厂:万里机电总厂:兰州。
174厂:四川航空液压机构厂:广汉。
181厂:武汉仪表厂。
205厂:泛华航空仪表电器厂:雅安。
241厂:川江仪器厂:雅安。
370厂:常州兰翔机械总厂。
382厂:常州飞机制造厂。
503厂:北京长空机械公司。
513厂:南京宏光空降装备厂。
522厂:石家庄飞机制造公司。
542厂:保定向阳精密机械厂。
550厂:保定螺旋桨制造厂。
570厂:三江机械厂:宜宾。
3347厂:景德镇航空锻铸公司。
3207厂:川西机器厂:雅安。
3357厂:徐州航空压铸厂。
3337厂:青岛前哨精密机械公司。
E.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301所吗
301所是中国航空工业综合研究所,属中航工业集团公司下属单位之一。
F. 关于中国航空工业第六0八研究所
1968年的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六院)遵照中央军委1968年2月10日(68)军字第117号批复和国防科委1968年3月15日(68)科军字第2020号批复,发布《决定组建涡轮轴发动机研究设计所》([68]院军字173号)命令,授予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0八研究所”。同年7月,六院根据总参1968年5月30日(68)参通字第3号批复和国防科委1968年7月15日(68)科军字第115号通知,发出《授予研究所代号的通知》([68]院军字第489号),授予六0八所部队代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字801部队”。1973年12月,六院发出《启用三机部建制领导的名称、代号的通知》([73]院务军字646号),将六0八所更名为“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0八研究所”,停止使用部队番号和代号。1982年8月,更名为“航空工业部第六0八研究所”。1988年12月,更名为“航空航天工业部第六0八研究所”。1993年8月,更名为“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第六0八研究所”。1999年8月,更名为“中国航空工业第六0八研究所”。2002年3月,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二集团)根据中央编办复字[2001]174号同意,研究所更名为“中国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进行事业单位注册。保留六0八研究所的代号。
1981年1月,第三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三机部)发三计[1981]105号文,批复六0八所启用“南华动力机械研究所”第二所名。1993年4月,航空航天工业部(以下简称航空航天部)以计字[1993]122号文,批复六0八所第二所名改为“株洲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该所1973年从长沙迁至株洲市董家塅。全所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设有13个研究、设计、试验室,一个试制工厂。是一个拥有全套专业学科的机电一体,研制合一,军民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所。该所主要承担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的研制。1979年开始改变单一军品科研结构,走向社会,先后承担DQ—1000型惰气灭火装置,M127天然气回收装置,苎麻快速脱胶新设备等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发研制航空发动机用于地面发电及舰船、铁路机车牵引。至1990年,有日产面包1—20吨的系列设备等122个项目,分别获国家、部、省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991年4月17日,该所被航空航天部授予“航空工业40周年有重大贡献单位”荣誉称号。